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上传人:mby****80 文档编号:57979112 上传时间:2022-0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山的那边》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9、在山的那边思维导学案班级: 姓名: 小组: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主备人王敏二次齐备七年级语文备课组三次备课人课时一课时课型研读课文授课时间【学习目标】初步了解诗歌常识,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会阅读赏析诗歌。领会诗中“山”和“海”的艺术形象蕴涵的意味,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所得到的启迪。【学习重点】:把握诗歌总体形象,感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学习难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学法指导资料助读】什么是诗歌?1、诗歌: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的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

2、的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一般分行排列。2、诗歌分类:根据表现内容,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根据诗歌的外在形式和语言特点,分为格律诗和自由律诗。3、诗歌的特点: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像。诗歌是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从感情上打动读者的。诗歌的语言是精炼的、形象的、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的。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的,分行的主要根据是节奏。4、意象: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5、诗歌的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借代、象征、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和想象、欲扬先抑、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小见大等。【教学

3、流程】第一课时一、 自主梳理(独学): 分钟学法指导:1、反复朗读课文,识记字词,并会用课后词语写话。2、了解作者。1、预习后你发现的问题: 2、 预习检测:(1)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并在下面横线上解释词意。痴( )想 凝( )成 诱( )惑 喧( )腾 一瞬( )间 隐秘( ) (2).分别写出古诗中描写山和海的诗句(各两句)。描写山的诗句 描写海的诗句 、你在追寻理想途中,遇到挫折会怎么办:二、 质疑释疑(对学): 分钟1、 学生结对子批改预习检测题。并评比出本组“最佳预习”奖。2、听教师范读。思考:他真的是在寻找大海吗?3、有感情朗读课文,分别概括文章两部分内容?一、 二、 4、贯穿全

4、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诗中的“海”与“山” 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还蕴含着什么意思? 5、是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探究(群学): 分钟(一)文本研读1、妈妈所说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 2、小时侯和现在,“我”对于“山”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你能说出它们的区别吗? (二)语言赏析3、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4、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5、“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6、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7、“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

5、些诗句是什么意思? 8、“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三)写法赏析9、作者为表达主题,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精讲点拨(教师点拨): 分钟 5、 当堂检测: 分钟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填字痴( )想 隐m ( ) 诱( )惑( )喧tng( ) 一瞬( )间 nng( )成2.辨析词语将下列相近词语依次选择填在横线上(1)伏 / 趴 痴想 / 幻想小时候,我常 在窗口山那边是什么呢?(2)漫湿 / 浸湿 枯干 / 干渴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了我的心灵3请背诵全诗,并默写诗歌最后一节。【师生反思】:【板书设计】:在山的那边巩固拓展单1、读了这首诗后,你觉得小时

6、侯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现在”的“我”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习题。 冰心诗三首(一)成功的花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实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二)嫩绿的芽儿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三)青年人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繁星 (1)给加点字注音:惊羡 ( ) 着( )笔(2)解释词语: 惊羡: 明艳: (3)第(二)首诗中“发展你自己”中的“发展”可用第(一)首诗中的哪些诗句来代替? (4)“嫩绿的芽儿”、“淡白的花儿”和“深红的果儿”分别象征一个人的三个时期,即_、_和_,它们的人生观是“_”、“_”和“_”(用原诗中的词语填空)。(5)第(三)首诗中“描写”和“着笔”各比喻什么? (6)读了这三首诗,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出来。 2、作业练笔课后第三题: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300字左右)。提示:“大海”不一定只象征理想,你可以拓宽思路。最容易写的如第一次到海滨旅游,你可以写对大海的向往,到海滨终于见到大海的心情,写大海无比壮阔的美,等等。 教师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