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及據调查程序法庭活动如何准备进行以论断是非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57887849 上传时间:2022-02-2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0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审判及據调查程序法庭活动如何准备进行以论断是非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审判及據调查程序法庭活动如何准备进行以论断是非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审判及據调查程序法庭活动如何准备进行以论断是非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审判及據调查程序法庭活动如何准备进行以论断是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判及據调查程序法庭活动如何准备进行以论断是非(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審判及證據調查程序法庭活動如何準備、進行以論斷是非2參考案例開庭?n眾所矚目的前台北市長馬英九特別費案,台北地院今(十三)日表示,合議庭決定四月三日上午九時三十分召開第一次準備程序庭,並全程採合議制。【07.03.13中時電子報】3參考案例準備程序n八項證據效力檢辯各說各話n新竹地院昨天針對聯電和艦背信案續行準備程序,讓檢、辯雙方各自就起訴證據表述意見,共有九項證據有爭議,除其中一項檢方在二次準備程序庭已撤回外,將交由合議庭評議裁定是否有證據能力。n現今刑事訴訟實施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新制,刑案審理一改過去開庭就由被告在法官面前開始答辯的審理方式,而是先由檢審辯三方先進行準備程序,在法庭上先

2、整理出爭點,並決定將傳喚哪些證人與證據調查方式,接著再對爭點進行審理、辯論進而宣判。(0919自由)42006.12.24中國時報5準備審判期日n意義:考量審判期日程序進行之順利、迅速,法院與訴訟關係人共同進行之準備活動(273)。n期日:著眼本程序亦適用猶豫時間(273)n比較:審判準備期日VS.(廣義)審判之預備原則上被告不在場不得審判(281),故應通知被告在場(271、272)。並且,基於證據裁判主義(154),應為相關證據保全處分(274-278)。因此,總則中強制處分原可適用。強制處分之區別:偵查羈押期間短、物證保全時辯護人不能在場。6n案件的審判要能夠密集、順暢地進行,在開始審判

3、之前,自應有相當的準備,所以要有準備程序。在這個程序中,如果被告就檢察官起訴的犯罪事實,已經坦白承認,法院可以考慮用簡式審判程序或改依簡易程序來處理,使案件快速的終結。另外,因為調查證據是整個審判程序的核心,當事人有什麼證據要調查,要傳喚何人作證,或做什麼鑑定,或請求向其他機關調取書證,都要在這時候提出來,讓法院有所瞭解,如果認為有調查的必要,才能預留時間、妥善安排,使日後的審判程序順利、有次序,以節省時間,發揮審判效能。http:/www.judicial.gov.tw/刑事廳,2005/12/21更新7簡式審判程序n意義:除被告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或高等法院

4、管轄第一審案件者外,於前條第一項程序進行中,被告先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時,審判長得告知被告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及輔佐人之意見後,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273之1)n目的:明案速判、疑案慎斷8簡式程序的效果n簡式審判程序之證據調查,不受第一百五十九條第一項、第一百六十一條之二、第一百六十一條之三、第一百六十三條之一及第一百六十四條至第一百七十條規定之限制。(273-2條)9簡式審判程序之體系n審判通常程序(271)簡易程序(449)協商程序(455之2)簡式程序(273之1)10審判期日n期日的始點:朗讀案由n訴訟法效果:例如,聲請法官迴避之限制n審判期日準備之區別

5、:審判準備:重是否轉換程序、爭點整理證據能力有無判斷、證據調查次序的規劃(273各款)審判準備:筆錄作需到庭之人簽名蓋章27311審判期日程序n起始程序(285、起起)朗讀案由(285)、人別訊問(286前)、起訴狀意旨(286後)、緘默權等告知(287)、罪狀認否(我國在準備程序中273,日本在此階段行之,似較妥當。)n舊條文(287):檢察官陳述起訴要旨後,審判長應就被訴事實訊問被告。現修改後段,以符當事人進行主義之精神。12審判期日程序n證據調查程序(288、承承)陳述要旨(287起訴狀一本主義之要求下)、證據請求 裁定 調查(288 163之2 288之2,164以下)、自白證據調查(

6、161之3)、訊問被告(288)n辯論程序(289、轉轉)辯論(289)、論告求刑(289)、最後陳述(290)n宣告判決(311、合合)13求刑時點n法令依據(相左的要求)142006.07.01中時15現行求刑之評析n現代化刑事訴訟的條文規範,對於檢察官於起訴書應記載事項,均有明確嚴謹的法理論據。參照我國刑訴法條文,並無檢察官提起公訴應同時求刑的規定。相對地,法律規範的要求乃審判辯論程序後,審判長應予當事人就科刑範圍,表示意見之機會(刑訴法第二八九條第三項)。亦即,求刑並非於起訴階段,由檢察官單方專斷宣示。求刑於訴訟中的排序,應經法官證據調查、當事人論證,再由當事雙方表達量刑意見。我國現行

7、司法實務,檢察官起訴夾帶求刑的慣例,不免予人虛張聲勢之感。16現行求刑之評析n訴訟制度上檢察官求刑的機制設計,主要考量法律適用、刑罰制裁,理應趨於統一、合理。因為,相對法院獨立審判立場,基於檢察一體的內控協調,可以整合均衡犯罪的處遇。再者,罪名若未能成立,求刑顯然不具意義。所以,我國定罪率若未能相對提升,現行檢察官起訴並予求刑,僅似檢察官自我陶醉,而無關法律規範意旨。並且,台開案事涉重大、眾所矚目,更增添正反意見者政治解讀的空間。n另外,據報導承辦台開案的檢察官,過去亦偵辦勁永股市禿鷹案。而且,依目前實務求刑現況,若被告坦白犯行,起訴時多可獲減刑,但若堅不吐實或飾詞狡辯,檢方則會請求重罰,更凸

8、顯起訴遽以求刑之不當。06.07.18自由17證據調查程序法庭審理過程當事人如何攻防18審判期日程序n起始程序(285、起起)n起訴狀朗讀(285)、人別訊問(286)、緘默權等告知(287)、罪狀認否(我國在準備程序中273之1,日本在此階段行之,似較妥當。)n證據調查程序(288、承承)n陳述要旨(287)、證據請求 實施(163、164以下)、自白證據調查(161之3)、訊問被告(288)n辯論程序(289、轉轉)n辯論(289)、論告求刑(289)、最後陳述(290)n宣告判決(311、合合)19審判期日之證據調查n1、陳述起訴要旨(287)n被告亦得舉出有力事實即證明方法(161之1

9、)n2、證據調查(288)n證據請求 准駁裁定(163161之2163之2)n3、證據調查之實施(164以下)n物證、書證、文書證據(準文書)、證人n4、辯論證據之機會(288之1、2、3)n5、自白證據調查(161之3)、訊問被告(288)20陳述起訴要旨n意義檢察官於證據調查程序前,需明確指出藉由證據證明之事實。n目的檢察官明確指出相關犯罪事實,可便於法院訴訟指揮,並有利被告於防禦作準備。n應用因此,為促進訴訟之進行,亦容被告提出有利事實(161之1)21證據調查請求n意義原則上由當事人請求,另於必要時例外由法院依職權調查。(163)職權調查僅具補充性、輔佐性。n目的:強化當事人進行主義之

10、訴訟性格;並確保法院中立、超然立場(91年163修法理由)22明示調查證據之意旨n意義:請求調查證據時,應具體指出證據與待證事實之關係(此關連性,即所謂舉證意旨)(163之1)。n目的:用作法院判斷准否進行證據調查之參考(163之2),以及避免造成相對當事人之突襲。n應用:法院事實認定是否受舉證意旨之影響。如:原提出作妨害性自主證據,轉作認定通姦罪之證據?(立委與助理)23證人n證人:第三人對於法院(或檢察官?)供述自己曾經體驗過的事實。該供述內容即屬證言。n證言種類:自己經歷的事實、依自己經驗所推測之事實(160)、依特別知識所獲知之事實(210:鑑定證人)等n證人限制:原則上任何人均有為證

11、人義務(176之1)。例外,法官(17)、檢察官、辯護人、被告(被告、證人不兩立、緘默權、訊問被告制)24證人詢問n技術:為取得期待證言內容之詢問次序或方法n事項:藉由證言取得證言的事項,包括該當構成要件、違法阻卻事由之事實,以及支持此類主要事實存在或不存在之間接事實(情況證據),或補強、彈劾證據證明力支各項事實。25證人義務n到場義務n經傳喚者無正當理由不當場,罰鍰或拘提(178)26證人權利n證言拒絕權27實務案例中時07.01.1928案例評析公信 在說理不在裁罰 n日昨,國務機要費案開庭,傳訊總統府秘書長陳唐山等五名官員作證。惟因相關人等以事涉國家機密請假未到,而遭法院認定無正當理由不

12、出庭,裁罰每人新台幣三萬罰鍰。然而,地方法院對於傳訊證人的相關裁定思維,似乎再次暴露第一線法官,過於執著強制、處罰以追求訴訟目的之迷思。n先前,台北地院審理股市禿鷹案,對於記者在法庭上拒絕透露新聞消息來源,曾同樣處以三萬元之罰鍰。雖然有關因業務秘密而得拒絕證言之權利主體,並未明文包括新聞媒體的職業類別。可是,最高法院仍參酌日、美等先進國家之訴訟法理,撤銷原先事實審法院的罰鍰裁定,將案件退回高院要求重新審酌:記者在公開法庭透露消息來源,是否會對採訪造成重大損害。29續上n換言之,最高法院於本項駁回裁定,明白宣示:追訴處罰並非刑事程序的唯一目的,司法審判並不能無限上綱。亦即,維護憲法公平審判的機制

13、價值,法院審判探求事實真相雖屬必要前提,但是,該案中保障言論出版自由滿足人民知的權利,媒體記者報導、採訪(新聞)自由不可或缺。因此,基於尊重多元價值、架構開放的社會,司法審判應對於特定業務類別之業務秘密,仍應作適度之讓步,不能獨善其身、唯我獨尊。n民主法治、多元開放的社會,司法公信理應植基說理論述,而非迫以強制處罰。法律既明確要求國家機密的維護應重於訴訟真實的追求(林裕順07.01.22自由時報)30證人之證據調查n流程(鑑定人、通譯大致上同,197、211)證人之人別訊問(185)告知偽證(187)要求具結(188)證人詰問、交互詰問(188、166等)31交互詰問n意義:主詰問反詰問覆主詰

14、問覆反詰問等,由當事人依序藉由先前證言詰問證人,以追求突顯事實之謂。(166)n目的(內在邏輯):主詰問:指出待證事項及相關事項,及證言證明力(166之1)反詰問:有關主詰問中之事項,及檢驗其證明力(166之2)覆主詰問:反詰問中之事項。(166之4)覆反(彈劾)詰問:權利,審判長不得任意剝奪(166之5)32誘導詰問n依據:161之1之增訂理由n意義:問話中含有答話之詰問方式,亦即詰問者,對供述者暗示其所希望之述內容。33其他證據資料之調查n物證:164n文書證據:164n筆錄書證:165n準文書:165之1n被告訊問:28834證明力之辯論n依據:288之1、2、3n目的:當事人進行主義的訴訟構造下,為使當事人能積極參與法官心證形成,使法官對於證據的評價更為客觀,固有相關保障辯論證據證明力之規定。n有關證據調查之異議依據:288之3目的:同條增訂理由35本單元結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