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香白酒酿造工艺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57827063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浓香白酒酿造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浓香白酒酿造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浓香白酒酿造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浓香白酒酿造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浓香白酒酿造工艺(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五粮型浓香白酒酿造工艺一、工艺流程原料验收(高粱)稻壳、粉碎清蒸饲料t清蒸丢糟t1F母糟T蒸馏(清蒸酒)及 T配料t量质摘酒t原酒t分级贮存蒸者、八、八、糊化(粮糟)勾调打量水过滤摊凉贮存大曲T粉碎T撒曲灌装灯检探入池发酵(分层入窖)成品入库出窖工艺要点: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为原料,以大麦和豌豆或小麦制成的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有的用麸曲和产酯酵母为糖化发酵剂),泥窖固态发酵,续糟配料,清蒸混烧,量质摘酒, 分级贮存,精心勾调。其主体香味成份为己酸乙酯。酒质的特点为无色或微黄色,清亮透明,窖香浓郁,甜绵爽净,纯正协调,余味悠长二、酿酒原辅料和水根据总结的经验,影响白酒质量主要有三

2、个方面叫做“一粮、 二曲、三工艺”把粮食放在了首位,故有“粮是酒之肉”的说法。1、酿酒原料:酿酒的原料有粮谷类、以甘薯干为主的薯类、代用原 料,生产中主要是用前两类原料,代用原料较少。由于白酒的品种不 同,使用的原料也各异。酿酒原料的不同和原料的质量优劣,与产出 的酒的质量和风格有极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生产中要严格选料。公 司采用高粱、大米、小麦、玉米、糯米五种粮食按照下列表格比例混 合生产。酿制五粮型的原料配比:品名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占比(%42(340KG27(220KG13( 100KG10(80KG8 (60KG(1)原料的感官理化要求:粮谷原料的感官要求:颗粒均匀饱满、新鲜、无虫蛀

3、、无霉变、 干燥适宜、无泥沙、无异杂味、无其它杂物。原料的理化要求见下表(%):名称水分淀粉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丹宁高粱12-1461-638.2-10.52-4.31.6-21.7-2.70.17-0.29大米12-13.572-747-90.1-0.31.5-1.80.4-1.2酒米13.1-15.368-735-81.4-2.50.4-0.60.8-0.9小麦12.8-1361-657.2-9.82.7-5.31.2-1.61.66-2.9玉米11-11.962-708-160.6-2.31.5-3.51.5-2.6(2)原料与产量、质量的关系高粱:高粱又名红粮,依穗的颜色可分为黄、红

4、、白、褐四种高粱;依籽粒含的淀粉性质来分有粳高粱和糯高粱。粳高粱含支链淀粉较多,结构紧密,较难溶于水,蛋白质含量高于糯高粱。糯高粱几乎 完全是直链淀粉,具有吸水性强,容易糊化的特点,是历史悠久的酿 酒原料,淀粉含量虽低于粳高粱但出酒率却比粳高粱高。 高粱是酿酒 的主要原料,在固态发酵中,经蒸煮后,疏松适度,熟而不粘,利于 发酵。大米:大米淀粉含量70%以上,质地纯正,结构疏松,利于糊化, 蛋白质、脂肪及纤维等含量较少。在混蒸式的蒸馏中,可将饭味带入 酒中,酿出的酒具有爽净的特点,故有“大米酿酒净”之说。糯米:糯米是酿酒的优质原料,淀粉含量比大米高,几乎百分之 百为直链淀粉,经蒸煮后,质软性粘可

5、糊烂,单独使用容易导致发酵 不正常,必须与其他原料配合使用。糯米酿出的酒甜。小麦:小麦不但是制曲的主要原料,而且还是酿酒的原料之一。 小麦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及其他成分,钾、铁、磷、 硫、镁等含量也适当。小麦的粘着力强,营养丰富,在发酵中产热量 较大,所以生产中单独使用应慎重。玉米:玉米品种很多,淀粉主要集中在胚乳内,颗粒结构紧密,质地坚硬,蒸煮时间宜很长才能使淀粉充分糊化,玉米含油脂高,产 生的油脂肪和咼级脂肪酸偏咼,由于杂醇油咼,(咼级醇)使酒生造, 就是所谓的“酒劲”,有助于酒的放香。 利用多粮作为制酒原料,根据其不同的物理、化学成分的区别, 体现出不同粮食的风味、发酵风味

6、的有机结合,它们的作用分别为: 高粱生醇、小麦生香、大米生甜、糯米生绵、玉米生助 ?香。2. 酿酒辅料 白酒中使用辅料的作用:调整酒醅的淀粉浓度、酸度、水分、发 酵温度,保证正常的发酵和提供蒸馏效率选择辅料的要求: 应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骨力, 适当的自然颗粒 度;不含异杂物,新鲜、干燥、不霉变,不含或少含营养物质及果胶 质等成份。稻壳:稻壳质地疏松,吸水性强,用量少而使发酵界面增大的特 点。稻壳中含有多缩戊糖和果胶质, 在酿酒过程中生成糠醛和甲醇等 物质。使用前必须清蒸 20-30 分钟,以除去异杂味和减少在酿酒中可 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稻壳是酿制大曲酒的主要辅料, 也是麸曲酒的上 等辅料,是

7、一种优良的填充剂,生产中用量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对 产品的产量、质量影响很大。一般要求 2-4 瓣的粗壳,不用细壳。3. 生产用水白酒生产用水,包括制曲、酒母,发酵、勾兑、包装用水等。 古代对酿酒用水就有严格的要求, 有“水甜而酒冽”、 水是“酿酒的 血液”等说法。 生产用水质量的优劣, 直接关系到糖化发酵是否能顺 利进行和成品酒质。1)水源的选择和水质的要求水源的选择应符合工业用水的一般条件,即水量充沛稳定,水 质优良、清洁、水温较低。酿酒生产用水应符合生活用水标准、要求: 外观: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凡是呈现微黄、混浊、 悬浮的小颗粒的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使用。口味:将水加热至203

8、0C, 口尝时应具有清爽气味、味净微甘,为水质良好。凡是有异杂味的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使用。 硬度:水的硬度是指水中存在钙、镁等金属盐的总量。质量较好的泉水硬度在8odH以下,白酒酿造水一般在硬水以下的硬度均可使 用。但勾兑用水在硬度在 8odH以下。碱度:碱度是指水中碱性物质总量,主要包括碱土金属中的钙、 镁、亚铁、锰、锌等盐类。碱度单位以德国度表示( 1 碱度相当于每 升水中含10mg氧化钙)水中适当的碱度可降低酒醅的酸度。白酒生 产用水以PH6-8 (中性)为好。(2)水质的处理 水的硬度过高会对白酒生产带来影响,一般生产中采用离子交 换法、硅藻土过滤机等进行处理。4. 制曲原料 用于白酒

9、生产的曲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曲有不同的制曲工艺, 使用的原料也不同。 选用原料, 一是要考虑培菌过程中满足微生物的 营养需要; 二是要考虑传统特点和原料特性。 一般选用含营养物质丰 富,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 并对形成白酒香味有益的物质做原 料。制大曲常用小麦、大麦、豌豆、蚕豆等;小曲以麦麸、大米或米 糠为原料;麸曲以麸皮为原料。我公司目前制曲原料为小麦。制曲原料的感官要求是:颗粒饱满,新鲜,无虫蛀、不霉变,干 燥适宜,无异杂味,无泥沙及其他杂物。三、大曲生产工艺1. 生产流程:小麦100 %7润料T破碎T粗麦粉T拌曲料(曲 母水踩曲f曲胚f堆积培养f成品曲f出房f贮存。大曲分为高温大曲(

10、发酵温度 63C以上),酱香型酒使用此类大 曲,中温大曲(发酵温度60C左右),浓香型使用此大曲,低温大曲 (发酵温度50 C左右)清香型酒使用此类大曲。高温大曲产生酱香 味,中温大曲产生浓香味,低温大曲产生清香味,用什么样的曲就产 什么样的酒。 大曲在生产白酒中主要作为糖化发酵剂, 其质量对白酒 的香型、质量、出酒率影响很大。所以说没要糖化发酵剂粮食就不能 转化为就, 行业人普遍认为 “曲是粮食变成酒的动力或者说曲是酒之 骨”之说。四、原料的粉碎五种粮食按比例准确配料后经充分粉碎拌匀(均匀度)90%),将五种粮食粉碎。粉碎的技术要求是: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的粉 碎度为 4、6、8 瓣,无整

11、粒混入。玉米的粉碎颗粒相当于前四种,不 大于 1/4 粒的混入。五、清蒸稻壳稻壳质地疏松,吸水性强,用量少而使发酵界面增大的特点。稻壳中含有多缩戊糖和果胶质,在酿酒过程中生成糠醛和甲醇等物 质。使用前必须清蒸30分钟以上,以除去异杂味和减少在酿酒中可能 产生的有害物质。并且要提前清蒸,拌料时必须使用熟(冷)稻壳。六、工艺条件投料:窖池容积10-12立方,投料800KG前期原料为高粱,待发酵正 常后添加其它辅作原料。料醅比:140-4.5 用糠:20%-25%(转排调整时可增加适量增加) 用曲:25% 其中:中温曲或中高温曲20% 高温曲5%入池条件:发酵期季节入池条件水分(%酸度(度)温度(C

12、)淀粉(%60天冬52-561.7-2.016-1918-2130天夏53-581.8-2.0低于窖温1-214-1660天春、秋53-571.6-1.918-2016-18七.开窖发酵期满的窖应去掉封泥,取糟蒸酒。粮糟窖的发酵期为60;回沙(丢糟)窖的发酵期为15天(酒精含量最高达6%左右)。起糟出窖时,先起出面糟,再起粮糟(母糟)。面糟单独蒸馏,蒸 后作丢糟处理,蒸得的丢糟酒,常回醅发酵。酒醅出窖时,要对酒醅的发酵情况进行感官鉴定, 包括对母糟和 黄水的观察和尝味。发酵正常,产、质量都好母糟应该:柔熟不腻、 疏松不糙、肉实有骨力,颗头大,呈深猪肝色,鼻嗅有酒香和酯香, 黄水透亮;口尝酸味小

13、,涩味大。出窖起糟到一定的深度,会出现黄水,应停止出窖。可在窖内 母糟中央挖一个 0.7m 直径、深至窖底的黄水坑;滴出黄水。这种操 作称为“滴窖降酸和“滴窖降水”。 一般每窖需舀 56 次,从开 始滴窖到起完母糟, 要求在 12h 以上完成黄水是窖内酒醅向下层渗出 的黄色淋浆水。 黄水可入锅底串蒸。 滴窖之目的在于防止母糟酸度过 高,酒醅含水太多,造成稻壳用量过大影响酒质。滴窖后的酒醅,含 水量一般控制在 60左右。八、上甄、清蒸酒、量质摘酒出窖后做到 4 甑活,上面三甑称粮糟(或称母糟,即上排入窖时 加入新料的醅子),最后装甄称面糟,(即上排入窖不加新料的醅子) , 即增加一甑丢糟。1.

14、装甑原则 要求以“松、轻、准、薄、匀、平”六字为原则。即物料要疏 松,装甑动作要轻巧,盖料要准确,物料不宜一下铺太厚,撒料及上 汽要均匀, 物料从底至上要求平整。 如果在装甑过程中偶尔造成物料 不平而上汽不匀时,可在不上汽的部位扒成一个坑,待上汽后,再用 辅料填平。装甑不应过满,以装平甑口为宜。2. 装甑操作 为了使水蒸汽与酒醅充分接触,装甑桶内的酒醅必须疏松,加 热用汽要缓、要探气装甑,轻倒匀撒,不压汽,不跑汽,四周压紧,装太慢,低沸点物损失,太快,压紧,高沸点物少。装甑时间大约35 45mi n。3. “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 。蒸馏目的,使成熟酒醅中的酒精成分、香味物质等挥发、浓缩、

15、提取出来; 同时,通过蒸馏排除出杂质, 得到所需的成品酒。 摘酒时, 以感官品尝判断酒质,切实做到边尝边摘(蒸馏时的总体要求:缓火 蒸馏,量质摘酒,掐头去尾,流酒速度: 2.2-0.5kg/min ,流酒温: 28-35 C,流酒时间约15-20min左右,断花时应截取酒尾,待油花满 面时则断尾,时间约需3035min)。先摘取酒头0.5您,可存放用来 调香,然后根据酒质情况量质摘酒,凡符合调味酒的摘为调味酒,符 合优级酒的摘为优级酒,依此类推,将酒按级入库。九、 配料、拌和、润粮、蒸煮糊化母糟分三甑进行清蒸酒,根据出池酸度、水分、及淀粉含量合 理的进行合理的配粮、糟、稻壳并掺拌均匀后分三甑蒸

16、煮糊化。 操作要点:三准确、两均匀 配粮要准确:根据冷热季投粮标准和母糟含残淀粉量配粮,冷季 粮糟比: 1:4 ,热季粮糟比: 1:4.5 。配糟要准确:根据甑的大小、起母糟量每甑应基本一致,出入控 制在 3%以内。配稻壳要准确:按工艺标准:粮稻壳比为 23-30%,假如熟(冷) 稻壳,使粮糟疏松不糙。拌粮要均匀:拌和粮粉时,必须做到无“灰包、疙瘩、白杆”出现,充分拌和均匀。拌稻壳要均匀:(同拌粮标准)不能使用生稻壳、热稻壳拌料。 红糟、面糟用稻壳量视糟醅情况确定,尽量少用。粮粉与稻壳不能同 时倒入。拌和时要快翻快拌,次数不可过多,时间不可过长。1、原料的清蒸粮食清蒸主要去除杂味提高粮香味,减

17、少酿造过程产生的有害物 质。2、原料的浸润浸润的目的:让原料中的淀粉颗粒充分吸收水分,更有利于酶、 微生物作用,为下一阶段淀粉更好地糊化、液化、糖化降解为可发酵 性糖创造条件。浸润的工艺条件因原料特性及后续工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浸润 水量、时间、温度。3、原料的蒸煮蒸煮目的:淀粉颗粒进一步的吸水、膨胀、进而糊化; 对原辅料进行灭菌,排除一些挥发性杂味; 原料成分及酒糟中成分相互作用,发生一定的变化。 十、打量水、摊凉、撒曲1收堆:将出甑的糟醅收堆。2. 打量水:量水的温度必须在 80 C以上;量水用量(水粮比)60-100%;量水必须泼洒均匀,严禁打“竹筒水”。打量水完毕后经堆闷的糟醅用铁锨均匀

18、地铺到晾床上,开启风扇,勤翻勤划23次, 打散疙瘩,测温后摊晾结束 。3撒曲、拌和:大曲用量(曲粮比) 25-30%。散曲时要做到低 撒匀铺,减少飞扬的损失;将大曲粉均匀翻划入糟醅中。4收摊场:将曲拌匀后的糟醅运入窖池,将晾糟床及周围的糟 醅清扫干净。十一、入窖底糟撒一层熟(冷)稻壳加以区分底糟,每入完一甑料,就要 踩紧踩平,造成厌氧条件。粮糟入窖完毕,撒上一层熟(冷)稻壳, 再入面糟,扒平踩紧,即可封窖发酵。入窖时,注意窖内粮糟不得高 出地面,加入面糟后,也不得高出地面 50cm以上,并要严格控制入 窖条件,包括入窖温度、酸度、水分和淀粉浓度 十二、封窖发酵入窖后的糟要在密封隔气隔热条件下进

19、行发酵, 按要求应做好以 下操作:1. 封窖 粮糟、面糟入窖踩紧后,可在面糟表面撒一层熟(冷)稻壳然后覆盖46cm的封窖泥。封窖泥是用优质黄泥和老的窖皮泥踩 柔和熟而成的。将泥抹平、抹光,以后每天清窖一次,因发酵酒醅下 沉而使封窖泥出现裂缝,应及时抹严,直到定型不裂为止,再在泥上 盖层塑料薄膜,膜上覆盖泥沙,以便隔热保温,并防止窖泥干裂。2窖池管理封窖后15天左右必须每天清窖,15天后12天清窖一次,保持窖帽表面清洁, 无杂物、避免裂口。窖帽上出现裂口必须及时清理、避免透气、跑香、烂糟。白酒发酵过程中物质的生成主要有两条路线,1、淀粉 糖化糖 发酵 乙醇(酒),主要决定出酒率。2、淀粉、蛋白质

20、、酯类多不复 杂反应 白酒中的微量成分(通常占白酒的1%-2%主要决定白酒的 香型、质量优劣等。这两条路线联系密切,不是孤立存在的。十三、窖内酒醅温度、含酒量变化大曲酒发酵要求其温度变化呈有规律性进行,即前缓、中挺、后 缓落。1.入窖温度要求控制在18-22 C,夏季以降至平地温度,进行 低温发酵。2 .升温幅度:升温发酵期一般10-15左右达到发酵最高温度, 最高升温达到35-38 C。每天升温1-2 C缓慢升温。热季812C (多 数为10C);冷季为1016C(多数为1314C)。3. 窖内最高温度稳定期:一般为四天左右。4. 窖内降温情况:稳定期后,每天以 0.251C之间缓慢下降。

21、下降期间随时又出现稳定期,但长短不一,根据情况一般为28天。 发酵期到3040天,已经降至最低温;冷季2225C,热季2730C, 就不会再降了,一直稳定到60天开窖。发酵规律可以用“前缓、中 挺、后缓落”概括。5. 酒精含量:第一阶段为主发酵期,包括有氧糖化、厌氧发酵 两个过程,在窖池中酒精含量逐步上升,15天左右达到最高,第二 阶段为主发酵期以后20天左右为生酸期,第三阶段为酯化期(产香 味期),随着发酵期延长,窖内酸、酯等物质的增加, 30 天以后酒精 略有下降(下降 1%)。总之发酵的主发酵期、生酸期、酯化期三个过程,它们不是严格 分开的,指的是主要作用,发酵期也会产生部分酸,生酸期中

22、也存在 发酵和酯化,酯化期也生酸,只是主次而已。 十四、白酒的老熟与勾调1. 贮存与老熟新蒸出的白酒,口味冲、燥辣、不醇和,需要贮存 13 年左右,使其老熟陈酿,然后才能勾兑调味,再贮存一段时间后,方可出厂。贮酒温度分为恒温和变温,恒温贮存把酒放山洞或人工修建房 屋,这种方法温度稳定酒的挥发小, 老熟较好一般要 3 年才达到最佳。 变温是在室外贮存, 昼夜温差大,这种方法酒的挥发大, 但老熟的快, 一般贮存 1年相当于 3年的效果 ,。2. 白酒老熟原理(1)挥发作用:新蒸馏的酒之所以呈现辛辣味以及不醇甜柔和。 主要是因为新酒中含有某些刺激性大,挥发性强的化学物质所引起 的。刚蒸出的新酒常含有

23、硫化氢、硫醇等挥发性的硫化物;同时也含 有醛类等刺激性强的挥发性物质。 这些物质是导致新酒刺激味强的主 要成分。上述物质在贮存期间, 能够自然挥发, 一般经半年的贮存后, 几乎检查不出酒中硫化物的存在,刺激味也大大减轻。(2)分子间的缔合:酒精和水都是极性分子,经贮存后,使乙 醇分子与水分子的排列逐步理顺, 从而加强了乙醇分子的束缚力, 降 低了乙醇分子的活度,使白酒口感变得柔和。与此同时,白酒中的其 他香味物质分子也会产生上述缔合作用。当酒中缔合的大分子群增 加,受到束缚的极性分子越多,酒质就会越绵软、柔和。(3)化学变化:白酒在贮存中还可以产生缓慢的化学变化。例 如:在醇酸酯化过程中,生成

24、新的产物酯,可以赋予白酒的酯香。3. 人工老熟 缩短周期,降低成本,采取人工的方法促进酒的老熟,称之为 人工老熟。 利用人工老熟的方法, 一般酒质略差的酒, 效果稍为明显, 质量好的酒,处理效果反而不明显。总之,自然老熟的效果优于人工3. 勾调(1)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成型靠勾兑。勾兑就是把贮存后的合格酒进行兑加、掺合,成为基本符合本 厂产品质量要求的基础酒。基础酒的标准是香气正、形成酒体、初具 风格。必须加强酿酒工艺管理,生产出优质的合格酒,同时还要加强 对合格酒贮存管理, 了解各罐合格酒的风格特点、 成品酒的质量指标 以及造成酒内邪杂味的原因。(2)勾调方法目前公司根据库存原酒的质量,选择合适酒进行勾调。 20 世纪60 年代以前,勾调基础酒时,全靠鼻嗅口尝和传统的言传身教,目 前它根据化验分析来的数据组合基础酒, 通过科学技术加强和完善现代检测技术,指导着白酒勾调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白酒中有益成分,降低了有害物质的含量, 提高了白酒的醇浄度, 适应了饮酒者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