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信息管理系统web设计(共47页)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7952886 上传时间:2022-02-25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1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web设计(共4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web设计(共4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web设计(共4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web设计(共4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信息管理系统web设计(共47页)(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设 计(论 文)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专 业 :通信技术技术 学生姓名 :乔敏 班 级 :11通信技术 学 号 :8 指导教师 :郑 翠 完成日期 :2013年六月6日 专心-专注-专业成绩评议学号8姓名 乔敏 题目 学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指导教师建议成绩: 评阅教师建议成绩: 答辩小组建议成绩: 院答辩委员会评阅意见及评定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姓名乔敏学号18班级11通信技术题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此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采用B/S结构、基于ASP

2、.NET的程序设计,主要对学校学生信息以及教师工作进行管理与帮助,以方便学校方便快捷的管理学生的信息。它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 2010开发环境下设计系统的前台界面和使用C#语言编写后台操作程序,完成数据的输入、查询、修改、存储、添加、删除的基本功能;并使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形成后台数据库的支持及数据存储。本文详细介绍了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的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具体实现,并简要介绍了系统开发所采用的过程及测试。重点研究问题本系统重点研究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 系统的功能需求2 系统的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具体实现3 系统网站的前台界面

3、设计、后台编程设计4 系统调试过程及安全测试主要技术指标 该系统采用B/S架构,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 2010开发环境下,以SQL Server 2005数据库为后台,使用C#设计语言编写后台代码。其它要说明的问题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管理能力,如信息查询,检索,排序,录入等,能有效的管理学生信息,指导老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指导教师意见 对论文的简短评价:1.指出论文存在的问题及错误2.对创造性工作评价3.建议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评阅教师意见 对论文的简短评价:1.指出论文存在的问题及错误2.对创

4、造性工作评价3.建议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评阅教师签字 年 月 日答辩小组评议意见学号8姓名 乔敏 题目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答辩小组意见: 1、对论文的评价 2.建议成绩等级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3.需要说明的问题 答辩小组长签字 年 月 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生信息管理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而且在传统的学生信息管理中,其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繁琐的、学生学籍管理、班级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等过程都通过手工操作 . Student information m

5、anagement is an education unit essential part, its content is very important to school decision makers and managers allShould be able to provide users with sufficient information and quick searching ways. And in the traditional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e process is oftenIs very complex, cum

6、bersome, student student status management, class management, examination management, grade management process. 目录9第1章 绪论1.1 系统设计背景随着internet和web的迅速发展,数据库技术也开始于web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一种新兴的技术web数据库出现了,并且开始在数据库的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所使用的吧B/S系统也成为了网络数据库系统开发的主流模式。因此,研究如何建立先进、安全、跨平台、高效率的web数据库应用系统就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高校学生管理

7、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长时间以来,对学生的管理大多数依靠手工或者单机来完成,着使得这项工作变得非常复杂而没有效率。高校校园网的迅速普及,使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了可能。为了管理人员从大量复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开发基于web的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1.4.2应用的意义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最主要是提供学生,老师或者来访者方便的查询等相关操作,对学生的信息管理能统一规范化。功能块的相应操作分别由其相应的子模块实现。通过教育网络或者互联网把整个学校的学生信息汇聚起来,为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全面及时的学生信息,方便管理、同时亦可通过校园网扩展各类信息化应用,共享学生信息。学校可以通过一个简化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使学

8、生信息管理效率的目的。 本篇论文研究的管理系统采用的是asp+c#技术,针对三种用户分别是:学生、老师、管理员成绩、班级、系部、专业、选课等数据信息进行管理,这些能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1.6论文的组织结构本文根据研究内容,共分为六章内容,分别为:第1章,绪论,介绍本次课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分析了人事管理系统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现状,系统应用的目的和与意义以及讨论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的。第2章,相关技术介绍。介绍了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开发所用到的系统开发语言与部署工具,系统主要的技术和运行架构。第3章,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分析。通过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明确了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应具有的功能以及需解决的难

9、点。第4章,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总体分析。在分析了其基本需求及可行性的基础上,分析本系统的设计原则、目标,并给出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图、用例图及数据流图,第5章,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在系统总体分析下,对数据库进行设计,从概念结构设计到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模型的E-R图转换为逻辑模型数据表。第6章,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详细设计。然后详细分析了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前台页面、后台代码。第7章,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测试。介绍了系统测试目标、原则、环境、方法、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还有系统测试举例,并做了测试小结。第8章,总结与展望。对与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总结,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提出还需要做的改进与优化

10、工作,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第2章 系统相关技术介绍2.1 C#语言简介C# (C sharp)是微软开发的程序设计语言,它是一种最新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C#是一个语言,.net是一个平台,上面支持用C#或者VBdotNet写代码。另外,C#不但可以开发基于.net的应用程序,也可以开发基于WinForm的程序,这就是区别。若是单纯以概念来说,你可以把.net当做一个工作平台一般,它是一个开发环境的基底,提供你开发Windows、Web、Mobile、XML.等应用程序一个共通的平台,若是要了解深一点,则再去了解其运作的相关机制那是有助于你利用它来开发.C#和.NET主要是应用在网际网路。起源

11、C#(读做C-sharp)编程语言是由微软公司的Anders Hejlsberg和 Scott Willamette领导的开发小组专门为.NET平台设计的语言,它可以使程序员移植到.NET上。这种移植对于广大的程序员来说是比较容易的,因为C#从C,C+和Java发展而来,它采用了这三种语言最优秀的特点,并加入了它自己的特性。C#是事件的驱动的,完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语言,我们可以使用集成开发环境来编写C#程序。使用IDE,程序员可以方便的建立,运行,测试和调试C#程序,这就将开发一个可用程序的时间减少到不用IDE开发时所用时间的一小部分。使用IDE迅速建立一个应用程序的过程称为快速反映开发。

12、简介. NET 是 Microsoft 的 XML Web 服务平台。不论操作系统或编程语言有何差别,XML Web 服务能使应用程序在 Internet 上传输和共享数据。Microsoft® .NET 平台包含广泛的产品系列,它们都是基于 XML 和 Internet 行业标准构建,提供从开发、管理、使用到体验 XML Web 服务的每一方面。XML Web 服务将成为您今天正在使用的 Microsoft 的应用程序、工具和服务器的一部分 并且将要打造出全新的产品以满足您所有业务需求。更具体地说,Microsoft 正在五个方面创建 .NET 平台,即工具、服务器、XML Web

13、服务、客户端和 .NET 体验。2.2 SQL Server数据库SQL是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缩写,它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数据库语言,SQL是由IBM发展起来的,后来被许多数据库软件公司接受而成为了业内的一个标准。SQL Server 2005是微软公司2005年推出的一款新版本的数据库产品,是SQL Server 2000的延续与发展,它的性能、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编程性等方面都比SQL Server 2000有了较大的改善,其中SQL是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的缩写,中文含义是结构化查询语句。SQL Server 20

14、05有企业版、标准版、工作组版、开发人员版和精简版五个主要版本13。SQL Server是由Microsoft开发和推广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它最初是由Microsoft、Sybase和Ashton-Tate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并于1988年推出了第一个OS/2版本。 SQL Server近年来不断更新版本,1996年,Microsoft 推出了SQL Server 6.5版本;1998年,SQL Server 7.0版本和用户见面;SQL Server 2000是Microsoft公司于2000年推出的最新版本。SQL Server 特点:1真正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2图形化

15、用户界面,使系统管理和数据库管理更加直观、简单。3丰富的编程接口工具,为用户进行程序设计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4SQL Server与Windows NT完全集成,利用了NT的许多功能,如发送和接受消息,管理登录安全性等。SQL Server也可以很好地与Microsoft BackOffice产品集成。5具有很好的伸缩性,可跨越从运行Windows 95/98的膝上型电脑到运行Windows 2000的大型多处理器等多种平台使用。6对Web技术的支持,使用户能够很容易地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发布到Web页面上。7SQL Server提供数据仓库功能,这个功能只在Oracle和其他更昂贵的DBMS中

16、才有。SQL Server 2000与以前版本相比较,又具有以下新特性 :1支持XML(Extensive Markup Language,扩展标记语言)2强大的基于Web的分析3支持OLE DB和多种查询4支持分布式的分区视图安装、运行SQL Server 2000的硬件需求(1)计算机Inter及其兼容计算机,Pentium 166Mz或者更高处理器或DEC Alpha和其兼容系统。(2)内存(RAM)企业版最少64MB内存,其他版本最少需要32MB内存,建议使用更多的内存。(3)硬盘空间完全安装(Full)需要180MB的空间,典型安装(Typical)需要170MB的空间,最小安装(M

17、inimum)需要65MB的空间。2.3 Visual Studio 2010技术平台Visual Studio.NET 2010是基于.NET4.0框架的。它同时也能开发跨平台的应用程序,如开发使用微软操作系统的手机的程序等。总体来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软件,甚至包含代码测试功能。这个版本的Visual Studio 包含有众多版本,分别面向不同的开发角色。其中C#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语言5。2.4 系统的运行架构2.4.1 B/S模式概念B/S模式,即浏览器(Browser)/服务器(Server)模式,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与广泛应用,对C/S (Client/Server)结构

18、的一种改进或者变化而来的结构。在变化后的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一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大多数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端来实现的,从而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B/S结构,主要是利用了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Script语言(VBScript, JavaScript等等)和ActiveX技术,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构造技术。B/S结构的系统也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系统即可在客户端的浏览器之上运行,系统维护或者升级时也只需更新服务器端软件即可,从而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

19、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能以及工作量,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B/S结构系统的产生为系统面对无限未知用户提供了可能。2.4.2 B/S结构优势1.其具有分布性的特点,可以随时随地的对业务进行查询、浏览等操作。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windows在电脑桌面上几乎是一统天下,浏览器也成为了标准的配置,但是在服务器操作系统上面来说Windows并不是处于绝对统治的地位。现如今的趋势是凡使用B/S架构的应用管理软件,只需安装在Linux服务器上即可使用,且安全性高。所以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选择是很多种多样的,不管选用哪种操作系使统都可以让大部分人使用windows作为操作系统的电脑而不受影响系统,

20、Linux除了操作是免费的以外,连数据库也是免费的这种选择非常盛行。2.其业务的扩展可通过增加网页即可增加服务器的功能,简单方便。3.只需要改变网页,即可实现所有用户的同步更新,其维护也很简单方便.如今软件系统的改进和升级越来越频繁。B/S则大大简化了客户端,只要客户端的机器能上网就可以。对于B/S来说,开发、维护等几乎所有工作也都集中在服务器端,在当企业对网络应用进行升级的时候,也只需要更新服务器端的软件就可以,这样就减轻了异地用户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如果客户端的软件系统升级比较频繁,那么B/S结构的产品优势明显所有的升级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即可,这对那些点多面广的应用是很有价值,例如

21、一些招聘网站就需要采用B/S模式,其客户端分散且应用简单,仅需进行简单的浏览和少量信息的录入。4.其开发简单,共享性强。5.在系统的性能方面,B/S结构占有优势的是其异地浏览和信息采集的灵活性。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系统,只要可以使用浏览器上网,就可以使用B/S系统的终端。第3章 系统分析3.1系统分析目的根据调查以往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都是由人事部管理人员通过纸质表单来记录本公司或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状况,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单位的各个部各个工作人员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且效率低下、时效性差同时也造成了大量资源的闲置现象。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得世界中计算机

22、记录代替了纸张记录,本系统的建设解决了纸质录入的多、烦、乱的问题,并且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降低了工资出错的频率,简便了人事调动的使企业对公司人事工资的管理更加合理、有序、便捷。本人事管理系统的系统分析主要分为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开发,实现企事业单位对人事工资管理的便利化,提高管理的计算机化,提高人事工资管理的处理速度和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企事业单位对人事工资管理的信息化水平。3.2需求分析在软件工程中,需求分析指的是在建立一个新的或改变一个现存的电脑系统时描写新系统的目的、范围、定义和功能时所要做的所有的工作。需求分析是

23、软件工程中的一个关键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分析员和软件工程师确定顾客的需要。只有在确定了这些需要后他们才能够分析和寻求新系统的解决方法。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软件系统功能。在软件工程的历史中,很长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需求分析是整个软件工程中最简单的一个步骤,但在过去十年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是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过程。假如在需求分析时分析者们未能正确地认识到顾客的需要的话,那么最后的软件实际上不可能达到顾客的需要,或者软件无法在规定的时间里完工。在软件工程中,软件系统的开发中极其重要的就是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需求分析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软件系统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需求分析的过程通

24、常从系统功能的需求调查研究入手,最终形成全面反映所有部分功能需求的文档。软件需求分析的目标是深刻描述软件的性能和功能,明确系统设计的约束以及系统同其它系统中元素的接口细节,定义系统的其它有效的需求,本章节主要从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对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可以分为四个方面:问题识别,分析与综合,制订规格说明,评审。3.2.1系统功能需求经过对系统分析,数据分析和数据库设计后,结合调研的情况,其主要结构分为员工基本信息管理、人事变动管理、部门管理。它将使用C#设计前台的系统界面和编写后台操作程序,完成数据的输入、查询、修改、存储、添加、删除的基本功能;并使用SQL Se

25、rver 2005数据库形成后台数据库的支持及数据存储。3.2.2系统性能需求为了确保系统对响应时间、最大并发连接等方面的性能要求,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在性能方面应满足的需求下面所示,主要对时间性、系统管理、负载进行测试,考察此人事管理系统是否满足安全性方面测试,当很多用户登录系统时系统做出较好的响应。对于性能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稳定性。要求系统健壮性好,运行时间为全年,低出错率。(2)系统可修改性。修改系统一个模块或者部分,而不影响其他模块的使用,也不需要修改其他模块。(3)简便易用性。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易维护性,界面风格友好实用。(4)响应时间合理性。内网的访问有延迟,因

26、此内网系统应提供足够的带宽,这样就可以使使用该人事管理系统的众多用户对系统访问更迅速便捷。3.3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是通过对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及社会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可行性分析应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个提出

27、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目前,国内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技术已基本成熟,系统本身具有业务清晰、数据处理规范等优点为系统的可行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加之人事管理系统在国内已基本普及,并且给企业公司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因而研发该人事管理系统是可行的必要的。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是以文件的形式给企业的决策层提供项目实施的参考依据,其中包括项目存在的风险、项目需要的投资和能够获得的最大效益。因而,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3.3.1社会可行性分析社会可行性分析主要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否符合国家

28、法律、政策,是否能够与社会大系统实现良好的对接。3.3.2技术可行性分析对于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分析所考虑采用的硬件和软件技术能否满足用户提出的要求(如计算机的容量、速度、兼容等)。因此,本系统的难度不大,所涉及的范围只限于企业人事信息管理,所以技术上已达到开发该系统的能力。该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环境很简单,以下是从软件和硬件方面介绍:1) 软件:该系统以MicrosoftVisual.NET为开发平台,采用ADO.NET技术,结合C#应用程序,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Express、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Micros

29、oft Office Visio 2003;2) 硬件:客户端:只要能安装Web浏览器和连通网络的微机即可;服务器端:PIII以上CPU,128M以上内存,30G以上硬盘;网络:一般的传输速率即可,速度越快越好。 3.3.3经济可行性分析1) 经济效益分析:该系统的研发成本不高,项目完成后,会给公司提供资源储备,包括技术、经验的累计,为以后再开发类似的项目时,可以极大地缩短项目开发周期。这无疑会给公司带来一笔额外的经济效益。2) 社会效益分析:该系统的研发不仅能节省企业人事管理的时间,还降低了整个社会的管理成本,并且提高了公司的形象。3.3.4运行可行性分析运行可行性方面,人事管理系统是对企业

30、人事进行统一的管理,可以简单方便高效的进行录入、查询、修改、删除、退出,随时更新企业人事信息,为企业的人事管理提供了解决方案。第4章 系统总体设计4.1系统总体设计原则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总体设计的原则是:有效整合现有人事管理资源,加强计算机的辅助功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企业对人事管理的要求,制定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具体目标如下:(1)实现对员工的全面管理管理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人机交互系统,专门针对特殊流程和业务要求进行数据组织处理和信息调控,在查看员工信息时,可以对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操作。(2)扩充和维护容易该系统采用了软件开发中较好的模式,这种模式称为三层架构模式,它是基于简单工厂的模式

31、,其好处在于减小了系统层与层之间的耦合度,一个功能层发生故障,另外所受的影响则不是很大,而且对于数据访问层采用一种比较好的框架,这种框架NHibernate框架,其最大的好处在于对数据库的转移操作特别有用,也利于各层逻辑的复用。(3)方便快捷的全方位数据查询,实现数据库的备份、还原及清空操作,由于该系统的使用对象较多,要有较好的权限管理,能够在当前运行的系统中重新进行登录,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另外,系统使用了运行口志管理,可以根据口志记录很容易的找出系统出现异常的原因,从而使得系统的维护变得简单。基于以上几点,本系统采用B/S架构来设计实现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管理员只需加强管理服务器就行。1

32、) 系统性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进行考虑,系统的代码要统一,设计规范要标准,传递语言要尽可能一致,对系统的数据采集要做到数出一处、全局共享,使一次输入得到多次利用。2) 灵活性系统应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和结构的可变性,采用模块化结构,提高各模块的独立性,尽可能减少模块间的数据偶合,使各子系统间的数据依赖减至最低限度。3)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及受外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一个成功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如安全保密性、检错及纠错能力、抗病毒能力等。4) 经济性经济性指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系统的开销。一方面,在硬件投资上不能盲目追求技术上的先进,而应以满足应用需要为前

33、提;另一方面,系统设计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复杂化,各模块应尽量简洁,以便缩短处理流程、减少处理费用。4.2系统功能模块图系统功能模块图是对本系统的总体框架的设计,通过对本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本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有人事变动管理、员工管理、部门管理等三个部分,主要功能模块下有事件管理、员工档案、员工考勤、员工评价、工资管理、部门修改等部分,最终实现查询、修改、添加、删除等功能。具体的系统功能模块图如下所示:员工档案员工考勤员工评价工资管理添加事件查询修改删除添加部门修改删除档案添加档案查询修改删除考勤添加考勤查询评价添加评价查询修改删除添加工资工资查询修改删除按姓名查询按工号查

34、询按部门查询按姓名查询按工号查询按姓名查询按工号查询按姓名查询按工号查询修改删除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员工管理人事变动部门管理图4-1 系统功能模块图4.3系统用例图系统用例图是由参与者(Actor)、(Use Case)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用于描述系统功能的动态视图。图(User Case)是被称为参与者的外部用户所能观察到的系统功能的模型图,呈现了一些参与者和一些用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用于对系统、子系统或类的功能行为进行。图展示了用例之间以及同用例参与者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图用于对系统、子系统或类的行为进行可视化,使用户能够理解如何使用这些元素,并使开发者能够实现这些元素。为此设计

35、了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用例图如下图所示:图4-2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用例图4.4系统数据流图数据流图是结构化分析方法中使用的工具,它以图形的方式描绘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由于它只反映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功能,所以它是一种功能模型。在结构化开发方法中,数据流图是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结果。数据流图英文缩写DFD(Data Flow Diagram)它是描绘信息流和数据从输入移动到输出的过程中所经受的变换。本系统的数据流图如下所示:图4-3 系统数据流图第5章 系统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Database Design)是指根据用户的需求,在某一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上,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和建立数据库的过程

36、,数据库系统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数据库设计是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技术,是信息系统开发和建议中的核心技术。由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复杂性,为了支持相关程序运行,数据库设计就变得异常复杂,因此最佳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只能是一种“反复探寻,逐步求精”的过程,也就是规划和结构化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以及这些数据对象之间关系的过程。数据库设计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就是根据需求分析得出该系统需要有哪些实体,实体需要对应哪些数据库表格,二就是将这些数据库实体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表之间的映射反映出来,对该人事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后可知,对应的实体及属性还有对应的详细数据库表格设计如下面所述。5.1数据库设计原则数据库是

37、本系统的基础,将系统的大量数据组织起来,因而必须遵循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其具体的原则有以下几点:1. 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2. 主键与外键,一般而言,一个实体不能既无主键又无外键。在ER 图中, 处于叶子部位的实体, 可以定义主键,也可以不定义主键(因为它无子孙), 但必须要有外键(因为它有父亲)。主键与外键的设计,在全局数据库的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主键是实体的高度抽象,主键与外键的配对,表示实体之间的连接。 3. 基本表的性质,基本表与中间表、临时表不同,因为它具有如下四个特性: 1) 原子性。基本表中的字段是不可再分解的。 2) 原始性。基本表中的

38、记录是原始数据(基础数据)的记录。 3) 演绎性。由基本表与代码表中的数据,可以派生出所有的输出数据。 4) 稳定性。基本表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表中的记录是要长期保存的。 4. 范式标准 基本表及其字段之间的关系, 应尽量满足第三范式。但是,满足第三范式的数据库设计,往往不是最好的设计。为了提高数据库的运行效率,常常需要降低范式标准:适当增加冗余,达到以空间换时间的目的。 5.要善于识别与正确处理多对多的关系 若两个实体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则应消除这种关系。消除的办法是,在两者之间增加第三个实体。这样,原来一个多对多的关系,现在变为两个一对多的关系。要将原来两个实体的属性合理地分配到三个实体

39、中去。这里的第三个实体,实质上是一个较复杂的关系,它对应一张基本表。一般来讲,数据库设计工具不能识别多对多的关系,但能处理多对多的关系。6.正确认识数据冗余 主键与外键在多表中的重复出现, 不属于数据冗余,这个概念必须清楚,事实上有许多人还不清楚。非键字段的重复出现, 才是数据冗余!而且是一种低级冗余,即重复性的冗余。高级冗余不是字段的重复出现,而是字段的派生出现。 7.完整性约束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域的完整性:用Check来实现约束,在数据库设计工具中,对字段的取值范围进行定义时,有一个Check按钮,通过它定义字段的值城。 2) 参照完整性:用PK、FK、表级触发器来实现。 3) 用户定

40、义完整性:它是一些业务规则,用存储过程和触发器来实现。 总之,要提高数据库的运行效率,必须遵循数据库设计原则。5.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是数据库的第二个阶段13,其主要任务是根据用户需求设计数据库的概念数据模型(简称概念模型),概念设计应在系统分析阶段进行。根据本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绘制全局E-R图如下:图5-1 人事管理系统的全局E-R图5.3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根据系统要求,需要先将E-R图模型按规则转化为关系模式13,再根据导出的关系模式根据功能的需求增加关系、属性并规范化得到最终的关系模型。逻辑结构设计就是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基本E-R图转换为与选用DBMS产品所支持的

41、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从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时有如下几个表:表5-1 管理员表(admin)字段名数据类型长度是否为空说明idchar10Not null编号namechar20Not null用户名passwordchar8Not null密码表5-2 员工基本信息表(ygxx)字段名数据类型长度是否为空说明yg_idVarchar10Not null工号yg_nameVarchar20Not null姓名sexChar10Not null性别ageVarchar3Not null年龄birthDatetime8null出生日期addressVarchar50null地址telVarc

42、har15null电话politicVarchar50null政治面貌schoolVarchar50null毕业院校ygidentityVarchar20null身份证号bm_idVarchar50null所在部门textText16null备注表5-3 部门表(bmxx)字段名数据类型长度是否为空说明bm_idVarchar10Not null编号bm_namevarchar20Not null部门名称manageVarchar10Not null部门经理remarkVarchar50null部门描述表5-4 人事变动表(rsbd)字段名数据类型长度是否为空说明idVarchar10Not

43、null事件编号Case1Text16Not null事件textText16Not null备注表5-5 考勤表(kqb)字段名数据类型长度是否为空说明yg_idVarchar8Not null工号yg_nameVarchar20Not null姓名kqdateDatetime8Not null考勤日期kqdaysBigint8Not null本月天数kqrdayNumeric5null公休天数kqtdayNumeric5Not null出勤天数kqworkNumeric5Not null出勤次数kqabsentNumeric5null缺勤次数kqrestNumeric5null年休kqle

44、aveNumeric5null请假次数kqlateNumeric5null迟到kqearlyNumeric5null早退kqforgetNumeric5null忘订卡Kqover1Numeric5null加班Kqover2Numeric5null其它加班kqfillNumeric5null补休天数kqgoNumeric5null出差kqpayNumeric5null加班费kqdeductNumeric5null扣考核kqotherVarchar20null其它kqremarkText16null备注表5-6 工资表(gzb)字段名数据类型长度是否为空说明yg_idVarchar10Not nu

45、ll工号yg_nameVarchar20Not null姓名salaryMoney8Not null底薪awardMoney8null奖金attachMoney8null补贴workelseMoney8null加班oldMoney8null养老金medicalMoney8null医疗保险publicMoney8null公积金True1Money8null实发工资monthDatetime8null月份表5-7 员工评价表(pjb)字段名数据类型长度是否为空说明yg_idVarchar10Not null工号yg_nameVarchar20Not null姓名attitudeVarchar50n

46、ull工作态度publishVarchar50null奖励及处罚Level1Varchar40null技术水平textText16null备注departmentVarchar50Not null部门pdateDatetime8Not null日期本系统中存在管理员、员工、部门、工资四个实体,将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基本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如下所示:1) 存在一对多的关系:“管理员”与“员工”、“管理员”与“部门”、“部门”与“工资”、“部门”与“员工”;2) 存在一对一的关系:“员工”与“工资”;3) 存在多对多的关系:“部门”与“员工”。第6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6.1系统登陆界面设计与

47、实现6.1.1登陆界面功能登录窗体是用户进入系统的钥匙,只有合法的登录才是有效的登录。在本系统中预设了两种用户:root超级用户和wan一般用户,超级用户对一般用户有管理的功能。超级用户和一般用户对系统的员工信息,假条信息,工资信息都有修改,删除,查询,添加的功能。而超级用户对一般用户有权限的管理,一般用户是超级用户授权了的用户,它不能对其他用户进行干预,它只能对修改自己的密码的功能。超级用户也可添加登录用户,也可对其设置权限。本系统的登陆界面的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 新用户注册2) 管理员登陆管理6.1.2登陆界面前台设计图6-1 登陆界面6.1.3登陆界面后台代码编写代码的前提是要添加命

48、名空间,要连接后台数据库,就要添加using System.Data.SqlClient;SqlConnection conn = new SqlConnection(data source=localhost;initial catalog=renshi;integrated security=true);string tmp;首页加载代码: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if (!Page.IsPostBack) tmp = RndNum(Convert.ToInt32(4); txt_CreateCode.Rea

49、dOnly = false; txt_CreateCode.Text = tmp; txt_CreateCode.ReadOnly = true; 产生随机数代码: private string RndNum(int VcodeNum) string MaxNum = ; string MinNum = ; for (int i = 0; i VcodeNum; i+) MaxNum = MaxNum + 9; MinNum = MaxNum.Remove(0, 1); Random rd = new Random(); string VNum = Convert.ToString(rd.Ne

50、xt(Convert.ToInt32(MinNum), Convert.ToInt32(MaxNum); return VNum; 登陆按钮代码: protected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if (txtcode.Text = txt_CreateCode.Text) if (this.DropDownList1.SelectedItem.Text = 管理员) if (CheckAdmin(txtuser.Text, txtpassword.Text) Response.Redirect(Main/Main.aspx);

51、 else Response.Write(alert(用户名或者密码错误);location=Default.aspx); else Response.Write(alert(您不是管理员);location=Default.aspx); public bool CheckAdmin(string adminNum, string adminPWD) if (conn.State = 0) conn.Open(); SqlCommand cmd = new SqlCommand(select count(*) from Admin where Name= + adminNum + and pa

52、ssword= + adminPWD + , conn); int i = Convert.ToInt32(cmd.ExecuteScalar(); if (i 0)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protected void Button4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Response.Redirect(Main/Regist.aspx); 6.2主界面设计与实现6.2.1主界面功能主界面的功能是通过HyperLink控件将页面转到下个管理界面。6.2.2主界面前台设计图6-2 主界面设计6.2.3主界面后台代码人事变

53、动管理员工管理部门管理6.3母版页设计与实现6.3.1母版页技术简介母版页14中包含的是页面公共部分,即网页模板。因此,在创建示例之前,必须判断哪些内容是页面公共部分,这就需要从分析页面结构开始。图6-3所示显示的是一个页面截图。在下文中,暂称该页面名为Index.aspx,并且假设其为某网站中的一页。通过分析可知,该页面的结构如图6-3所示。图6-3 页面结构图页面Index.aspx由4个部分组成:页头、页尾、内容1和内容2。其中页头和页尾是Index.aspx所在网站中页面的公共部分,网站中许多页面都包含相同的页头和页尾。内容1和内容2是页面的非公共部分,是Index.aspx页面所独有的。结合母版页和内容页的有关知识可知,如果使用母版页和内容页来创建页面Index.aspx,那么必须创建一个母版页MasterPage.master和一个内容页Index.aspx。其中母版页包含页头和页尾等内容,内容页中则包含内容1和内容2。使用Visual Studio.NET 2010创建一个普通Web站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