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婚恋观及婚礼习俗的差异程文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976964 上传时间:2022-02-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西方婚恋观及婚礼习俗的差异程文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西方婚恋观及婚礼习俗的差异程文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西方婚恋观及婚礼习俗的差异程文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中西方婚恋观及婚礼习俗的差异程文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方婚恋观及婚礼习俗的差异程文娟(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西方婚恋观及婚礼习俗的差异程文娟中西方婚恋观及婚礼习俗的差异中西方传统爱情观的比较对待爱情的态度东方爱情在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结构中的。地位很低(被认为是次要的。由于深受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爱情的功能被单一化(仅仅起繁衍后代的作用。“中国式爱情”的关键在于婚姻。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如果最后能结婚,都可以被舆论道德接受为合法夫妇。在中国,恋爱双方的选择,很多时候长辈会从中掺和,会考虑对方的各方面条件,爱情和婚姻的目的性和功利性都很强,爱情相对比较物质,缺乏西方人的神圣。西方西方人认为爱情本身是一种价值(持“爱情至上”的观点。他们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甚至生命,不懂爱就不懂生活。西方人受

2、宗教文化的影响,他们认为爱情是神圣的、至上的。他们崇尚恋爱自由,恋爱双方的选择与婚姻,完全是以爱情为基础.而不论出身,门第,年龄,社会地位和其他考虑。追求爱情的自由程度东方在中国封建社会,婚恋的顾虑和干涉颇多,特别注意门当户对。女子是否有德有貌,男子是否有才有功名。这样一来男女双方的爱情就绝非单纯的爱情了,其中掺和了许多门第功名等与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相关的因素。爱情和婚姻建立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上,基本是父母做主,子女几乎没有自由恋爱的权利,而为爱抗争往往是难以成功的。西方西方人表现在爱情观上就是“探究”心态。特征是爱独立自由,喜欢探究新奇,乐于冒险进取。男女在择偶上不管年龄大小、相貌美丑,

3、不管是否已婚(只要能达到探究上的满足一切都无所顾忌。而且西方人觉得恋爱是自己的事,不应受过多约束。表达爱情的方式东方中国男女表达爱情的方式都是含蓄、拘谨、谨慎的、保守的。文学作品。中的男女经常用日用物品如绢帕、团扇、玉簪等求爱,或者用谐音寓意的东西,如莲子(怜子)、青丝(思)、红豆等表达心意,社会甚至还赋予某些物品(如绣球)具有公开的择偶功能。在伦理道德监管下中国人无法明确地用言语当面求爱,而只得求助于有爱情隐含意义的物品或者其他暗示行为。西方西方人表达爱情的方式则显得直接、开放。有时甚至是异常狂热、不顾一切的。人们可以公开谈论自己的感情,社会舆论对此也予以容忍和支持。人们在个人生活中对自己倾

4、心的对象往往公开表露爱意,而没有太多道德上的顾忌。经常是第一次见面眼光就离不开对方,或者当夜就携琴在姑娘窗外弹奏,倾吐衷肠。对性的看法东方中国的传统观念不仅羞于谈爱情,。更是耻于谈性。中国的传统婚姻是以生育为基础,然后是婚姻,最后才是性爱。在中国,没有性爱,婚姻照样是婚姻,但没有生育,婚姻就很难维持。中国的传统观念是绝对反对非婚性行为的。认为那样是只求一时享乐不顾后果的行为。没有婚姻做前提的性行为是道德败坏的表现。西方而西方,次序却是完全颠倒的。西方人以性爱为基础,然后是婚姻,最后才是生育。他们认为性是生理要求,恋爱中的情侣发生性关系是亲密的表现,属正常现象。爱情维持的时间东方在我们中国,受传

5、统文化的影响,我们。会认为爱情只是一时的,没有婚姻来的可靠,恋爱关系确认后的一段时间里就会选择结婚。夫妻双方确立关系,从此长相厮守,白头偕老。中国人的爱情是与亲情相融合的。西方在我们看来西方人的爱情是瞬间产生的,他们比较相信一见钟情,他们享受爱情带来的感觉,而不是婚姻的约束。西方人个人主义强烈,自我权利意识很重。如果是结婚,财产会选择去公证,很多西方人长期维持一个恋爱的关系,而不是选择结婚。婚姻的目的东方。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为家庭而非爱情。礼记昏义说:“合两性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一是通过联姻合两大家族之优势,扩大亲属同盟,即“结缘”;二是为了男性

6、家庭继承家庭的血统,传宗接代,即“继统”。现今的中国社会中,这种传统的婚姻目的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男女青年往往选择“爱情至上”的婚姻。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极富传统的社会,要使爱情变为婚姻的主要目的,仍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西方西方人的婚姻目的:其一是坠人爱河的恋人希望恋情有个完满的结果;其二,寻找长久的异性生活伴侣,从而使自己在生理上心理上的需要得到满足。西方社会一向注重个人独立性的培养,因此,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极强。在个人主义极为流行的西方社会中,结婚只是两个个体的结合。而结婚的基础是爱情和两性相悦。在他们看来: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低质量的婚姻。因此,我们说西方人的结婚,是

7、个人的权利;中国人的结婚,更像是对家庭的一种义务。生活中夫妻的关系东方东方在传统的中国婚姻中,丈夫往往在婚姻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妻子则是处于从属地位。这是由“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分工造成的。丈夫是一家之主,是全家的顶梁柱,承担着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责任;而妻子的任务是管理家务,侍奉公婆,相夫教子,现代的中国社会,男女在婚姻中的地位差距不似以前那么悬殊。如今,女性走出了家庭的圈子,参与社会工作,保持在经济上的相对独立。但即便如此,大部分的妻子仍需要或愿意在不同程度上依附于自己的丈夫。很多女子甚至是全职太太,但若丈夫依靠妻子则会被看成是吃软饭。西方人则认为婚姻中的男女应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西方工业革命

8、以来,工业社会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促使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妇女投身到家庭以外越来越多的领域参加工作、参与交往(由于重新获得为家庭做出经济贡献的机会,妇女们自然要求自身地位的相应提高。因此,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在西方社会遍布起来。这些女权运动提出了“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纲领,要求妇女在社会中与家庭里取得与男子同等的地位,使妇女从传统的习惯、观念和价值观中解脱出来,实现真正的平等。在西方,妻子和丈夫均可在外谋职,共同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家中的大小事情均由夫妻二人共同商定。对于纷繁的家务琐事,夫妻也共同承担,如果去西方人家里做客,便不难发现,男士下厨房是常有的事儿,他们的手艺可能比妻子还要好。对于

9、照顾孩子的责任,双方也要共同分担,女子无需为照顾孩子而放弃自己的职业角色,丈夫也需承担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在西方国家里,婚姻礼仪五花八门,形形色色,但大体有如下程序,在音乐生中,穿着礼服的新郎,新娘入场,相互致礼;主婚人介绍新郎,新娘的简历,宣读结婚证书,新郎和新娘互换礼品;主婚人致词,男女双方代表讲话,新郎,新娘致答词,来宾致祝福;在乐曲声中新郎,新娘退场。仪式结束后,由男方设宴招待客人,人们载歌载舞,为新人祝福。其总的来说其特点是: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同时也是经济条件而定。西方国家的婚礼,分宗教的和世俗的。在基督教流行的国家,多数在教堂举行婚礼。西方人宗教性的婚礼与基督

10、教有着渊源关系,比如新娘在婚礼当天要进行沐浴婚前的洗礼:新娘被领到教堂里,先接受神父的一番精神“洗礼”后,再由新娘的亲属将其领到教堂的浴池里进行真正的沐浴(洗澡),表示婚后完全脱胎换骨,成为一个新人。在西方国度里有一个非常生动而有趣的婚礼仪式订婚。其圣经上说,在远古时代,男子求婚时的证物就是指环。9世纪时,教皇尼古拉一世颁布法令,规定男方赠送婚戒给女方所不可取少的步骤。在西方结婚必须戴上戒指,这一礼仪长期流传,至今如此。比如在意大利,在男女自由相爱后,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后宣布订婚,男方要向女方赠送订婚戒指,并亲自戴在女方左手的无名指上。男女双方要把此消息通知亲友,宣布他们已成为未婚夫妻,并安排男

11、女双方的父母,亲友一同进餐。亲友要想订婚双送礼,表示祝福等。1纳彩,又称之为提亲,是六礼之首,男方属意女方时,男家向女家求婚,请媒人做媒,待女家同意后,再收男家送来的订婚礼物。2,问名,就是男方探问女子的姓名和生日时辰,以卜吉兆,即所说的“合八字”。问名的目的有;一是防止同姓近亲结婚,二是利用问来的生辰年月日,占卜当事人的婚姻是否适宜。,3,纳吉,即问名后,若卜得吉兆,男女双方八字合得来,没有相冲,男方就派媒人送薄礼到女方家,告知女方议婚可以进行,称之纳吉。通常在婚礼前一个月举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备三牲酒礼至女家,正式奉上聘书。4,纳征,即正式送上聘礼,男方送上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到女家,又称过大礼,只是定亲程序中最隆重的仪式,约在婚前15至20天进行。男方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许多礼品到女家。(在对偶婚制时期,聘礼是新郎对女方表示好意或尊重的赠物,表现出男子能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5,请期,就是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确定娶亲吉日后,即派人告知女家,征求女家意见,又称“乞日”或“择日”。,6,迎亲,是婚礼中最后一个程序,但也是婚礼当日第一个过程,由于古人讲求礼节仪式,故婚礼的过程也颇为复杂,包括花轿迎亲,拜堂,宴宾,闹洞房,结发及洞房。theend制作:程文娟服工1103110101106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