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阅卷方法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58000671 上传时间:2022-02-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刑事案件阅卷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刑事案件阅卷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刑事案件阅卷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事案件阅卷方法(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刑事案件阅卷方法(总论) 主讲:易胜华刚才认真看了大家的讨论,感觉压力挺大,大家对于阅卷各有心得,而且已经有了自己的一整套经验,关于阅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也一再强调,阅卷就是整个刑事辩护的核心,重中之重,无论对于控方还是辩方,阅卷都是整个刑事案件的基础,如何阅好刑事案件的卷,确实关系到罪与非罪,此罪彼罪,罪轻罪重的问题,其实无论对于新人还是老人,刑事案件的阅卷都是非常头疼的问题,对于新人阅卷的难处,是因为经验欠缺,对于老律师而言,是因为没有时间去阅卷,当业务做到一定的程度,案子越来越多,应酬越来越多,而办理的案件也越来越复杂,卷宗越来越厚,所以我敢肯定的说,大部分成名的律师,他们的卷其实还

2、是新人在阅 ,交给助手阅卷,一个律师新人,如果能有较强的阅卷能力,就能够受到很多资深律师的欢迎,而且有机会参与重大案件的办理,资深律师安排新人阅卷,也是情非得已,因为有些案子的材料太多,一个人的精力根本没法忙得过来,例如,一个涉黑案,几百册上千册卷 ,一个人花一年的时间都未必能认真看一遍,更何况办案单位给律师的时间可能只有一个月,甚至更短,我记得我曾经办理一件受贿案,12月30日才在外地复印完近百册卷,法官31日通知我,1月4日开庭,简直是耍流氓,我在电话里对法官破口大骂,我一口气骂完后挂了电话,法官马上打电话过来,说,刚才信号不好,电话断了 ,我说,不是信号不好,是我挂断的,法官半天没说出话

3、来,没想到我会这样回答,法官说,那你阅卷要多长时间,我说,至少也要半个月,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半个月后开庭,就算是半个月的时间,要看完近百册案卷,也是很困难的,我们也是几个律师分工协作,把卷看完,所以说,阅卷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对于新人来说,能阅卷,阅好卷,可以快速取得资深律师的信任,尽快加入核心团队,办理大要案。获得个人业务和技能的快速提高和成长,不至于老是在低端业务上重复,例如伤害类、小型的侵财类。我们切入正题,如何阅卷。其实分为两块,这个案子是你个人的案子,还是交办案子,分工协作,如果是分工协作,那就根据指导律师的指派,他一般会在阅卷之前说明阅卷要点,注意事项,我们可以在指导律师的安排下

4、,开展阅卷工作,并将自己新发现的问题,汇报给指导律师,供他参考,有时候指导律师是将众多的案卷分割成几个部分,一个律师只是负责其中一个部分,这个就非常需要及时与其他律师沟通协调 ,这就像拼图游戏,你只知道你这一块的内容是完全不够的,不能本位主义,要把握案件全貌,要了解其他律师掌握的案卷内容,这和流水线不一样 ,刑事案件中最繁重的工作不是会见或出庭,是阅卷,其他工作不能分割,只有阅卷可以分割,而且,只有阅卷可以不需要律师资格,有高超的阅卷技能,没律师证都可以生存,甚至获得高收入,去办案单位把卷复制回来,是需要律师资格的(注:有学员问实习律师不能单独阅) ,回到办公室阅卷,没有律师资格的要求,我们所

5、说的阅卷,指的不是体力活的去拍照或者复印卷宗,指的是拿回卷后的阅读工作,我们的重点还是放在个人办理的案件上,分工协作的已经简单谈过了,道理是一样的,现在,假定有一大堆卷宗摆在我们面前,怎么阅,书法艺术界有一个成语,叫做,意在笔先,大家听说过吗?也就是说,在你运笔之前,你大致已经知道你该怎么去写,怎么布局,阅卷,肯定是要带着目的去阅,而不是像看小说一样慢慢培养感觉,这就是说,在阅卷之前,其实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辩护思路,或者,对案件已经产生了一些疑问,这些辩护思路和疑问的形成,来自以下方面:1、与当事人家属或者当事人本人的会谈内容 2、起诉书或起诉意见书的内容,3、与办案单位接触时,他们的观点,

6、4、我们自己的大胆假设,其实,办案单位的观点,大多数体现在起诉书或起诉意见书中,只是里面说得比较简要,我们与他们的沟通,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大胆假设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大胆假设案卷里面的证据取得都不是真实合法的,另外一个是根据我们既往的办案经验和社会经验,对本案的真实面目做出的判断,我们在阅卷之前,既要做到意在笔先,又要避免先入为主,要随着阅卷的深入,逐步调整我们的思路和观点,(注:有学员反映较难)当然难,所以是随着阅卷的深入去调整,(注:学员问:是不是这个过程就是证据的不断呈现和现有观点的不断印证,修正的过程?)是的,逐步调整之前的观点,或者又有新的发现,我们知道,阅卷是为辩护寻找素材,而

7、我们的辩护,分为几类,定性辩护、证据辩护,程序辩护,量刑辩护,几乎所有的辩护,都跳不出这四类 ,我们在阅卷之初,大致的方向感要有,我们是做无罪还是罪轻辩护,是对罪名有疑问,还是对证据有疑问,或者是认为程序违法,还是全部都没有意见,只是希望量刑从轻,有时候可能我们的辩护包含所有上述类型,但是也会有侧重的方面,还是那句话,随着阅卷的深入,方向也可以调整,刚才有很多同学谈到起诉书或者起诉意见书,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起诉书或起诉意见书,在我们阅卷的时候,起到的作用,就是一个提纲 ,起诉书或者意见书里面关于程序和事实的每一句话,都是从卷宗材料里提炼出来的,必须是言之有据的,所以很多律师偷懒不阅卷,拿着一

8、份起诉书就去出庭,这样的律师我见过很多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份起诉书,往往只有两三页,复杂的案子,起诉书也就是三五页 ,而判决书往往十几页几十页几百页 ,起诉书的浓缩度可想而知 ,我们摸着这根主线去阅卷,卷宗材料虽然多,但是很多是废料,或者是边角料的性质,至少在公诉人一方看来,有的证据材料他只用一句话,或者一点用处都没有,举个例子,有的财产型犯罪案件中,有大量的书证,银行票据、合同等等 ,有的甚至占了卷宗的相当比重,但是在公诉人开庭举证的时候,简单几句话就全部说完了,也就是说,我们参考起诉书,来区分这一大堆案卷材料,哪些是干货,哪些是水货 ,我们还要考虑,水货里面是不是也有我们出奇制胜的法宝

9、,对证据材料做分类和筛选,是阅卷时必然要做的一项工作,尤其是当卷宗材料海量的时候,更需要如此,分类和筛选的工作,需要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以及当事人在会见时提供的情况,我们选择的辩护角度,侦查机关搜集过来的证据,肯定都有它一定的作用,从公诉的角度看,一样都不能少,因为都是证据链的组成部分,但是,辩护是不需要考虑证据链的,只要斩断一环,整个链条全散了,所以,在控方眼里一个都不能少的,我们却带着目的找薄弱环节,目测不是薄弱环节的,我们当然放弃,我们当然不能在全卷平均分配时间,所以我说的“意在笔先”,就是这个道理,在阅卷之前,我们就已经明确了怎样去辩护,上哪儿找我们要的东西,有点像考试抓重点,时间宽裕

10、的情形下,当然是地毯式学习,时间紧张或者内容太多,只能抓要害,今天我们交流的,是阅卷的方法论,总论部分。还不是细节,回头我们一步步的根据证据类型和案件类型去展开研究,在阅卷过程中,当然要细心,要思考,不同类型案件的阅卷,有不同类型的侧重,具体个案,也有自己的侧重点,这个肯定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举例来说,伤害类案件,阅卷的重心肯定是事件发生过程的口供,和伤害后果的鉴定 ,(注:答学员问不同类型的案件,有不同的阅卷侧重问题)不可能平均发力,那不科学,这就像医生看病,我的脚痛,当然不需要照心电图,我注意到,大多数新人在阅卷时候的通病就是平均发力 ,在细枝末节上耗费了大量时间,在关键问题上的时间用得太少

11、,我们在会见当事人的时候,他一般也会给我们做辩解,有些时候,当事人的辩解往往不被办案单位重视,他们顽固的认为当事人是在狡辩,而我们却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卷宗里面去发现支持其辩解的证据材料,作为辩方,我们需要把控方的话当成谎言,把当事人的话,当成真实情况 ,当然,必须要说明的是,我们只是在阅卷的时候这么做 ,我们不能完全相信当事人,被当事人引着走,尤其是新人,当事人一眼看出是新人的话,更容易诱导新人,在办案中保持独立,在阅卷时倾向于当事人的辩解,再举例来说,职务犯罪中的受贿案的阅卷,这类案件的证据,主要依赖于口供 ,基本事实无非是:行贿人有没有承认送了,受贿人有没有承认收了,细节部分(时间、地

12、点、数额、在场人、包装等等)是否吻合,取证过程是否合法,每次供述是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否在合理范围,财物流向是否查明 ,行受贿双方如何看待利用职务便利,如何认定该笔财物往来的性质:人情往来,真实借款,投资,还是其他性质 ,有时候还要针对行受贿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不同的案件有不同的重心 ,今天既然聊的是方法论,我们就不针对具体类型展开 ,我的阅卷习惯是,先通读 ,我们用考试来做比喻,起诉书或意见书,就像考试大纲,我们结合考试大纲,先通读一遍全卷 ,对整个案件的轮廓以及证据链的情况有个大致了解 ,在通读过程中,对于感觉到有点疑问的地方,先标出重点,下次阅读的时候注意 ,这次通读,也是在进行筛

13、选 ,书越读越薄,阅卷也尽量做到第一遍通读后,留下的部分都是精华,这种筛选也要小心,不要把重要的东西筛掉了 ,比如,我们往往容易把重点放在口供,把程序卷和书证给筛选掉 ,根据不同案件情况,有的案子我们打算做程序辩,那么程序卷就不能轻易筛了,有的案件口供对辩方及其不利,那就需要从书证物证等客观性证据中找支撑,我们阅卷的时候,一定要高度自信 ,要知道卷宗材料是怎么形成的,公诉人往往会偷懒,直接照搬警方的起诉意见书和证据分类,他们肯定没有我们这么多时间去精心研究,而警方的素质,我就不多说了,他们往往是经验主义,自以为是,即使是公诉机关,很多时候也是由书记员在整理卷宗,写起诉书,公诉人只是最后翻翻,签

14、个名字,(注:学员关于素质问题的理解)也有这方面的因素,从程序上留给律师的时间,表面看来很少,其实我们真正花在上面的时间,肯定大于公诉人,我们阅卷之初,就应当信心十足。我们的阅卷,不是找得出找不出问题,而是找出多少问题,找出关键性问题,并且能够被采纳的问题,那么,我们在阅卷的时候就需要思考,我们到底要找出怎样的问题,才是一招制敌的,而不是胡搅蛮缠的找瑕疵,比如,某处证据的时间错了,某处有笔误,我们不要为找出的这些小瑕疵沾沾自喜 ,我们要找重大问题 ,就算是小问题,也要从小问题的数量上,归纳出大问题 ,举例来说,我办过的那个杀人案,可能看过我的书的人有印象,(注:别在异乡哭泣)就是那篇瞳孔里的人

15、影,对于被告人在现场看到的情景,与警方勘验现场之间的差异,我归纳了一大堆,棍子的长度是最重要的,但是只有这一个,还显得单薄了些,要增强说服力的话,还要增加一些素材,比如衣服的颜色,毛巾的颜色等等,还有现场其他的一些疑点,我当初阅那个案子的卷宗的时候,看到木棍长度,我就知道他的命保住了 ,然后再找出更多其他的疑问来证明。过段时间,我们会上传某个案子的卷宗,让大家一起来阅卷。刚才大家也都谈到,阅卷,要做阅卷笔录,大家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有很多新人没有做阅卷笔录的习惯 ,还有很多新人,做出来的阅卷笔录没有抓住重点,我们办案的习惯是,在开庭之前,准备三份材料:庭审提纲,主要是针对发问环节;质证意见,

16、主要是针对举证质证;辩护意见。庭审之后向法庭提交质证意见和辩护词,质证意见,就是由阅卷笔录转化而来 ,我曾经在刚出道的时候,办理外地一个故意伤害致死案件。当时法官已经放出话来,至少十二年,我当时是协助外地的律师朋友办案,并没有出庭,我的任务就是帮这位外地的律师朋友准备代理意见,我在代理意见之外,提交了将近三十页的质证意见,朋友告诉我,当他向法官提交这份材料时,法官惊呆了 ,这也许是他第一次收到这个东西,这也是我第一次做这个东西,我就是靠这份质证意见,将控方所有证据全部击溃,有罪证据成了零,最后,这个案子被撤诉 ,但是,由于被告人关押了很长时间,没办法做无罪,后来检察院以窝藏罪重新起诉,好像判了

17、个两三年 ,这个结果已经非常不错了,当事人及其家属乐坏了,我的朋友也很高兴 ,我们阅卷形成的成果,肯定是要向法庭展示的 ,如果只是靠法庭上的口述质证,肯定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书记员可能会偷工减料,词不达意 ,如果我们在阅卷过程中将形成的意见书面提交,我们斩向证据链的刀,就会力度大很多,(注:学员问我们阅卷形成的成果,想法庭如何展示?书面意见吗?)是的,书面质证意见,连同辩护词一起提交给法庭 ,这个质证意见,必须刀刀见血,我们要知道,我们在法庭发表质证意见的时候,往往会被法官打断,要求我们简短 ,要求我们围绕三性 ,不让我们充分展开,我们提交的质证意见是会入卷的,法官无法回避,不能视而不见,而且,

18、法官在回头合议或者研究的时候,也会反复品味律师的意见,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提交书面质证意见,可以使得我们的辩护意见大大浓缩,我们发表辩护意见的时候,就可以逻辑更加清晰,关于证据的问题,我们已经在质证意见中说清楚了,那么,辩护意见就着重谈其他问题了,之所以有些律师的辩护词又长又臭,就是被质证意见给塞满了,结果重心无法突出 ,回到我们交流的主题,质证意见脱胎于阅卷笔录,但是和阅卷笔录还是有差异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阅卷的时候,更加细心,阅卷笔录是摘要,质证意见是形成了我们的观点,在制作阅卷笔录的过程中,我们的质证意见形成,阅卷笔录或者质证意见,一般是根据控方的思路来组织,当然,在写作质证意见的时候,如

19、果有更好的方式、更好的逻辑,也不必拘泥 ,关键是,要让法官能够最清楚明白的看明白 ,以控方思路为主,偶尔可以突破,控方基本上是按照罪名、证据类型来分类 ,而我们在写作阅卷笔录或质证意见的时候,肯定是要突出重心,几千页的证据材料,我们斩断的可能就是其中几页、几十页的关键部分,如果我们不重心突出,我们重要的观点就被湮没了,所以,对于无异议的部分,我们可以归为一堆,综合发表看法,对有异议的部分,对定罪量刑具有重要作用的证据,我们要给予很大的篇幅,阅卷中,还有一些问题,我注意到,有些同学阅卷的逻辑不对,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对某项证据有意见,这个意见不具有说服力,没力度,或者说,从逻辑上推不出,阅卷时,对

20、证据的分析,必然是结合三性展开 ,只要证据欠缺其中任何一性,就不成立,我看到很多同学对证据的分析,不同意该证据,但是自身的理由没法说服法官,当然,这可能是功力的问题,但是更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对证据的分析,或者是法律上的辩解,与一般生活中的辩解混淆,推不出,是一种逻辑错误,从因为某某,到所以某某 ,这个无法推断出,或者,力度太弱,回头,我会拿我助理的阅卷笔录作为反面教材 ,供大家批判 ,还有逻辑学得不好。阅卷笔录是质证意见的基础,也可以说是浓缩版的卷宗 ,尤其是,如果是接受指派阅卷,其他律师是根据你的阅卷笔录去分析案件,这个阅卷笔录的任务主要是筛选,其次是分析,今天聊的是阅卷的基本方法,还没有深入到各类证据以及各类案件,今后,我们将根据不同案件类型,不同证据类型,并结合具体的个案卷宗,展开深度学习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