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复习整理资料(共11页)

上传人:20022****wzdgj 文档编号:57782148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GNSS复习整理资料(共1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GNSS复习整理资料(共1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GNSS复习整理资料(共1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GNSS复习整理资料(共1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NSS复习整理资料(共11页)(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GNSS复习总结第一章 绪论(一) GPS的组成部分(1)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2)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3)用户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用户、数据处理相关内容(二)各部分功能(1)GPS卫星的基本功能.接收和存储由地面监控站发来的导航信息,接收并执行监控站的控制指令.卫星上设有微处理机,进行部分必要的数据处理工作.通过星载的高精度原子钟(铯钟和铷钟)提供精密的时间标准.向用户发送定位信息.在地面监控站的指令下,通过推进器调整卫星的姿态和启用备用卫星。(2)主控站主要任务 编算卫星星历、卫星钟差和大气修正参数,并传入注入站; 提供全球定位系统的时间标准 调整偏离轨

2、道的卫星 启用备用卫星以代替失效的卫星(3)监控站的作用接收卫星信号 监测卫星的工作状态(4)注入站的作用将控制站编算的卫星星历和卫星钟的改正数等注入相应的卫星存储系统(5) 接收信号机的作用 接收GPS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以获取必要的定位信息及观测量,并经数据处理而完成工作。(6) GPS的组成部分天线、信号处理、控制显示、记录装置、电源(7) 卫星定位技术的特点 定位精度高全天候测量高效率测量多功能、用途广易操作(8) GNSS技术的应用 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变形监测海洋测量摄影测量地形与地籍测量农业、渔业和林业大气研究资源、环境检测和野外调查移动通信11其他科学第二章 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

3、一) 坐标系统的种类空固坐标系:与地球自转无关、在空间固定的坐标系统地固坐标系:与地球体相固连的坐标系统(二) 天球坐标系(1) 天球:天文学中为便于研究天体的位置和运动而引进的假想圆球面。(2) 天极:地球自转的中心轴线简称地轴,将其延伸就是天轴,天轴与天球的交点称为天极。(3) 天球赤道:通过地球质心M与天轴垂直的平面称为天球赤道面,天球赤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就称为天球 赤道 (4) 天球子午圈:包含天轴并通过地球上任一点的平面称为天球子午面,天球子午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天 球子午圈。(5) 时圈:通过天轴的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半个大圆称为时圈。(6) 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称为黄道

4、面,它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黄道。它就是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观测者所看到的太阳在天球上运动的轨迹。(7) 黄赤交角:天球赤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约为23.5,称为黄赤交角。(8) 春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天球赤道与黄道的交点称为春分点。(9) 在天文学和卫星大地测量学中,建立参考系的重要基准点和基准面是春分点和天球赤道面。(10) 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原点、X、Y、Z。(11) 天球球面坐标系:原点、赤经、赤纬、向径长度(12) 岁差:地球在绕太阳运行时,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在天球上缓慢地移动,春分点在黄道上随之缓慢移动。(13) 章动: 如果将观测时的北天极称为瞬时北天极,与之相

5、应的天球赤道和春分点称为瞬时天球赤道和瞬时春分点,在日月引力等因素的影响下,瞬时北天极将绕平北天极顺时针转动,其轨迹大致为椭圆形,这种现象称为章动,周期约为18.6年。(14) 协议天球坐标系:由于岁差和章动的影响,天球坐标系的坐标轴方向在不断地旋转变化,为此我们只能选 择某一标准时刻的瞬时地球自转轴和地心至瞬时春分点的方向,经该时刻的岁差和章动改正后,作为z轴和x轴的方向。(三) 地球坐标系(1) 空间直角坐标系:原点、X、Y、Z(2) 大地坐标系:原点、B、L、H(3) 极移:地球自转轴相对地球体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因而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是随时间而变化的。(4) 协议地球坐标系:以协议

6、地极为基准点的地球坐标系。(5) 参心坐标系:原点一般位于地球质心附近(四)时间系统(1) 恒星时:以春分点为参考点,由春分点的周日视运动所确定的时间。(2)太阳时:以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所确定的时间。(3)原子时:采用位于海平面上的铯CS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在零磁场中跃迁辐射振荡个周期的时间间隔为一原子时秒。(4) GPS时间系统简称为GPST,由主控站的原子钟控制。其属于原子时系统,秒长与原子时相同,但与国际原子时具有不同的原点。(5) 协调世界时:一种以原子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于世界时的一种折衷的时间系统。第三章卫星运动基础及GPS卫星历(一)影响GPS卫星轨道的因素地

7、球重力场的引力、太阳、月亮和其他天体的引力、太阳光压、大气阻力、地球潮汐力(二)各种作用力按其影响分为两类:(1)中心力假设地球为匀质球体的引力(2)非中心力摄动力,包括地球非球形对称的作用力、日月引力、大气阻力、光辐射压力、地球潮汐(三)轨道六参数长半轴as、偏心率es、真近点角fs轨道平面倾角i、升交点赤径、近地点角距计算真近点角的两个辅助参数:平近点角Ms 、偏近点角Es(四)GPS卫星星历(1)卫星的星历:是描述有关卫星轨道的信息。(2)GPS卫星星历的提供方式,一般有两种:预报星历(广播星历):相对于某一参考历元的开普勒轨道参数必要的轨道摄动改正项参数后处理星历(精密星历):是通过卫

8、星发射的含有轨道信息的导航电文传递给用户的,用户接收机接 收到这些信号,经过解码便可获得所需要的卫星星历 第四章GPS卫星的导航电文和卫星信号(一)几个概念(1)弥散性介质:(2)群波:(3)折射率:(二)测距码(1)随机噪声码:码是用以表达某种信息的二进制数的集合,是一组二进制的数码序列。这一序列,又可以表达成以0和1为幅度的时间函数。假设,一组码序列u(t),对某一时刻来说,码元是0或1完全是随机的,但其出现的概率均为1/2。这种码元幅度的取值完全无规律的码序列,通常称为随机码序列,也叫做随机噪声码序列。(2)伪随机噪声码:虽然随机码具有良好的自相关特性,但由于它是一种非周期性的序列,不服

9、从任何编码规则,所以实际上无法复制和利用。因此,为了实际的应用,GPS采用了一种伪随机噪声码,简称伪随机码或伪码。(3)自相关系数:(4)C/A码 1性质:C/A码是一种用于识别卫星、测量距离和向民间用户传送导航电文的伪噪声码。 2特点:码长很短,易于捕获,码元宽度较大,精度较低(5) P码 1性质:P码是由两个载波发送给GPS用户的另一个伪噪声码 2特点:保密性高,是GPS卫星的军用码 码长很长,难以捕获 码元宽度为C/A码的1/10,可用于较精密的定位(5) C/A码与P码的作用: 1为用户传送导航电文。 2用作测量GPS信号接收天线和GPS卫星之间距离的测距信号,以实现导航定位的实时解算

10、。 3用于识别来自不同GPS卫星而同时到达GPS信号接收天线的GPS信号。(3) 导航电文定义:是包含有关卫星的星历、卫星工作状态、时间系统、卫星钟运行状态、轨道摄动改正、大气折射改正和由C/A码捕获P码等导航信息的数据码(D码)。(1) 性质:导航电文也是二进制码,依规定格式组成,按帧向外播送。(2)内容:书P64(4) 两种载波(1)性质:L1载波:f1154f01575.42MHZ 波长1=19.03cm L2载波:f2120f01227.60MHZ 波长224.42cm(2)特点:在L1上,调制有C/A码、P码、数据码,而在L2载波上只有P码和数据码。(5) 信号的调制与解调(1) 信

11、号解调的方法:复制码与卫星信号相乘、平方解调法(2)优缺点:(6) GPS政策(1) SA1含义:是一种导致非特许用户不能够获得高精度实时导航定位的秘密方法。2影响:GPS广播星历引入人为随时间变化的误差,从而降低了GPS卫星在轨位置精度,以致绝对定位的二维位置精度只能达到100m,高程精度150m。GPS信号的载波引入了人为的信号,而导致GPS信号接收机捕获和跟踪GPS信号困难,甚至引起载波跟踪环路的失锁,从而不能获取连续可靠的导航定位。(2) AS1含义:P码加密措施,也叫“反电子欺骗技术”。2影响:P码译密成Y码后,非特许用户更难破译,从而难以使用P码作导航定位。(3) SA、AS采取措

12、施1局域差分测量网(LADGPS)2广域差分测量网(WADGPS)3全球差分测量网(WWDGPS)(七)GPS卫星位置计算思路(1)计算卫星在轨道平面坐标系下的坐标(2)将上述坐标分别绕X轴旋转-i角、绕Z轴旋转-Wk角,求出卫星在地固系下的坐标第五章GPS卫星定位基本原理(一)定位方法的分类(1)按照参考点的不同位置分:绝对定位(单点定位)、相对定位(2)按用户接收机在作业中所处状态分:静态定位、动态定位(3)按照测距原理分:伪距法定位、载波相位测量定位(二)伪距测量(1)基本原理:测距码、复制码、时间延迟、自相关系数、伪距(2)定义:由于卫星钟、接收机钟的误差以及无线电信号经过和中的延迟,

13、实际测出的距离A与卫星到接收机的几何距离B有一定的差值,因此,一般称量测出的距离为伪距。(3)伪距与几何距离的关系:P99(三)载波相位测量(1)重建载波:在进行载波相位测量之前,首先要进行解调工作,设法将调制在载波上的测距码和卫星电文去掉,重新获取载波。(2)载波相位测量的原理:相位差的小数部分、累计的整周数(3)整周未知数的确定(解算)方法:1伪距法2经典方法:整数解、实数解3多普勒法(4)修复周跳的方法:屏幕扫描法、用高次差或多项式拟合法、曲线拟合、在卫星间求差法、用双频观测值修复周跳、根据平差后的残差发现和修复整周跳变(四)载波相位观测量的线性组合(1)求差法:1在接收机间求差2在卫星

14、间求差3在历元间求差(2)常用的线性组合:1宽巷2窄巷3无电离层折射(3)几何精度因子:是衡量定位精度的很重要的一个系数,它代表GPS 测距误差造成的接收机与空间卫星间的距离矢量放大因子。实际表征参与定位解的从接收机至空间卫星的单位矢量所勾勒的形体体积与GDOP成反比,故又称为几何精度因子。(五)差分GPS定位原理(1)差分的概念:观测值之间求差,消除公共误差,以提高定位精度。(2)RTK技术:P127第六章 GPS卫星导航(重)(一)动态定位方法单点动态定位、实时差分动态定位、后处理差分动态定位(2) GPS测速的原理(3) GPS测时、*测姿的思路第7章 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影响(一)

15、误差来源(二)电离层折射误差:GPS信号通过电离层时,传播路径会发生弯曲,传播速度也会产生变化,此时用信号的传 播时间乘以光速得到的距离不等于卫星至接收机间的几何距离,这种偏差即为电离层折射误差。电离层是弥散性介质。群波的传播速度与单一波不同。伪距测量时,测距码是以群速传播的;而载波相位测量时可按单一波计算。因此,伪距测量与载波相位测量的电离层折射改正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天顶方向延迟可达50m,高度角为20可达150m。(3) 电离层折射的改正:双频改正模型、电离层改正模型、不同观测值求差(4) 对流层折射误差:电磁波信号通过对流层时信号传播路径也会发生弯曲,从而产生的误差称为对流层折射误

16、差。(5) 对流层折射改正模型(1)霍普菲尔德(Hopfield)模型(2)萨斯塔莫宁公式(3)勃兰克模型(六)减弱对流层折射改正残差影响的主要措施(1)气象参数在测站直接测定(2)引入附加代估参数(3)利用同步观测量求差(4)利用水汽辐射计直接测定信号传播的影响。(七)多路径误差(1)多路径误差:在GPS测量中被测站附近的反射物质所反射的卫星信号(反射波)如果直接进入接收天线的话,将和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直射波)产生干涉,从而使观测值偏离真值产生所谓的“多路径误差”。(2)由多路径效应:于多路径的信号传播所引起的干涉时延效应称为“多路径效应”。(3)减弱和消除方法1恰当选择站址避免临近有大面

17、积平静的水面不宜在山坡上圆圈不宜有高层建筑物2对接收机要求在天线下设异径板或抑径圈接受天线对极化特性不同的反射信号应该有较强的抑制作用3适当延长观测时间(8) 卫星星历误差(1)卫星星历误差:由卫星星历给出的卫星在空间的位置与卫星的实际位置之差称为卫星星历误差(2)按性质分为两类:预报星历、实测星历(3)星历误差对定位影响1对单点定位的影响2对相对定位的影响(4)解决方法:建立自己的卫星跟踪网独立定轨轨道松弛法:半短弧法(径向误差、切向误差、法向误差);短弧法(6个轨道参数的改正值作为未知数);相对定位:星历误差对两个相聚不太远的测站的影响基本相同(5)轨道松弛法局限性:采用这种方法时,测区必

18、须有一定规模数据处理复杂采用这种方法,其他误差可能被吸收到星历误差中,得到的精度有虚假成分(九)卫星钟误差(1)卫星钟误差:直接用卫星钟的读数与GPS标准时相比得到的误差称物理同步误差加上改正数后的卫星钟读书和GPS标准时间之差为数学同步误差。(2)物理同步误差:用卫星钟的读数与GPS标准时相比而得出的误差。(3)数学同步误差:改正数后的卫星钟读数和GPS标准时间之差。(4)消除方法:在大地定位中则需采用在接收机间求一次差来进一步消除它。(十)相对论效应(1)相对论效应:由于卫星钟和接收机钟所处的状态(速度和重力位)不同而引起卫星钟和接收机钟产生相对钟误差的现象。(2)解决方法:在制造卫星钟的

19、频率时预先将其频率降低相应的数量。(十一)观测误差(1)观测的分辨误差之外(包括接收机天线相对测站点的安置误差)。(2)解决方法:适当增加观测量(12) 接收机的钟差(1)接收机的钟差:接收机钟玉卫星钟之间同步差为1微秒,由此引起的等效距离误差为300米。(2)解决办法:1作为未知数纳入方程进行数据处理求解。(实时动态定位)2象卫星钟那样,将其表示为多项式的形式,在观测量的平差计算中,求解多项式的系数。(静态绝对定位)3在定位精度要求较高时,可以采用高精度的外接频标(时间标准)4在精密相对定位中,还可以利用观测值求差的方法,有效地减弱接收机钟差的影响。(13) 天线相位中心偏差(1)天线相位中

20、心偏差:接收机天线的相位中心与理论上的相位中心位置不同(2)解决方法:1如果采用同一类型的天线,在相距不远的两个或多个观测站上同步观测同一组卫星2观测值求差法(十四)等效距离误差将各项误差投影到测站至卫星的连线上,它们对距离的影响称为等效距离误差(十五)各种误差对载波相位测量和伪距测量的影响(1)影响相同的误差有:1与卫星有关的误差:卫星星历误差、卫星钟误差、相对论效应。2对流层折射3接收机的钟误差、位置误差、(2)影响不同的有:1电离层折射影响:大小相同、方向相反。2多路径效应:对伪距的影响较为严重。第8章 GPS测量的设计与实施(1) GPS在布设控制网时的优点(1) 测量精度高(2)选点

21、灵活、不需要造标、费用低(3)全天侯作业(4)观测时间短(5)观测、处理自动化(2) GPS网的精度衡量指标 相邻点基线长度精度对GPS网的精度,主要取决于网的用途。精度指标,通常以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误差来表示(标准差、固定误差、比例误差、相邻点间距离)(三)网的图形设计(1)几个基本概念1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收,连续观测的时间间隔称为观测时段。2同步观测:多台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观测。3基线向量:对同步观测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所获得的同步观测测站间的坐标差。4截止高度角:接收机观测卫星的高度角限值,低于此限值的卫星不被观测。5采样间隔:接收机连续两个观测历元间的

22、时间间隔。6独立基线:由相互函数独立的差分观测值所确定出的基线向量。当某一时段有m台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时,可得到m-1条独立基线。(2)GPS网常用的布网形式有以下几种:1跟踪站式2会战式3多基准站式(枢纽点式)4同步图形扩展式5单基准站式(3) 同步图形扩展式 1形式:多台接收机在不同测站上进行同步观测,在完成一个时段的同步观测后,又迁移到其它的测站上进行同步观测,每次同步观测都可以形成一个同步图形,在测量过程中,不同的同步图形间一般有若干个公共点相连,整个GPS网由这些同步图形构成。 2优点:扩展速度快,图形强度较高,且作业方法简单。 3适用范围:C,D级网 4采用同步图形扩展式布设GPS

23、基线向量网时的观测作业方式主要以下几种式: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混连式 点连式:形式:相邻的同步图形间只通过一个公共点相连。这样,当有m台仪器共同作业时,每观测一个时段,就可以测得m-1个新点,当这些仪器观测观测了s个时段后,就可以测得1+s(m-1)个点。 优点:作业效率高,图形扩展迅速。 缺点:图形强度低,如果连接点发生问题,将影响到后面的同步图形。 边连式:形式:相邻的同步图形间有一条边(即两个公共点)相连。这样,当有m台仪器共同同作业时,每观测一个时段,就可以测得m-2个新点,当这些仪器观测观测了s个时段后,就可以2+s(m-2)测得个点。 优点:作业效率较高,图形强度较强。 网连式

24、:形式:相邻的同步图形间有3个(含3个)以上的公共点相连。这样,当有m台仪器共同作业时,每观测一个时段,就可以测得个m-k新点,当这些仪器观测了s个时段后,就可以测得k+s(m-k)个点。 优点:图形强度最强 缺点:作业效率低 混连式:在实际GPS作业中,并非单一观测作业模式,只有选择的灵活采用这几种方式 特点:最常用的作业方式,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的结合体(4) GPS必要的独立基线1定义:测定网中所有点的坐标所需要的独立基线的最少数量。2计算公式最少观测时段计算:smin=n*l/m(网点总数、最低平均重复设站次数、接收机台数)独立基线数:lt=smin(m-1)3例:某网由100个点构

25、成,计划用4台接收机进行观测,如果要求平均重复设站次数不得低于2.0,问至少需要观测多少个时段,可测得多少独立基线,必要独立基线是多少?(5) 网的设计基准网的基准:1位置基准:由给定的起算点坐标确定 2方向基准:由给定的起算方位角确定 3尺度基准:电磁波测距边决定(6) 网的设计指标:效率指标、可靠性指标、精度指标。效率指标:理论最少观测期数与设计的观测期数的比值即(7) 布网准则:为保证对卫星的连续跟踪观测和卫星信号的质量,要求测站上空应尽可能的开阔,在10-15高度角以 上不能有成片的障碍物。为减少各种电磁波对GPS卫星信号的干扰,在测站周围约200m的范围内不能有强电磁波干扰源。为避免

26、或减少多路径效应的发生,测站应远离对电磁波信号反射强烈的地形、地物,如高层建筑、成片水域等。为便于观测作业和今后的应用,测站应选在交通便利,上点方便的地方。测站应选择在易于保存的地方。(四)建立GPS的流程测前:项目立项、方案设计、施工设计、测绘资料收集整理、仪器检验检定、踏勘选点、埋石测中:作业队进驻、卫星状态预报、观测计划制定、作业调度及外业观测数据传输转储备份、基线解算及质量控制 测后:网平差(数据处理、分析)及质量控制、整理成果技术总结、项目验收(5) 接收机检验(1)内部噪声水平的检验:主要是由于接收机硬件的不完善所引起的。检验方法:零基线检验法、超短基线检验法(2)天线相位中心稳定

27、性的检验:相对定位法(六)GPS测量的作业模式静态相对定位、快速静态相对定位、准动态相对定位和动态相对定位、实时动态测量RTK第九章GPS测量数据处理(一)GPS数据处理与常规测量数据处理相比的显著特点(1)数据量大(2)处理过程复杂(3)处理方法形式多(4)自动化程度高(二)基本步骤:GPS测量数据处理可分为观测值的粗加工、预处理、基线向量解算(相对定位处理)和GPS基线向量网与地面网数据的联合处理等基本步骤。(三)数据预处理的目的:1、对数据进行平滑滤波检验,剔除粗差,删除无效无用的数据2、统一数据文件格式,将各类接收机的数据文件加工成彼此兼容的标准化文件。3、GPS卫星轨道方程的标准化,

28、一般用一多项式拟合观测时段内的星历数据4、诊断整周跳变,发现并恢复周跳,使观测值复原5、对观测值进行各种模型改正,常见的是大气折射模型改正。(四)基线解算(1)定义:利用多个测站的GPS同步观测数据,获得这些测站之间坐标差的过程。(2)步骤: 1、解算出整周未知数参数的和基线向量的实数解(浮动解) 2、将整周未知数固定成整数 3、将确定了的整周未知数作为已知值,仅将待定的测站坐标作为未知参数,再次进行平差解算,解求出基线向量的最终解-整数解(固定解)(3)分类:单基线解、多基线解(4)质量控制指标单位权方差:数据删除率:在基线解算时,如果观测值的改正数大于某一个阈值时,则认为该观测值含有粗差,

29、则需要将其删除。被删除观测值的数量与观测值的总数的比值,就是所谓的数据删除率 RATIO: RDOP:所谓RDOP值指的是在基线解算时待定参数的协因数阵的迹()的平方根,即 RMS 同步环闭合差:同步环闭合差是由同步观测基线所组成的闭合环的闭合差。异步环闭合差:不是完全由同步观测基线所组成的闭合环称为异步环,异步环的闭合差称为异步环闭合差。重复基线较差:不同观测时段,对同一条基线的观测结果,就是所谓重复基线。这些观测结果之间的差影响GPS基线解算结果的几个因素及其应对方法一影响基线解算结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条:1、基线解算时所设定的起点坐标不准确起点坐标不准确,会导致基线出现尺度和方向上的偏差

30、。2、少数卫星的观测时间太短,导致这些卫星的整周未知数无法准确确定当卫星的观测时间太短时,会导致与该颗卫星有关的整周未知数无法准确确定,而对与基线解算来讲,对于参与计算的卫星,如果与其相关的整周未知数没有准确确定的话,就将影响整个基线解算结果3、在整个观测时段里,有个别时间段里周跳太多,致使周跳修复不完善4、在观测时段内,多路径效应比较严重,观测值的改正数普遍较大对流层或电离层折射影响过大5、对流层或电离层折射影响过大(6)影响GPS基线解算结果因素的判别及应对措施1影响GPS基线解算结果因素的判别 对于影响GPS基线解算结果因素,有些是较容易判别的,如卫星观测时间太短、周跳太多、多路径效应严

31、重、对流层或电离层折射影响过大等;但对于另外一些因素却不好判断了,如起点坐标不准确。2应对措施基线起点坐标不准确的应对方法:要解决基线起点坐标不准确的问题,可以在进行基线解算时,使用坐标准确度较高的点作为基线解算的起点,较为准确的起点坐标可以通过进行较长时间的单点定位或通过与WGS-84坐标较准确的点联测得到;也可以采用在进行整网的基线解算时,所有基线起点的坐标均由一个点坐标衍生而来,使得基线结果均具有某一系统偏差,然后,再在GPS网平差处理时,引入系统参数的方法加以解决。(5) GPS网平差(1)网平差的含义:网平差时可利用所引入的起算数据来计算出网中各点的坐标。GPS基线向量网的平差,除了

32、可以解求出待定点的坐标以外,还可以发现和剔除GPS基线向量观测值和地面观测中的粗差,消除由于各种类型的误差而引起的矛盾,并评定观测成果的精度。(2)网平差的分类1根据平差所进行的坐标空间,可将GPS网平差分为三维平差和二维平差2根据平差时所采用的观测值和起算数据的数量和类型,可将平差分为无约束平差、约束平差和联合平差等。(3)三维无约束平差的作用1评定GPS网的内部符合精度,发现和剔除GPS观测值中可能存在的粗差2得到GPS网中各个点在WGS-84系下经过了平差处理的三维空间直角坐标3为将来可能进行的高程拟合,提供经过了平差处理的大地高数据(4)联合平差与约束平差、无约束平差的区别1无约束平差

33、:GPS网的无约束平差指的是在平差时不引入会造成GPS网产生由非观测量所引起的变形的外部起算数据。常见的GPS网的无约束平差,一般是在平差时没有起算数据或没有多余的起算数据。2约束平差:GPS网的约束平差指的是平差时所采用的观测值完全是GPS观测值(即GPS基线向量),而且,在平差时引入了使得GPS网产生由非观测量所引起的变形的外部起算数据。3联合平差GPS网的联合平差指的是平差时所采用的观测值除了GPS观测值以外,还采用了地面常规观测值,这些地面常规观测值包括边长、方向、角度等观测值等。(5)网平差的过程1提取基线向量,构建GPS基线向量网2三维无约束平差3约束平差/联合平差4质量分析与控制(6) 起算数据的检核方法:方差检验法、附合路线法、检查点法(七)GPS高程的方法等值线图法、地球模型法、高程拟合法、重力场模型与GPS水准相结合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