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陕飞二中高二语文《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57970341 上传时间:2022-02-25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48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陕西省汉中市陕飞二中高二语文《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陕西省汉中市陕飞二中高二语文《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陕西省汉中市陕飞二中高二语文《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汉中市陕飞二中高二语文《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汉中市陕飞二中高二语文《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课件 新人教版(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激发潜能激发潜能导入: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始自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始自于“一一”,没有,没有“一一”也就没也就没有有“二二”,更不可能有百、千、万,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更不可能有百、千、万,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越是浅显的道理,越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这节课我们越是浅显的道理,越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听听二午多年前的哲人老子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一起来听听二午多年前的哲人老子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有无相生有无相生 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和思想家,是道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

2、人。 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春秋时期,曾在周国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都洛邑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道德经(又称(又称道德真道德真经经,或直称,或直称老

3、子老子、或、或老子五千文老子五千文)。)。在道教中在道教中, ,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老子的思想主张是 无为无为 ,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老死不相往来来”。老子老子以以“道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的永恒意义。老子老子书中包括大书中包括大量量朴素辩证法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

4、两面,两面,“反者道之动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祸兮福之所倚,福,福兮祸之所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有”与与“无无”之统一,之统一,“有、无相生有、无相生”,而,而“无无”为基为基础,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民不畏死

5、,奈何以死惧之惧之?”。 无为无为 原文:原文:“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解析:当政者越是没有个人的思想(越是不解析:当政者越是没有个人的思想(越是不治)而去遵从老百姓的思想,越是能治理好国家。治)而去遵从老百姓的思想,越是能治理好国家。即是即是“不治不治”与与“治治”的转化。的转化。 老子的老子的“无为无为”并不是以并不是以“无为无为”为目的,为目的,而是以而是以“有为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道”,“无为无为”会转化为会转化为“有为有为”。 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

6、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 学海导航学海导航 了解老子及了解老子及老子老子一书,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一书,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词、文言句式等。 重点学习第重点学习第1 1、3 3、4 4、5 5、6 6则选文。则选文。 分析、理解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分析、理解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 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辩证地看待老子的哲学思想,批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辩证地看待老子的哲学思想,批判地吸收。判地吸收。整体感知 朗读第朗读第1、3、4、5、6则则 梳理内容梳理内容 第第1则则 天下皆

7、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前后相随,恒也。 任何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这是一个永恒的道理。任何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这是一个永恒的道理。 第第3 3则则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故有道者不处。 运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在生活中,人不应该

8、自以为是,否运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在生活中,人不应该自以为是,否则反而会达不到应有的目的,成为则反而会达不到应有的目的,成为“物或恶之物或恶之”的的“余食余食赘肉赘肉”,这是有道的人不愿意做的事。,这是有道的人不愿意做的事。 第第4则则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阐述了自己对生活的一种独特理解,这也正是人们难以阐述了自己对生活的一种独特理解,这也正是人们难以做到的。做到的。 第第5则则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为

9、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矣。 天下大事都得自于小事、易事,没有天下大事都得自于小事、易事,没有“小小”,就没有,就没有“大大”,善于做好小事,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圣人、伟人。,善于做好小事,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圣人、伟人。为人处世,应当谨慎做事,而不应当为人处世,应当谨慎做事,而不应当“轻诺轻诺”、“多易多易

10、”。 第第6则则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其安易持,其未兆易,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做事要有预见,人及时处理好事件,不要等到出了问题再做事要有预见,人及时处理好事件,不要等到出了问题再去想办法处理它。去想办法处理它。“防微杜渐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防患于未然”,因为,因为“无祸患常积于忽微无祸患常积于忽微”。探讨 从第

11、从第1、3、4则中,我们如何看待老子所讲的道理呢?则中,我们如何看待老子所讲的道理呢? 明确:明确:任何事都是难易相成,高下相对的,所以应当正确对待任何事都是难易相成,高下相对的,所以应当正确对待来自生活中的问题,即不能只看到难而看不到易,也不能自以来自生活中的问题,即不能只看到难而看不到易,也不能自以为是。为是。 从第从第5、6则中,我们应当如何对待生活中有大事与小则中,我们应当如何对待生活中有大事与小事?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事?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 明确:明确:伟大伟大得得自于平凡,大事得自于小事的积累。处自于平凡,大事得自于小事的积累。处理问题理问题要要有预见性,要防患于未然,做事要持之

12、以恒,有预见性,要防患于未然,做事要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善始善终。总结 对待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要全面地看待,而不应片面对待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要全面地看待,而不应片面地夸大一方面,要客观地看到世间万物都是从毫末起始,地夸大一方面,要客观地看到世间万物都是从毫末起始,而后才能成为而后才能成为“大大”,所以要学会做小事,学会积累,所以要学会做小事,学会积累,还要持之以恒。还要持之以恒。客观地对待学习与生活客观地对待学习与生活 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自以为是,有道者不处自以为是,有道者不处 (1、3、4)有无相生有无相生 伟大来自于平凡伟大来自于平凡 做事要有预见,善始善终

13、(做事要有预见,善始善终(5、6)思考思考:刚才我们提到,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那“性善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性善论”的最突出体现就在“四端说”,“四端说”把抽象化为具体,是我们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论”的桥梁。所以,我们首先要来一起学习“四端说” 。四端说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内涵内涵恻隐,就是怜恤、同情。 羞恶,就是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 辞让,就是推让、谦让。 是非,就是能明辨是非。 端,就是发端。 如何使如何使“发端发端”成熟成熟思考思考:在孟子看来,作为“人”,我们每个人生来都已经

14、具备了“仁义礼智” 四种发端了?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了?纵观全文,孟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孟子认为要达到孟子认为要达到“仁义礼智仁义礼智”的境界,至少要做到的境界,至少要做到六六个方个方面:面:要要“扩而充之扩而充之”。在自身所固有的仁义礼智上不断扩大充实,孜孜不倦地追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仁德修养。要要“存之存之”。“四端”人皆有之,只要用心追求,加以扩充就能得到仁义礼智。 要要“求求”之之。讲究仁义礼智,追求美好人性,就可以成为宽大为怀的仁者、遵礼作乐的长者,明辨是非的智者! 要要“反身而诚反身而诚”、“强恕而行强恕而行”。反躬自问,诚实无欺,宽容大度,推己

15、及人。 要要“熟之熟之”。仁的价值就在于使它成熟。 要不要不“自暴自弃自暴自弃”。仁是人安适的住宅,义是人正确的道路,怎能舍弃?小结小结恻隐、羞恶、恭敬、是非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心”是人与“非人”的分水岭分水岭。众生平等,每一个人最初都面临着两条路:一条是向上成为圣贤的路,一条是向下沦为普通人、小人甚至是衣冠禽兽的路。这两条路在起点处交汇,就看你选择选择哪一条路并且努力走下去了。孟子认为人人都可成为尧舜,关键是要有“不忍人之心”,要有仁义礼智。孟子的观点无疑为人的人生发展指明指明了方向方向。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孟子的思路。自由讨论、思考:自由讨论、思考:结合自身或他人的经历,讨论你是怎样来看待“潜能” 的?你是怎样发现、挖掘你的潜能的?祝大家学习进步!祝大家学习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