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57938783 上传时间:2022-02-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技术操作规程(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肌肉注射法(1) 目的1、 需达到药效和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2、 不能或不宜作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者。(2) 准备质量标准1、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2、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无菌注射器和针头,无菌持物钳,注射药物(根据需要还需备急救药品),砂轮、皮肤消毒剂(0.5%碘酊)棉签、弯盘污物缸、注射卡。3、 口述目的。4、 检查好药品质量,查对注射卡。(3)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 携用物至床旁,进行三查七对,向病员作好解释,解除顾虑,以取得合作。2、 准备好注射器,抽吸药液(同皮内注射法)。从安瓿内吸药液法:将安瓿尖端药

2、液弹至体部,用砂轮在安瓿颈部划一痕,用0.5%碘酊棉签消毒颈部,折断安瓿,用注射器将针头斜面向下放入安瓿内的液面下,左手食、中指增值住安瓿,拇、无名和小指握住针筒,右手拇、食和中指持活塞,吸净药液。3、 消毒皮肤:同皮内注射法。从棉签缸或棉签纸袋内取出棉签两根,夹于左手小指,再从小指里取出一根蘸碘酊消毒皮肤(直径大于5厘米)后,夹于左手无名指。4、 左手拇、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和注射部位呈直角,快速刺入肌肉内,进针约为2.5-3cm,消瘦者和病儿酌减。5、 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注射完毕,以左手小指中的干棉签按压针眼处的同时快速拔针。6、 观察反应

3、。清理用物,归还原处。(4) 终末质量标准1、 无菌观念强,坚持三查七对。2、 操作熟练、准确,能按无痛注射法进行操作。3、 口述肌肉注射部位及定位方法。(5) 注意事项1、 切勿把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衔接处折断。万一针头折断,应保持局部与肢体不动,速用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全部埋入肌肉,需请外科医生手术取出。2、 长期作肌肉注射的病员,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以减少硬结的发生。3、 两种药液同量注射时,要注意配伍禁忌,在不同部位注射。4、 根据药液的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5、 2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宜选用后臀注射,因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可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6

4、、 避免在瘢痕、硬结、发炎、皮肤病及旧针眼处注射。淤血及血肿部位亦进行注射。(6) 肌肉注射部位定位法及体位1、 臀大肌注射法定位:( 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上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方四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避开内角)。( 2)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2、 臀小肌注射法体位:( 1)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2)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3)仰卧位:注射时,嘱病员肌肉放松,勿紧张。( 4)坐位:嘱坐好,放松局部肌肉。3、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定位:( 1)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脊下缘处,髂脊、食指、中

5、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2)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以自己手指宽度为标准)。4、股外侧肌注射法定位:部位为大腿中段外侧,大约7.5厘米宽,位于膝上10厘米,髋关节下10厘米左右.5、上臂三角肌注射法定位:部位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横指。(七)操作流程图备用物f治疗盘、药物备病人-病人部位:三角肌臀大肌(十字法、连线法)、臀中、臀小肌吸药-消毒瓶塞及安甑-取注射器-正确吸药液消毒-取棉签蘸消毒液-由内向外直径大于5cm排气-左手食指固定针栓-排尽空气-防止药液浪费进针-皮下:针尖与皮肤呈30-40度角迅速刺入针梗2/3J肌肉:针尖与皮肤呈垂直角迅速刺入针梗

6、2/3抽回血-有回血者拔出,重新进针推药-根据药物性质、决定深度、掌握速度拔针-快而稳按压-干棉签按压针眼部J助病人卧好整理/整理用物二、静脉输液法(密闭式)目的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补充营养、维持热量。输入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抢救休克,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5、输入脱水剂,提高血液渗透压,以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目的。同时借高渗作用,回收组织水分进入血管内通过肾脏排出,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二)准备质量标准1、着装整洁。2、用物:(1)治疗盘内盛:一次性输液器、无菌持物钳,皮肤消毒剂(2.5%碘酊,75%酒精)输液溶液,无菌棉签,止血钳,调节夹

7、、网套、胶布、弯盘、止血带、输液下卡、污物缸、剪刀或其它。(2)输液架,根据需要务夹板及绷带。(3)查对输液卡及药物,检查好药品质量及配伍禁忌。(4)口述目的。(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持输液卡并携输液架于床旁,对床号、姓名,向病员说明目的,嘱病人大小便。2、治疗室操作:(1)洗手戴口罩,用一潮湿的纱布擦干净灰尘,再次校对、检查药液(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检查药品有无裂缝,将瓶上下摇动,对光检查药物有否变混,沉淀或有无絮状物出现。2) )将铝盖中心部分打开,套上网套,消毒皮塞,如需加药即可加入,将输液管及通气管同时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3)备胶布三条(分别三、五、七厘米),贴于治疗盘上。

8、3) 病床旁操作:(1)挂输液瓶于输液架上,一手折叠茂菲氏管下段输液管,另一手挤压茂菲氏管,使产生负压,随即放松折叠输液管并横持茂菲氏管,待液体进入茂菲氏管1/3时,直立茂菲氏管,排尽输液管内气体,夹紧调节器。(2)选择静脉,在预定穿刺点上部约6厘米处扎止血带,然后放松止血带,用2.5%碘酊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待干,扎止血带,75%酒精脱碘,并嘱病人握拳.(3) 取下针头帽,使针尖向下,再次排净气体,进行穿刺,见血后平行推进少许,然后三松(松拳、松止血带、止血钳)(4) 胶布固定:三厘米的固定针柄,五厘米在针柄上方交叉固定,七厘米盘缠硅胶管后固定,盖无菌纱布于针眼处。(5) 根据病情调节好速度后,

9、遮盖好病员,使病员卧于舒适部位。(6) 在输液卡上打勾,签时间、姓名后挂于输液架上。(7) 整理用物回治疗室。(8) 随时观察输液进程及输液反应,及时处理故障。(9) 输液完毕,拔针时用干棉签按压,嘱病人按压5分钟左右,将输液瓶及输液器撤回治疗室,将针头与输液器分离,分别浸泡在消毒液内。(四)终末质量标准1、无菌观念强,坚持三查七对。2、掌握好排气要领,能一次成功。3、操作熟练,穿刺能一针见血,遇故障能迅速排除。4、 难口述输液目的及注意事项。5、 遇输液反应能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处理。(五)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2、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刺激性强及特殊药物,应在确知针头已进入血管

10、内时再加药。3、根据病情需要,应有计划地按排输液顺序,使尽快达到治疗效果。4、输液瓶内加入药物时,应根据治疗原则,按急、缓和药物在血液中维持的有效浓度、时间等情况,进行合理按排。5、长期输液者,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6、对小儿及昏迷等不合作病员可选用头皮静脉针进行输液,局部肢体需要用夹板固定,加强巡视。7、输液过程中,要严密观察输液情况及病员主诉,观察针头及橡胶管有无漏水,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橡胶管有无扭曲受压,局部皮肤有无肿胀,疼痛等,度注意有无药液漏出。8、输液前,输液管内空气要排尽,输液过程中,及时更换输液瓶,溶液滴尽前要及时拔针,严防空气进入,造成空气栓塞

11、。9、持续输液24小时者,需每天更换输液器和输液瓶。(六)输液反应的处理及输液故障的排除5回复:护理手册(二)之护理技术操作规程3输液反应的处理:(1)发热反应症状:病人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发热在38c左右,严重者可达40C以上,伴有事业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处理: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报告医生;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必要时将剩余溶液和输液器送检验室佬细菌培养。(2)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症状: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咳泡沫痰或血性泡沫痰。处理:立即停止输液,报告医生,给患者于端坐卧位两面三刀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加压给氧并使氧气经过20%-3

12、0%酒精湿化吸入,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用止血带在四肢轮流结扎(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扩血管药及洋地黄等强心剂。(3)静脉炎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红、肿、热、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处理: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湿热敷;超短波理疗;如合并感染,根据医嘱给抗生素治疗。(4)空气栓塞症状:患者感胸部异常不适,呼吸困难,严重时紫绀。处理:立即置患者于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输液故障的排除法:(1)溶液不滴 针头滑出血管外,局部肿胀疼痛,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可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 针头阻塞,

13、一手捏住滴管下输液管,另一手挤压靠近针头的输液管,若感觉有阻力,松手后又无回血,示针头已阻塞,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压力过低,可抬高输液瓶位置。 静脉痉挛,局部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2)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高,可倾斜溶液瓶,使瓶内的针头露出液面上,必要时用手挤压输液管上端,瓶内空气即进入输液管内,让液体缓缓流下,直至露出液面。(3)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低,可捏紧滴管下端输液管,同时挤压上端输液管,迫使液体进入滴管内。(4)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检查滴管上端橡胶管和滴管有无漏气、裂隙,必要时更换。(七)操作流程图备用物及病人-送输液架至床旁对床号、姓名-解释、嘱二便- 输液盘- 药液准备按医嘱备药擦灰查药液套网套撬盖治疗室准fJ备工作插一次输液管一加药消毒瓶塞- 胶布三条(3、5、7cm)- 穿刺前准备-用物至床前-对床号、姓名-挂瓶扎止血带-2.5%碘酒消毒一选静脉一排气床前工作台-75%酒精脱碘-握拳-接硅胶管,再次排气针尖向下,穿刺-见回血后三松(拳、止血带、血管钳)穿刺后-胶布固定针头-排故障-调速度-安置病人签字、打钩一整理有用物及单位一交待注意事项输液中-巡视、观察反应、速度,及时更换输液瓶输液毕拔针干棉球压迫至不出血安置病人整理用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