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水库降等论证报告(共34页)

上传人:hknru****knru 文档编号:57787105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72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XXX水库降等论证报告(共3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XXX水库降等论证报告(共3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XXX水库降等论证报告(共3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XXX水库降等论证报告(共3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水库降等论证报告(共34页)(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工程咨询x级证书:工程设计x级证书:xx水库降等论证报告(送审稿) 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年xx月工程咨询x级证书:工程设计x级证书:xx水库降等论证报告批准:xxx核定:xxx审查:xxx校核:xxx 编写: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年xx月目 录1概述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21.3 编制原则42工程现状52.1 水库现状52.2工程地质结构82.2.1地形、地貌、地震82.2.2工程地质82.2.3水文地质条件82.3大坝安全评价及结论92.3.1大坝工程质量评价92.3.2大坝防洪能力校核112.3.3综合结

2、论203水库降等理由213.1原设计标准过高213.2实际库容小于10万m3223.3结论234水库降等风险评估244.1水库降等对环境的影响244.2水库降等对经济的影响244.3水库降等对社会的影响244.4结论255水库降等后相关事宜处理265.1水库降等后农田灌溉、防洪问题的处理265.2水库降等后淤积泥沙处理265.3水库降等后水库财产管理问题265.4水库降等后水库管理人员安置问题265.5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275.5.1 工程措施275.5.2 非工程措施276结论与建议296.1结论296.2建议29附图专心-专注-专业xx水库工程特性表水库名称xx水库放水涵(隧洞)型 式现

3、浇砼圆涵所在河流xx河 进口底高程34.24m管理单位xx镇xx村断面尺寸0.315m所在地点xx市xx区xx镇xx村最大放水流量0.08 m3/s主管部门xx镇人民政府溢洪道型 式正槽式集水面积0.21km2底板高程39.5m总库容8.92万m3底 宽2.0m兴利库容7.0万m3最大泄量0.7m3/s正常库容7.62万m3洪水标准设 计10年竣工日期1968年8月校 核20年主坝实 际10年坝型均质土坝效益灌溉面积0.03万亩坝顶高程40.5m最大坝高5.7m乡镇供水/坝顶宽度4.0m水库下游影响铁 路/坝顶轴长度125m公 路大坝距下游xx路2.0km 副坝村 庄距xx镇9.5km坝型/人

4、 口500人坝顶高程/最大坝高/耕 地0.07万亩坝顶宽度/坝顶轴长度/工程概况:xx水库位于xx省xx市xx区xx镇xx村,所在河流为xx河,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型水利工程。工程枢纽地理位置位于东经xxxxxxx,北纬xxxxxx,距离xx镇人民政府9.5km。水库集雨面积0.21km2,干流长度812m,干流平均坡降1.47%。该水库1968年建成投入使用,2016年xx省xx市xx区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报告对上下游坝坡进行了修整和衬护,对溢洪道进行了改造,枢纽建筑主要由大坝、溢洪道、放水涵组成。经复核,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水库设计灌溉面积

5、0.03万亩。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为40.5m,最大坝高为5.7m,溢洪道进口为正槽式宽顶堰型式,堰顶高程39.5m,放水涵进口高程36.09m,内径为0.315m,采用现浇砼圆涵放水。1概述1.1 编制目的xx水库始建于1968年01月01日,于1968年08月30日竣工验收并下闸蓄水,枢纽建筑物由大坝、溢洪道及放水涵洞三部分组成,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坝体坐落于坚土层上。据2014年小型水库大坝注册登记申报表,坝顶轴线长125m,坝高8m,设计总库容为14万m3,坝址以上流域面积0.4km2。经我司测量复核后,xx水库坝顶高程为40.50m,溢洪道底板高程为39.50m,水库坝顶轴线长1

6、25m,坝高5.7m,设计总库容为9.73万m3,坝址以上流域面积0.21km2,主河道长812m,平均比降1.47%。xx水库1968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运行期间出现过坝面受损变形、坝体渗流、溢洪道坍塌以及输水管阻塞等险情,自2016年按照xx省xx市xx区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报告的要求对上下游坝坡进行了修整和衬护,对输水涵以及溢洪道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加固等处理,并通过验收,大坝安全性能得到保障。但经我司现场查勘及查阅相关资料,复核结果表明xx水库实际库容不足10万m3,水库的灌溉、防洪功能达不到原设计要求,水库无管理用房。并且按照渡汛要求,在有限的兴利库容条件下,汛期还要腾空库容,汛

7、未难满蓄,往往致使水库灌溉供水不足。从各方面考虑,xx水库不能正常发挥原设计功能效益。根据水利部发出的18号令,颁布施行水库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宜对xx水库进行将等处理,以保证水库工程安全、节约运行维护成本和发挥相应效益。1.2 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1、法律法规及部委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施行,2016年7月修订) ;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1月1日实施,2016年7月2日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1991年7月2日,2011年1月8日第二次修订) ; (4)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1第78号, 2011年1

8、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5)关于印发(试行)的通知(湘水函2017179号);(6)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通则(水利部水管1994106号);(7)水库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18号)(8)水库管理通则(1980年11月22日颁布实施);2、技术规范及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2014);(2)水库降等与报废标准(SL605-2013);(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2015);(5)中 华 人 民 共 和

9、 国 水 利 部 水 利 水 电 工 程 水 文 计 算 规 范 (SL278-2002);(6)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7)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SL206-98);(8)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9)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99-2013);(10)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2017);(11)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3、技术文件及资料(1)xx省一般小型病险水库安全认定报告书(xx市xx区xx局,2016年3月13日);(2)小型水库大坝注册登记申报表(xx市xx区xx镇农业综合服务站,2

10、016年07月27日);(3)(试行)(xx省水利厅2017年8月颁布实施);(4)xx省xx市xx区规划局万分之一地形图;(5)其他业主提供的技术资料。1.3 编制原则本次报告是在现有的工程设施下,参照水库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SL605-2013,针对xx水库进行降级的论证报告。在论证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原则,突出重点,采取有效工程措施确保xx水库安全降级,最大限度减轻因水库降等而产生的灾害。具体原则如下:(1)水库降级工程的实施,要从保障人民的利益出发,以确保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2)水库降等时要严格执行有关水库降等规章条例,维护社会稳定。(3)工程实施方案具体设计时需进

11、行必要的工程勘测并复核河道水位,一方面保证排水安全,另一方面控制工程投资。(4)工程实施方案要对水库降等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同时还要进一步研究工程报废后的影响以及补偿措施。2工程现状2.1 水库现状xx水库位于xx省xx市xx区xx镇xx村,大坝距离xx镇人民政府9.5km,距xx路1.2km,距长炼4.5km。地理坐标为东经xxxxxxx,北纬xxxxxx。xx水库设计灌溉面积0.0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03万亩,影响人口500人,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并兼有灌溉、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小()型水库。xx水库始建于1968年01月01日,于1968年08月30日竣工验收并下闸蓄水,枢纽建筑

12、物由大坝、溢洪道及放水涵洞三部分组成,坝体坐落于坚隔土层之上。据2014年小型水库大坝注册登记申报表,坝顶轴线长125m,坝高8.0m,设计总库容为14万m3,坝址以上流域面积0.4km2。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设计洪水,300年一遇校核洪水,工程等别为V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经过2008年水管体制改革后水库由xx镇xx村管理,水库主管单位为xx镇人民政府。经实测,经我司测量复核后,xx水库坝顶高程为40.50m,溢洪道底板高程为39.5m,坝顶轴线长125m,坝高5.7m,设计总库容为8.92万m3,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0.21km2,主河道长约812m,河床平均比降

13、1.47%。xx水库于2016年进行了除险加固,其主要加固措施:大坝上游坝面现浇C20砼块加固;下游坝坡采取了植草护坡措施,并在坝脚增设贴坡排水设施;设置了跨溢洪道控制段的交通桥1座,并夯实坝顶,以及铺设泥结石来改善交通出行;对溢洪道控制段基础进行了帷幕灌浆;进口段、控制段、泄槽段底板拆除重建现浇钢筋砼,两侧建砼挡土墙,在出口处设置消力池,护砌长20m的泄水渠并对其清淤;拆除了原输水涵进口卧管,改建为钢筋砼卧管及消力池;通过明挖拆除输水涵管,重建为以内径315mm的PE管作为内衬外浇钢筋砼涵,并在输水涵出口重建消力池,消力池后的渠道改造长45m。根据我司设计人员的现场查勘,xx水库运行现状情况

14、如下:现上游坝坡进行了C20砼护坡,表面平整,无大的裂缝,无大的冲沟和塌坑现象,上游游坝坡正常蓄水位以上和下游坝植被较好,具有较好的防护功能。放水设施由涵管和卧管组成,输水涵位于大坝右侧,涵管为PE管外包钢筋砼结构,卧管位于大坝右侧上游山坡上,放水卧管为钢筋砼结构,放水孔径315mm。溢洪道为无闸门控制的正槽开敞式宽顶堰,梯形断面,已护砌,底宽3m,边坡坡比为1:0.75,堰顶高程39.5m。xx水库无管护用房,无大坝安全监测设施。xx水库现状1xx水库现状2上游坝坡上游坝坡坡面下游坝坡坝顶溢洪道溢洪道泄水渠2.2工程地质结构2.2.1地形、地貌、地震xx区属幕阜山余脉向汉江平原过渡地带,区内

15、群峰起伏,矮丘遍布,河港纵横,湖泊众多,整个地势由东南至西北呈阶梯状向长江倾斜。xx水库位于xx区xx镇xx村,坝址以上集水面积为0.42km2,海拔高程3540m。依照中国地震动参系数区划图(GB18306-2015),本项目所在区域地震基本烈度小于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2.2.2工程地质库区出露地层有冷家溪群、第四系。冷家溪群(Pt2L)岩性主要以粉砂质板岩、泥质板岩、硅质板岩为主,其中硅质板岩呈较厚的夹层产出,岩石呈灰绿色,岩性较坚硬,不易风化。第四系:主要为全新河、湖沉积物,次为粘土、砂质粘土;亦有零星分布于山丘谷地的残、坡积物等松散沉积物

16、。2.2.3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主要为冲积层孔隙潜水、残坡积层孔隙潜水和风化层裂隙水含水层。冲积层孔隙潜水分布于小块冲积、洪积平原。残坡积层孔隙潜水含水层主要由泥质板岩风化残坡积物组成,岩性为粘土、碎石土。风化层裂隙水分布于残坡积层之下,岩性为全风化的泥质板岩。隔水层:泥质板岩深部岩石完整,基本不含水,为相对隔水层。区内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径流主要受地形条件控制。地下水沿风化层、节理裂隙渗透运移,在地势低洼处或途中受阻情况下,以泉水形式或散流形式排泄。2.3大坝安全评价及结论2.3.1大坝工程质量评价水库工程质量评价依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xx水库工程原设计资料,水库运行过程中的

17、除险加固补充设计资料及工程记录。二是通过现场巡视、检查、复核建筑物的形体尺寸、外部质量以及运行情况等是否达到了原设计的要求和功能。三是向参与工程建设的管理人员了解水库情况,调查结果如下:1、坝体坝顶较为平整,为。上游坝坡由C20砼块加固,下游坝坡正常蓄水位以上和下游坝植被较好,具有较好的防护功能,坝坡未见明显渗漏现象。2、坝基及坝区大坝坝基座落在坚土层上,目前,坝基未见明显渗漏现象。3、溢洪道溢洪道及泄槽有衬砌,无垮塌,溢洪道控制段设有交通桥。4、输水管道输水涵管进口卧管无裂缝、渗水、堵塞、垮塌等损坏现象;输水涵出口流态正常,无杂物堆积现象。5、其他无管护用房,有简单的大坝安全监测设施。表2.

18、3-1 大坝现场安全检查情况表安全检查部位检查内容坝 体坝 顶较为平整,为防浪墙无上游坝坡C20砼块护坡下游坝坡植被较好坝 脚无渗漏坝 基和坝区坝 基无渗漏坝 端坝体与岸坡连接处无裂缝、错动等现象;两岸坝端区无裂缝、滑动、崩塌、溶蚀、隆起、塌坑等坝脚近区无渗漏坝端岸坡坝岸坡较缓,无裂缝、滑坡等迹象;无隆起、塌陷或其他损坏现象上游铺盖无铺盖输、泄水洞(管)引水段钢筋砼卧管放水,较为完好进水塔(或竖井)无进水塔洞(管)身PE管外浇钢筋砼涵无淤积、堵塞情况,运行良好出口流态正常消能工无闸门无动力及启闭机无工作桥无溢洪道进水段(引渠)无控制段(或闸室)有衬砌,较为完好泄槽有衬砌,较为完好消能工无对有闸

19、门控制的情况无闸门及工作桥2.3.2大坝防洪能力校核2.3.2.1流域几何特征参数经实测并结合万分之一地形图量算,xx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0.21km2,主河道长约812m,河床平均比降1.47%。水库上游植被条件较好,水土流失较轻微。2.3.2.2工程等级及洪水标准xx水库总库容8.92万m3,不足10m3,根据,xx水库为骨干山塘,工程等别为,建筑物级别为6级,确定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2.3.2.3设计洪峰流量计算项目区内无水文站、雨量站,属于无资料地区,设计洪水采用xx省暴雨查算手册(修编版)(xx省水利水电厅2016年编制,以下简称手册)计算。1、设

20、计暴雨的推求与查算1)点暴雨、面暴雨的查算据手册查算,年最大24小时暴雨平均值为110mm。2)暴雨的时程分配根据H24面和F,查图二十六、图二十七得各设计频率n2、n3。根据手册中的暴雨公式: H1=H24面24n3-16n2-n3H3=H24面24n3-16n2-n331-n2H6=H24面24n3-161-n3H12=H24面24n3-1121-n3分别求出1、3、6、12小时的面暴雨。根据手册中的概化雨型时程分配的百分数列表计算各时段的降雨过程,查手册图四十知该流域属产流分区第区,得初损o=35mm,扣除初损o,得时段净雨深R总。地表径流深R上=R总值查手册表(十一)得各设计频率时。x

21、x水库坝址暴雨时程分配计算结果如下表2.3-2:表2.3-2 暴雨时程分配表项 目P5%P10%n20.5790.621n30.7560.779H181.172.7H3128.9110.2H6172.5143.3H12204.3167.02、设计洪水1) 求净峰流量Qm及汇流时间根据公式:其中F为流域面积(km2)、J为干流坡降、L为干流长度(km)。水库坝址以上流域地植被较好,山坡较陡,查手册图四十一,用图中平均线公式计算得m。计算Rt/t,根据时段净雨R上,自最大时段净雨开始,向前后相邻时段连续累加后,除以相应的历时,得Rt/t值。用试算法求得净峰流量Qm及汇流时间:2) 用径流分配系数法

22、求地面径流过程:已知R上、Qm、F,则时段地面径流总量:因此,选用径流分配系数表(十二)中峰量比与Qm/Qi接近的值进行分配,为了不使峰值偏低,应作适当调整。然后用各时段分配系数分别乘以Qi,即得相应净雨深(R上)的地面径流过程Qi。3) 地下径流过程的计算:地下径流深R下=R总-R上,由Qi过程可知地面径流过程底宽为B小时,以第T小时处为地下径流峰值:。按等腰三角形关系求地下径流峰值Qm地。自Qm地开始每增减一个时段,其流量即减少一个Q地=Qm地/B,于是得出Q0过程(即地下径流过程) ,Qi+Q0即得设计洪水过程线。设计洪水见表2.3-3,设计洪水过程线见表2.3-4,设计洪峰流量见表2.

23、3-5。表2.3-3 设计洪水计算表 项目P5%P10%F0.210.21L0.8000.800J0.0150.0154.824.82m0.280.28Qm2.131.722.232.36R上155.23116.56Qi9.056.80Qm/Qi0.2350.252R下51.7443.11B23.0017.00Qm地0.130.15Q地0.0060.009表2.3-4 设计洪水过程线表 T(h)P5%P10%00.0060.00910.190.2321.211.2932.161.7541.101.0350.850.7060.660.5670.560.4680.490.3890.430.3310

24、0.380.29110.350.24120.320.22130.290.18140.270.16150.230.15160.210.15170.180.14180.170.13190.160.12200.150.11210.130.10220.130.10230.130.09240.120.08250.110.07260.110.06270.100.05280.100.04290.090.03300.090.03310.080.02320.070.01330.07340.06350.06360.05370.05380.04390.03400.03410.02420.02430.01440.01

25、450.004)设计洪水总量的计算采用公式Wmp=R总F1000(m3)计算洪水总量。得水库坝址各设计频率洪水总量详见表2.3-5。表2.3-5 洪水计算成果表分区QMWmpP=5%2.1610.2624.35P=10%1.758.3333.353、合理性分析由表2.3-5,其洪峰模数与当地类似地区相符,计算成果合理。2.3.2.4调洪演算1、库容曲线和泄流计算经1:10000地形图复核,库容曲线如表2.3-6,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1。表2.3-6 xx水库库容曲线水位(m)35363738394041库容(104m3)0.010.531.78

26、3.736.219.1512.91面积(104m2)0.150.891.632.242.723.204.32由于xx水库缺乏资料,本次库容曲线,根据1:10000地形图及实测资料推求得。图2.3-1 xx水库水位-面积/库容关系曲线水库溢流堰的形式为宽顶堰,进口底板高程39.5m,堰顶宽1.5m。泄流量参照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编著的水力计算手册推荐的公式计算,如下式:成果如表2.3-6。Q=mBH03/2式中:Q流量,m3/s H0堰上水头,mB为堰顶宽度m为流量系数,考虑侧收缩后取0.37 2、调洪演算的基本原则1) 除溢洪道以外,其它输水设施(如灌溉涵)均不参与泄洪。2) 起调水位为正常蓄水位

27、,以溢洪道的最大溢流能力泄洪。3、调洪演算的基本方程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调洪演算的基本方程为:0.5(Qi+Qi+1)t-0.5(qi+qi+1)tVVi+1-Vi式中:Q入库流量(m3/s) q出库流量(m3/s)V库容(万m3)t计算时段长(s)i时段编号4、调洪演算根据入库流量过程线、库容曲线和泄流曲线,利用调洪演算的基本方程,采用试算法求得xx水库20年一遇的洪水位为39.93m,10年一遇的洪水位为39.89m,详见表2.3-7。表2.3-7 调洪演算表频率P=5%P=10%时段 水位 河道流量 溢洪道流量 水位 河道流量 溢洪道流量 139.510.190.0039.510.230.

28、00239.591.210.0739.601.290.08339.772.160.3439.761.750.32439.891.100.6039.861.030.53539.930.850.6839.890.700.60639.930.660.7039.890.560.61739.920.560.6839.880.460.59839.910.490.6439.870.380.55939.890.430.6039.850.330.511039.870.380.5839.830.290.47泄水曲线库水位曲线来水曲线图2.3-25%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泄水曲线库水位曲线来水曲线图2.3-310%水位流

29、量关系曲线根据现状泄流规模条件下调洪计算结果,水库20年一遇校核洪水调洪后水库最高水位39.93m,低于大坝的坝顶高程40.5m,加上2016年大坝进行过除险加固,汛期时水库满足应急度汛的要求。2.3.2.5水库抗洪能力的复核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17),抗洪能力复核主要是对水库大坝坝顶高程和溢洪道控制段顶部高程等挡水建筑进行复核。1、水库大坝顶部高程复核根据,水库坝顶部高程等于设计洪水位与超高之和,计算式如下:Z=Z0+RP +A式中:Z水库大坝顶部高程(m);Z0设计洪水位(m);RP波浪爬高0.6m;A安全超高0.50m。经计算,xx水库大坝顶部所需最低高程为40.9

30、9m,大坝坝顶现有高程40.5m,低于所需最低高程0.45m,建议增设防浪墙。2、溢洪道控制顶部高程复核根据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及,控制段的顶部高程不得低于设计洪水位加安全超高,参照6级建筑物取0.3m。因此,xx水库溢洪道控制段的顶部高程不得低于40.19m。xx水库溢洪道控制段顶部现有高程为40.5m,满足要求。3、水库运行管理xx大坝有编制了防洪调度和兴利调度计划,有管护人员巡查监测大坝水量水位变化情况,制定了防洪应急预案和各项规章制度,并能较好的落实。水库调度能严格按照县防汛办的指令执行,汛期能加强工程检查;加强值守和测报水位;加强与区水利局等有关部门的联系。水库在运

31、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体上能做到及时维修和日常管理,2016年进行了除险加固。主要建筑物巡视检查制度基本上能得到落实和执行。2.3.3综合结论1、根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2014),xx水库大坝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经复核,坝顶高程不满足规范要求,溢洪道泄流能力满足要求,洪水标准评定为B级。2、坝基、坝坡无明显渗漏,渗流安全评定为A级。3、大坝内外坝坡整体结构稳定,溢洪道无变形,无开裂现象,输水涵放水通畅。结构安全性评定为:A级。4、水库有管护员对水库进行管护,设置了常规观测设施但无管理设施。运行管理评定为较规范。5、水库无金属结构,金属结构安全评价级别:

32、A级。6、水库大坝所在地地震烈度小于度。大坝抗震安全性级别评定为:A级。综上所述,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14)xx水库大坝安全性为B级,安全类别为二类。3水库降等理由3.1原设计标准过高据2011年小型水库大坝注册登记申报表,xx水库总库容12.5万m3,属小型水库。其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300年一遇。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5.1.2,当山区、丘陵区水库工程永久性挡水建筑物的挡水高度低于15m且上下游最大水头差小于10m时,其洪水标准宜按平原、滨海区标准执行。经复核,xx水库坝顶高程为40.5m,坝高为5.7m,小于1

33、5m;其洪水标准宜按平原、滨海区标准执行。xx水库实际总库容8.92万m3,小于10万m3,达不到小型水库规模,参照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即便是按照小型水库确立洪水标准,其设计洪水标准应为1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应为50年一遇,宜将xx水库设计洪水标准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300年一遇降为设计洪水标准1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根据水库降等与报废标准(SL605-2013)中2.1.1的第3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18号文件水库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试行)第七条的第(一)条,因规划、设计、施工等原因,实际工程规模达不到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

34、准(SL252-2017)规定的设计,但注册登记为水库且按水库进行管理,并且恢复库容技术上不可行或者经济上不合理的水库宜予降等。3.2实际库容小于10万m3据2014年小型水库大坝注册登记申报表,xx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0.4km2,坝顶轴线长125m,坝顶高程40.4m,坝高8m,正常蓄水位39.5m,设计洪水位38.66m,校核洪水位38.82m,死库容为1万m3,调节库容为9.5万m3,总库容为14万m3。本次复核,xx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0.21km2,坝顶轴线长125m,坝顶高程10.5m,坝高5.7m,正常蓄水位39.5m,设计洪水位39.89m,校核洪水位39.93m,正常库容为

35、7.62万m3,死库容为0.62万m3,调节库容为7万m3,总库容为8.92万m3,实际库容小于10万m3,详见第二章水库抗洪能力复核及库容曲线图表。根据水库降等与报废标准(SL605-2013)中2.1.1的第1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18号文件水库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试行)第七条的第(二)条,实际总库容不足10万m3,但注册登记为水库且按水库进行管理,并且恢复库容技术上不可行或者经济上不合理的水库宜予降等。经复核,xx水库现有库容低于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规定的小型水库设计标准,导致其不能发挥原设计等别规定的防洪灌溉功能指标,而水库得注册登记及管理仍按

36、原设计进行,每到汛期为确保水库及下游的防洪安全,相关政府部门还需要安排人员进行防汛巡查、准备防汛物资,致使浪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根据水库降等与报废标准(SL605-2013)中2.2.1的第1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18号文件水库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试行)第七条的第(三)(四)(五)条,因设计、施工等原因,水库实际防洪、灌溉、治涝、供水、发电等功能指标达不到原设计工程规模,但仍按原设计工程规模进行注册登记和管理,而又无法采取有效措施施予恢复且无新增功能的水库应予降等。3.3结论通过上述分析,xx水库实际库容低于原设计要求,且蓄水防洪等功能无法发挥原设计功能指标。从各方面考虑,水库不但

37、不能发挥潜在效益,还存在防洪风险,对下游构成洪水威胁,为改善水库周边生态环境,消除防洪隐患,减少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18 号文件水库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试行)中第七条的第(一)(二)(三)(四)(五)规定以及水库降等与报废标准(SL605-2013)中2.1.1的第1条和2.2.1的第1条的规定,建议对xx水库进行降等处理。4水库降等风险评估4.1水库降等对环境的影响水库在建设施工期间占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施工器械的停放,建材的堆放,开挖土石的安置,以及施工管理人员生活区所占用的土地等),这部分被占用的土地在水库降等后是能得到恢复。现状水库周围有大量的荒地,该水库如果

38、报废,这些土地将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将有利于xx镇的土地规划与开发。4.2水库降等对经济的影响xx水库降等的总费用主要包括水库降等费用、基础设施的改建费用、以及水库降等后不可预知的危险处理费用。其中水库降等费用包括水库降等的评估、申请许可、规划设计和施工等费用,基础设施的改建费用主要是堤防工程改建费用,水库降等后不可预知的危险处理费用主要指水库降等后潜在的威胁处理费用。水库降等后没有了水库大坝的维修费用以及水库的运行管理费用,同时降等后还可以在水库中发展水产养殖来提高当地经济效应,但水库降等的需要花费一部分费用。不过从长远利益来看,xx水库降等工程还是可行的。4.3水库降等对社会的影响由于水库

39、没有专门的管理房,而且没有固定的管理人员,没有什么档案资料需要转移,不存在水库管理人员及相关资料的安置问题。该水库未作为供水水源,水库降等后,不会对当地群众饮水造成影响。经综合分析,xx水库降等后没有较大的社会影响。4.4结论xx水库的防洪功能、灌溉效益达不到原设计标准,无进一步恢复利用的价值,如采取有效措施施予恢复费用较高,同时水库降等对于当地居民的生活以及社会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总体来说,xx水库降等为山塘是有利的。5水库降等后相关事宜处理5.1水库降等后农田灌溉、防洪问题的处理由于xx水库实际库容达不到原设计规模,灌溉效益一直无法达到设计标准,周边农田无法通过水库进行灌溉的早已通过采取其他

40、措施进行补偿,水库降等后不会对农田灌溉影响不大水库降等后,不考虑农田灌溉处理问题。由于xx水库设计防洪标准较实际变大,水库大坝、溢洪道等设计规模偏大,防洪功能富余,再加上2016年xx市xx区xx局对xx水库大坝、溢洪道等采取了一系列除险加固措施,水库降等后防洪安全得到保障,不考虑防洪处理问题。5.2水库降等后淤积泥沙处理由于xx水库库容较小,上游来水量很小,泥沙淤积量不高,下游水流河道由狭窄逐渐变宽,水流由湍急变的缓慢,有利于泥沙的沉降,且下游河床较低,可能形成的洪水危害不大,只要对危险地段适当加高防洪堤即可排除洪水隐患,故不考虑水库降等后淤积泥沙处理问题。5.3水库降等后水库财产管理问题x

41、x水库降等处理后,当地水管理部门应及时合理处置水库管理所的财产,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并进行有效管理。5.4水库降等后水库管理人员安置问题由于xx水库没有修建的水库管理房,且无固定的水库管理人员值守。水库未设专门管理人员,由附近村庄的村民兼管水库的巡查工作,因此不存在水库管理人员安置问题。5.5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5.5.1 工程措施1、 保留大坝现有的排水涵,观测设施,河长公示牌等现有建筑物或设施;2、 坝顶新建防浪墙。5.5.2 非工程措施1、工程等级及标准xx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并兼有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年调节拦蓄式水库,现实际库容8.92万m3,不足10万m3。根据水利部18号令和水

42、库降等与降等管理办法(试行)及水库降等与报废标准(SL605-2013),将xx水库降级为山塘,降等为山塘后主管部门调整为xx市xx区xx镇xx村,管理单位调整为xx市xx区xx镇xx村村民委员会,并按照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办法(水管199586号)规定,办理注册登记变更手续。根据,xx水库为骨干山塘,工程等别为,建筑物级别为6级,确定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2、工程特征参数经流域几何特征参数量算,设计洪水计算和调洪演算,详见2.3,xx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0.21km2,河道长586m,平均坡降为1.47%,坝顶轴线长125m,坝顶高程40.5m,坝高5.7m,正常水

43、位39.5m,设计洪水位39.89m,校核洪水位39.93m,正常库容为7.62万m3,设计洪水库容为8.80万m3,总库容为8.92万m3。3、维护管理(1)工程保护范围为大坝外边线以外50100m,在保护范围内禁止爆破、打井、采石等危害大坝安全的一切活动;(2)大坝坝顶高程以下库区均属于水域保护范围,禁止在库区内排放污染物,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和无毒低残留农药,推进面源污染防治,保护方塘的良好水质;(3)建立健全防汛组织,调整防洪应急预案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防汛责任制和值班制,明确防汛责任,强化防汛意识,确保汛期安全。 (4)做好日常维护、巡查和档案管理工作,清理山塘水库周边杂草,保证溢

44、洪道畅通,及时排查处理险情,保证工程正常运行。(5)山塘及周边区域设立防护设施和警示标语。6结论与建议6.1结论通过对xx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大坝安全性为B级,安全类别为二类坝。xx水库实际库容达不到的10万m3,防洪功能、灌溉效益低于设计。从各方面考虑,水库不但不能发挥其原有的功能效益,还浪费了人力、物力的管理,为充分发挥水库的功能效应,减少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18 号的规定,xx水库符合该条令第八条中的第(一)(二)(三)(四)(五)条,建议对xx水库进行降等处理。6.2建议水库降等的组织实施责任单位应当妥善安置库区和管理范围内的设施、土地的开发利用,负责筹措资金,加快水利工程设施整治,尽早消除不安全隐患,减少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库降等是一项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公益事业,水利部门要全力协助地方政府,做好群众工作,妥善解决库区土地的开发利用问题,落实好水库降等后的工程措施,解决好替代工程,确保群众真正受益,报废工程结束后由政府组织验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