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求学路上的真正引路人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58115447 上传时间:2022-0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做学生求学路上的真正引路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做学生求学路上的真正引路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做学生求学路上的真正引路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做学生求学路上的真正引路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学生求学路上的真正引路人(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做学生求学路上的真正引路人一、抓好字词,依然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把语文比作一座大厦,那么字词就是建造大厦的一块块砖。离开字词教学,语文能力的培养就是一句空话。字词教学是完成教材许多教学任务必经的路径,在培养学生语感、理解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向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不少教师认为,小学高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阅读实践,已经具备了一定得自学能力,况且,词语教学只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到了高年级,词语只是为学生的顺利阅读扫除障碍,因而无足轻重,词语教学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掌握,不必占有课堂宝贵的时间,于是,课堂上教师或避过词语直奔课文内容,或简单地让学生读一读。我们都知道,字、

2、词、句是构成语文材料的基础对于语文学习,生字是基础,是根本,没有了新词汇的吸收和内化,语文素养的提高就显得空洞、苍白。字词教学应该是扎扎实实的进行,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想当然。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甚至认为一至六年级每一课生字学习都是重点。当然,由于各年级教学侧重点不同,高年级的字词教学不可能像低年级那样占据太多的课堂时间。 二、注重积累,向“厚积薄发”进发。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积累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语文课应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说话能力的语文交际能力,其

3、中语言积累是现代课程论在语文课程理念中的一种折射,学生在语文教育中获得的最基本的东西是对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等综合性学习的积累。1、抓好课内积累,进行语言训练。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在教学中,课堂阅读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指导多读多背,采用多种形式多读名篇课文,精彩的部分还要多品读,直到能背诵下来,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例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作者在介绍小艇的特点时连续采用了三个比喻句,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形象的写出了小艇长窄

4、深、两头翘、轻快灵活的特点。这一段文字无论从写作手法上,还是从语言运用上都是值得学生积累的好材料。教学时,在学生对该段文字有了一定的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当堂背诵,如:利用CAI课件或课文插图,边观察边背;利用板书的重点词语或列提纲背诵;将内容先分解后综合,边想象边背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自主选择方法进行背诵。对于这样经典的文段,除了背诵,还有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题:学习文中的写作手法,写一个自己喜爱的事物。还比如在教学自己的话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时,文中出现了几个描写花的色彩的词语,如“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再说出一些描

5、写花的色彩词语,这其实也是一种积累的过程。2、 注重课外积累,拓宽思维区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150万字,单凭手中的一本语文书学不好语文,只有让学生学好手中的语文书的同时,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够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拓宽眼界。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比如本学期第二组课文中编排了作家萧红的一篇文章祖父的园子,上完课在完成同步阅读时又读到了萧红写的发生在祖父的后花园的另一篇特别有趣的文章,文章主要写了萧红有一天跟随祖父又来到后花园,一时觉得无聊,突然看见了那棵玫瑰树,树上玫瑰花开得正艳,于是,萧红突发其想,将玫瑰花摘来插在祖父的草帽上,全家

6、人看到后捧腹大笑。作家萧红对每个人的笑进行了绘声绘色、淋漓尽致的描写。我记得当时孩子们在读这篇文章时也是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这时我趁机向孩子们介绍了萧红的个人经历,推荐他们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这段文字对文章中人物的“笑”描写的特别传神,于是我当即安排了一个练笔,写一写家中或周围人的笑,孩子们写的还是挺有意思的。除此之外,我还向孩子们推荐了沈石溪的系列动物小说、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等。 为了激励孩子们阅读,我专门为他们设计了读书阅读存折,鼓励孩子将自己课外阅读中读到的好词佳句、优美语段、自己读后的感受等积累下来,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三、多彩活动,助推语文学习的兴趣身为战斗在语文第一线的教师,

7、在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中,我深切感受到要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求知欲,切实提高语文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是一条有效途径。而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必须要转换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合理利用学生的个性,调动各种因素,为学生搭建各种平台,给他们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这就是所谓的“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由“要我学”变“我要学”,从而把语文学习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的乐园。当今的孩子思维非常活跃,他们喜欢新鲜奇特的事物,喜欢形式多样的

8、活动,开展各种语文活动能极大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表现欲和求胜欲。当然我们开展的这些活动与语文学习,与文本是紧密联系的。比如本学期我们在学习完第三组课文,了解了剧本的基本特征后后,我让学生将晏子使楚一文改编为剧本,可以改编全文,也可以改编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片段,自由选择成员排练课本剧,经过一周的准备我利用一节班会课开展课本剧本表演比赛,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是我始料未及的,几乎班上所有同学都参加了,就连平时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都参与了进来。尽管当时孩子表演的还很粗糙,还很稚嫩,但他们脸上洋溢的全是快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冯智源那一组的表演,当表演到:“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9、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这个情节时,只见表演的那个孩子举起左胳膊,胳膊下方贴着一个水滴型纸片,接着又举起右胳膊,下方竟然贴着一朵“云”。这时全班同学都哄堂大笑起来。但是笑过之后我们应该看到孩子的身上潜藏的创造力。表演结束后,全班同学又对各种人物角色进行了评价,评选出了最佳“楚王”奖,最佳“晏子”奖等奖项。晏子使楚课本剧表演让孩子们明白了相互合作、小小创新的重要性。还有,就是在学习完第五组走近名著这单元后,结合口语交际的内容我安排了讲人物故事比赛。为了在这次活动中大显身手,孩子们都在做着积极的准备。特别是我们班的王瀚葳同学,为了赢得这次比赛,提前几天就开始做准备,比赛那天上午听李老师说上

10、数学课都在偷着看书,中午回家吃完饭又去熟悉故事内容,下午的赛场上果然不负众望,一举夺魁。通过讲故事比赛,一方面激励孩子多读课外书,另一方面让他们明白了要想有收获,背后的付出是很重要的。总的来讲,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释放了个性,尽情展现了自己的才华,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我们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尽情实现和享受语文学习给师生所带来的丰收的快乐。 四、习作教学,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落脚点。作文教学一直是咱们语文教学中一件令老师头疼,学生发怵的事情。一提起作文,许多学生表现出来的要么是愁眉苦脸,要么一筹莫展。可是,

11、语文教育专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作能力是学生一辈子要受用的一种能力,是他们安身立命、求得生存发展的一种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写作能力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极重要的作用,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我们的语文教学的最终落脚点之一就体现在作文教学上。下面我就谈谈自己这几年在作文教学上的一点尝试。1、 起步作文,先写后教。在进行作文教学一周前,我通常根据本次习作的写作内容提出写作要求,给孩子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在生活中广泛寻找写作题材,然后采用“学生初写教师批改有针对性指导学生自改誊写师再点评生再改”的方式,这样把习作前的观察与构思,拟稿与初步的修改完全放给孩子,让孩子在课外,置

12、于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完成。最大限度地张扬了个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将教师的指导环节融于对具体习作的点评之中,并置于学生拟稿之后,这样教师在指导前可以通过学生初稿,了解到最真实具体的学情,而后采用有针对性的、具有实效的点评方式指导,让孩子的作文越写越精彩。比如在教学“我的课余生活”这篇习作时,我就是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指导的。我先让学生利用周末去完成这篇习作,周一收上来之后我一篇一篇开始查阅,筛选出其中写的比较好的习作,存在问题的习作如果时间许可我通常会将孩子请到我身边一边询问,一边指导修改。到了习作课上,我将孩子们中间的优秀习作当做范文利用数字展台引导孩子们分析、评议,找出文章中值得你借鉴的地

13、方,也可以说一说你认为不足的地方,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去写。对于问题习作,有时我也会利用展台引导学生去诊断,去修改。比如在教学写一篇观察日记这篇习作时我就是这样做的。记得当时有一位同学写的是自己泡豆子的一件事,他当时写得很粗糙,语句也很平淡,后来经过大家的诊断、修改,文章不但具体了,而且还用上了一些比喻句,语句也生动了许多。就是在这一次次的诊断、修改中,孩子们逐步明白写好作文的一些技巧,而且知道了怎样去修改习作。中段习作并不是一下子就让孩子能写多好,而是让孩子渐渐学会把句子中的词再加上修辞变得形象;能适当地用上一些动词、形容词表现人物活动和情感;也可以指导学生学会用一些表示顺序的词有条有理地描叙一

14、件事等。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就应该渗透一些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学习怎样写开头、结尾。此外,对于能够运用课文中、课外积累的好词佳句的孩子就大加赞赏,鼓励孩子恰当运用,即使用错了闹笑话也没什么。 2、高段习作应存同求异、重视评改 对于五六年级的孩子来说,习作技巧和语言运用方法已经基本掌握。大多数孩子都能独立完成一篇习作。但,很多习作都会显得千篇一律,没有新意。这里可能就有两种情况了,一是孩子的阅读面狭小,不能见多识广,语言平淡;二是孩子在习作时的构思太平凡,情节太简单,不会追求新意。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还是要让孩子多阅读思考。 从一篇课文展开,引导孩子了解这个作家,优秀的作

15、品,激发孩子把这种阅读习惯及方法带到课外阅读中,这才是一节好语文课的目标。在学习蟋蟀的住宅后,推荐孩子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在学习完窃读记后,班里盛行读起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多读、多思考、品味语言、关注作者构思技巧、谋篇布局,这时再引导学生习作,效果会有所不同。当然进入高段后必须重视习作评价。作为孩子,他们最渴望、最幸福的事就是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赏识,而这一切的获得都源于老师对他们真诚的评价。因此,习作评价的目的不在于甄别优劣,而在于发现习作中的闪光点和精彩处,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和鼓舞学生,让赏识和赞美给学生送去欢乐、滋生兴趣、带来干劲、增强信心,成为培养习作兴趣的催化剂。习作教学应遵循“多栽花、少挑刺”的原则。“文章不厌百回改”,从五年级开始,在习作方面,我们重点开始培养孩子的习作修改能力。每次习作完成后,都让孩子先自己进行评价,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互评互改。第一次评改时对同伴的习作逐句逐句进行评改,可以写出自己对某句话的建议,也可以直接修改,写上评语。第二次评改时,还可以对第一次评改的地方进行二次评改,然后再写下自己的意见。第三次,小组内互换,阅读其他几份习作,最后评选出“优秀习作”。全班交流,并说出推荐理由,这样做,即培养了孩子的习作评改能力,更让孩子在评改他人习作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习作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