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三-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共10页)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8170759 上传时间:2022-02-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三-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共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三-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共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三-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共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三-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共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三-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共10页)(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阅读理解专题训练三:标题的含义、作用一、标题的含义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中心1、联系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记叙的容2、体会深层含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象征、 双关等),和文章容相关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解题法:1、把握标题的关键词语,联系全文容,理解表层含义。2、抓住文章中的点题句,结合文章主旨,体会深层含义。注:不是所有的标题都有表层和深层含义,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2、 标题的作用表明文章的写作对象; 2、概括文章的主要容; 3、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4、揭示文章的主旨;表明文章的写作情感; 5、一语双关;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7、

2、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流泪的蓑衣那件蓑衣,被我的父亲挂在老屋的土墙上。土墙上有一截嵌入在泥里的木头,有些腐朽了,蓑衣就被挂在了土墙的木头上。蓑衣轻轻靠在土墙上,当夜晚的风吹穿过窗户,吹进老屋,蓑衣也就开始飘荡。而很长的时间里,在土墙的角落,蓑衣始终显得有些无趣和落寞。 已经很久了,蓑衣一直挂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与时光的碎片。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被无情地挂在了土墙上。于是,蓑衣开始在一个下雨的夜里流泪了,它开始回忆起自己辉煌而又辛苦的一生。它想,那应该是在很久远年代的一个雨天,有一个放牧的男子,荷蓑荷笠地走进了江南的细雨,或是要去见一个想往已久的女子。而在

3、唐朝风雨里,有一个诗人吟唱着这样的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蓑衣想到自己的前生,心里一阵喜悦。但它更愿意回忆的是和我父亲相依为命的苦涩的日子。那时候,父亲在农村,在春三月的细雨里,父亲牵着牛,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行走在田埂上。或者,父亲在冬水田里,赶着牛犁田。或者,在稻田里插秧,蓑衣紧紧地贴着父亲的脊背。蓑衣被冷漠了一个冬天,终于感受到了来自我父亲的温暖。于是感动的泪水顺着蓑衣流了下来,滴落在冬水田里。多少个这样的雨天,蓑衣紧贴着我父亲的脊背,行走在田间地头。可以说,在农村,看见了蓑衣,就好像看见了辛苦劳作的父亲。蓑衣被雨水冲刷,棕榈的颜色渐渐的褪却,它是农忙时劳动的功臣。农忙之

4、后,蓑衣,又被父亲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蓑衣想着这些昔日的事情,想着那些苦涩的日子,蓑衣躲在老屋的角落哭了。顺着土墙,有蓑衣哭泣的泪痕。但是,它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的父亲把它永远的挂在了乡下老屋的土墙上。生活在乡下的父亲,终于被说服到城里和我们一起生活。父亲是在一个雨天离开乡村的,离开的时候,蓑衣高兴极了,以为父亲会和往日一样披上它,穿梭在细雨之中。但它失望了,它一直躲在那个角落,默默地等待我的父亲。一转眼,父亲到城里已经生活了六年。那年回到乡下修缮老屋,才又看到父亲的蓑衣,像一件精致的蝴蝶标本,挂在土墙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这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在田间地头里辛勤劳作的日子。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

5、衣,赶着牛从乡村的土路上回家的日子。让我想起,饭熟之后,在山坡上呼喊父亲,寻找那披着蓑衣的身影的日子。但是,那件蓑衣,已经被父亲永远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但我相信,在每一个雨天,父亲都会想起那挂在土墙上默默流泪的蓑衣。1、 品味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结合下文,看看蓑衣的“辉煌”主要表现在哪些面?(3分) 2、蓑衣的泪水里蕴含着哪些复杂的情感?试简要分析。(4分) 3、根据文章容概括回答。(6分)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三段中“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父亲是否无情地忘记了蓑衣? 4、文章以“流泪的蓑衣”为题有什么好处?(可从构思、表达效果等面赏析)(4分) (2) 春光美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

6、园深处。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柳絮纷飞,落满松软的一地。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春天属于山野,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公园的小径上走着一位女孩。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且毫无章法。棍子戳戳点点,碰到了毫无防备的老人。 老人轻微地“嘘”了一声。 “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你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 “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 “可是孩子,春色

7、只是为了给人看吗?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吗?” “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老人说,“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也它本该六个花瓣吧?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花蕊我可以看得见这朵花,然而你看不到。可是这朵花因为你没有看见它而开得松懈吗?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比如被虫儿吃掉花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风雨所折断,被块所挤压,它们可曾因为它们的残缺和大自然给予它们的不公就拒绝开放吗?” “孩子,你要知道,当秋天来临,所有春天开过的花儿,都会结成种子。就像我眼前的这朵小花,它也会结出它的种子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

8、的花儿,勇敢的花儿都是快乐和幸福的。” “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为什么闷闷不乐呢?为什么要放弃开放的机会呢?为什么要放弃整个春天呢?” “我没有放弃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 “你还可以去触摸春天。孩子,你可以触摸花草,触摸鸽子,触摸与柳絮其实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 “您是说,用爱吗?” “是的,孩子。只有用爱才能真正感受春天,读懂春天。我知道你看不见春天,可是你的心里,难道不能拥有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天吗?只要你还相信春天,那么对你来说,这世上就还有春天,你的心中就会万紫千红。我说的对吗,孩子?”“可是我不知道这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奶奶,你愿意把你

9、看到的告诉我吗?” “当然可以,孩子,我很乐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儿,蓝色的花儿,五个花瓣你的旁边有一棵树,树长出嫩绿色的叶子再旁边有一个草坪,碧绿的草坪,有人在浇灌再往前,是一条卵甬道,鸽子们飞过来了,轻轻啄着人们的手心” 女孩听得很是痴迷。她的表情随着老人的讲述而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是天真和幸福的。似乎,女孩真的看到了整个春天。 女孩是笑着离开的。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她步履轻松。她像春的精灵。 然后,老人轻轻拍拍她身边的导盲犬。她说:“虎子,我们该回家了。”她戴着很大的墨镜,悄无声息地走向春的深处。1.细读全文,题目“春光美”中的“美”,除了景色美之外,还具体表现在哪些面?(4分

10、) 2.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4分)(1)(春天)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2)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 3.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5分)(1)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2)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4.文中的女孩,是因为明白了什么道理,才由先前的“畏畏缩缩”变得“步履轻松”的?(4分) 5.文章独具匠心,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说说这样结尾有哪些妙处?(4分) 天上飘下来的礼物收衣服的时候,发现一个衣架子是空的,探身往楼下一看,果然又被风刮到楼下去了,喊儿子,去,到楼下林奶奶家的院子里把掉下去的衣服捡上来。儿子愉快

11、地答应着,蹦蹦跳跳地下楼去了。风大的时候,晾晒在阳台上的衣服,常有一两件会被刮到楼下。一楼的林老太太,人有点孤僻,不太好说话。记得刚搬来的时候,一次衣服刮到她家院子里去了,我下楼敲门,想进她家院子捡一下。敲了半天,老太太连门都不肯开,“你到院子外去拿。”奇怪的是,儿子倒是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那天,又一件衣服掉楼下院子里了,我看看,离栅栏不远,估计拿根竹竿就能挑出来。我让儿子下去挑挑看。儿子趴在栅栏边,用竹竿往里钩衣服的时候,林老太太突然走进了院子,儿子吓得不知所措,我站在阳台上,也隐隐约约听见她说,下次衣服再掉下来,你就从我家进来拿,好不好?儿子点点头。就这样,衣服再被风刮到楼下的院子里,都

12、是儿子去捡。儿子似乎也挺乐意干这活。每次下去捡衣服,都要好大一会儿才回来。问儿子,在林奶奶家都干什么了?林奶奶喜欢清静,不要打扰了林奶奶。儿子歪着头说,没有啊,林奶奶可喜欢我了,跟我说了好多话。林奶奶告诉我,她子跟我差不多大呢,可是,她只看过他的照片,子在美国,还从来没回来过呢。关于林老太太,我也听社区工作人员谈起过。他们告诉我,林老太太唯一的儿子在美国,很多年没回来过了。老伴去世得早,儿子出国后,老太太就一个人生活。退休后,生活更孤单了,常常一个人闷在家里,跟外面的联系越来越少了,人也变得越来越乖僻。原来是这样。难怪那次我去敲门,她连门都不肯开。社区工作人员说,你们住她楼上,帮我们留意点,也

13、尽量给老人点照顾。我点点头,又摇摇头,真不知道,怎样帮这个孤僻的老太太。日子平淡地过去,风偶尔会将我们家阳台的衣服刮到楼下去。儿子“噔噔噔”地下楼,又“噔噔噔”地上楼。他快乐得像一阵风。有时候,我会问儿子,楼下的林奶奶生活得怎么样啊?儿子想想,说,林奶奶看到我的时候,是很开心的啊。一次,儿子下去捡衣服,回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儿子说,这是林奶奶给的,是林奶奶家的叔叔,从美国寄回来的。儿子还自豪地说,我还帮林奶奶念了信呢,是叔叔写给林奶奶的。儿子手上拿的衣服,叠得正正。儿子说,咱们家的衣服掉下去后,林奶奶捡起来,帮我们又洗了下,晾干了。我的心里,酸酸的,感动。我们和楼下的老太太,

14、仍然没有什么来往。我们的儿子“噔噔噔”地下楼,又“噔噔噔”地上楼。他快乐得像一阵风。有时候,从楼下林老太太的家里,会传来“咯咯”的笑声,一个童声,另一个很苍老。春节,我们一家回老家去了。回来时,才听说楼下的林老太太突然去世了,据说是无疾而终。我们注意到,儿子的眼圈红了。人们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看到了一个日记本,记录下了她最后的日子。基本上是流水账,但是,老人在日记里多次提到,从楼上刮下来的衣服,以及下来捡衣服的小男孩。老人的日记里,反复出现这样一句话:“那是从天上飘下来的礼物。”我明白老人的话。那也是老人孤寂的生活里,最后一点期盼。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2文章第

15、段中“奇怪的是,儿子倒是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仔细阅读文章,哪些地表现出儿子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4分)3第段容是否可以删除?请说明理由。(3分)4文章哪些地能表现林奶奶性格的孤僻?(3分)5第段中“我的心里,酸酸的,感动”。我为什么心里“酸酸的,感动”?(4分)6 如理解标题“天上飘下来的礼物”的含义?(3分)剩下半碗饭14岁那年,父亲给我找了个继母。继母带来了一个男孩,比我大几个月,我叫他“喂”。家里陡然增加了两嘴与“喂”的学费,父亲的脸开始阴沉起来。每到吃饭时,“喂”总是低着头一粒粒地扒着碗里的饭,吃完了也不敢再去盛第二碗,因为父亲在旁边冷眼瞪着。只有等我和父亲先后离开桌子后,继母才

16、会趁我们不注意,迅速将我剩下的那半碗饭倒进“喂”的碗里。一天,我照例剩下半碗饭,但我却悄悄溜进厨房,舀了一勺盐倒进碗里,然后回到桌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放下碗筷。等我走后,继母照例将那半碗饭给了“喂”。这一幕被幸灾乐祸的我,躲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不知有诈的“喂”,猛扒了一大口饭,没嚼几下,就表情痛苦地吐个不停。“哈哈哈!”我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然而上了当的“喂”,却并不生气,只是默默起身倒了些开水在碗里,然后继续埋头吃了起来。高中时,我的数理化成绩非常差,排名落到班上的最后几名。我开始颓废起来,索性连写文章的爱好也放弃了。父亲很着急,却毫无办法。就在这时,一个报社的编辑写信给我,告诉我他接到了

17、几个学生的来信,说很喜欢我不久前发表的某篇文章,鼓励我多写。我迅速振作起来,成绩好了,人也开朗起来。我再度趾高气扬,每天都与父亲高谈阔论,成心要气气数理化比我好的“喂”,不过“喂”并不在意。一个日,“喂”在学校打篮球,我无意中走进他的房间里,发现他的书桌上散落着几个信封。我拿起来一看,都是写给报社编辑的。我再抽出信一看,上面说我最近发表的那篇文章让他深感共鸣,并向编辑打听我的通讯式。每一封信,笔迹不同,容不同,落款也不同,是市里各个学校的名称和地址:一中、二中、三中、职中我呆呆地看着,有点糊涂。正好“喂”推门而入,我举着信问他:“谁写的?”他本能地说:“我的一些朋友。”我忽然明白过来,那位编辑

18、收到的信,一定全是他求朋友写的,然后自己骑着车,去各个学校附近的邮筒发信,难怪他的自行车最近总是爆胎。我发疯似地对他拳打脚踢:“骗子,骗子!原来我的文章没人喜欢。”他情急地大叫:“不是的,我们班就有好多人喜欢。就是他们说要写信给编辑,我才想到这个招的!”我停下手,泪眼朦胧:“真的?”“千真万确,否则我这个只攻数理化的人,哪里知道你文章的好坏?”那天饭桌上,他依然慢慢地数着碗里的饭粒,而很久都不再剩饭的我却端着故意剩下的半碗饭平静地说:“哥,我吃不完,给你吧。”瞬间,大家都愣住了,为我叫的那声“哥”。继母首先反应过来,马上把我的剩饭接过去倒在他碗里。他想笑却哽咽道:“妹妹的剩饭本来就应该是哥哥吃

19、的。”他埋头欢快地吃起来。虽然我泪眼模糊,但还是看清了他脸上的喜悦之色。作者:韭思维与智慧2011年第22期(11月下)总第248期1理清文章思路,在下面空白处补全情节。(4分)继母趁我和父亲不注意,将我的剩饭倒进“喂”的碗里 我无意间发现“喂”为了帮我树立学习信心,暗中抽同学们写的信给编辑。2文中的“喂”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实例加以说明。(4分,答出两点即可)3下面两句是关于“喂”吃饭动作的描写,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总是低着头一粒粒地扒着碗里的饭他埋头欢快地吃起来4如理解第段加浪线句子的含义。(4分)5如理解“我”的转变?阅读文章,你有什么收获?(4分)头顶有把伞窗外哗啦啦地下起

20、了雨,雨滴不住地敲打着玻璃窗户,溅起片片零乱的水花。小雨觉得雨滴不像是打在玻璃上,倒像是滴落在自己的心里。望着外面的大雨,小雨再也静不下心来听课了,她看了一眼手表,还有10分钟就放学了。正好这时老师的课也讲完了,她便托着下巴,听着杂乱的雨声,思乱想起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逢下雨天,小雨的心情就十分糟糕。不为别的,就因为别的同学有父母送伞,而自己却没人送伞。每每看到同学撑开父母送来的雨伞时,她就羡慕得要命,紧接着就是一阵莫明的失落。其实,每次下雨前,她都有所准备,包括今天,她的书包里就放着一把折叠的雨伞。可是,她仍然期盼能打着母亲送来的雨伞。在小雨的记忆中,父母从没来学校给她送过伞。记得上小

21、学二年级时,有一次,临近放学,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多家长都手持雨伞,焦急地等在学校门口,她以为母亲也一定夹在其中。可是,人群散了,她也没有看到母亲的身影。回到家里,她浑身都淋透了,委屈地哭着质问母亲:“同学的妈妈都来送伞,你怎么不给我送呢?”母亲听后歉意地说:“宝贝,对不起!妈妈要上班,没有时间,你得学着自己想办法。”从那以后,小雨每天都要关注天气预报,如果预报第二天有雨,她就事先放一把折叠伞在书包里。有时,她还会提醒母亲不要忘记带伞。不知不觉,放学铃声响了起来,小雨木然地站起身,到了校门口,她还是忍不住朝人群中望了望,尽管她知道母亲是不可能来给自己送伞的。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她的

22、眼前。怎么可能呢?她难以置信,使劲地揉了揉眼睛,的确是自己的母亲。她惊喜地朝母亲挥挥手,并喊道:“妈妈,我在这里。”撑开母亲送来的雨伞,小雨觉得是那么激动,那么高兴,那么幸福。这么多年来,母亲是第一次主动给自己送伞,而且还是在自己带了伞的情况下。她问母亲:“今天怎么有空,想起给我送伞呢?”母亲望着远处,答非所问地说:“怕你失望,怕你难过,更怕你自卑。”原来母亲是懂自己心的,小雨的心里不禁一颤。一直以来,她都觉得母亲不太关心自己,更不理解自己。但当她听到母亲刚才说的话时,才发现一切并非这样。虽然如此,小雨还是不解地问母亲:“小时候,我特别盼望你能给我送伞,可是你总说忙,而现在我长大了,你却把我当

23、成了小孩。”母亲叹了口气说:“因为小的时候,你不懂得自卑,那时妈妈只想让你学会独立,事事都要靠自己。其实,每次下雨,妈妈都悄悄地躲在不远处,默默地注视着你。哪一位母亲能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受苦呢?看到你淋雨时,妈妈的心如同被针刺一般,无数次想跑到你的面前,为你遮风挡雨,为你排除一切困难。可是妈妈心里明白,你需要成长。在妈妈的庇护下,你永远也长不大。所以,妈妈才狠下心不给你送伞。”母亲的声音有些哽咽,顿了顿又接着说:“现在,你长大了,已经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习惯,而且有了爱的需求。如果妈妈再不出现,你就会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并觉得妈妈不够爱你。其实,在妈妈的心目中,你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听了母亲的诉说

24、,小雨不禁热泪盈眶。她没想到,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竟包含着母亲这样的良苦用心。街上的雨,仍然淅淅沥沥地下着,但小雨的心里却晴空一片。因为她明白,无论自己走到哪里,无论是雨天还是晴天,她的头顶始终有一把撑开的大伞。作者:礼思维与智慧2010年第25期(11月上)总第223期1 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2 文章开头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3、段容可否删掉?说说你的理由。(4分)4文中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实例加以说明。(4分)5 如理解第段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参观工厂一个月前学校组织我们班参观了一次工厂。我们先参观了车间,车间里有很多车床。然后

25、我们上了二楼,二楼是一个大房间,里面有很多电脑,电脑后面坐着叔叔和阿姨。这时,一个大眼睛的姑娘说:“同学们,这里研究的是最新的技术。这是我们的设计师彼得斯捷诺维奇。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他。”我们大家都没说话。突然我们班总得二分那个费佳说话了:“叔叔,咱们俩玩海战吧。”“玩什么海战?”那个设计师叔叔一脸惊讶。“就是海战游戏。您以为我不会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哥哥就教过我了。”“那你就和哥哥玩呗。”“他到外地去了。我想和你玩。”“我不会啊!”“那你电脑显示器下面怎么有那个海战游戏啊?”“真的吗?”设计师叔叔更惊讶了,“这是从哪来的呢?”然后设计师叔叔表扬了费佳观察东西仔细,但不知为什么就是没和他

26、玩。我们继续参观。“这是我们的工艺师玛利亚尼古拉耶芙娜。你们知道工艺师是干什么的吗?”我们又都没出声。我们班最小的女同学维卡开口了:“我知道,我妈妈就是工艺师。”“妈妈上班时干什么?”“织毛衣。”大家都笑了起来。只有玛利娅尼古拉耶芙娜没笑。“你妈妈织毛衣。我可不织。”“那你带针干什么?”费佳这时插嘴说。他边说边从玛利娅尼古拉耶芙娜身后的一个盒子里拿出了一副毛衣针和三团毛线。工艺师玛利亚阿姨什么也没说,只是很生气的样子。“这是我们的领导,阿列克马特维耶夫,”导游继续给我们介绍说。“同学们,你们喜欢我们这里吗?以后还想来吗?”“还想来!”我们大家齐声回答。费佳又走过来说:“叔叔,你给我们看看那本杂

27、志吧。”“哪本?”“就是你桌子里放的那本,封面上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我桌子上什么也没有!”阿列克马特维耶夫叔叔肃地说。“怎么没有!我在这儿就能看见!”费佳固执地说。“原来这本杂志在这儿啊!我都找了半年了”阿列克马特维耶夫叔叔边说边推上了桌子的抽屉。找到了丢失已久的杂志,阿列克马特维耶夫显然叔叔很高兴,也表扬了费佳认真仔细,还送给了费佳一个小礼物作纪念。我们的参观就到此结束了。我们一直期待着工厂能再次邀请我们,尤其是费佳,心情最为迫切。列昂尼德索科洛夫(俄罗斯)著冬梅编译青年文摘2011年第24期1根据选文容,按提示完成下列表格。(4分)同学们提问工程师的反应提到“海战游戏”提到“工艺师织毛

28、衣”生气提到“抽屉里的杂志”2设计师既然表扬了费佳观察仔细,为什么没有同意与费佳玩?(3分)3全班同学参观,为什么只有“总得二分”的费佳和年龄最小的维卡敢于说话?(4分)4这次参观,你发现这家工厂存在哪些问题?(4分)6 本文结尾设置巧妙,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专题训练三 标题的含义及作用一、1、从久远的古代就倍受重视;是农忙时劳动的功臣,经常感受着父亲的温暖(若答“与父亲相依为命,为他遮风挡雨”也可以。)(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2、自古至今倍受重视的喜悦自豪;与父亲相依为命的苦涩;感受父亲温暖的感动;被闲置的无趣和寂寞;被遗忘的失望与伤心(答对4个要点即可得满分)3、是一个勤劳朴

29、实、善解人意、感情深沉的人(说明:从父亲听从劝说去陌生的城里生活看出他善解人意;从父亲生活艰辛但从不抱怨,怀念故土但不表露看出他感情深沉)(3分,每个要点1分)没有忘记(1分)因为:父亲多年在农村劳作,与蓑衣接下了深厚的感情;文末,了解父亲的“我”断定父亲不会忘记;修缮房屋预示着父亲将来还要回老家,那时自然会看、会想、会披蓑衣的。(2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4、 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蓑衣竟会流泪,题目新颖富有悬念,能激发阅读兴趣;起到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二、1(4分)老人善良美好的心灵、老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老人讲述的深刻道理、女孩走出阴影变得积极乐观。(答

30、到一点得2分,答到两点得4分。)2(4分)(1)指(小花的)不美,也暗指女孩的残缺卑小,表现作者对残缺卑小生命的怜爱。(答到其中两点即得2分)(2)指小女孩情绪低落,流露出小女孩的悲观心理。(答到一点得2分。)3(5分)(1)委婉含蓄,(1分)体现了老人对盲女孩的尊重。(1分)表现了老人的善良和爱心。(1分)(2)运用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老人对女孩的希望和鼓励;虽残缺卑小,但仍然要像花儿一样勇敢开放,乐观生活。(1分)4(4分)花儿的开放与残缺、卑小无关,任生命都是有价值的,都可有所作为;(2分)一个人只要用心、用爱去感受世间万物,就能体会生活的美好。(2分)5(4分)这样结尾使读者

31、觉得老人的形象更高大;(2分)收到出人意料、回味无穷、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2分)1儿子因多次去楼下林奶奶家捡拾掉下去的衣物,与林奶奶建立浓厚的感情,被林奶奶称为“天上掉下来的礼物”。2儿子第一次下去捡衣服时,林奶奶对儿子说:下次衣服再掉下来,你就从我家进来拿,好不好?林奶奶跟儿子说了好多话,还和儿子谈到她的子的事。林奶奶给儿子一把从美国寄来的糖果儿子下去的时候,会从林奶奶家里传来一老一少“咯咯”的笑声。林奶奶去世后日记本上多次提到从楼上刮下来的衣服以及下来捡衣服的小男孩。#初中Net化学.#3不能删除。插叙,补充交待了林奶奶孤单一人生活的家庭状况及乖僻的性格。为下文日记中“天上飘下来的礼物”

32、作铺垫。4 刚搬来的时候,衣服刮到她家院子里去了,我下楼敲门,想进她家院子捡一下,可老太太连门都不肯开。我们想帮老人家,却不知道怎样帮。儿子多次下去捡衣服,可我们和楼下的老太太,仍然没有什么来往5“酸酸的”是因为老人家身边没有一个子女和亲人,表现我对老人孤独寂寞的晚年生活表示同情和难过。“感动”是因为衣服掉下去以后,老人家捡起来还帮我们洗了下,晾干了,叠的正正。表现我为老人家的善良而感动。6儿子到楼下林奶奶家去取被风吹落的衣服的同时,也给林奶奶孤独寂寞的晚年生活带来了快乐和期盼。在林奶奶看来,儿子的到来是最好的礼物,表现了林奶奶思念儿,渴望亲情的强烈愿望。1我故意将舀有一勺盐的半碗饭留给“喂”

33、吃;我终于接受了“喂”,并真诚留给他半碗饭。2懂事:每到吃饭时,“喂”总是低着头一粒粒地扒着碗里的饭;善良:他情急地大叫:“不是的,我们班就有好多人喜欢。就是他们说要写信给编辑,我才想到这个招的!”;宽容:然而上了当的“喂”,却并不生气,只是默默起身倒了些开水在碗里,然后继续埋头吃了起来。3暗示人物心情的变化。表现出“喂”由开始寄人篱下的紧、畏缩、压抑到后来得到“我”的认可和接纳的喜悦与满足。4“笑”和“哽咽”表明因终于得到“我”的认可与接纳而产生的喜悦满足之情。也表现了“喂”的宽容与善良。5是“喂”的真诚善良和宽容打动了“我”,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于是“我”由称他“喂”到称他“哥”,表现

34、了“我”心的转变。生活中,只要与人真诚相处,宽容待人,一切都会变得十分美好。1母亲在下雨天给小雨由不送伞到送伞的变化,表现了母爱的深沉。2环境描写,渲染下雨时纷乱的气氛,烘托小雨极其糟糕的心情。3不能删掉。插叙,补充交代了母亲从未给小雨送过雨伞,为下文母亲为小雨送伞作铺垫。4关爱孩子成长:其实每次下雨,妈妈都悄悄地躲在不远处,默默地注视着你;讲求教育法:可是妈妈心里明白,你需要成长。在妈妈的庇护下,你永远也长不大。所以,妈妈才狠下心不给你送伞。”5母爱无处不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母亲的悉心关怀,母亲时刻关爱着孩子的一切,为孩子遮风挡雨,与孩子分享快乐。(意思对即可)1惊讶肃 2因为设计师不想让费佳知道他在工作时间玩海战游戏,不想破坏自己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表现了设计师的虚伪。3他们二人观察仔细,敢于说出别人见到想到却不愿意说出的事实。表现了他们单纯、好问及率真的品性。4人浮于事,科研人员工作时间不务正业,自由散漫,管理松散。5这次参观,孩子们的率真让工程师们有些难堪。可能他们以后再也不欢迎这些孩子来参观了。结尾表达含蓄,言已尽而意未了,给人留下无尽想像空间。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