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57809263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doc(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20_.9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材分析p :本册教材包括蒙书诵读等十个单元。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你还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

2、中国的民族艺术 教学目标: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熟读成诵。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教学重难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统文化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

3、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措施:1、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师讲解、学生讲故事、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课时安排:周次课题 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第八周第九周第十周第十一周第十二周第十三周第十四周第十五周第十六周千字文(节选一)千字文(节选二)千字文(节选三)月夜乡思山中济

4、上作断句宣城见杜鹃花送柴侍御喜见外弟又言别重别周尚书送友人送别淮上与友人别塞下曲秋望(其五)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塞上听吹箫 征人怨文学巨匠李白文学巨匠杜甫文学巨匠苏轼文学巨匠曹雪芹从军行七首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综合计划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传统文化六年级小学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守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浏览经典、浏览思想、浏览文化、浏览精神,无穷相信书籍的气力,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一、教材分析p :小学 传统文化 教科书共分六

5、册,其中六年级学习 大部份学生碰到题目能积极动脑思考。总的来讲学生学习风气浓厚,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动脑,主动大胆的回答题目。大部份学生学习认真,能够背诵课文,并能司出其中的道理。四、教学措施: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爱好,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自愿的学、主动的学。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优生帮助差生学习。2、采取读、诵、记、背的方法,读熟了,背过了,再渐渐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五、每周一课附送:小学六年级体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小学六年级体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小学六年级体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上册体育六年级小学一、学生情

6、况分析p 本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差异较大,各班学生的体质也不尽相同,构成有的学生不认真锻炼也能得优秀的情况,而有的学生认真了却得不到好成绩。这些在课上是要加以研究的题目,在评价机制上也要加以研究。二、教学分析p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增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进步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熟悉自己的身体和把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把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

7、发展身体素质,进步身体基本活动能力。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爱好和积极性,和英勇,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良好品质。四、教学重点1、坚持 健康 3、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服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4、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答应不得随便移动器材教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5、要爱惜体育器材,不得故意侵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课次 学 习 目 标 教 材 内 容 一、1、使学生了解本学期的要求。 理论课2、通过本课使学生逐渐把握跳跃的基本技能、技能。养学生正确的走姿,进一步

8、熟练行进间三种转法的动作技能。 跳跃:蹲踞式跳远队列:行进间三种转法 二、1、发展手臂气力,进步手段、手指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英勇、顽强的精神。跳跃:蹲踞式跳远技能: 肩肘倒立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p :我任教四年级两个班的传统文化,学生们比较喜欢这门学科,但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大多数孩子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但有的孩子不喜欢诵读.二、教材分析p :(一)、教学目的要求:本套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

9、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二)、教材结构:本册教材包括蒙书诵读、诗词诵读(一)、古城建筑、文学巨匠(一)、文学巨匠(二)、诗词诵读(二)、文学巨匠(三)、传统工艺、陶瓷艺术共十个单元,34个课时。(三)教材编排原则: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

10、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没更关注过程。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四、教学重点: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2养成良好品德。3.欣赏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五、教学难点: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2

11、养成良好品德。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良好情操。六、教学措施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七、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2.要注重学习方式的主动性。3.要体现教学过

12、程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八、教学进度表:周次、内容:1 总体了解本学期内容。2 千字文(一)3 千字文(二)4 千字文(三)5 古诗两首6 古诗两首7 古诗两首8 古城9 塔10 桥11 楼阁12 我当小导游13 屈原 14 李白15 杜甫16 苏轼17 关汉卿18 曹雪芹19 古诗两首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二: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915字)一、指导思想: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以“一山一水一圣人”为代表的齐鲁文化最为突出。本套课程设计,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人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

13、少年儿童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志趣,提高综合文化素质,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二、教材分析p :本套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本套教材包含“经典驿站”、“艺术乐园”两个单元。“经典驿站”: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中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包括:声律启蒙、增广贤文、弟子规、幼学杂诗、中华改良杂字、千家诗、神童诗随园诗话、世说新语节选部分内容,共17课。“艺术乐园”: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摘抄部分格言警句供同学们欣赏。 教材的基本呈现形式为:“经

14、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的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的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成长袋”(为学生提供一个总结评价、积累沉淀的空间)。三、教学措施1、要精心备课,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全面搜集教学材料,做到讲解全面,便于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经典。2、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结合少年儿童的个性生活体验,为他们学习中华民族文化拓展了广阔的空间,营造了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3、拓展学生的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

15、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4、教学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己的诵读、感悟、参与和交流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尝试和实践的过程中丰富情感,获取知识技能。5、努力作到四个“优化”,即优化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方法,优化师生关系,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围绕以活动反馈机制为主题,以活动串起学生表现,提高教学质量。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三: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837字)一、指导思想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

16、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二、教材分析p 本册教材包括两个单元经典驿站和艺术乐园,共有十八课。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在“经典驿站”里,你会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三、教学目标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3、

17、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四、教学重难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

18、养。五、教学措施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四:小学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1721字)一、学情分析p 现在,大部分学生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需要,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关心不够,养成了孩子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风和学习习惯,致使学生的学习水平、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很大。这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以前的学习中,

19、学生对三字经、弟子规等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学习积累,对论语等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理应把传统文化致使精髓灌输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堂堂正正、真正的中国人。二、教材分析p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四个单元。“经典驿站”部分主要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让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分为三字经、幼学琼林以及山海经三个部分。“名人长廊”部分主要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名人,借鉴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孔子”“孟子

20、”“晏子”“孔融”四位历史名人的故事。“名胜佳境”:部分主要了解黄河、泰山等名胜,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艺术乐园”部分引领学生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心。本章节主要分为“歇后语”和“民谣”两个部分。上学期我们学习了重点“经典驿站”“名人长廊”这两部份。本学期,我们重点学习“名胜佳境”“艺术乐园”这两个部分。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设计丰

21、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教学目标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

22、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3、养成良好品德。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此外,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强调情操,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礼义,一举一动要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强调廉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奉献,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良心,就是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道德之人,不做伤天害理事。所有这些,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四、教学重难点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2、养成良好品德。五、教学措施1、要关注学生的

23、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六、教学进度周次、教学内容:1三字经(节选一)2三字经(节选二)3三字经(节选三)4百家姓(节选)5国庆节放假6牛郎织女7孟姜女8梁山伯与祝英台9白蛇传10农历11二十四节气12

24、十二生肖13题菊花14酌贪泉15夏日绝句16武术17蹴鞠18围棋和象棋19-21复习四年级一班第二学期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二、教学目标: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熟读成诵。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三、教学重难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

25、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统文化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本学期学习610单元四、教学措施:1、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师讲解、学生讲故事、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等。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五、课时安排:周次课题第一周第171

26、8课古诗两首第二周第1920课古诗两首第三周第2120课古诗两首第四周第23课 丝绸之路第五周第24课课玄奘取经第六周第25课鉴真东渡第七周第26课郑和下西洋第八周第27课玉器第九周第28课青铜器第十周第29课漆器第十一周第30课文房四宝第十二周第31课彩陶与黑陶第十三周第32课唐三彩第十四周第33课瓷器第十五周第34课紫砂壶第十六周探究课欣赏与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教材目标:1、让学生感悟到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2、让学生了解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中国人曾经活的多么大气,多么自尊,多么圣洁!他们的人格是多么高尚!3、通过学习“名胜游踪”,让学生欣

27、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懂得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4、通过学习“艺术乐园”让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5、通过本书的学习让学生感觉做一个中国人真好! 教学措施:1、诵读,记背。再慢慢品尝,感悟。2、对其中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研究。3、将这本书扩展出去,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对我们的民族文 化有更深的了解,夯实我们民族的根。做一个真正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教学时间:每周一课时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p :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三年级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已经培养了一些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古诗的朗诵、欣赏和背诵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对于

28、这个班的部分同学来说,理解能力和背诵能力还有待于提高。二、教材分析p :本册教材分单元编排,全册分为四单元。单元题材明确,建构合理,分别分类的为小学生们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每单元的分类内涵丰富,简单易懂,既富有教育价值,又能体现各类文化的特点。本册四个单元为: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 经典驿站又安排了唐诗五首,宋词五首,元曲两首。名人长廊中通过作品为学生们描写了蔡文姬、陶渊明、李白三位古代名人。名胜佳境中通过诗词作品为我们介绍了古代人所描写的三孔(孔府、孔林、孔庙)和长江的美景。在艺术乐园中又安排了谜语(字谜、画谜)和谚语(农谚篇、学志篇)。三、教学目标:1、知道唐代有名的诗

29、人,了解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2、知道“词”的来,体会宋词的精神风貌。3、了解元曲与诗词的不同,体会元曲的风格和韵味。4、认识和熟识三位古代名人,并能从其作品中体会其创作特点及其时代背景。5、通过熟读古代作品,从其文字中体会古代人所描绘的三孔及长江之美。6、在谜语及谚语中体会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四、教学措施:1、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参与程度纳入考察范围。2、认真备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3、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多鼓励,少批评。4、鼓励学生多背诵一些传统诗句,从课外学习中探究中华深奥的文化内涵。教材分析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是

30、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本册共有26课,包含“经典驿站”、“人物长廊”、“名胜游踪”和“艺术乐园”四个单元。内容具有活动性、趣味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学生活泼好动,因入学不久,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但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很高。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篇或段),能大体了解其意思。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诵读等活动,能结合教材插图理解诗文大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3.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培养自己热爱中华传统习俗的感情。4.初步了解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提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知

31、能力。5.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名人、名胜古迹等,能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尝试参加校内外的传统文化活动。6.逐步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7.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教学重点1.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篇或段),大体了解其意思。2.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培养自己热爱中华传统习俗的感情。3.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初步具有诚实守信、关心他人的意识。教学难点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诵读等活动,结合教材插图理解诗文大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教学措施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鳄鱼吃人”等。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教学进度九 月:唐诗十 月:宋词十一月:元曲及名人长廊十二月:三孔 长江一 月:谜语 谚语教学时间分配每课一课时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工作总结(共13篇)教学工作总结四上传统文化(共7篇)传统文化继承教学设计(共13篇)小学一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学工作总结(共5篇)大学传统文化教学工作总结第 29 页 共 2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