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喷桩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58144374 上传时间:2022-02-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2.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湿喷桩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湿喷桩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湿喷桩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湿喷桩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喷桩作业指导书(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漳浦沿海大通道第一项部路基工程湿喷桩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审核:状态:日期: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漳浦沿海大通道第一项目部1编制及参考依据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湿喷桩作业指导书1.2 公路施工手册基本作业杨理淮等编1992年。1.3 桥梁施工工程师手册杨文渊等编1995年。1.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一实施手册田克平等编JTG/TF50-20H。1.5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周水兴等编2001年。1.6 公路施工材料手册孙重光等编2001年。1.7 公路施工手册一桥涵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主编。1.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GB50204-2

2、0021.9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1.10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o1.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o1.1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o1.13 桥梁施工百问刘吉士等编2003年。1.14 漳州沿海大通道(滨海一级疏港公路)漳浦段J:程勘察设计第LJ-1合同段施工图设计1.15 漳州沿海大通道(滨海一级疏港公路)漳浦段工程勘察设计第LJ-5合同段施工图设计1.16 漳州沿海大通道(滨海一级疏港公路)漳浦段工程勘察设计第LJ-6合同段施工图设计2作业范围、工程概况2.1 作业范围:本作业指导书仅适用于漳浦沿海大通

3、道第一项目部LJ-1、U-5、U-6工区路基工程湿喷桩。2.2 工程概况:2.2.1 地理位置:漳州沿海大通道漳浦段(以下简称本项目)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境内,是福建省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起自龙海市与漳浦县的交界前亭镇南透村,接省道201。第LJ-8(以下简称本合同段),标段路线起点位于旧镇湾跨2/14湿喷桩作业指导书海特大桥霞美镇侧引桥终点,终点位于霞美镇与古雷经济开发区东侧边界线,标段起讫桩号:K79+489.5K90+330.0,本合同段全长10.8405kmo2.2.2 地形地貌:本项目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处于博平岭山脉东南侧的丘陵地带及河谷相的冲海积小平原,区内主干山脉总体

4、呈南北走向,北高南低,沿着东海岸线展布。地形依次分布有山峦、丘陵、河谷盆地、滨海小平原、滩涂、岛礁等,沿线以堆积地貌和侵蚀剥蚀地貌为主,主要分布有滨海平原、丘陵台地及山间凹地。其中,本标段地形为滨海平原。本项目路线区域可分为3个地貌区湿喷桩作业指导书(滨海平原地貌区,山间凹地地貌区,丘陵、台地地貌区)。本标段路线经过的地区为滨海平原地貌区(I区),微地貌单元主要由海积阶地、海积平原、海滩、滩涂、砂纹地、砂城等组成,该地貌单元地层岩性主要由海积相、海陆交互相、湖积相及风积相地层组成。2.2.3 地质:线路区域位于华南地层区青田漳州地层小区。路线区域上地层出露不全,下石炭统下三叠统仅在场地西北远处

5、零星出露;而中生代地层最为发育,特别是火山岩系,厚度巨大,遍布全区。另在路线范围内出路上三叠统侏罗系变质岩系及上第三系佛昙群。第四系松散沉积层广泛覆盖于基岩之上,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河谷盆地及其周围山麓坡地带,沿海及河流地带较为发育,最高处达114.5m。2.2.4 水文:本区河流大部分属于山溪性河流,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泄通道,但入海处受海潮影响显著,涨潮时潮水不仅顶托河水,影响地表径流畅通,而且滨海平原的地下含水层的水质、水量也受到一定影响2.2.5 气象:项目所在区域(漳浦县)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全年无霜。漳浦县倚山面海,热量丰富,雨量充沛,但因时空分布不均

6、,导致旱涝突出,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出现频繁。本地区台风频繁,四季风力可保持在34级,全年大于8级的大风99天,年平均风速2.5m/s,最大风速为20m/s。影响漳浦县的台风每年平均4-5次,严重的1-2次,多出现在7-9月份(占全年77%),最早开始于5月18日(2006年01号“珍珠”台风),最迟结束于11月9日(1974年26号台风)。2.2.6 地震:根据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福建省区域划一览表,该段线路50年超越概率10%的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前亭镇基本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其余路段基本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均为0.4s,抗震

7、设防烈度为7度。3工程数量LJ-1工区:LJ-1工区湿喷桩统计桩号总长(m)K31+440.00-K31+640.00段30492K32+070.81K32+120.81段湿喷桩作业指导书7020K32+658.22K32+760.00段33180合计70692LJ-5工区:LJ-5工区湿喷桩统计桩号总长(m)K70+100-K70+560段63900LJ-6工区:LJ-6工区湿喷桩统计序号桩号总长(m)1K71+673.080-K71+730段239402K71+730-K71+760段88833K71+760-K72+105段688944K72+105-K72+125段54185K72+1

8、25-K72+285段306286K72+285-K72+315段7276.57K72+315-K72+365.350段151058K72+410.840-K72+440段82159K72+440-K72+470段607510K72+470-K72+500段456011K77+060-K77+080段4480合计183474.54湿喷桩作业4.1施工参数钻进速度VCLOm/min,为保证桩体含灰均匀性,钻进时不带浆,在钻进的同时:按确定的水灰比拌制水泥浆(一般为0.0.5)。水泥浆制作预拌必须大于4分钟后才能进入喷浆池,喷浆池内必须随时搅拌以保证水浆不离析。喷浆搅拌提升,速度应*0.8m/mi

9、n,边喷浆边搅拌提升,搅拌轴转动提升速度应尽量用快挡。湿喷桩作业指导书全桩进行复搅,复搅及提升速度CO.8m/min,将剩余水泥浆喷完。检查浆桶中水泥浆是否喷完,如没喷完,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水泥浆喷完。对于采用湿喷桩处理的通道、涵洞路段,施工前需将原地面整平至整平高程,整平高程应高于构筑物基础底标高25cm,然后沿构筑物轴线方向布桩。待桩施工完毕后,需养生至设计强度的80%以上,桩身强度取芯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LOMpa,才可挖至桩顶高程,然后施工构筑物基础。4.2施工准备4.2.1、施工技术准备1)项目总工对参加本标段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2)施工技术人员学习图纸,熟悉各部尺寸、质量要求

10、及材料规格,以便组织编制单项工程施工方案,制定各项工程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对图纸中不清楚或存在疑问的地方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并澄清,并做好原材料抽检工作,做到精密组织、精心施工3)编制与审定施工预算: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预算,用以指导施工,控制成本。4.3机械设备要求4.3.1、机械设备必须完好,并尽量采用湿喷桩改装机型,其钻头最下面两个叶片间距应不小于5cm,叶片角度不大于20。4.3.2.若采用其它钻机,其钻头叶片数量不得少于4片,每个叶片的距离应采用不等距,其下面叶片的间距应小于上面叶片的间距,同时为了保证叶片的粉碎效果,叶片上应焊接一定数量的钢筋。4.3.3,施工前分包单位必须向项目经

11、理部提供每台湿喷桩机组的主要技术性能(包括喷钻机的加固深度、成桩直径、钻机转速、提升速度等,湿喷桩水泥浆压力泵的压力和泵送能力),以确定所用的湿喷桩机型是否能满足该施工段的施工要求。4.34、每台湿喷桩机必须配备能够自动记录,打印处理深度,每0广0.25米水泥浆用量、复搅深度、水泥浆比重的电脑监测记录装置(其应能打印每根桩施工中钻头各次下钻深度及提升高度的全过程记录和水泥浆段浆量和水泥浆比重)。4.3.5.只有在该机型能够满足该段落湿喷桩处理要求,并配备以上监测记录装置后该钻机才允许进场进行施工。4.3.6.上述监测装置以及电流表、压力表必须经有资质部门重新计量、标定以保证仪器、仪表的准确。标

12、定后的合格证书原件经审查后,其复印件贴在已标定的仪器或仪表上。4.3.7、管道质量应满足管内压力要求,管道接头不得多于2个,且管长不大于60米。4.3.8、施工水泥浆存放池必须采用金属制容器,其容积必须大于该段落最长桩用浆量。4. 4现场工艺性试桩:4.4. K在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进行工艺性试桩,试桩数量不少于5根。4.4.2. 在进行正式工艺性试桩前,各施工钻机可在护坡道位置或桩位以外先进行试打,保证在正式进行工艺性试桩时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转。4.4.3. 每台喷钻机在正式施工前必须根据所承担的施工段落、不同土层进行工艺性试桩。4.4.4. 试桩的目的是确定有关技术参数,包

13、括: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水泥用量(总量和单位用量)、喷浆次数、湿喷桩的水灰比、复搅速度、复搅次数、走浆时间(灰浆自泵出至到达浆喷口的时间)、来浆时间(浆液自喷浆口喷出时间)、停浆时间、总喷浆时间(停浆时间与来浆时间的时间差)等。4.4.5. 试桩时必须有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分包单位负责人、监理组专业工程师在场,对试桩参数进行确认,试桩必须填写试桩报告。4.4.6. 工艺性试桩57天后有选择地进行全程取芯(其费用应有项目部根据各施工队所承担的工程数量具体分摊),取芯时必须有监理组等有关人员在场,以确定合适的施工工艺。4.4.7. 工艺性试桩结束后,应按“首件工程认可制”的要求,上报资料至项目部和监

14、理组,进行首件认可,首件认可后才允许全面开工。4.4.8. 5湿喷桩施工方案4.5.1、 统计全线湿喷桩根数,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桩位绘制,对每一根桩进行排序及编号;4.5.2、 进行湿喷桩施工的场地,事先应整平,整平高程见设计图表,必须清除地面以下的一切障碍物(包括石块、树根和垃圾等),准确地进行桩位放养,场地低洼或水塘地段应先排水清淤后再回填站性土(不得回填杂填土)至整平高程;4.5.3、 施工放样:4.5.3.1、 湿喷桩施工前必须按设计要求绘制每个施工段落的桩位平面图,并报监理组审核。4.5.3.2、 施工前每个段落应在放完全部桩位后报请项目部、监理组复测,并用小木桩或竹片桩定位,做好

15、醒目标记,便于施工中寻找。严禁边施工边放样,确保施工放样正确。4.5.3.3、 桥头钻孔桩位置应留出,一般距钻孔桩外边缘1.0米,该范围内不允许进行湿喷桩施工。钻孔桩位由桥梁施工单位负责放样,项目经理部测量工程师复核并签认合格后才可以进行湿喷桩的施工。4.6湿喷桩施工工艺:4.6.1、平整场地,整套设备依实际地形安装就位。并按项目部和监理组批准的桩位平面图准确放出桩位。4.6.2.喷钻机自动纵横向移位,调整钻机钻杆垂直度,使钻机钻杆垂直度小于1%,钻头对准孔位。4.6.3.启动搅拌钻机,同时打开发送器前面的控制阀,钻头正向旋转,实施钻进作业。湿喷桩钻进时宜直接喷浆,并尽量一次喷足浆量。下沉钻头

16、钻进时,应控制钻进速度,须根据土质软硬,选择档位,时刻注意电流的变化及时换档。4.6.4,钻至设计标高后停钻,关闭发送器前面的控制阀。4.6.5、启动搅拌钻机,反向旋转提升钻头,若下钻时喷浆不足应同时打开发送器前面的控制阀,按需要量向被搅动的疏松土体喷射水泥浆即二次喷浆,边提升边喷射边搅拌,尽可能搅拌均匀,使软土与水泥浆充分混合,喷射量与提升速度应匹配。提升时不能使用快档,宜选择中、慢档提升,保证搅拌均匀。要求每提升20mm,搅拌轴转动不少于1圈。4.6.6、 当钻头提升至离地面30cm左右时,发送器停止向孔内水喷射泥浆,钻头提升至地面顶。4.6.7、 重复启动搅拌钻机,钻头正向旋转,钻至设计

17、标高后停钻,再次反向旋转提升钻头,边提升边搅拌至原地面,进行复搅。复搅次数不得少于2次(复搅一次是指喷浆结束后,钻头从桩顶下钻搅拌至桩底后提升搅拌至桩顶这一过程)。4.6.8、 移至新孔位重复以上的过程。4.6.9、 湿喷桩施工应采用下钻喷浆,若碰到硬土层,钻进喷浆较困难时,可关闭送浆阀,在下钻穿透该硬土层后,仍改为下钻喷浆,到设计标高,钻机提升时对该硬土层进行提升喷浆,喷浆时上下应与已喷浆段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0cm。4.6.10、 湿喷桩施工时,在确保湿喷桩搅拌均匀,成桩良好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一次复搅。4.6.11、 湿喷桩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下钻、提升速度,第一次下钻提升时下钻速度不得大

18、于0.8m/niin,复搅时下钻速度不得大于1.5m/niin,提升速度不得大于0.8m/mino湿喷桩施工时每延米的施工时间不得小于4.5分钟。4.6.12、 在湿喷桩施匚时,各施工机组应根据土层土质情况在动力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刀片,以增加土颗粒粉碎效果及搅拌次数,确保湿喷桩施工质量。4.7施工注意事项4.7.1、 水泥浆液应严格按预定的配比拌制。准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不得停置过长,超过2小时的浆液应降低标号使用;浆液倒入集料时应加过滤,以免浆内结块,损坏泵体。4.7.2、 泵送浆液前,管路应保持湿润,以利输浆,应有专人记录水泥用量,并记录泵送浆开始、结束时间。4.7.3、 供浆必须连续

19、,拌和必须均匀。一旦因故停浆,为防止断桩和缺浆,应使浆搅拌机下沉至停浆面以下1.0m,待恢复供浆后,再喷浆提升。因故停机超过3小时,为防止浆液硬结堵管,应先拆卸输浆管路,清洗后备用。4.7.4、 水泥应确保质量,严禁使用过期、受潮、结块、变性的劣质水泥。4.7.5、 严格控制喷浆高程、水泥浆喷入量,确保湿喷桩长度。4.7.6、 湿体搅拌桩施工时,为确保湿体搅拌桩的成桩质量,桩机下沉钻进速度控制在小于等于1.0米/分钟,到达设计深度提升喷灰,提升喷灰速度控制在小于等于0.8米/分钟。4.7.湿喷桩作业指导书7、湿喷桩的打设范围应严格按图纸执行,特别是桥头锥坡及边坡护坡道范围内的湿喷桩,以确保路基

20、稳定。4.7.8、注意施工场地的整洁,严格散灰大面积污染场地。铺筑透水性垫层前应清除停灰点至原地面灰土层,清扫施工场地杂物。4.8施工过程中允许的偏差值4.8.1.水泥用量的误差不得大于1%;4.8.2.为保证搅拌桩的垂直度,应注意起吊设备的平整度和导向架对地面的垂直度,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4.8.3.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4.8.4.搅拌机下沉或提升的时间应有专人记录,时间偏差不得大于5秒。4.9桩体检查成桩7天后,进行开挖检查,观测桩体成型情况及搅拌均匀程度,成桩28天后,进行钻孔取芯,检测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抽样桩数的频率和检测标准,按省高指有关检测文函规定执行。桩身无侧限抗压

21、强度(90天龄期)控制标准不低于1.2Mpao4.10施工进度保证措施1.1.1、 10.1、认真做好实施性施工计划,使每个负责该项工程的管理、施工人员明确I:期、质量、安全生产目标,了解完成该项工程所需的施工、管理人员的数量,所需机械设备的数量,所需材料的数量,以保证工程按计划,保质保量的完成。1.1.2、 真做好现场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认真调查实际情况,积极与高指及地方有关部门保持联系,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1.1.3、 充分考虑天气情况、地方材料供应能力等不利工程施工的因素,超前考虑备足材料;水泥必须用塑料布苫盖,堆料场、灰缸四周挖沟以利于排水。1.1.4、 分考虑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外

22、在因素,做好一切应急措施。1.1.5、 11技术质量保证措施4.11.1、 认真学习施工图及说明,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组织施工,结合工程特点和创优计划,制定各种技术质量标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争取全优的思想。4.11.2、 发挥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作用,起到事先预防事后把关的作用。实行层层交底制度,落实质量管理计划,认真填写施工原始记录和各项检验报表。4.11.3、 工程材料必须进行检验,符合要求或得到允许的方可使用,实行“四检三把关制度,验规格、验品种、验质量、验数量,供应人把关、技术质量试验人把关、施工操作人把关。湿喷桩作业指导书4.11.4、 贯彻质量三检制,实施交底、检验、验收一条龙管理

23、。5质量检查和验收湿喷桩作业指导书5.1 施工过程中分包单位和项目部旁站人员应随时检查喷浆总量和每延米水泥用量、水泥浆比重、处理桩长、复搅深度、复搅速度、钻机下钻及提升速度。5.2 、湿喷桩成桩7天后分包单位必须将桩头上部按规定要求清除露出桩型,并按有关要求和频率对桩头开挖检查,检查桩体成型情况及搅拌均匀程度、桩径、桩距等指标。5.3、湿喷桩成型28天后,应对湿喷桩进行全程钻芯取样,检查其成型情况,并在桩顶下50100的范围内、桩中部及桩底上面50、100cni钻取芯样,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5.4.具体检测内容、标准、频率见下表。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桩距(mm)100

24、抽检2%2桩径(mm)不小于设计抽检2%3桩长(m)不小于设计全桩长取芯0.2%和查施工记录4竖直度(%)1.5查施工记录5单桩喷灰量符合设计(1%)查施工记录6桩体完整性及强度(Mpa)不小于设计每施工段取芯0.2%,且不少于2根6安全保证措施6.1、 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与知识水平,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结合工程施工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6.2、 充分发挥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督作用,随时检查现场施工安全。6.3、 施工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各种机械设备及运行车辆,并设立明显的标志,机械作业要保持留有安全距离,防止互相干扰和碰撞。6.4、 施工时要随时与当地电力、电讯等部门保持联系,了解电力、电讯线路及地下管线的位置走向,设置必要的明显标志,积极做好保护工作,必要时请有关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监护,确保各种管线设施及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7文明施工措施7.1、 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防止水泥撒漏,污染环境。7.2、 随时清理施工现场,安排专人对所用机耕通道、便道进行清理养护,保证施工运输畅通无阻。湿喷桩作业指导书3、在施工地点设置应有的照明、护栏、警示牌、标志牌及看守措施,以保证公众的安全与方便。7.4、专人负责,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成品的保护工作。湿喷桩施工工艺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