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材料-地理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形象思维能力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8122523 上传时间:2022-02-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理教学材料-地理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形象思维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理教学材料-地理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形象思维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理教学材料-地理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形象思维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地理教学材料-地理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教学材料-地理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形象思维能力(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理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形象思维能力1 .问题的提出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本人:有个别同学其他学科的成绩还不错,学习也用功,但是学习地理总显得不入门,成绩不理想。在每次接任毕业班的地理教学时,几乎都可遇到这样的问题:老师,学习地理有什么好方法?我的地理不知怎么总是学不好,高一的时候就学不好。面对一脸急切又茫然样子的学生,该如何回答?如何带领这样的学生学好地理?这促使我经常思考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观察、分析提问学生的学习方法、状态。在长期的分析、观察中有一个答案逐渐清晰起来一一这类学生在学习地理时,缺乏地理形象思维的能力和习惯。如,读等高线地形图,我们教师可以一眼看出地形起伏

2、的状况,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立体图形,但学生却是左看右看仍是一幅画有杂乱线条的平面图。又如,讲到一个国家时,我们会在脑海中呈现出这个国家所在地周边的状况(如邻国、海陆位置等)、国家轮廓以及这个国家的山河分布、植被状况、人民生活等的形象,但是在学生脑海中呈现的是关于这个国家的文字概念。由于缺乏地理形象,在他们头脑中丰富多彩的地理时空变成了苍白的文字,趣味横生的地理知识变成了死记硬背得来的概念。这类学生没有用图学习地理的习惯,读图总显得很吃力,学习地理就是死记硬背,结果所获甚少。2 .地理形象思维在地理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爱因斯坦这样描述他的思维过程:“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

3、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以后,我要花很大力气把它们转换成语言。”显然,爱因斯坦用的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人脑运用形象-表象(意象),通过直觉、类比、联想、想象等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形象(表象)是形象思维的细胞。地理形象思维是以地理形象为思维材料,通过感觉-知觉-具象-概象-意象的思维过程,达到反映地理事象的分布,把握地理事象的本质以及发展、变化过程的思维形式。图1地理学是关于地球表面的科学,地球表面丰富多彩的地理事象和空间性,要求学习地理有较强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可以说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高低是学生地理学科素质的标志之一。1 .较好的地理形象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解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及其原

4、因。如在头脑中有一幅可自由伸缩、裁切变化的表象地图,就能帮助我们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联系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再如,高中地理的难点之一,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问题,如果学生能想象出太阳光照情况在地球表面分布的形象,再有一幅正午太阳高度计算的形象图(如图1,通过此图可利用简单的几何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形象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太阳直射点A的纬度与要计算地B的纬度差),这样,就能把2000年文科综合考试第34题(1)这样的计算题,转换成利用地理形象,结合推理而得出结论的形象思维题。2 .地理形象思维有助于学生探寻地理事象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的发展而

5、不断变化发展,许多地理事象可通过形象推测或反推变化发展的规律和原因。如地质断层的拖曳现象、岩层的错位状况可推知当时岩层的运动方向;再如习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建港,选在A、B两处哪里好?其理由是( 2)小岛口最终将与河流哪岸相连?为什么?( 3)某勘探队在C处钻探获粘土、砾石、粉沙、砂等沉积物,请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什么?为什么?这种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通过形象来思考,即河流形成初期河口处河床比降大,沉积物颗粒粗,后来随溯源侵蚀的发展及沉积物的堆积,河口处河床比降逐渐下降,水流逐渐变缓,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地理事象的许多规律、原理,往往可通过形象、结合一定

6、的逻辑来推知或探寻。3.形象思维也是认识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和地区差异的重要途径。我们学过地理的人都有一种感觉,当提到某个地点或区域时,呈现在脑海中的是关于这个地区的形象,如有关位置的地图、山河分布、植被、气候等,而不是关于这个地区地理特征的文字表述。因此,利用某地的位置(表象地图)及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等的形象,通过组合,便可概括出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通过比较两地以上要素的地理形象差异,就可了解两地的区域差异。因此,形象思维,特别是符合一定逻辑的形象思维,是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重要途径。当然,地理形象思维所使用的形象是经过加工改造了的地理形象,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创造性和运动性

7、等特征。三.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1 .立体感知,积累丰富的表象,促成地理形象思维地理形象思维要凭借各种具体形象,用形象来思考和表述。表象即过去感知过的地理事象在头脑中的再现,是地理形象思维的基础,没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的表象,要进行丰富生动的形象思维是不可能的。(1)鼓励学生观察周围、接触社会,以充分感知客观事物丰富的表象必须有充分的感知,这就要求学生有广阔的社会接触面和丰富的生活。因此,组织和带领学生进行野外观察,观察周围的自然界以及居民、社区、农村的经济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参观、旅游、访问,多看展览、电影、电视等,都能在无意中增加学生的表象贮备,为学生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打下基础同。2 2

8、)眼、耳、鼻、肤觉并用,形成地理事象的清晰表象地理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教具、实物标本、地理模型以及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动眼、动脑、动手,耳听、鼻闻、肤触,最大程度加深学生对地理事象的认识,形成清晰的地理表象。地理图片能非常清楚地反映地理事象的某些特点,如利用非洲、澳洲和南美热带草原的挂图,结合教师的描述、启发,学生可以有效地形成热带草原的表象;利用一幅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挂图,结合教师的指图阐述和成因分析,就能给学生一个峡湾的表象。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不怕麻烦,多用图片,多让学生看。地理实物能给学生最真切、最直观的形象,教学中如能把实物带进教室对学生

9、地理表象的形成帮助是很大的。如讲述矿产的特征、区别黄铜矿和黄铁矿,在教室中让学生传阅两种矿物,让学生小刀刻一刻,学生对两种矿物的形象记忆就非常深刻。讲述土壤对环境的指示作用,教师采几枝铁芒萁,让学生传阅,效果很好。地理标本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地理事物实体,一般保持着地理事物原来的形态、大小、色泽和气味。地理模型是根据教学目的模仿地理事物的形象或按一定地理知识制成的立体教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对学生建立正确、清晰的表象有很大帮助。教学中要多展示、操作地理标本和模型或让学生动手触摸、制作,以促进学生头脑中地理表象的建立。(3)运用地图,建立空间形象,促成地理形象思维地图是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事象按一定比例缩

10、小后绘成的图象,地图上的各种图例符号都与地理事象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它能形象地表示出某一地区地理事象的整体面貌。运用地图,促成学生脑中地图的形成,能大大促进地理形象思维的发展。讲清经纬网,形成脑中经纬网地球仪。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事象依赖经纬网表示空间位置,通过经纬网知识的学习,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地理坐标系,形成正确的空间形象,是地理事象正确定位的基础。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形成表象地图”。各种地理事象的形状、方位、大小、高低等性状,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而必须借助于地图,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不立于善于运用地图的地理教学,显然不是成功的地理课。如果脱离地图支记忆各种地理事实材料,

11、必然导致死记硬背,结果是事倍功半。教学的实践也表明,学生对于图像信号的记忆比文字更深刻、持久。所以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地图,使学生产生牢固的形象记忆,形成表象地图。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象,促进地理形象思维的发展。地理环境中的各种地理事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各种地理规律、成因等的地理理性知识,必须从分析地理事象间的联系中获得,而这种分析必须依赖地图。因为一幅内容丰富、表现简明的地图可以容纳大量的地理信息,可以反映出某一区域的各种地理事象及其位置关系。通过分析图例可以发现地理事物和现象,通过综合思考,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些分析和思考都是以地图的形象为基础的,所以能促进地理形象思

12、维。2 .激活联想,活跃地理形象思维当头脑中出现一个地理事物的形象(表象)时,会引起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个或一系列事物的表象出现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联想。充分运用联想,能使学生新学习的地理概念与已有表象产生联系,使新学习的地理事物的形象更直观、生动,从而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如学习等压线时,引导学生与等高线作比较,能促进学生头脑中等压面形象的建立,从而更深刻理解等压线的含义。再如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极其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当学生掌握了冬季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我国南方、北方的分界线等的形象分布图后,通过启发可联想到与之有关的南北方的农业特色、耕作制度、作物分布以及自然环境如植被、土壤等的差异

13、,更深刻地理解南方和北方的区域特征。3 .运用想象,促进地理形象思维想象是指人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概括、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表象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能使学生头脑中表象数量增加,使原有表象获得新生,甚至衍生出学生头脑中从未感知过的地理事物的表象。可以说想象的过程就是形象思维的过程,想象力的发展必然能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1)抓住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表象组合形象思维能在自己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构成自己从未经历过的地理事物的新形象,如根据头脑中已有的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和印度尼西亚等地的热带雨林景观,可概括形成热带雨林的一般表象,根据热带雨林的一般表象、结合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季相变化

14、的表象,可形成热带季雨林的景观形象。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来进行表象组合,使想象的形象与实际形象达到最大可能的相似,如南极洲的景观形象,就要引导学生抓住酷寒、大风、冰雪三个特征,使学生能融合成具有南极特色的形象,以避免杂乱的、个性不鲜明的想象形象的形成。(2)加强阅读理解训练,引导合理想象学生对地理事实的学习过程,实质是在头脑中建立地理事物表象的过程。如阅读了教科书中关于喜马拉雅山脉描述,就会在头脑中浮现出喜马拉雅山脉雄伟高峻、横亘绵长的形象。阅读了中国地形图,就会在头脑中形成我国地形分布的地理表象。但是,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地理表象正确与否,形象是否鲜明生动,除了与学生头脑

15、中已有地理表象的积累直接相关外,还与学生对地图的阅读能力、对课文语言的理解能力相关。因此教学中要努力帮助学生弄清各种地图符号的意义,熟练地掌握地图语言,同时通过语言训练提高理解课文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合乎逻辑的想象,将已有表象组合成需要的地理形象。4.剖析形象思维过程,养成用形象进行思维的习惯长期以来,由于受哲学界和心理学界不适当的划分思维形式高低等级的影响,即认为只有逻辑思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使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感性提升至理性,是高级思维;而形象思维只能使我们获得对客观事物的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难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比较低级的思维。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使

16、我们教师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重视逻辑思维而轻视形象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形象来进行思维,培养用形象进行思维的习惯,有非常的现实意义。(1) 剖析形象思维的过程,学会用地理形象进行思维剖析形象思维的过程,特别是在地理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经典形象思维的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新知识产生的过程,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思维过程,学会用形象进行思维,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介绍大陆漂移学说时,用撕开的报纸,让学生说明如何知道是同一报纸被撕,然后引导学生看世界地图,分析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再如在学习地壳演化史时,用不同的地质构造图,如海侵、海退

17、地层以及其他的不整合地层等,引导学生分析地壳变动的过程。(2) 常用文图转换,培养学生用地理形象进行思维的习惯在地理教学中,有许多教材中用文字表述的内容都可以转换成用图形来表述,这种将文字信号转化为图象信号的过程,是进行地理形象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图2教师身体力行,加强示范。如原高中地理教材地球内能的释放一节中的地内温度的垂直分布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用下图(图2)表述。教师要着力挖掘教学中这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内容,并在教学中充分加以运用。如地理略图对表示复杂的地理事物,揭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演化过程以及各种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有显著的表现力;地理数据用图表表示更形象具体、醒目动人;地理事象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用语言难以表达,用地理联系图表则一目了然。引导学生学会用地理图表表述地理问题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力运用地理图表讲述的同时,还应着力引导学生运用图表进行地理问题表述的练习,形成用图表思考地理问题、说明地理问题的习惯。如学习地图上的方向等内容后,教师设计一则用文字表述地理方位、事物分布的内容,让学生根据文字的表述转绘成地理图形。学了等高线地形图知识后,设计一则用文字表述地形和地理事物分布的内容,让学生转绘成等高线地形图等。参考文献:1 .关于思维科学钱学森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 .网上文章:何克抗创造性思维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