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作业新人教必修

上传人:gfy****yf 文档编号:58231076 上传时间:2022-0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作业新人教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作业新人教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作业新人教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作业新人教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作业新人教必修(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求索真理的历程 A组基础对点练考点一实践的概念、特点1成功就是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把“Impossible”变成“Im possible!”。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在于()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C真理具有具体条件性D意识具有决定性解析:题中把“不可能”转化为“不!可能”需要发挥实践的作用,把头脑中的东西转化为现实的东西,B符合题意;A、C与题意无关;D说法错误。答案:B2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加快推动能源革命,是破解我国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必然选择。未来我国能源结构将向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转变。这体现了()实践活动具有无限性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实践活动具

2、有客观物质性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A BC D解析: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是破解我国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的必然选择,体现了;未来我国能源结构将向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转变,体现了。答案:D考点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目的3(2017江苏卷,28)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代驾、陪购师、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这些新兴职业在给社会带来效率或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规范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由此可见()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解析:新兴职业的出现带来了如何规范的问题,这要求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这

3、表明实践推动认识向前发展,故D入选;题意与实践的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和最终目的无关,排除A、B、C。答案:D4肝毒性限制了许多药物开发,对临床医疗和制药工业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找到了一种能抑制肝细胞之间特殊间隙连接的小分子,能在服用肝毒性药物之时或之后,保护正常小鼠肝脏不受任何损伤并免于死亡。这表明()A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改变自然物本身的属性B实践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C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人们进行实践活动总要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解析:A错误,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推动实践的发展;B材料未体现;D错误,人们进行实践活动总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答案

4、:C考点三真理的客观性5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如果诸葛亮出来说明,道是吃食不过是要发生温热,现在打起嘴巴来,因为摩擦,也有温热发生,所以等于吃饭,则我们必须撕掉他假科学的面子,先前的品行如何,是不必计算的。”这段论述表明()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B主体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C真理等于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真理是无法判断和证明的解析:肚子饿了就应该吃饭,不因认识的人不同而发生改变,这体现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说真理面前人人平等,A项正确。答案:A考

5、点四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真理和谬误6“真理1谬误,谬误1真理。”该等式形象地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真理包含着谬误的成分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界限A BC D解析:真理与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说法错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正确符合题意。答案:C考点五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7(2016上海卷,29)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是()A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B真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C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

6、发展D理论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解析:“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体现了认识的发展与丰富,故C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认识的发展,而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故A和题意不符;B是对真理概念的理解,和题意无关;材料强调了认识的发展,但是没有涉及检验认识正确与否,故D和题意不符。故选C。答案:C8“我们应该允许自己的无知,也应该宽容别人的无知”。之所以要承认和宽容“无知”的存在,是因为()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每个时代人的认识则是有限的社会实践会随着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而无限发展个体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单个人无法穷尽对世界的认识真理具有相对性,作为个人不可能正确认知世界A BC D解析:

7、之所以要宽容“无知”,是因为客观世界是无限的,个体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说法错误;说法错误,是不可知论的表现。答案:CB组提能强化练9下列名言警句中体现相近哲理的是()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物有甘苦,尝之者识A BC D解析: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学习勤奋,进取心强,体现了意识作用。体现了怀疑批判精神,与表达的含义一致,故答案为B。答案:B10在辩论中我们往往需要为自己的论点寻找合适的论据支撑。下图为如何识别论据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路径选择。从哲学角度看()识别真伪时应把握真理的客观性识别对错时包含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了解客观实际不包

8、含了解他人的情绪审查论据的过程,是一个纯粹客观的过程A BC D解析:审查论据的过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不选;从图中内容可分析出,了解客观实际蕴含着第三方的情绪,不选;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故识别真伪时应把握真理的客观性,入选;价值判断有主体的差异性,识别对错时包含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入选。答案:A11让实验鼠在嗅到樱花气味后身体通电,使之对樱花气味产生恐惧;而老鼠后代即便未被电流击中,亦会对樱花气味产生恐惧。科学家解释,恐惧记忆之所以被遗传,是因为后天因素改变了基因,使得存储在父代DNA中的遗传信息被遗传给子代。至于哪些后天因素会如何改变记忆模式并遗传给下一代,仍是未解之谜。这表明()后

9、天因素促使生物遗传基因信息发生根本改变后天因素导致生物遗传基因的改变是有条件的人类对生物遗传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未解之谜是人类不断深化探索活动的根本动力A BC D解析:错误,后天因素是生物遗传基因信息发生改变的外因,不是内因;错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答案:C122017年1月,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探索卫星与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在量子世界里存在着一种类似“心电感应”的现象,比方说,两张相距千里的纸张,当你在其中一张纸上书写的时候,另一张纸会立即呈现出你所书写的信息,就像是双胞胎的心灵感应。量子究竟为何会有这样的“绝技”?科学家们至今都无法破解。上述材料表

10、明()任何事物之间是存在联系的意识和物质是不能统一的认识往往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物质的运动变化遵循内在规律A BC D解析: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错误;错误;量子世界存在着类似“心电感应”的现象,说明物质运动遵循内在规律,科学家们至今无法破解,说明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符合题意。答案:CC组大题冲关练13电脑运行中热量如何散发是困扰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历经四年,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带领团队在中国自己的世界一流的实验室里利用分子束外延的方法生长了高质量的磁性掺杂拓扑绝缘体薄膜,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发现有效解决了电脑运行中散热的问题,从而可能推进信息技术巨大的突破。著

11、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称赞这一发现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做出的诺贝尔奖级的成果,证明了中国人是能够做出世界一流实验的。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分析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解析: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中遇到了电脑散热等问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世界一流的实验室等认识工具为最终实现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提供了条件;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解决了电脑散热的问题,推动信息技术巨大的进步。答案: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

12、的需要,人们在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中遇到了电脑散热的问题,产生了新的探索要求,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及研究中采用了分子束外延等先进方法以及生长的新材料为最终实现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提供了条件。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解决了电脑散热的问题,推动信息技术巨大的进步,也证明了中国人是能够做出世界一流实验的。14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

13、0亿元。这引发了人们围绕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不超过3%这一传统控制线的热议。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常态,我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从金融危机的教训中,需要考虑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是否要作调整,3%的财政赤字率红线是否可以反思调整。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反思调整财政赤字率红线的原因。解析:本题要求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反思调整财政赤字率红线的原因。之所以调整财政赤字率红线,是因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体现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体现了人们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答案: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促使人们反思调整财政赤字率红线。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调整财政赤字率红线,有利于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调整财政赤字率红线,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的体现。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