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课件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57954158 上传时间:2022-02-2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食源性疾病监测赵利华赵利华首先要明确的首先要明确的几个概念几个概念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品安全法 一、监测目的 通过对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监测和归因分析,掌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高危食品和危险因素,为制定、调整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二、监测对象对疑似与食品有关的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的感染或中毒性病例、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进行监测。重点监测对象包括

2、:1、感染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的感染性腹泻病人,临床表现为腹泻,可伴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病例。2、中毒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并具有生物性、化学性或有毒动植物性等因素引起的相关中毒症状病例,如农药中毒、毒蘑菇中毒、菜豆中毒、河豚毒素中毒等3、异常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病例,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的婴幼儿肾结石病例。三、监测内容1、所有发病人数在 2人及2人以上或出现1名及1名以上死亡病例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对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中环境、食品、生物标本中致病菌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和药敏试验。1、食源性疾病病例 临床医生负责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附表1

3、) 2、异常病例 临床医生发现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后,填写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报告卡(附表2)四、报告流程1.医疗机构在日常诊疗中一旦发现疑似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应当及时上报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日汇总分析辖区内监测信息,发现疑似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应当及时上报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3.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进行信息核实,及时将相关信息通报同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4.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开展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处置后,应及时将相关信息通报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5.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卫生行政部门的通知,启动调查后,及时通过“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送基本情况;

4、调查完毕一周内,通过“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送流行病学调查报告。6.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及时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分子溯源网络(TraNet)报送食源性致病菌菌株信息、分子分型和药敏试验结果。7.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每日登陆 “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查看各地食源性疾病暴发情况,并且完成季度、年度全国食源性疾病暴发分析报告并提交国家卫生计生委。四、报告原则与要求(一)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是食品安全法法定报告职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可能影响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绩效考核等原因干扰或影响依法报告。(二)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与调查处置的所有涉及发病人数 2人及以上或出现1名

5、及1名以上死亡病例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均应上报。(三)所有的盟(市)级和旗(县)级疾控机构均要参加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报告工作。(四)自治区、盟(市)级和旗(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协调同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保证调查信息的完整性和报告的及时性。库伦旗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临床医生做好有关食源性疾病的登记、报告。不得瞒报、迟报、谎报或授权他人瞒报、迟报、谎报。一、分管院长负责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领导,预防保健科、首诊医师具体负责监测工作,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临床医师的全员培训工作。二、临床医生必须按规定做好登记工作,填写有关项目和登记卡,要项目齐全、字迹

6、清楚,住址写到具体苏木、镇、村、嘎查、社区,要留联系方式及联系人姓名,不得有缺项、漏项。 三、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食源性疾病,除采取抢救措施外,24小时内向预防保健科电话报告,接到报告后及时向旗疾控中心报告。 四、发现食物中毒群体性事件,首诊医生除报告外,还应及时联系预防保健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封存相关标本,做好登记、抢救记录等资料保存。五、预防保健科每季度对医院内的食源性疾病上报登记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核对,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六、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对疑似或确诊食源性疾病不按要求上报,瞒报、缓报、谎报者,一经查实将给予教育、经济处罚,并及时补报,情节严重者按食品安全法、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等规定追究行政、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