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 岳麓版必修1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57962091 上传时间:2022-02-2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5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 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 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 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 岳麓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 岳麓版必修1(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第1 1讲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讲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商周政治制度 (1)本讲内容为近年高考重点考查内容,其中,分封制、宗法制和郡县制是重中之重。 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各地高考试题中,分别有7、3和2道选择题涉及商周政治制度。尤其是2010年,全国多份试题涉及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以及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对比。2011年的上海卷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考查商朝实行内外服制,海南卷从血缘分封的长期实行考查专制皇权。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对分封制、宗法制和郡县制的考查有向主观题转换的趋势,2011年的北京文综、浙江文综和福建文综分别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西周至秦汉国家体

2、制发生的变化、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和郡县制的积极作用。 (2)2013年命题趋势。 从命题角度上看,对商周至秦的政治制度的演变仍将是高考命题重点。 从题型上看基本以选择题为主,多种形式的材料解析逐渐增多。 从内容上看,仍将重点考查分封制、宗法制和郡县制。 在复习时注意深层挖掘分封制、宗法制和郡县制等政治制度的内涵与外延。把握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左传桓公二年 解读:“天子建国”即天子建诸侯,“诸侯立家”即诸侯立卿大夫,“卿置侧室”即卿立下级之卿或大夫,“大夫有贰宗”,即大夫立下级大夫或“属大夫”。“士有隶子弟

3、,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指士以其子弟为隶级,庶人不再分等级而以亲疏为若干等级之别。 材料同时体现了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和等级制度。【运用提升【运用提升】 (2011年4月长沙质检2题)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曰:“周亡矣。”周太史伯阳认为“周亡矣”的主要理由是幽王破坏了( )A王位世袭制 B皇帝制度 C分封制 D宗法制【解析】 幽王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这说明他破坏了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D项正确。 备选题备选题 (2011年4月天津市宝坻区一模1题)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

4、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于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的理解能力。从“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可以看出西周统治者通过推行分封制,确立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严格的等级制度,故A正确;B项讲的是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与题意不符,排除B;C项讲的是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与材料反映的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D项讲的是宗法制的特点,与材料反映的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分封制和郡县制 易混易错分析:不

5、能根据材料或情景判断是分封制还是郡县制。 辨析:(1)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2)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3)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运用提升【运用提升】(2010年安徽文综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解析】 题目给了三句话,最后得出“秦制

6、之得亦明矣”,这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因此选C;A,B都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够全面。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取代分封的历史必然,重在秦制中央集权之得,因此排除D。 备选题备选题 (2011年湖南衡阳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 “(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已破陈,即县之。”“(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楚庄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出现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的局面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对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

7、史实,春秋战国时期在仍然延续了西周的分封制度的同时,又在诸侯国内部建立了对地方管理的郡县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新华网北京2011年9月10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10日就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会见达赖一事发表谈话,称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分别在北京和墨西哥城向墨方提出严正交涉。马朝旭说,达赖长期打着宗教旗号从事反华分裂活动。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国家的领导人和政府官员以任何方式会见达赖。墨西哥领导人会见达赖,严重违背墨方一再作出的承诺。我们要求墨方采取措施消除不良影响,以实际行动维护中墨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知识链接】秦朝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分封制不利于国家统一。郡

8、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统一是中国的主流,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心愿,统一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运用提升【运用提升】(2011年福建文综3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材料二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参考答案】 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

9、害处多。顾炎武: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备选题备选题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特别是许多台湾同胞,根据家谱记载到祖国大陆原籍地入祖归宗,认识到了自己是真正的中国人,而不是“台独”分子所说的“台湾人”。这种“入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解析】 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经济制度;在古代中国,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符合“入祖归宗”这一特点。 1.(2011年上海单科6)在商代,商

10、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解析】 本题考查商时期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商实行内外服制,商王控制着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2.(2011年海南单科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解析】 本题考查宗法制、分封制的深层影响,最好采用排除法。分封制最终导致了春秋战国的分裂战乱可以排除A。西周实行

11、分封血缘,但并未实现中央集权,排除B。周代的制度很多,除了分封制与宗法制外,还有礼乐制度、井田制等,没有也不可能都被历代政权推崇,排除D。3.(2010年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解析】 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能力,难度大。首先要清楚材料中的“封建”实指西周“分封制”。分封制下,诸侯到卿、士,其权力、地位和财产一切世袭,一般平民被排除在政治权利之外。秦始皇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

12、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此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4.(2011年3月湘潭市一模25)奥地利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领地国家”和“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自己领地上的收入,一个是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无权对诸侯领地直接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的是( )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清朝【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根据提干信息“税收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无权对诸侯领地直接征税”分析,是西周时期分封的诸侯国,诸侯国有向周天子定期上贡、保卫王室等义务。秦朝时期

13、实行郡县制,郡县制下地方对中央是服从关系,以后各朝地方与中央都是上下级的服从与被服从关系。 5.(2011年4月湖南高考仿真26)“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不可以( )A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 B征收辖区内的赋税C管理辖区行政事务 D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解析】 本题考查秦朝官僚政治,由材料“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可以判断出是废除分封制,代之以地方行政制度。而此时的地方行政制度中的官员不再世袭相承。地方行政制度与分封制最大的不同是:郡守、县

14、令和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郡县制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6.古代帝王不喜欢别人使用他的名字,但是却很喜欢把他的姓氏赐给他的功臣。譬如,秦朝时,嬴政下令将“正月”改为“端月”,西汉时,刘邦赐项伯刘姓。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 B避讳与赐姓制度C皇帝独尊与皇权至上 D宗法与等级观念【解析】 本题考查文史常识,材料没有反映中央集权,排除A, 避讳与赐姓制度只是表象而非本质,排除B,避讳与宗法观念无关,排除D。7.(2012年1月永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

15、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材料三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16、。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四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请回答:(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

17、解这一困局的?(3)据材料四,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并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解析】 本题围绕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中心问题,考查对与其相关的制度、背景、特征、评价等。第(1)问根据“封建子弟”不难判断出该制度的名称。至于该制度的特征,可根据关键词句“封建子弟”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从血缘关系和内部等级两方面组织答案。第(2)问旨在考查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需要紧扣史料,逐条列举。第(3)问可抓住“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都必须通过任命”等关键词句组织答案。第(4)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和辩证思维,需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指分封制;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2)原因:王室的衰落;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3)变化: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集权。(4)认识:官僚体制一方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维护国家的稳定);强化了皇帝的专制,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