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未来50年人口变动趋势预测

上传人:gu****n 文档编号:58000041 上传时间:2022-0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北京未来50年人口变动趋势预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未来50年人口变动趋势预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未来50年人口变动趋势预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北京未来50年人口变动趋势预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未来50年人口变动趋势预测(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北京人口变动趋势预测 北京市人口所副所长 李嘉岩人口预测,是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现状和人口发展规律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国家有关人口政策与法令等多种因素,对未来人口发展状况进行的展望。人口预测的准确与否,关键取决于预测方法的科学性。本文采用国家计生委最新开发的人口预测软件(CPPS),以2000年为预测基年对北京市未来50年(2001-1050)常住人口变动趋势进行预测。一 人口预测的质量结果如何,除了受预测方法的科学性影响以外,还会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对人口进行预测之前,先对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假设。(一)行政区域保持不变19491961年,北京市曾先后五次扩大市辖行政区域

2、的范围,使得北京市在新中国建国初期的人口增加较快,这一变化因素不在本研究的考虑范围之内。本文只是基于北京市现有的18个区县,并不考虑未来行政区域的变化因素,所以对北京市未来50年人口变动趋势的预测首先假设行政区域不变。假设未来行政区域保持现状不变,可以保证人口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为现有行政区域内的人口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二)社会经济平稳发展劳动力人口作为各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它是不断追寻自身价值的,哪个地方的工资水平高它就会往哪个地方流动(不考虑障碍因素),所以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对迁移人口的变化影响较大。另外一个地区社会的不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都会对本地区人口发展产生较

3、大的影响,本文假设北京市未来的社会经济是一种平稳、健康、持续发展的态势,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假设未来北京市社会经济平稳发展,可以发现迁移人口的迁移规律,并在人口预测过程中运用这一规律。(三)净迁入人口与北京市户籍人口生育水平无差异在未来一个时期,随着北京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必然伴随着大量迁移人口的流入。这些迁移人口由于受迁出地经济、文化和自身教育的影响,其人口生育意愿和行为与北京市原有人口的生育意愿和行为有所不同。本文在做人口预测时,考虑到迁入人口生育水平差异与北京市原有人口生育水平差异不太大,假设他们的生育意愿和行为一样,忽略城市化所带来的生育水平差异因素,不

4、仅可以简化预测过程中的计算过程,而且对人口预测结果影响不大。(四)未来人口的死亡模式不变在人口预测过程中,需要对人口的预期寿命进行假定,然后对未来人口死亡状况加以研究。由于人口的死亡模式在短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如果人口预测过程假设其不变,可将计算过程大大简化,为人口预测的死亡参数估计奠定基础。经常使用的方法是基于假设死亡模式不变,死亡水平降低引起期望寿命的提高,从而达到对人口变动中存活或死亡参数予以控制的目的。二人口预测基础数据准备是人口预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过程是对人口预测所需要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录入和存储。运用CPPS软件对北京市未来人口变动趋势进行预测时,首先对北京市第五次人

5、口普查所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其次将整理过的数据录入人口数据表作为人口基础数据;最后对人口基础数据进行存储。(一)常住人口预测基础数据来源1.分年龄别人口数据的推算根据本文研究的实际需要,从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提取了分年龄、性别人口数量、死亡率、生育率等数据。由于2000年人口普查的时点为11月1日,而通常使用的统计数据是年底数据,即每年的12月31日的数据。因此,本文需要把2000年“五普”数据中的年龄和性别人口数推算到当年12月31日的人口数。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的年龄别死亡率和2000年实际出生人数可以推算2000年年底的人口数据。具体推算公式如下该公式由

6、王金营教授提供。:0岁男=0岁女=1岁男=1岁女=x岁女 x岁女最高年龄M男:最高年龄M女:其中,分别表示出生婴儿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表示男性和女性x岁的死亡率;分别表示当年男性和女性的净迁入人口;分别表示x岁的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2.年龄别迁移比例的计算年龄别迁移比例的计算应等于各年龄男性或女性的迁移人口数除当年男性或女性迁移人口总数。但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提供的原始数据带汇总出19962000年分年龄别的迁移人口数是长表10%的样本数据,由于样本数据量较少就不能采用上述计算方法。把19962000年分性别的迁移人口进行汇总,分别除这一时期总迁移人口得到男性迁移人数占总迁移人数的比例为0.5

7、4,女性迁移人数占总迁移人数的比例为0.46,两者的差别不算太大。本文假设各个年龄的男性迁移模式与女性迁移模式相同,然后把每个年龄迁移人数除迁移总人数,就得到每个年龄的迁移比例。根据上述男女迁移模式相同的假设,每个年龄的迁移比例就等于每个年龄别的迁移比例。(二)人口数据表的录入CPPS所需基础数据均为绝对数,如年龄别死亡率、年龄别生育率等,在数据录入时直接录入其绝对数值而非相对数值。如果录入的数据为数据库/表文件,应确保字段变量的数据类型为数值型或浮点型。在录入的数据中如果有数据缺失或调查中数值空缺,在进行人口预测时,应填上数值,其目的是保证数据逻辑的正确。在数据录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年龄别

8、死亡率和年龄别生育率均为绝对数。默认年龄组为80,可以通过数据录入功能键增加或删除年龄组,以适应已有数据的需要。(三)人口基础数据的存储CPPS在人口数据表的录入结束以后,作为人口预测的基础数据可以把其存储为DBF(FoxPro)或DB(Paradox)格式的数据表文件。CPPS可以直接读取DBF(FoxPro)或DB(Paradox)格式的数据表文件,而不需要进行数据转换。人口预测基础数据存储的目的不仅可以为存储数据的修订提供方便而且还可以保证人口预测参数的多次模拟,使人口预测速度加快和质量提高。三本研究采用多方案预测。按高、中、低三种参数值的设定进行三种人口变动趋势预测,通过对比,选择实现

9、可能性最大的方案。此次人口预测参数主要包括总和生育率、出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性别比。当打开计算机CPPS软件进入人口预测界面后,CPPS的默认值为根据选定变量计算得到基础数据年份人口状态参数,通过参数估计修订基础数据年份人口预测参数。(一)总和生育率低、中、高方案的估计1.低方案总和生育率估计本文将1999年11月1日2000年10月31日期间北京市妇女总和生育率0.686作为未来5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预测的低方案参数,即未来50年均保持这一生育水平不变(参见表1)。由于这一生育水平非常之低,其预测结果对于北京市未来人口发展的规模与结构能够起到参照作用。2.中方案总和生育率估计本文将总和生育率参

10、数估计从2000年的0.686线性递增到2020年的1.2,以后保持这一生育水平。从人口发展的长远来看,低方案的妇女总和生育率不符合人口发展的规律。考虑到未来随着独生子女夫妇越来越多,符合生育二孩的育龄妇女将会增加,那么无论城镇还是农村,总和生育率将会提高。当然,提高的幅度有多么大,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人口自身的发展规律因素;二是政府将来的人口政策因素。在考虑这两个因素的基础上,加上我们最近进行的“北京市个人生育意愿抽样调查”结果(20-30岁人口平均生育意愿为1.04个孩子)和北京市计生委1999年的67万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总和生育率为1左右),本文认为未来20年北京市的总和生育率恢复到

11、1.2的水平是可能的。同时本文也认为20202050年北京市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可以保持这一水平不变(参见表1)。3.高方案总和生育率估计高方案的总和生育率参数由2000年的0.686线性递增到2020年的1.4,以后保持这一水平。高方案的总和生育率主要参照全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城市平均生育水平(参见表1)。设立总和生育率较高的参数,其目的就是对北京市未来人口发展起到警示作用。(二)净迁入人口规模的低、中、高方案设计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净迁入人口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户籍人口的机械增长;另一部分是居住在北京市半年以上外来人口的增长。这两部分人口的增长动力主要有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经济因素对外来人口

12、增长影响较大,政策因素对户籍迁入人口的增长影响较大。本文结合2008年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20年使北京市的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本世纪中叶使北京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三步走”战略,按照三个阶段把迁入人口分为低、中、高三个方案分别进行预测。本文假设外来“常住”人口的迁移模式等同于户籍净迁入人口的迁移模式,每个方案的净迁入人口规模参数按照2000年普查资料计算得到的户籍净迁入人口的性别和年龄别模式,加入到常住人口预测中去,使净迁入人口参与常住人口的生育和死亡变动。(参见表1)。1.低方案估计本文按2001-2008年平均每年净迁入人口20万人、 20092020年平

13、均每年10万人、 20212050年平均每年6万人进行设计(参见表1)。低方案人口迁入规模设计主要根据北京市近两年和20世纪90年代的户籍人口迁入规模,并考虑人口迁移的经济规律,而设定的可能性方案。2.中方案估计20012008年平均每年净迁入25万人、20092020年平均每年净迁入15万人、20212050年平均每年净迁入12万人。主要依据2008年以前奥运经济的拉动,净迁入人口特别是外来人口快速增加;随着奥运经济的结束,北京市迁入人口规模可能下降,但到2020年要进一步实现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所以经济发展将不会有大的回落;2020年后主要考虑随着首都经济的平稳发展、全国城市化

14、水平的提高,迁入人口规模可能回落到本世纪初期的户籍净迁入人口的水平(参见表1)。3.高方案估计20012008年按迁移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5万人、20092020年平均每年增加25万人、20212050年平均每年增加18万人进行预测。主要依据2002年北京市净迁入人口36万(户籍净迁入12万,居住北京市半年以上的外来流动人口比2001年增加24万 ),且高方案作为预警模型的上限,参数不宜设计的过低(参见表1)。(三)出生人口预期寿命的估计北京市2000年出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男性为74.9,其中城镇75.3;农村71.69。女性为78.6,其中城镇79.65;农村75.31。根据联合国不同水平

15、的出生平均预期寿命的平均年增长步长的经验值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1999),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1998Revision,Vol.1:Comprehensive Tabkes, New Work: United Nations,推测各年北京市分性别的出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2000年开始到2020年,平均每年增加0.1岁,2020以后按照高龄步长递减的原则,平均每年增加0.05岁,一直增加到2050为止。出生人口预期寿命设计低、中、高三方案相同

16、(参见表1)。(四)出生性别比的估计产生性别比参数的设定以2000年的常住人口出生比114为基数,到2008按线形插值递减降到108,2009-2050年保持108的水平。根据我们2002年北京市个人生育意愿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出生性别的选择偏好呈降低趋势。本文认为随着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未来的出生性别比应回落到基本正常的水平范围。性别比参数设计低、中、高三方案相同(参见表1)。方 案总和生育率年净迁入人口预期寿命性别比低方案2001-2050年保持2000年0.686水平不变。2001-2008年平均每年净迁入20万人,其中男54%,女46%(男女比例三方案各阶段相同,

17、以下不赘述) 2009-2020年为10万人,2020-2050年为6万人。注:三方案相同男性预期寿命:2000年为74.9525,2000-2020年每年以0.1的步长增长,2020年为76.9525。2021-2050年以0.05的步长增长,2050年为77.4525。女性预期寿命:2000年为78.6443,2000-2020每年以0.1的步长增长到2020年为80.6443。2020-2050年以0.05的步长增长。2050年为82.1443。注:三方案相同以2000年出生性别比为114为基数,线性递减到2008的108,2009-2050年保持108的水平不变。中方案从2000年0.

18、686线性递增到2020年的1.2,2021-2050年保持1.2不变。2000-2008年为25万人;2009-2020年为15万人,2021-2050年为12万人高方案从2000年0.686线性递增到2020年的1.4,2021-2050年保持1.4不变。2000-2008年为35万人;2009-2020年为25万人;2021-2050年为18万人。表1 北京市未来50年常住人口变动趋势预测参数四(一)人口预测软件本研究所采用的预测软件是由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所开发的中国人口预测软件(CPPS)本研究报告所用CPPS软件由王广州博士设计并提供。CPPS是在DOS版本基础上,在充分兼顾DOS版

19、的延续性和现代主流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而开发新一代人口预测系统。CPPS软件的开发和研制为推动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决策的科学性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中文Windows版CPPS不仅在人口预测和分析功能上继承了DOS版的主要功能,而且在开发过程中试图全面提升CPPS软件的功能,使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模块组合自由、数据格式兼容互换等特征。 (二)人口预测模型通过对年龄别人口状况的研究、模拟和分析,才能了解人口系统的发展过程。本研究提供的人口预测的主要方法是分要素人口预测方法。分要素人口预测方法实际上是采用系统仿真的思想,是结构功能模型,可以对人口的年龄结构的动态变化趋势和过程进行模拟分析。该模型既可以根

20、据需要给定不同的参数进行人口预测,也可以进行政策分析和仿真实验。CPPS软件操作简单、易于理解、预测质量高的背后是有一系列预测模型所支持的。1. 生命表算法分析 1).从死亡率出发,计算死亡发生概率 nqx, ,式中nmx为在(x,x+n)区间内的死亡率。 2) 基于死亡事件发生概率计算生命表死亡事件发生数ndx, ndxlx* nqx ,式中ndx为年龄在(x,x+n)区间内的死亡事件发生数。lx为x岁的存活人数。 3) 假定l01,计算其余各岁的尚存活人口数lx。 lxnlx-ndx,lxn为x+n岁的存活人数。 4)计算x岁到xn岁之间的处于初始状态的人年数nLx,即存活人年数。 nLx

21、 n*lx+n +nax(lx- lx+n), 其中nax是那些在年龄区间(x,x+n)内经历所研究人口事件的人,在x岁以后平均存活于未经历该人口事件状态,即初始状态的人年数。也就是死亡人口在年龄区间(x,x+n)内的平均存活人年数。 5)计算x岁以后的仍处于初始状态的人年数T(x), ,其中w为所考虑的最大年龄。 6)计算x岁时的平均预期寿命e(x), 2. 构造存活转移矩阵 nPt2(x+n)=nPt1(x)*nL(x+n)/nL(x);式中x的取值范围是0岁到90岁;nPt1(x)是在t1时刻年龄在x岁至x+n岁的人口数;nPt2(x+n)是在t2时刻年龄在x+n岁至x+2n岁的人口数;

22、nL(x)是确切年龄在x至x+n队列存活人年数;nL(x+n) 是确切年龄在x+n至x+2n队列存活人年数。3. 生育模型和总人口1)生育模型Pt2(0)=(L(0)/2)*nPft1(x)*nF(x)+nPft1(x)*nF(x+n)*nL(x+n)/nL(x);式中Pt2(0)是在t2时刻年龄为0岁人口数;nPft1(x)是在t1时刻年龄在x岁至x+n岁的妇女人口数;x取值范围是15至49;nF(x)为年龄在(x,x+n)之间的育龄妇女生育率;nF(x+n)为年龄在(x+n,x+2n)之间的育龄妇女生育率。2)总人口Tpopt2=nPt2(x);式中Tpop t2为t2时刻的总人口数;nP

23、t2(x)是在t2时刻年龄在x岁至x+n岁的人口数。五(一)常住人口的规模及发展趋势未来人口的发展规模,主要取决于各年代的总和生育率和迁移人口的数量。总和生育率的高低决定人口变动的速度和规模,人口政策对总和生育率的变化也起着重要作用。根据本文的预测,如果保持目前0.686的总和生育率,而不加入未来迁入人口增长的因素,则北京市总人口下降的速度非常之快,到2020年将下降到1300余万人以下,到2050年只有800余万人。这一预测结果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未来北京市的人口不可能沿着这一轨迹发展。北京市未来50年常住人口的发展趋势预测,根据低、中、高三种方案的设定,通过CPPS人口预测软件和人口预测模型

24、得到以下三组数据(参见表2)。1. 低方案的人口预测结果北京市常住人口总规模将上升到2008年的1521万人,到2020年左右达到人口增长的峰值,常住人口总量为1580万人,2020年后将呈现快速下降趋势,至2050年常住人口总量将为1192万人。这一方案显示了未来5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变动处于一个低稳的发展过程。2. 中方案的人口预测结果北京市常住人口总规模到2008年达到1573万人,在2028年将达到人口增长的峰值,即峰值年比低方案推迟8年,峰值人口为1757万人;2028年后呈逐渐下降趋势,2050年后逐渐下降到1632万人。这一方案显示了未来5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变动处于一个平稳

25、的发展过程。3. 高方案的人口预测结果2008年北京的常住人口规模为1663万人,2020年的常住人口规模为1989万人,北京市人口规模的峰值年在2044年,峰值人口将会达到2177万人,比中方案又推后16年;此后呈逐年下降趋势,2050年人口总量还保持在2164万人。即高方案预测结果北京常住人口峰值将突破2100万的规模。这一方案显示了未来5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变动处于一个较高的发展过程。表2 北京市未来50年常住人口变动规模低、中、高方案预测 单位:万人年份低方案中方案高方案总人口男性女性总人口男性女性总人口男性女性200514617626991491778713154580673820

26、081521792728157382075316638687942010153880173716078377701722899823201515688157531682874808186497289220201580820760173689983719891037953202515548057491755905850205710709862030151178173017569028552104109310102035145574970617478928552142111010312040138370867517268768502168112110482045129465963516878518

27、36217611211055205011926045881632820812216411121052注:为节约篇幅,本研究各表均显示5年组数据,其中2008年为本预测研究重点,故列于表中,以下同。(二)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表3为低、中、高三方案预测未来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动趋势比较。表3 北京市未来50年常住人口预测三方案60岁以上人口比重(%)年份低方案中方案高方案200513.8313.7513.70200814.8114.5914.49201015.8315.4815.31201520.0219.1118.60202024.6722.9421.95202530.38

28、27.4725.90203035.4531.2129.11203540.3234.5431.95204045.8738.1835.07204552.0242.0738.53205055.3143.4139.75通过表3三种方案60岁以上人口比重比较,说明低方案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速度最快、比重最大,2008年将达到14.81%,2020年将达到24.67%,到2050年将超过50%,即将有一半人口为老年人。低方案显示,虽然北京市常住人口发展的总规模没有突破1600万人,但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非常高。中方案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都没有低方案高,到2008年达到14.59%,2020年达到2

29、2.94%,2050年达到43.41%,总体水平比高方案稍高一点,但人口规模没有突破1800万。高方案显示,常住人口将达到2177万的规模,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也没有根本改变,到2008年达到14.49%,2020年达到21.95%,2050年接近40%。因此,比较而言,中方案预测趋势将是北京市常住人口发展较为理想的方案。这里只选择中方案年龄结构变动趋势预测结果加以全面介绍,表4 显示了中方案预测未来5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中0-14岁少年人口、15-59岁劳动力人口、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和人口比重。1. 0-14岁人口预测结果表4显示,2008年0-14岁的少年人口数约155万人,在2

30、019年左右达到峰值189万,此后直线下降,2050年降为146万人。0-14岁少年人口的比重先上升后下降,峰值年2019年为10.97%,2025年始降到10%以下,2050年少年人口比重为8.92%,也就是说在100个人口中少年人口只有10个左右。图1显示未来50年0-14岁少年人口基本保持较为平稳的变动趋势,其波动不像15-59岁的劳动力人口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那样大幅度变化。表4 北京市未来50年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变动预测 (中方案) 单位:万人年份0-14岁15-59岁60岁以上人口数人口比重人口数人口比重人口数人口比重20051489.95113876.3120513.752008

31、1559.88118875.5323014.59201016210.06119774.4624915.48201518210.08117970.0932119.11202018910.87114966.1939822.9420251719.73110262.8048227.4720301508.53105860.2554831.2120351428.11100257.3560434.5420401458.4192253.4265938.1820451498.8682849.0771042.0720501468.9277847.6770943.412. 15-59岁人口预测结果表4显示,未来50

32、年北京市15-59岁的劳动力人口呈快速下降趋势, 2010年后劳动力人口直线下降,所占比重越来越小,2030年以前维持在60%以上,2040年始下降到50%以下(参见图1 ),与50年前比将下降约30个百分点。 3. 60岁以上人口预测结果表4显示,未来50年老年人口数量到2008年将达约230万人,2020年约398万人,2047年约714万人,而后开始下降,到2050年约709万人。未来5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比重将从2005年的13.75%,一路上升到2008年的14.59%,2020年的22.94%,2050年的43.41%。这说明北京市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即使按照中方案也十分严重。图1显示了

33、0-14岁少年人口、15-59岁劳动力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之间的关系和下降上升的情况,0-14岁人口比重在未来50年变动趋势较为平缓;15-59岁人口呈现较为平稳的下降趋势,60岁以上老年人口则呈稳步上升趋势。这一趋势使205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金字塔呈现为严重的倒金字塔结构。 图1 北京市未来5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例变动趋势(中方案)六从预测结果看,虽然总和生育率的提高对于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善作用是缓慢的,但是从长远看是明显的。这给我们以启发,正是由于人口发展的惯性规律,生育水平对于年龄结构影响的长期性,要求我们现在就应做出恰当的生育政策调整选择,且宜早不宜迟。本文建议,对独生子女生育政策进行微调。

34、微调的内容为:第一,对符合生育二孩的育龄妇女,将女方年龄要到28岁及与一孩间隔4年的限制,改为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即可生育二孩。上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将于本世纪前20-30年形成婚育高峰和“双独夫妻”婚育高峰。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999年11月1日-2000年10月31日北京市育龄妇女25-29岁生育第一孩的生育率平均高达60.8%;30-34岁为17.2%,二者合计达78%。因此,如果保持女方生育二孩要在28岁及与一孩间隔4年的条件限制,即意味着符合政策的大量育龄妇女将在3040岁左右才能生育二孩。这将导致高龄产妇比例的增加,不利于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第二,允许农村独生子女

35、与非独生子女结婚的“单独”夫妇生育二孩。北京在农村中实行较为严格的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子女的政策,要比城市晚几年,且北京市农村独生子女的比例始终低于城区,从独生子女领证率看, 2000年城市独生子女领证率为80.1%,农村为42.7%。可以判断在农村未来20-30年“单独”夫妇的比例会增多,但总量有限。此外,允许农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结婚的“单独”夫妇生育二孩,吉林等外省市已采取这一措施。第三,取消现行生育政策中,符合生育二孩条件退掉二孩指标者政府给予10002000元奖励的规定。我们认为政府有必要改变鼓励退二胎指标的导向。根据2002年进行的“北京市个人生育意愿抽样调查”统计结果,年轻人平均选择生育子女数为1.04,已婚中的双独夫妻平均选择生育子女数稍高为1.133。考虑到生育意愿比实际结果低的现实,未来的实际生育率应比调查数据要高,但少生甚至不生的倾向是这代人的代表性特征。因此,政府没有必要鼓励退二胎指标 此部分资料有侯亚非教授提供。(“北京市人口变动趋势预测”阶段成果) 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