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物化实验报告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57870914 上传时间:2022-02-2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物化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物化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物化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物化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物化实验报告(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物理化学实验(B)实验报告【实验名称】B. 5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J.N【班级】第4小组【学号】【组编号】5号【实验日期】2015年5月11日【室温】24.1 C【大气压】100.11 kPa【摘要】本实验通过静态法测得 CCI4的人-,气化熵为通过动态法测得水的八,气化熵为。温度读数的不准确对实验 的误差极小,实验误差的主要是由于静态法中肉眼判断液面平衡的不 准确性以及动态法中金属测温探头在沸腾过程中并非一端位于液面下一端位于液面上等因素所引起的。一、实验部分1.主要仪器药品和设备1.1主要药品CCI4、二次水等1.2主要仪器数字式温度-压力测定仪,循环水流泵,1/10刻度温度计,电磁搅

2、拌器,电加热器,两口圆底烧瓶,真空缓冲瓶,安全瓶,直形冷凝管,搅拌磁子,真空脂,冷凝水循环系统2.实验步骤2.1静态法测定饱和蒸气压2.1.1仪器装置1-盛水大烧杯,2-温度计,3-搅拌,4-平衡管,5-冷凝 管,6-开口 U型水银 压力计,7-缓冲瓶,8-进气活塞,9-抽气 活塞,10-放空活塞,11-安全瓶,12、13-图一静杰法测定饱和蒸汽压装置图Ia橡皮管,14-三通活实际仪器略有差异,压力温度数值从温度-压力测定仪中读出平衡管中加入CCL4至容量的2/3.2.1.2检验气密性打开油泵,再开缓冲瓶上连接油泵的活塞,使体系压力减少50 kPa。关闭活塞,若5 min压强变化少于0.3 k

3、Pa,则装置气密性良好。2.1.3测大气压下沸点使体系与大气相通,水浴加热至 78 C,停止加热不断搅拌。当 b、c液面 达到同一水平时,立即记下此时的温度和大气压力。 重复测定,若连续两次测定 沸点差小于0.05 C,贝U空气已排净,此时温度即为大气压下沸点。2.1.4测定不同压强下沸点关闭通往大气的活塞。先开由泵,再开连油泵的活塞,使体系减压约6.7 kPa。 关闭接油泵活塞,搅拌,至b、c液面达到同一水平时,立即记下此时的温度和 大气压力。继续减压,测定其沸点。至压力差为50 kPa,结束实验,读大气压力。2.1.5整理仪器打开所有活塞,关闭搅拌器、温度-压力测定仪、冷凝水进出口及油泵开

4、关, 将仪器放回原位。2.2动态法测定饱和蒸气压 2.2.1熟悉仪器熟悉测定装置各部分的结构与作用,特别注意真空系统的构成以及各个活塞 的作用及调节方法。222组装测量系统并检查气密性两口圆底烧瓶中加入二次水至温度探头恰好位于水面处 (探头尖端位于液面 上侧,另一端位于液面下)。磨口处涂抹真空脂以防止漏气。使系统与大气隔绝而与真空泵相同,打开油泵,至压力降低 50 kPa,关闭 连接油泵的活塞。观察压力计读数变化,若 5 min变化少于0.3 kPa,则装置气 密性良好。2.2.3调节外压,测量不同外压下的沸点保持系统负压在50kPa左右。打开回流冷凝水,并调节流量适中。加热并搅拌,当烧瓶中水

5、沸腾且温度不再上升时,记下温度数值 t,以及压 力计数值。停止加热。微微开启缓冲瓶通大气的活塞,使少量空气进入系统,使外压差降低5 kPa左右时,关闭活塞。重新加热。重复上述两个步骤,读取相应的几组数据。最后一次使系统与大气完全相通,继续加热,记下沸腾时的温度。大气压下 的沸点最好平行测量3次。从实验室的气压表上读取大气压值和室温度。2.2.4整理仪器打开所有活塞,关闭搅拌器、温度-压力测定仪、冷凝水进出口及油泵开关, 取下圆口烧瓶并倒出烧瓶的水,将仪器放回原位。3.实验条件待测液体通过加热控制温度,通过油泵来控制其蒸气压。冷凝管处于冷水冷凝回流的环境中。二、实验数据处理1.静态法1.1将温度

6、、压力数据列表,做温度、压力校正,算出不同温度的饱和蒸气压Table 1静态法数据记录表组数123456789压强-0.1-7.6-12.-18.-24.-30.-37.-44.-51./kPa2136511986460127温度76.572.870.168.466.564.261.858.654.6/C397366646蒸气压100.1192.6187.8681.7176.0369.3662.7656.2148.95/kPaP1.0000.9250.8770.8160.7590.6920.6270.5610.489P16258 |050血)0.000-0.03-0.05-0.08-0.11-

7、0.15-0.20-0.25-0.310038266982949937279066072沸点/K349.6346.0343.3341.5339.7337.4335.0331.7327.8842811191_10.002 :0.0020.0020.0020.0020.00210.0020.0030.0031/T/K 1859888989127927694379638985001400505计算举例,以压强为-7.61 kPa,温度72.89 C为例:蒸气压 p=100.11+0.12-7.61=92.61 kPa=92.61/100.11=0.9251 ,0.9251=0.03382沸点 T=7

8、6.53+273.15=349.68 K,1/T=1/349.68=0.0028598 K 1.2作蒸气压-温度的光滑曲线图二静态法测021斗沸点压力关系图3Z5330SI33343130耳胡沸点/K1.3作图,求出斜率-A及截距Bo将p和T的关系写成如下的形式,求在此图中当外压为100.0 kPa或101.3 kPa ( 1 atm)时的沸点。图三静态法回竹-1/T图由图得,A=1709.9, B=4.9078,100.01709.9IgYY = I1- 4-9078当外压为100.0 kPa时,?( /)/101.31709.9IgYY = IF 4.9078当外压为101.3 kPa时,

9、M0.11Taaa()a()AA()D_Dd努???1.4计算平均摩尔气化热,计算气化熵并与褚鲁统规则比较。正常沸点:当 P=101.3 kPa , T b=348.77 K则摩尔气化熵:与褚鲁统规则相比,相对误差:2.动态法 2.1将温度、压力数据列表,做温度、压力校正,算出不同温度的饱和蒸气压Table 2动态法数据记录表组数123456789101112压强-48-43-38-33-28-24-19-15-10-6.-1.-0./kPa.59.67.01.14.84.40.89.11.87147122温度81.83.86.88.89.91.93.94.96.97.98.99./C1568

10、16178554167815589148蒸气压/kPa51.56.62.67.71.75.80.85.89.94.98.1007466220939833412360952.01P0.50.50.60.60.70.70.80.80.8 10.90.90.9P16865921570113157402550292639884199038262727272018偽)-0.-0.-0.-0.-0.-0.r -0.-0.-0.-0.-0.-0.28624720617314612009507004902600600065255828464554533939543沸点354356359361363364366

11、367369370372372/K.30.83.31.32.00.69.31.93.30.73.06.631/T/K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8028027027027027027027027026026026-12250258316765484212991790839748778362.2作蒸气压-温度的光滑曲线图四动态法测CCU沸点-冰力关系图站丄站 4iSb iSH 460462i70i72沸点丿K100402.3作图,求出斜率-A及截距Bo将p和T的关系写成如下的形式,求在此图中当外压为100.0 kPa或101.3 kPa (1 at

12、m)时的沸点。0.000 uuft.nO2.C5Of-o.osom-0,15000-0.25000-030000由图得,生法 Ie(M* )-1/丁 图4.002/iCMJY = -2078.7x+ 5.579 = 0-9591/T/KJA=2078.7, B=5.5792,100.0|g Y当外压为100.0 kPa时, 100.11 / D Dd?20787101JlgY当外压为101.3kPa时, 100.11 人()人()AA()D_Dd2078.7十5 AA努?2.4计算平均摩尔气化热,计算气化熵并与褚鲁统规则比较。正常沸点:当 P=101.3 kPa , T b=372.92 K则

13、摩尔气化熵:与褚鲁统规则相比,相对误差:三、思考与讨论1. 思考题1.1为什么平衡管中空气要赶净?如何判断空气已全部排出?如未排尽空气,对实验有何影响?怎样防止空气倒灌?答:若空气不赶净,则测得的压力不是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而是与空气的 混合压力,不能通过克拉贝龙-克劳修斯方程计算沸点;在大气压下重复多次赶 气并测定沸点,若连续三次测定值在误差围之 ( 0.05 C)则可认为空气已被赶 净;未排尽空气,则会使得沸腾时液体上方的饱和蒸气压小于所测压强,从而使得测得的沸点偏低;防止空气倒灌,在做完大气压下实验读取数据后,立即关闭 通大气活塞,并开启油泵以及接油泵活塞,或立即重新加热,迅速使体系减

14、压。1.2升温时如液体急剧气化,应作何处理?答:停止加热,同时缓缓放入空气,使体系压力慢慢升高,通过提高液体沸 点及减少热源来避免液体急剧气化。1.3每次测定前是否需要重新抽气?答:不需要。因为不同温度其饱和蒸气压也不同,而且饱和蒸气压随着浓度 梯度升高而升高,即压力计的测量值在减小,设计温度升高梯度,可以避免每次 测定前重新抽气这一步骤。2. 讨论2.1实验系统误差来源(1)方法误差在由克拉贝龙方程导出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的过程中有 3个近似:将蒸 气看做理想气体,设Vm=RT/p与气体摩尔体积相比,忽略液体的摩尔体积;在 不太大的温度间隔,将摩尔汽化热看作常数。(2)温度的测量不作校正(

15、3)四氯化碳和二次水不纯等。2.2关于褚鲁统规则测定C6的摩尔气化熵为,与褚鲁统规则相比,有6.7%的相对误差;测定水的摩尔气化熵为,与褚鲁统规则相比,有 21%勺相对误差。349.87 I 348.77 =0.314401在1 atm下,CCk的沸点为349.87 K,与实验计算值有约为0.3%的误差,误差较小;在 1 atm下,水的沸点为373.15 K,37345 I 372.92=0,61637%1与实验计算值有约为0.6%的误差,误差较小。由上述计算可知,实验数据与褚鲁统规则数据的误差主要是由于褚鲁统规则 应用到水时的不准确性引起的:褚鲁统规则适于非缔合型液体,而CCk是非极性分子,

16、分子间作用力弱,几乎没有缔合作用,所以测得的气化熵符合褚鲁统规 则;水存在氢键,缔合度很高,在气化时要破坏氢键,气化熵增大,因此褚鲁统 规则不能应用于水的计算。2.3温度读数不稳定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在温度较稳定时仍有温度仍在缓慢上升。为防止爆沸导致测得 温度的偏高,实验中当温度在 45 s无变化时即记为该压强下的沸点。不妨设温0.05度测定中存在0.05 C的误差,贝U测定CCk的沸点引起的误差为即温度引起的误差小于0.2%,误差极小;测定水的沸点引起的误差为 0 05=0 1%,即温度引起的误差小于 0.15%,误差也是极小的。因此,实验 过程中温度读数不稳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2.4实验仪器

17、的改进图六改进后平衡管图七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仪器图该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卫结构简单,便于装样、拆御和清洗;调节外两 管液面相平时易于观察判断,且F管下端细小,容易控制F管液面上升的速度而 防止出现放人过量空气的情况;调节系统真空度时,空气不会倒灌人待测空间, 只会使待测空间变小,因此即使操作不熟练,也不会发生空气倒灌而必须重新装 样、抽气等情况,使操作变得简单;装样时可事先在F管中装满待测液体,然 后倒插人E管的液体中,这样可使得待测空间无空气或只有极少量空气, 使驱气 的时间缩短。因此,等压计改进以后,使实验操作更加简单、容易,实验结果更 加准确,还可节省实验时间。此外,将机械真空泵改为水循环流泵,可减少机油 可能产生的对实验的影响及可降低噪音。四、结论本实验测得CCI4的A()_D_Dd- e?A H A()A()? ( /A ),气化熵为水的AA() ,气化熵为。温度读数的不准确对实验的误差极小,实验误差的主要是由于静态法中肉眼判断液面 平衡的不准确性以及动态法中金属测温器在沸腾过程中测温并非一端位于液面 下一端位于液面上等因素所引起的。五、参考文献1 物理化学实验(第4版),大学,2012年八月2 梁克中等,液体饱和蒸气压实验装置的改进,三峡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3 顺玉等,“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实验的改进,师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8年第5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