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测定教学内容

上传人:ail****e1 文档编号:57822236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2.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植物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测定教学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植物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测定教学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植物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测定教学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植物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测定教学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测定教学内容(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业:农资1202姓名:平帆学号:3120100152日期:2015.3.27地点:农生环B249_成绩:_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八、讨论、心得沏广/次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土壤学实验 指导老师:倪吾钟实验名称:植物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测定 同组学生姓名: 余慧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三、实验材料与试剂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七、实验结果与分析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植物样品消煮液制备方法;2,掌握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与结果分析。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植物样品消煮一一HSO-H2Q消煮法在浓HSO溶液中,植物样品经过脱水、碳化、氧化等作用后,易分解的有机

2、物则分解. 再加入HO ,在热浓HSO溶液中会分解出新生态氧,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可继续分 解没被HSO破坏的有机物,使有机态氮全部转化为无机钱盐。 同时,样品中的有机磷也转 化为无机磷酸盐,植株中K以离子态存在。故可用同一消煮液分别测定 N、P、Ko2,植株全氮的测定一一靛酚蓝比色法经消煮待测液中氮主要以钱态氮存在,被测物浸提剂中的 nH+,在强碱性介质中与次 氯酸盐和苯酚反应,生成水溶性染料靛酚蓝,其深浅与溶液中的nH+-N含量呈正比,线性 范围为0.05-0.5mg/l 之间。3,植株全磷的测定一一铀铝黄比色法经消煮待测液中磷主要以磷酸盐存在,在酸性条件下,正磷酸能与偏铀酸和铝酸发生 反

3、应,形成黄色的三元杂多酸一铀铝磷酸 川。溶液黄色稳定,黄色的深浅与磷的含量成正 相关。4,植株全钾的测定一一火焰光度计法消煮待测液中难容硅酸盐分解,从而使矿物态钾转化为可溶性钾。待测液中钾主要以 钾离子形式存在,用酸溶解稀释后即可用火焰光度计测定。三、实验器材与仪器样品:三叶草,取于东七教学楼南侧,研磨过 18目筛备用;试剂:浓硫酸、300g/l HO、6mol/l NaO昭液、0.2%二硝基酚指示剂、酚溶液、次氯酸钠溶液、俊标准溶液(准确称量0.3142g经105c干燥2h的氯化镂(NHCl),用少量水溶解,移 100mL 容量瓶中,用吸收液稀释至刻度。此溶液 1.00mL=1mg的氨)、磷

4、标准液50mg/l (0.2195g干燥的KHPO 溶于水,加入5ml浓H2SO,于1L容量瓶中定容)、铀铝酸俊试剂(A液:将12.5g的铝酸镂(NH4) MoQ, ?4漳O,分析纯溶于200mL水中。B液:将0.625g的偏钮酸镂(NTVO,分析纯)溶于150mL沸水中,冷却后,加125mL浓硝酸(分析纯),冷却至室温。将 A液缓缓注入 B液中,不断搅匀,加水稀释到500mL)、100mg/LK标准溶液;器材:消煮管(100ml)、电子天平、红外线消化炉、100mL容量瓶、50mL容量瓶X 3、火 焰光度计。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 .植物样品消煮一一HSO-H2Q消煮法2 .植株全氮的测定

5、一一靛酚蓝比色法3,植株全磷的测定一一铀铝黄比色4,植株全钾的测定一一火焰光度计法吸取待测液10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定一容稀释至刻度吸取 500mg/l K标液 0,0,5 , 1,0, 2,5, 5,0, 10, 20ml于50mL容量瓶,各加1mL稀释10倍空白消煮液,力口 f水定容即得0, 1, 2, 5, 10, 20, 40mg/L K标准溶液以浓度最高的标准溶液定火焰光度计检流计的满 度,然后从稀到浓依次进行测定,记录检流计读数, 以检流计读数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五、 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1,植物全氮测定结果图1 N标准曲线0,7广0,60,50,40,30,20,10y =

6、1.2309xR2= 0,995200,10,20,30,40,50,6N (mg/l)0.70.60.50.40.30.20.10510152025表1植物全氮测定数据记录表质量m(g)吸光值Abs溶液氮质量浓度 p (mg/l)分取倍数ts显色液体积V(ml)植株全氮的质量分数(mg/g)实验组0.25260.41000.25011005049.51注:因对照被N污染,因此实际计算时,实验组吸光值减去空白参照吸光值(0.1021)后代入标线公式计算质量浓度。全氮含量计算公式:3= p XVXts/(m 3)102.植物全磷测定结果图2 P标准曲线0.8 ry = 0.0376xR2= 0.

7、9831P (mg/L)表2植物全磷测定数据记录表烘干样品质量m(g)吸光值Abs溶液磷质量浓度 p (mg/l)分取倍数ts显色液体积V(ml)植株全磷的质量分数(mg/g)实验组0.25260.14993.98710507.892注:全磷计算公式:3= p XVXts/(m 3) 103,植物全钾测定结果180001600014000W 12000R 10000 积 面 8000 峰 6000图3 K标准曲线y = 324.69xR2= 0,998640002000001020130K (mg/L)1405060表3植物全钾测定数据记录表烘干样品峰面积溶液钾质量分取倍数显色液体积植株全钾的

8、质里 m(g)Raw浓度 p (mg/l)tsV(ml)质量分数3 (mg/g)实验组0.2526617619.02105037.65注:全钾计算公式:3= p XVXts/(m 3)10六、实验结果与分析本组植株全氮、全磷、全钾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4.75mg/g, 7.892 mg/g, 37.65mg/g。据美国三叶草科学与技术书中介绍,杂三叶含磷26.0mg/g、钾27.4 mg/g ,全氮含量 则在20 mg/g左右。相比较,我们的实验值总体偏高,但未出现异常离散值。但在本实验 中,空白对照组污染都较为严重,所以并不能排除样品中其他组分变异带来对吸光值测定 的干扰。因此接下来的实验,建

9、议设置多个空白组,排除偶然误差带来的干扰。三叶草因其抗逆性强、返青早、产草量高、利用年限长,常作为经济林间作、畜禽鱼饲 草、水土保持和景观绿化的豆科牧草之一。测算值与理论值表面,三叶草的氮含量(尤其 是粗蛋白含量)与磷含量相对其他植物较高,因此也印证了三叶草的生物肥料价值冏。七、讨论、心得问题1.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需要注意事项1?植株消煮液制备(1)消煮开始时火要小;(2)加时要等器皿少冷后,提起小漏斗,直接将 WQ滴入溶液中;(3)消煮要彻底。消煮完全的标志是:溶液呈无色或清亮色;(4)消煮液最后要赶尽HQ o否则会影响氮、磷的比色测定。方法是消煮液呈清亮色 后再煮5-10分。也可观察液

10、面的波动,赶尽 H2Q后液面比较平静。植株全氮测定3(1)用0.3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时,反应终点现象是从淡红色变为无色;(2)必须保证酚溶液和次氯酸钠溶液有效。 本次实验中第一次使用的次氯酸钠溶液瓶 底有比较多的片状白色沉淀物。已知工业级次氯酸钠制备方法:1)电解冷稀NaCl溶液;2) Ca(ClO)2溶液与NaCO反应,滤去CaCO浓缩。据推测,出现这些白色沉淀物的可能来源是NaCl或者密封不好导致CO与CeT反应生成CaC因为酚溶液外观上无法判断差别,所以变质的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植物全磷测定(1)显色液的酸度要求在0.04-1.6mol.L -1H内,酸度过高时,显色不完全

11、或不显色, 酸度太低时则可能生成沉淀或其它物质的颜色;(2)比色要在15min-24h内完成,否则会因显色的三元杂多酸一锐铝磷酸未完全形成 或者分解带来实验结果测定的偏差。植株全钾测定(1)标准溶液和待测液的组份要基本相同。溶液组成的改变(包括酸碱、阴、阳离子的浓度)对测定结果有影响;(2)仪器状态(如空气压力、火焰的状态等)对测定结果有影响。问题2.植物全氮测定方法比较?目前常用的全氮测定方法有纳氏试剂比色法、靛酚蓝法和次卤酸盐氧化法45 o现对比三种方法的实验条件和准确性: 温度对显色反应的影响表1各方法最佳显色温度纳氏试剂比色法15-30.5水扬酸分光光度法(硝普钠作催化剂)18-33酚

12、盐法1 (硝普钠作催化剂)18-30酚盐法2 (M吊作催化剂)17-32.5次澳酸钠氧化一偶氮化比色法15-30.5次氯酸钠氧化一偶氮化比色法3542 酸度对显色反应的影响表2最佳酸度范围测定方法最佳pH范围纳氏试剂比色法11.84-12.30水扬酸分光光度法(硝普钠作催化剂)11.42-12.35酚盐法1 (硝普钠作催化剂)10.48-11.52酚盐法2 (MV,作催化剂)11.25-11.75次澳酸钠氧化一偶氮化比色法11.5-12.0次氯酸钠氧化一偶氮化比色法11.8-12.2显色时间及其稳定性表3时间的影响测定方法时间(min)时间(min)定时间(h)纳氏试剂比色法-100.5水扬酸

13、分光光度法 (硝普钠作催化剂)-6015酚盐法1 (硝普钠作催化剂)-9018酚盐法2 (MK+作催化剂)-1020次澳酸钠氧化一偶氮化比色法30151.5次氯酸钠氧化一偶氮化比色法40102方法精密度的考察表4各种测定方法的精密度测定方法测定值(ug/10ml)(ug/1 0ml )相对标准 偏差(%纳氏试剂比色法24.1324.625.7824.872.7124.7524.3525.60水扬酸分光光度法0.39400.39240.40490.39241.49(硝普钠作催化剂)0.40320.40600.3960酚盐法1 (硝普钠作0.96900.98900.95800.97631.79催化

14、剂)0.97400.96501.003酚盐法2(Mn+作催化1.9161.9481.9141.9431.55剂)1.9721.9821.906次澳酸钠氧化一偶氮0.38960.38160.39400.39252.22化比色法0.40160.38520.4032次氯酸钠氧化一偶氮0.38920.40400.38080.39422.50化比色法0.38680.40320.4012因此,对比以上数据,总结得纳氏试剂比法简便、快速、操作易于掌握,准确度与灵敏度基本上能满足分析要求,适于现场测定用植物氨氮测定;水扬酸-次氯酸盐分光光度法,灵敏、准确,操作较简便易于掌握,适于实验室测定水体氨氮的含量;苯酚

15、-次氯酸盐光 度法反应机理和条件与水扬酸法类同,由于试剂有毒配制麻烦又不易保存,而氨基酸干扰也 较大,显色时间过长(90min),显然水扬酸法优于本法;次卤酸盐氧化法,灵敏度较高,但实 验条件较难掌握,重现性差,氨基酸对本法干扰大。还应指出的是本法测定结果是氨氮与硝 酸盐氮之和,若待测样品含亚硝酸盐时,部分亚硝酸盐也被氧化,致使测定结果产生较大误 差。问题3.消煮滴加过氧化氢时颜色变化?消煮时预先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炭化和氧化植物样品,之后加入少量水润湿。而消 煮一段时间后加入的过氧化氢,能将有机氮、磷和矿化钾分别转化为俊态氮、磷酸盐、离 子态钾后便于后续各组分的全量测定(具体见原理部分)。因

16、过氧化氢-硫酸体系相对高氯 酸-硫酸体系更加温和,氮的损失(转变为氮气损失)更少,效果更好(上图为第二次加过 氧化氢时,每滴加一滴的变色情况)而更为常用。过氧化氢溶液滴加时,需待消煮体系从 200 c稍冷却滴加,若趁热加入则会造成过氧化氢受热分解损失,降低氧化效果。参考文献1 土壤农化分析.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2何能学,朱朝碧.白三叶草种植技术及经济价值J.四川畜牧兽医,2003, 30(2):42-42.3张升晖,冯建章.水体中氨氮测定方法的讨论J.饲料工业,1995, (4):31-33.4高凤梅,武际.2种植株全氮测定方法比较J.现代农业科技,2012, (14):204-205.5孙宗训.凯氏定氮法和奈氏比色法测定植株全氮方法的比较J.现代农业科技,2011, (24):41-4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