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诲甘露明点讲记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57654900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诲甘露明点讲记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诲甘露明点讲记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诲甘露明点讲记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教诲甘露明点讲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诲甘露明点讲记(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诲甘露明点讲记(共享)教诲甘露明点讲记法王晋美彭措 造 益西彭措法师 译讲今天中秋佳节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法王如意宝的教言 教诲甘露明点。首先讲讲造这篇教言的缘起、 标题的涵义、教言的内涵以及受 持这篇教言的要求。撰写的缘起1989年的时候,当时学院的人数增多,桑管家祈 请法王如意宝造一篇教言, 从根本和支分的学处里面, 选取最根本 的学处来教诫弟子。法王知道后,自然从心中显现这篇教言,叫做教诲甘露明点。标题的涵义 教诲,就是法王教导弟子们一生修行最重要的内 容。如果能把这篇教言刻在自己心上, 它就能像甘露明点一般滋养你 的法身慧命直至成佛。甘露明点 是一个比喻,甘露 指的是不死之药。意思是说,

2、在受用了这篇教言之后,能够消除修行者心中存在的毒素,润泽他的法身慧命。明点是心要的意思。一切佛法都可以说是甘露,而这里是从如海的佛法里提取出三个要点,所以是甘露中的心要。我们受持的时候需要的是这2教诲甘露明点讲记 种很简要的方 式,而能把握住要点, 逐步展开修行, 最终就能达到极其远大的 境地。尤其是对末法时代的众生,由于无法受持很多的教法文句,这 时候就需要上师赐给你一种心要。而你在得到这个心要之后, 如果能够受持在心里, 时时刻刻依 照它来检验自心,那就会成为你一生修行的捷径。你能将这篇简要的教言从始至终贯彻在修行中,最后一定会修行圆满。教言的内涵 那么这个教言的内涵是怎样的呢?我认为有三

3、重架构:一、是人品贤善; 二、是持戒清净; 三、是智慧无垢。这就是我们修证无上菩提过程中的三大要点。能够将这三大要点把握好,就是真正得到了佛法甘露的心要,最终决定会建成宏伟的菩提大厦。我们先想想看, 如果要建造非常宏伟的大乘佛法的大厦,需要具备哪些因素呢? 那就是三大因素:第一、要有很好的材料; 第二、要有稳固的地基; 第三、要 按照正确的设计图纸, 逐步地施工完成。这三个要点是缺一不可的,没有前前就绝不会有后后。比如,首先如果连材料都没有, 那拿什么来建立宏伟大厦呢? 其次,如果基础不牢固,又怎么能一层层地建立起来呢?最后,如果不依照正确的图纸按次第来建立,又怎么能从平地上建起万丈高 楼呢?

4、 就像这个比喻所说, 贤善的人品好比很好的材料。在这篇教言中,针对当前时代的众生, 首先提出了基本人品的 八 个要点,再作归纳就是一个要点心地善良, 展开来有对人品的 各方面的要求。这对于当代众生而言, 是一个符合实际状况的根本要求。只有具足了这些品质或素质,你才能做到守持清净戒律;也才能建立三乘佛法一切道果的功德。在具足了好的品质之后,就要依循次第走出世间的菩提道, 那 么怎么才能顺利成就菩提果呢? 首先是要依靠清净戒律,所以说戒 是万丈高楼的基础,如果失坏了它,那么任何善法都无法成就, 后 后的功德就更不必提了。而有牢固的持戒基础, 就不会出现修证大的障碍,也就能在这个所依上,一级一级地建

5、立上去, 你就有了这个机会、这种可能。但如果戒的基础塌掉了, 那就会直接障碍究竟果,意思是菩提大 厦是绝对建不成的。通过以上的讲解, 你就知道这篇教言有多重要了。刚开始,会认为这是很简单的一篇教言,就像你听到的各种一般的语言一样。其实,当你把这篇教言真正地背熟, 然后一一地去体会其甚深 的涵义,之后就会发现,这确实是对自己一生的修行极重要的一个 教诲。你有了这种认识之后, 更关键的是要以它作为明镜, 时时返 照自心;以它作为方针, 时时指导航向。这样,你在轮回苦海趋向涅槃彼岸的行程中, 就能够平安顺利, 不会被业的风浪吹翻而堕落。就像是一个要走远路的人,他时时都不能离开地图的指 4教诲甘露明点

6、讲记 导,不然就会误入岐途。也就是这篇教言最后所说, 通常有三种人会迷失道路:第一种人, 是没有获得善道的初业者。这种人才开始起步修行, 虽然听了很多法,但是不懂得怎么来 修道,实际上他并没有步入善道。什么是善道呢? 就是刚才说的三个要点。这三个要点必须逐渐地趋入,不能跨越、 草率、或者忽略不修,否则终究无法成就。第二种人,是空修暗证的人,假瑜伽士。由于脚跟没有落地, 心没有按照这三大要点实修, 口中说的都 是些无因无果、无善无恶等听起来高深莫测的话,其实心里既不 具足贤善的人品, 也没有清净的戒律, 依循次第的闻思修更是被抛 在他脑后,因此在空修的黑暗里飘飘荡荡, 漫无归宿。第三种人, 一味

7、地耽著在言说、 辩论当中,喜欢高谈阔论。 这种人自以为是智者,实际上他的脚根本没有踏在实修的地上。 以上这些都是修行中的毒素。而如果你能够遵照这篇教言切切实实地来做,用一生的时间来奉行它,那就能彻底消除上面这三种毒素所以,从今天听到了这篇教言开始, 先是要发起终生奉持的心, 接下来就是不折不扣地实行, 每天都用这篇教言检点自己, 这样就 成了真正的甘露明点了。一方面是能消除你原先种种盲修、 空修、耽著言说等的毒素; 另一方面你的法身慧命会逐渐地成长。受持的要求学习这篇教言的要求, 就是法王最后劝请时说到的话:一切想遵循教导实行的人,都应当在心里持文之后领取其义。意思是,首先要心里记住这篇教言,

8、 然后领会到它的精神, 贯 彻在日常的修行中。我们记不住太多东西, 但对这篇教言的八颂, 容易记忆受持,因为天天都要用到它,如果能背出来, 那很方便,在什么时候都可以想这三个要点比如这样想:对于第一个要点,我现在在切实地奉行吗?对于第二个要点,我现在有守护戒律吗?对于第三个要点,我现在是在寻求无垢智慧而闻思修吗?如果你每天能这样按教言鞭策自己修行,那就成了你心中真正的导师。虽然法王的色身不在你面前, 但法王的言教时时在你心里, 不 断地指导着在菩提路上前进。受持教言则成为法王究竟的心友 法王在教言里明确讲到:凡是具备这样三种德相的人,那就是我最究竟的心友了我们平时理解的朋友, 一种是经常待在一

9、起的人就认为是朋 友;或者是指世间的学业、 事业上合作共事的人;还有就是亲属以 外有交情的人。但这些只是世间的朋友、外在的朋友或暂时的朋友。这里要先理解朋友 这个词的涵义, 然后会明白究竟的心友是 指什么。朋友的朋字是两月相照的意思;6教诲甘露明点讲记友是两 手相携的意思, 表明了心与心之间的一种关系。佛法上的朋友, 绝对不是为名利而相交, 而是正法上的志同道 合、同心同德。这样结下的是法的友谊, 那是极其绵长、深远的, 一直到尽未 来际为止, 心和心都不分开, 就是因为彼此同心相印。如果心和心的气氛不相合,那是无法相应的。俗话说: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心和心之间感通, 就是彼此同心同德, 意

10、乐和行为彼此随顺, 自然就心心相应而成为朋友了。就像两月 的互照,两手的提携,心和心之间相通、相应了,就 是真正的心友。如果自己经常违背法王的这三个教导, 那即使供再大的法王的 像,而心里没有法王, 即使心里有一个法王的形象,而没有在法上 跟法王的心相应, 这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相应。所以是依教奉行。平时你能认认真真地修这三个要点,也就是, 时时关键修好自 己的品德,使自己的人品修养越来越贤善; 而且在持戒上都注重时 时谨慎、 不放逸,有很坚固的清净戒的基础; 并且每天都坚持缘 着佛法的真实教授闻思修习, 来求无垢的智慧。如果你心里有这些功德, 那就成了法王究竟的心友, 再没有比 这更了义、更真

11、实的朋友了, 也没有比这更合心、更深、更密、 更长久的朋友了。所以一定要懂得怎么来和圣者相应。在座的道友中, 有一些曾经直接得过上师的法恩,有一些是在传承法脉之中得到上师的法恩。既然我们已经得了法王这么大的法恩, 那我们心里自然是希望 生生世世能和法王 在一起,无论何时何地不分离, 在尽未来际的 弘法利生当中都不离开。那么,怎么才能做到永远不离开呢?你不要到外面去找方法,其实心和心是没有距离的, 法王的心遍在一切处,就遍在你的心里。如果你的心具足这三个条件,那是最随顺法王的心了, 也就自然被法王摄受。但是,如果你与法王的心相背, 就像说本来父亲是要摄受孩子 的,要给他最好的教导,唯一希望他快速

12、成佛,可是这个孩子背离了父亲的教导, 叫做离父逃走, 他要走到不好的路上去,那也没办法所以凡是想生生世世和法王不分离的人, 个要点切实地去奉行。关键就是要按照这三这样就需要把这些教言刻在自己心版上,而且非常尊重它,就像孝子奉行慈母的嘱咐那样,有这种心的话,刻在你心版上的每一个字都会起很大的作用,而不这样铭刻在心上殷重地奉行,也就跟 平常的语言一样了。要知道先是记住教言, 不然就不可能用它来每日三省吾身,因为连文字都记不住, 怎么可能时时处处以教言来和自己作对照呢? 所以先把教言的文句深深刻在自己心版上,这是第一个要求。其次,要做到对教言的意义融会贯通。只有融会贯通了,才能展开到各个方面去运用。

13、也就是你要了解,做到这三个要点的原因何在? 这三个要点之 间的关系如何? 然后落实在自己身上,怎么把握好原则灵活地运用?怎么想方设法把8教诲甘露明点讲记 它做好?能这样在心上 反复地思维,直到把教言的精神完全吃透, 像这样才是一个真正能 理解上师心意的弟子。自己能体会上师的话, 能够举一反三地运用在方方面面, 那就 是可教之材了。举例来说,对于第一个要点,比方说,当你听到心地善良 这 四个字时, 心里会感觉这非常重要, 其次就要开始思维:我怎么来奉行上师的这个教导?怎么把它贯彻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怎么在待人接物的时候, 具体地修这一句心地善良?而 且会开始每天拿这一条作自我反省。这就成了每天

14、的修行项目,没有做到的地方怎么来修正、来弥 补?已经做到的, 又怎么来保持和提高? 又比如说, 听到了谄 诳少 这三个字, 就要作反省,要想:我自己身上有没有为了骗取名利, 为了骗取信任和尊重, 有做 假表情、假姿态、假行为的心理? 如果过去我有这些毛病, 现在 我该怎么改正? 以后我怎么尽量做到心口如一?我该怎么在平时尽量地修真诚的心? 像这样,就是依照人品贤善 的这些教诲,不 断地贯彻在日常的修行当中。总而言之,首先是掌握原则,其次举一反三地扩充为一切具体 的修行。教言就是一种指示修行心要的语言,而依教言实行, 就是把简要的原则性的话扩展出来, 在无边无际的范围里运用。对一个有根器的人来讲

15、, 不必要说很多话,只需要在根本上做 一种指示,他自己内在的力量能发出来, 能不断地扩 大充实,最 终达到极完善地境地。所以,上师自己也说了:我这个教言, 是你们终身修行的内容。其次,针对第二个要点持戒清净, 法王观照当代众生的根机, 也做了根本性的要求。古时候的大修行人有一种为道的精诚,那确实是二六时中坚持正念,能做到一举一动都严密的防护,确实是像保护眼睛一样守护戒律的一切学处,而现在的人却很难做到。因为这个时代非常恶浊, 修行者处在这种身心环境里, 外在染 污缘的干扰力量很大, 使人很难守护支分戒的种种细节, 再加上自 己的身心也不堪能,没有一种强大的心力时时严密地把握好心,使心不违越戒律

16、。这时候,法王给我们基本的一个要求, 就是对于三乘戒里会 直接障碍究竟果的那些根本堕罪, 需要时时精勤地防护, 不让心里 沾染。当你奉行了这一条教诲之后, 确实这是甘露中的精要,能够消 除你持戒上放逸、 不在乎的毒。所以听过之后,就要反省自己:我以前很不注重持戒, 特别危险,如果没有持戒的基础, 再 做什么也是空中楼阁,一事无成。今天我听到了法王这句教导,以后要用一生的努力来奉行这句教导。这样就成了你终生持戒的极切实的教导,因为如果要求过多、过高,暂时对你来说距离很远。你会因为没办法行持, 而干脆放弃。但是这里教导的是对三乘的根本戒需要励力守护,这10教诲甘露明点讲记 样就可以全力以赴在根本的

17、要害处防护。这个根本的戒律一旦守清净了, 就等于把建立菩提大厦的基础 打稳固了, 之后就依靠在上面按次第来建立一切道果的功德。具体怎么来建立呢? 方法就是每天都不离开佛法的教授来做 闻思修。这里真实教授处, 指的就是佛菩萨教导、传授给你的佛法, 你 就要按照佛法先闻、 后思、再修,以这样就能逐渐地成就道果功 德,最终完成佛道。总之,能够奉行这三大要点, 今生的修行就一定会成功;而 不奉行这三大要点, 今生的修行也注定会失败。下面我们开始逐字逐句地讲解教言:全文分五:一、祈祷文殊本尊赐予加持;二、开示具足三种德相就成为 上师究竟的心友; 三、达成三种德相的标准和途径; 四、显示教 言的作用; 五

18、、说明造论的动机和回向善根。一、祈祷文殊本尊赐予加持法王在宣讲之前,首先敬礼文殊 本尊,祈求加持。怙主文殊是智慧的主尊, 唯一是三世诸佛的无分别智慧身。 他以菩萨的形象在尽虚空遍法界的范围中安住。在有些刹土, 示现为一切功德完全圆满的佛身; 在有些刹土, 又示现为佛的长子大菩萨身; 在有些刹土,还示现为功德尚未圆满 的学道菩萨身; 在有些刹土, 又示现为普通的凡夫身。总 之,以无边的化现行持种种利生事业。这里特别敬礼与文殊圣尊无二的上师全知麦彭仁波切。在1987年去五台山之前,法王净相中显现的全知麦彭仁波切 全是人中善知识的形象, 而法王从没认为在全知麦彭仁波切之外还 有什么文殊菩萨。到了 1

19、987年朝礼五台山现见文殊本尊之后,净相中所现的全知麦彭仁波切成了文殊菩萨相。因为这是法王生生世世不分离的本尊和上师, 是一切加持和成 就的根源,所以在为徒众宣讲这篇教言之前, 首先祈求得到文殊圣 尊全知麦彭仁波切的加持。谁之尊名一入耳, 终破累劫心愚暗,祈汝文殊勇猛尊, 普降善妙瑞花雨。有位圣者,只要他的尊贵的名号一入到众生的耳根,就能马上彻底灭除众生心中累劫以来长期潜藏的愚痴黑暗,这位不可思议的圣者就是诸佛智慧的总集文殊勇士,祈求文殊勇士为一切众生降下善妙的吉祥花雨。诸佛无分别智的总集文殊圣尊,称为勇士。勇猛 是因为他持着智慧剑, 有从根斩断众生愚痴网的力量。传记里讲到, 文殊圣尊能赐予众

20、生智慧,最终能赐予究竟的佛智慧。所以祈求得到文殊圣尊的加被,破除众生内心的愚痴黑暗, 之 后种种善妙自然出现结合本教言来讲, 以文殊智慧力量的加持, 遣除了弟子们内 心的黑暗后,就会认识到自己一生修行的重点, 会明确12教诲甘 露明点讲记修行的道路和方向。从此沿着这条康庄大道,一直走到菩提果地。二、开示具足三种德相就成为上师究竟的心友人品贤善戒清净,无垢智慧处善学,具缘三世佛之子, 乃吾究竟之心友。这一颂先出示弟子要具足的三种德相,就是:在人品上达到贤善, 在戒律上达到清净, 在智慧上达到无垢。 处,是众生学习的地方,从果上解释诸佛菩萨所成就的无垢智慧。 善学,就是依着真实的教授, 以闻思修的

21、次第善始善终地修学。满足上面三个条件, 即是三世诸佛的具足善缘的佛子, 也是法 王上师究竟的心中之友。具缘三世佛之子, 乃吾究竟之心友:这说明这是法王上师最为重视的三点,也是现在的学佛者应该抓住的核心。所以,要想生生世世跟诸佛、 跟法王不分离, 具备这三种功 德,就是好的缘起。关键要懂得这是一种内在的依止,是一种弟子的心和上师的心的 相应。要成为三世诸佛的弟子,成为法王究竟的、 心中不离的、 心心相应的弟子, 就需要具备这三种德相。普贤行愿品里说:所有益我善知识, 常愿与我同集会, 于我常生欢喜心。让善知识常生欢喜心的因就是依教奉行,这个依教奉行就是按上师的教导殷重地奉行。这不是在外面寻求什么

22、亲密,而是心里遵照上师的教导去做,这 样二世诸佛都会对你生欢喜心, 都愿意摄受你,所以 生生世世都 能不离佛,生生世世不离开三世诸佛的代表大恩上师。这是什么原因呢? 就是心和心相应了、感通了,就没有了距离。 更彻底地说,自己已经成了上师心要的体现,心灵的内涵变成一 样了。所以,先是要有一种尊重上师教言的心,其次是要按照教言真正奉行,这就是亲近上师最重要的途径; 也是能直接得到上师摄 受和加持的途径; 从此就成了三世诸佛所护念、摄受的好弟子,成了和上师心心相应、不分开的亲密法友。所以,从初、中、后三个阶段,先是要求人品要达到贤善, 然后是三乘戒律要持得清净, 再就是每天都在无垢智慧处好好地修 学

23、。这样,人品达到了贤善, 就具备了修道的素质; 三乘戒律守 得清净,就打牢了成道的地基; 再缘着智慧无垢处, 就是已经得 到了建造无上菩提大厦的图纸诸佛菩萨所指示的实修菩提道的教授; 而善学 是指按照这张图纸的指示,把一切道果的功德建立起来。善,就是把这个教授纳入并融会在自己心里,时时不离地按照 这样来发起修行, 最后学到跟佛菩萨一样。揭示学的本义所谓的善学,就是指按照那张菩提道前进的路 线图,在自己的心上实行, 来把它实际建立起来, 这包括了一切闻 思修的方面。学是模仿的意思。平常说的学医、学儒、学仙、学14教诲甘露明点讲记禅、 学密、学佛等等,都不能和现在世间中学 字的涵义混为一谈。今天,

24、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教育的重点完全放在培养学生的知 识技能上。比如说学数学,就是把这一门课学完了, 能够演算就算达到了 目的。而这里所说的学,不是这种涵义。比方说,你有孝的品德, 我就模仿你,也要做到孝,这叫做 学孝。你有悌的品德, 我还是模仿你,也要做到悌,这叫做学悌。你有布施的品德, 我也学你那样, 在自身上做出施舍来, 这 叫做学布施。或者你能事事替别人着想, 我也跟你学,效仿你的心态和行为, 这叫学替别人着想。你有这么稳重的心态和行为, 我以你为榜样,学到了这样,这 叫学稳重。比如说学菩萨的戒行, 也是首先去听讲戒, 去了解戒学的内 容,比如一条一条的开、 遮、持、犯是如何的, 它的原

25、理、 体 性是什么等等,这样先消除掉心里的无知、 疑惑和不正确了解; 等 到了解了之后, 自己还要逐渐地消化, 融会在心里, 把每一个内 容都在心上决定好; 最后就是按照戒律的要求, 在自己的身口意上 实际做出来,这就叫做学戒。这样扩充开来,发展到大乘的学菩萨行, 就是指过去、现在、 未来的菩萨们是怎样的一种行为, 自己就努力地模仿、不断地修学, 最终在自身上学到这些菩萨行。而所谓的常随佛学的普贤行愿,也是指学习本师毗卢遮那佛从因地到果地的一切行为,这是生生世世永无疲厌的广大行愿。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你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一条路,所以 首先要有一个教法的指导, 这就好比是一张地图, 而你具体要做的

26、, 就是依循着教法由闻思修的途径,在自己心里实证到法的内涵。闻,就是首先要听到这个教法的内涵, 要知道学的是什么,学 的方法是什么等等。之后,思,就是对于他的涵义作思维,要想透、 想通了为止,然后会生起断定不疑的认识,这就是所谓的定解。而修,就是按照定解已经断定好了的法义,不断地在自心上去串习,直到最后现证了这个法的内涵。所以,一切圣贤之道里的学, 就是指效仿圣贤的行为,实际去做到它 大家一定要分清学佛和佛学的差别。只是学佛学的话,最多成为佛学家。这是很多人身上已经出现的偏差,本教言里说的耽著言说诩智者 就是一种情况, 这就是末法时代特别流行的方式;而学佛的本义是学到佛那样的智慧和慈悲,这是正

27、法时代流行的方式。所以不能搞佛学知识化, 而要使佛法人格化。知识化的结果是使佛教的真精神日益丧失,是使佛法走向没落。所以一定要懂学 字的涵义,才知道圣贤之道的命脉所在,不然就都跑到边缘上去了。以上解释了无垢智慧处善学这一句的涵义。最后是落在这个要点上, 前面都是学前必备的素质和基础。没有那16教诲甘露明点讲记 样的素质和基础, 再怎么也建立 不起来。所以,为了达成后面的功德,就必须打好前前的基础。有了好的人品,又有持戒的基础,再来依止实修菩提道的教授 进行闻思修, 慧命就会日益成长,终至成佛。所以具有这三种德相的人, 就自然成为三世诸佛的法子,自然成为法王究竟的心友!这个心的朋友,既不是因为某

28、种利益需要,而暂时结成伙伴; 也不是因为感情的需要, 而成为朋友; 又不是 今生成了朋友,来世就不是朋友;也不会只在有限的范围里做朋友。这是在万法根源的心上达到了相应,所以成为了究竟的心友。到了最终,当你成佛的时候,十方诸佛都融入你心中,你也融入十方诸佛的心中,这就是法界同体,同本一如来,心与心之间没有障碍。现在在因地遵循这三大要点实行,就是在跟一切佛相应融通,就是真正跟法王相应。能懂这几句的涵义,就会知道:实在太关键了!就是要按这样来成为一切佛的法子,来亲近法王如意宝。能够这样走,就会在心上和法王越来越亲近,最终和法王以及三世诸佛心心相应、永不分离。+7Y Go5XEm3VDk2TBjOSz

29、h-Qyf)Owd*Nuc%Lta$Jr8#lp7 YGo5XEm3VDk2TBjOSzh-Qyf)Owd*Nu c%Lta$Jr8#lp7 YGo5XEm3VDk2TBi0Szh-Qyf)Owd*Nuc%Lta$Jr8#Ip7 YGo5XEm3VDk2TBiOSzh-Qyf)Owd*Nu c%Lta$Jr8#Ip7 YGo5XEm3VDk2TBiOSzh-Qyf)Owd*Nuc%Lta$Jr8#lp7 YGn 5XEm3VDk2TBiOSzh-Qyf)Owd*Nuc%Lta$Jr8#lp7 YGn 5XEm3VDk2TBiOSzh-Qyf)Owd*Nuc%Lsa$Jr8#lp7 YGn 5X

30、Em3VDk2TBi0Szh-Qyf)Owd*Nu c%Lsa$Jr8#lp7 YGn 5XEm3VDk2TBiOSzh-Qxf)Owd*Nuc%Lsa$Jr8#lp7 YGn 5XEm3VDk2TBiOSzh-Qxf)Owd*Nuc%Lsa$Jr8#lp7 YGn 5XEm3VDk2TBiOSzh-Qxf)Owd*Nu c%Lsa$Jr8#lp7 YGn 5XEm3VCk2TBiOSzh-Qxf)Owd*Nuc%Lsa$Jr8#lp7 YGnZZ/6Vp/vo)jxCr6zB0!日丄门0/日/纠9 人 9dH #8Jries-|%qn|/|AtpMO)xo-6zyo!a 丄门0/山日/纠9

31、人 9dH #8Jries-|%qn|/|AtpMO)xo-6zyo!a 丄门0/山日/纠9 人 9dH #8Jries-|%qn|/|AtpMO)xo-6zyo!a 丄门0/山日/纠9 人 9dH #8Jries-|%qn|/|AtpMO)xo-Mzyo!a丄 9AUJ3M9U0人9dH#8iesi%qn|/|pMO)xo-Mzyo!a 丄门0/山日/纠9 人 9#8仃西1%皿|/| pMO)xo-Mzyo!a 丄门0/山日/纠9 人 9#8仃西1%皿|/| pMO)xo-Mzyo!a 丄门0/山日/纠9 人 9I9AUJ3M9U9 人Rh#8仃典1%皿|/|卩从0)長0-孚占0!日丄 2I

32、9AUJ3M9U9 人Rh日丄 9AUJ3M9U0 人Rh#8Jries-|%on|/|Atp/voQxo-Mzyo!a 丄少 0/山日/纠9 人zdHHgiesi%*pMoQxo-Mzyo!a丄少0/山日/纠9人上1戸#8仃典1%皿|/| pMoQxo-qzyoia丄2I9AUJ3M9U9人四口#8典1%皿|/|卩从0似0叫zO!日丄少0/山日/纠9人Rh#8Jr$es-|%on|/|Atp/voQxo-Mzyo!a丄 2I9AUJ3X9U9人zdH#8r$esi%on|/|pMoQxo-qzyo!日丄 2I9AUJ3X9U9 人zdH#8r$esi%on|/|PMOQxo叫zsO!日丄少人

33、四口#8典1%皿|/|卩从0似0-孚30!日丄少0ACUJ3X9U0人Rh #8Jr$es-|%on|/|Atp/voQxo-MZS0!a丄少0/山日)纠9人Rh #8Jr$es-|%onNpMoQxo-MZS0!a 丄少 0/山日)纠9 人Rh#8Jr$es-|%onNpMoQxo-MZS0!a 丄少 0/山日)連海道蛊讷Dk2TBoszhQyfowe*NUC%LarSJ9#一 p7YGo5XEm3VDk2TB oszhQyfowe*NUC%LarSJ9#一p7YGo5XEm3V Dk2TB oszhQyfowe*NUC%LarSJ8#一p7YGo5XEm3VDk2TBoszhQyfowe*

34、NUC%LarSJ8#一p7YG05XEm3VDk2TBoszhQyfowe* NUC%LarSJ8#一p7YG05XEm3VDk2TBoszhQyfowd*NUC%LarSJ8#一 p7Y Go5XEm3V Dk2TB oszhQyfowd*NUC%LarSJ8#一p7YG05XEm3VDk2TBoszhQyfowd*NU c%LarSJ8#一p7YGo5XEm3VDk2TBoszhQyfowd*NUC%LarSJ8#一 p7YGn5XEm3VDk2TBoszhQyfowd*NUC%LarSJ8#一 p7YGn5XEm3VDk2TBoszhQyfowd*NUC%LarSJ8#一p7YGn5X

35、Em3VDk2TBoszhQyfowd*NUC%LsasJ8#一 p7YGn5XEm3VDk2TBoszhQyfowcr NUC%LsasJ8#一 p7YGn5XEm3V Dk2TB oszhQxfowd*NUC%LsasJ8#一p7YGn5XEm3VDk2TBoszhQxfowd*NU c%LsasJ8#一 p7YGn5XEm3VCk2TB oszhQxfQxf(owd*Mub%Lsacz8#HP6YGn5WE_3vcld TBoRzgQxf(owd*Mub%Lsa_J8#HP6YGn5WE_3vck1TBoRzgQxf(owcrMub%Lsaczq8#HP6YGn5WE_3vck1TBoR

36、zgQxf(owd*Mub%Lsaczq8# HP6YGn5WE_3vck1TBoRzgQxf(ovd* Mub%Lsaczq8#HP6YGn5WE _3vck1 TBoRzgQxf(ovdwub%Lsa_Jq8#Hp6 YGn 5WEI3VCk1TBiORzg-Qxf(Ovd*Mub%Lsa!Jq8#Hp6 YGn 5WEI3VCk1TAiORzg-Qxf(Ovd*Mub%Lsa!Jq8#Hp6 YGn 5WEI3VCk1TAiORzg-Qxf(Ovd*Mub%Lsa!Jq8Hp6 YFn 5WEl3VCk1TAiORzg-Qxf(Ovd*Mub%Lsa!Jq8#Hp6 YFn 5WEI3V

37、Ck1TAiORzg-Qxf(Ovd*Mub%Ksa!Jq8#Hp6 YFn 5WEI3VCk1TAiORzg-Qxf(Ovd*Mub%Ksa!Jq8Hp6 YFn 5Wl3VCk1TAiORzg-Qxf(Ovd*Mub%Ksa!Jq8#Hp6 YFn 5WEI3VCk1TAiORzg-Pxf(Ovd*Mub%Ksa!Jq8#Hp6 YFn 5WEI3VCk1TAiORzg-Pxf(Ovd*Mub%Ksa!Jq8# cLtb$Kr9#lq7ZGo6XFm4VDI2UBj1SAh+Qyg)Pwe*NvcLtb$Kr9#lq7ZGo6XFm4VDI2UBjOSAh+Qyg)Pwe*NvcLtb$K

38、r9#Iq7ZGo6XFm4VDI2UBjOSAh+Qyg)Pwe*NvcLtb$Kr9#lq7ZGo5XFm4VDI2UBjOSAh+Qyg)Pwe*NvcLtb$Kr9#lq7ZGo5XFm4VDI2UBjOSAh+Qyg)Pwe*NvcLta$Kr9#Iq7ZGo5XFm4VDI2UBj0SAh+Qyg)Pwe*NvcLta$Kr9#lq7ZGo5XFm4VDI2UBjOSAh+Qyg)Pwe*NvcLta$Kr9#lq7ZGo5XFm4VDI2 UBj0SAh+Qyf)Pwe*NvcLta$Kr9#lq7ZGo5XFm4VDI2UBjOSAh+Qyf)Pwe*NvcLta$Kr9#Iq

39、7ZGo5XFm4VDk2UBj0SAh+Qyf)Pwe*NvcLta$Kr9#lq7ZGo5XFm4VDk2UBjOSAh+Qyf)Pwe*NvcLta$Kr9#lp7ZGo5XFm4VDk2 UB j0SAh+Qyf)Pwe*Owe*Nuc%Lta$Jr8#Ip7 YGo5XEm3VDk2TBjOSzh-Qyf)Owe*Nuc%dO!a丄 9Al 3M9U0人9dH#8“iesi%qn|/| pAO)xo-6zyo!a丄CO/I 3M9U0 人 9dH#8bries-|%qn|/|AtpAO)xo-6zyo!a 丄门0/日/纠9 人 9dH#8bries-|%qn|/|AtpMO)xo-6

40、zyo!日丄人 gdH#8bries-|%qn|/|AtpMO)xo-6zyo!日丄人9dH#8iesi%qn|/| p/vo)jxCr6zB0!日丄门0/日/纠9 人 9dH #8Jries-|%qn|/|AtpMO)xo-6zyo!a 丄门0/山日/纠9 人 9dH #8Jries-|%qn|/|p MO)xQ-6zyo!a丄门0/山日/山日)纠9人上切#印典1%皿2卩从0似0叫ZSO! 日丄少 GACUJ3X9U0 人Zd|#g$es-|%onNpMoQAo-qzsO!a丄少0/山日)纠9人g|#印典1%皿2卩皿0“0 UZSO!日丄少G/wmX9U9人上山#印$。门皿2卩皿00人0叫230!日丄少0/山日)9 u。人 zd|#8Jr$en%onNpMoQAo-MZS0!a 丄少 G/wmX9O9 人d|# 印他印i%o nNPMOQAo-qzsoia 丄少 CI/wmX9O9 人上山#印$。门皿2卩皿0“0叫230! 日丄少GACUJ3X9O0人上山#印$3门皿PMOQAO-Mzsofa丄少G/wmX909人上山#印$。门皿2卩皿0“0叫230日丄 2taAUJ3X9O9 人d|# 印。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