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共36页)

上传人:38****5 文档编号:57648306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6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共3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共3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共3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共3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共36页)(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 民 政 部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编制组二九年一月前 言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和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824号)的要求,由民政部负责主编,具体由民政部规划财务司、民政部救灾司、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共同编制。编制过程中,编制组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救灾储备物资管理规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在全国不同地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各地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对大量资料进行了科学的论证

2、与分析,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经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反复修改补充形成了送审稿,经专家审查会通过后,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报批搞,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发布。本建设标准共分五章,包括:总则、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选址与规划布局、建筑标准、建筑及相关设备配置。在执行本建设标准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民政部规划财务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邮政编码:),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的解释工作由民政部规划财务司负责。本标准编制组成员:姜力、宋志强、陈越良、庞陈敏、张恺悌、徐秀玲、高玉成、纪占国、李成、陈刚、王莉莉、董彭滔、欧阳铮主编

3、单位:民政部规划财务司、救灾司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刚、王莉莉、董彭滔、欧阳铮、杜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09年1月目 录附 件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科学合理地进行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和管理,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投资效益,提高我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制定本建设标准。第二条 本建设标准是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的全国性标准,是编制、审批和核准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项目建设全过程的重要依据。第三条 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民政部门管理的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新建、改建和

4、扩建工程。第四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从我国备灾、救灾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当前,兼顾发展,统筹规划,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水平,建立和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满足灾害救助和应急指挥所需物资的储备和管理需要。第五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由政府统一安排建设项目投资,其建设用地应按国家公益事业的有关用地规定执行。第六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应满足本级政府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对物资准备的要求,统一规划,一次或分期实施;改建、扩建工程应充分利用原有

5、设施,实行资源整合。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应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及环保的要求。第七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除应符合本建设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指标和定额的规定。第二章 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第八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分为中央级(区域性)、省级、市级和县级四类,其建设规模由储备物资所需的建筑面积确定。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储备物资规模应根据辐射区域内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三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规定的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确定。第九条 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规模应符合表1规定:表1 救灾物资储备库规模分类表规模分类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万人)总建筑面积(m2)中央级(区域性)大72862180025700中5

6、4651670019800小36431150013500省级122050007800市级4629004100县级0.50.7630800注1:使用本表时每类规模上限取大值,规模下限取小值,规模的中间值采用插入法取值。注2:建设规模小于县级库下限的,宜设置救灾物资储备点或与其他民政设施合建;建设规模因实际需要突破本建设标准的,另行报批。第十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场地、建筑设备和其他必要装备。第十一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房屋建筑包括库房、生产辅助用房、管理用房和附属用房。各类用房构成和建筑面积详见表2、表3。表2 救灾物资储备库各类用房构成详表项目类型中央级(区域性)省级市级县级大中

7、小库 房生产辅助用房加工用房合建清洗消毒用房管理用房办公室合建会议室财务室档案室合建监控室合建合建警卫室活动室值班宿舍附属用房车 库变/配电室水泵房锅炉房食 堂浴 室合建卫生间注:“”表示应具备该用房;“”表示可具备该用房。表3 救灾物资储备库各类用房建筑面积表 m2中央级(区域性)省级市级县级大中小库房19563 2336814673176619781 116843985664122133321394552生产辅助用房61661646230827777管理用房101510938569336787504224952282857395附属用房563609543552506518292304179

8、19285合计取值2180025700167001980011500135005000780029004100630800第十二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场地包括室外货场(货场罩棚)、观察场、晾晒场、停车场等。省级及省级以上救灾物资储备库的观察场应满足紧急情况下直升飞机的起降要求。第十三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筑设备包括电气、给排水、采暖通风、安保、通讯、消防、网络等设备。省级及省级以上救灾物资储备库有条件时可设置铁路专用线。第三章 选址与规划布局第十四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的选址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遵循储存安全、调运方便的原则,并满足以下要求:1. 地势较高,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2. 市政条件较好;

9、3. 远离火源、易燃易爆厂房和库房等;4. 交通运输便利,市级及市级以上救灾物资储备库宜临近铁路货站或高速公路入口;5. 地势较为平坦,视野相对开阔,市级及市级以上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库址应便于紧急情况下直升飞机起降。第十五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功能要求,做到布局合理、流程通畅。第十六条 市级及市级以上救灾物资储备库应单设仓储区,其他功能区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库房宜与生产辅助用房毗邻,并与管理用房和附属用房隔开。第十七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内外道路应通畅便捷。省级及省级以上救灾物资储备库对外连接市政道路或公路的通路应能满足大型货车双向通行的要求。第十八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用地应根据节

10、约用地的原则和总平面布置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确定,并应包括建筑、场地、道路和绿化等用地。建筑系数宜为35%40%,其中专用堆场面积宜为库房建筑面积的30%。 第四章 建筑标准第十九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筑标准应根据救灾物资储存、管理的功能要求合理确定。第二十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应设置实体围墙,高度宜为3.0m。第二十一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库房宜为单层,其库房净高不应低于6m;当受条件限制采用多层库时,不宜超过3层。 第二十二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库房结构型式的确定应满足仓储功能的需要和结构安全的相关规定,并充分考虑当地的施工条件及用材状况。第二十三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建筑工程抗震设防

11、分类标准GB50223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库房地坪荷载应满足货物堆放及装卸机械运输和通行的要求。第二十五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库房的屋面防水等级和要求应符合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的相关规定。第二十六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防烟与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车道等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相关规定。第二十七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库房首层地面应做防潮处理,库房室内地坪应高于室外地坪,且不小于0.3m。第二十八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库房出入口应方便运输、装卸设备的出入,并设置防鼠板,高度宜

12、为0.5m。第五章 建筑及相关设备配置 第二十九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应根据物资储备、业务管理等功能要求配置建筑及相关设备。第三十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供电应满足照明和设备运行的需要。第三十一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应有给排水系统,其防洪、防涝排水应根据库址地形及城市防洪、防涝规划确定流向,宜采用排水沟或排水管道等有组织排水方式。第三十二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库房、室外货场、货场罩棚应按照第三类建筑物、构筑物采取防雷措施。第三十三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库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配备相应的机械通风设施。第三十四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多层库房应设置载重不低于2t的货运电梯等垂直货运设备。第三十五

13、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应按信息化管理的需要配置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系统。第三十六条 救灾物资储备库应配置装卸、物资保管维护、技防及必要的交通工具等相关设备。附录一 主要名词解释1.自然灾害: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2救灾储备物资:是指各级民政部门存储和调用的,主要用于救助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的物资,包括帐篷、棉被、棉衣裤、睡袋、应急包、折叠床、移动厕所、救生衣、净水机、手电筒、蜡烛、方便食

14、品、矿泉水、药品和部分救灾应急指挥所需物资以及少量简易的救灾工具等。3.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是各级政府为建立健全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救助行为,提高应急救助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而制定的政府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救助的启动条件、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应急准备、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应急响应、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等。4.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启动条件:包括因灾死亡人口、倒塌房屋、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等。其中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是各地根据灾害类型、灾害发生频次和强度,以及各地历年来因灾实际发生的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等因素综合考

15、虑,并科学确定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不同的响应等级对应不同的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5.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指因受到灾害威胁、袭击,离开住所转移安置到其他地方,并提供紧急救助的人口数量,或因断水、断电、交通中断等原因生活困难,需提供紧急救助的人口数量(包括非常住人口以及农垦企业,国有林场,华侨农场的受灾人员)。6.生产辅助用房:用于设备维修、清洗缝补救灾物资的用房。7. 专用堆场:包括室外货场、观察场和晾晒场。8. 室外货场:用于清点、装卸和临时堆放救灾物资的场地。9. 观察场:用于救灾物资入库前对其进行清洁、整理,发现并消除救灾物资安全隐患的场地。10. 晾晒场:用于晾晒救灾物资的场地。11

16、. 停车场:用于停放货车、应急调度车和物资转运车等车辆的场地。12.建筑系数:建筑系数=(K+F+S+D)/Z100% K-库房用地面积;F-生产辅助及配套设施建、构筑物用地面积;S-管理用房和附属用房建筑物用地面积;D-专用堆场用地面积;Z-库区总用地面积。 13.库房使用面积系数:库房使用面积系数=库房使用面积/库房建筑面积。附录二 用词和用语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17、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附件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条文说明2009 北京目 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本条阐明制定本建设标准的目的和意义。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我国的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发生频度高、灾害集中、损失严重等特点。特别是近年来,雪灾、地震、洪水等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为了提高政府灾害救助水平、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

18、产损失、维护灾区正常社会秩序,1998年国家建立了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制度,要求民政部门建立用于储备救灾物资的专门设施,其储备物资主要用于对遭受自然灾害地区的灾民实施紧急救助,保障其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经过10年的发展,已在11个城市设立了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同时,部分省、市、县也通过各种方式建立了本级救灾物资仓库,它们在自然灾害救助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总体上看,目前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库普遍存在仓库面积小、建设标准低、基本装备严重不足的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目前的救灾工作需要,更无法适应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备灾、救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提高我国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必须新建

19、、改建和扩建一批符合标准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对此都作了明确规定,并已开始启动。为加强和规范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科学合理地进行工程项目决策和管理,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投资效益,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是十分必要的。第二条 本条阐明本建设标准的作用和权威性。本建设标准从规范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建设行为、加强科学管理、合理确定投资规模和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出发,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编制的规定和程序,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科学论证,广泛听取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确保编制质量;同时兼顾了各地灾害发生情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差异,切合实际,便于操

20、作。因此本建设标准是救灾物资储备库工程建设的全国性标准。第三条 本条阐明本建设标准的管理部门和适用范围。我国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建立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制度的通知、中央级救灾储备物资管理办法、民政部救灾储备物资管理规程等文件中明确指出,救灾储备物资是指各级民政部门存储和调用的,用于救助紧急转移安置人口、保证其最基本生活需求的物资,并规定各级民政部门负责救灾储备物资的采购、存储、接收和调运,是救灾物资储备库的直接管理部门。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性质和任务决定其与其他物资库的设置要求有很大不同;同时,鉴于目前救灾物资储备库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建设标准低、基本装备极度匮乏的现实,必须

21、新建一批符合要求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并从节约社会资源的角度出发,应对原有的不符合要求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在现有基础上改建、扩建,故本条明确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民政部门管理的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第四条 本条阐明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总体要求。救灾物资储备库的主要职能是为灾民提供紧急救助物资,以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其工程建设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作为政府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必须遵守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此外,考虑到我国自然灾害发生情况和地域之间的差异,强调从我国备灾、救灾的实际情况出发,正确

22、处理需要和可能的关系,进行统筹规划,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与水平,既要防止不切实际的盲目建设,又要满足我国建立和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的工作要求。为加强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因此,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存和管理的物资,除直接用于灾害救助的物资外,还要有相应的应急指挥所需物资。第五条 本条明确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投资渠道和建设用地的申报、征拨。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属于政府行为,其建设用地已列入划拨用地名录,因此其投资和用地均按公益事业建设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六条 本条阐明实施本建设标准的基本要求

23、。鉴于各级政府制定发布的本地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对物资准备都有具体要求,且救灾所需物资种类、数量也因地而异,故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应根据本级政府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定的物资储存和管理要求进行统一规划并实施。考虑到各地财力状况的不同,有资金困难的地区也可分期建设。同时,为防止重复建设,强调改建、扩建项目应注重资源整合,避免造成浪费。另外,在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中还必须满足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投资的要求。第七条 本条阐明本建设标准与国家有关标准、指标和定额的关系。第二章 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第八条 本条阐明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分类,并明确其建设规模的确定依据。本条将救灾物资储备库分为中央级(区域性)

24、、省级、市级、县级四类,主要基于:一、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灾害种类多、地区差异大、灾害救助需要各异,因此各地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规模也不尽相同,必须分类建设。二、国家规定灾害救助工作实行“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明确要求“建立健全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灾害多发地、县建立健全物资储备库、点”,即灾害发生后,先动用最基层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救灾物资,当满足不了救助需求时,再逐级向上申请物资,直至动用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救灾物资。因此,本标准将救灾物资储备库分为中央级(区域性)、省级、市级、县级四类。 三、中央级(区域性)救灾物资储备库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对救灾物资进行宏观调

25、控和统筹调拨,承担着区域辐射和查漏补缺的功能。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灾害种类、发生频度和灾情各异,需要根据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各地人口密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运输能力等因素,对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进行合理布点、分区域建设。鉴于各区域库的辐射范围、救助需要不同,其建设规模也有差异,故将中央级(区域性)救灾物资储备库按照辐射范围和救助需求划分为大、中、小三类。救灾物资储备库的规模大小与其储存物资的规模有着直接关系,本标准将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库辐射区域内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三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规定的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作为确定储备物资规模的依据,主要基于:一、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的数量直接决定救

26、灾物资的储备规模。根据民政部救灾储备物资管理规程规定,救灾储备物资是指各级民政部门存储和调用的,主要用于救助紧急转移人口,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的物资。因此,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的数量是救灾物资储备规模的直接决定因素。二、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建立健全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的要求,目前全国100的省份、93的地市、82的县市已制定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各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是各地综合考虑地方灾害发生情况、经济发展水平、辖区人口规模等因素,经充分论证后制定,并以政府文件下达的,对自然灾害救助的启动条件、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等作了系统而明确的规定,具有相应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三、国

27、家各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根据灾害造成损失情况分为四级响应,并分别规定了各级响应的启动条件,包括因灾死亡人口、倒塌房屋、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等。其中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是各地根据灾害类型、灾害发生频次和强度,以及各地历年来因灾实际发生的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等因素综合考虑,科学确定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不同的响应等级对应不同的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四、在实际操作时,通常当灾情达到一、二级时,上一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就要启动,而三级以下灾情往往由本地区自行响应。根据调研,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储存物资应至少满足三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规定的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的救助需要,故本标准以三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规定

28、的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作为确定救灾物资储备规模的依据。第九条 本条明确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库所对应的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和总建筑面积。正文中表1所列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库对应的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及其总建筑面积是根据相关文件的规定和要求、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及定额的规定以及救灾物资储备库实际工作需要和建设中已取得的经验,经过论证和测算得出的。根据救灾物资储备库的辐射范围和规模分类,通过对各地灾情数据和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三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规定的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进行统计分析,本标准分别给出了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库所对应的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一、中央级(区域性)救灾物资储备库。着重考虑其布点和建设需求:(一

29、)根据自然灾害分布、交通通达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三个因素,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进行筛选,确定21个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布点城市。(二)根据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整体布局情况,综合考虑灾害类型、地域临近、交通能力、地域经济等因素,确定各布点城市的辐射区域。(三)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民政部应对自然灾害工作规程中三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的启动条件,采用民政部20052007年各省区因灾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的平均数,结合1949年2007年各省区历史上大灾年的因灾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确定各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辐射区域内所对应的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主要聚集在72万86万、

30、54万65万、36万43万之间,故据此将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分为大、中、小三类。二、省级、市级、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根据地方各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分别对省、市、县三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所规定的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进行了分析,通过散点图发现其对应的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分别主要聚合在12万20万、4万6万、0.5万0.7万这三个区间,故据此分别确定省级、市级、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所对应的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三、本建设标准对建设规模低于县级库下限的,提倡设置储备点或与其他民政设施合建,是为了节约用地、避免资源浪费,并充分发挥投资和规模效益。考虑到少数人口众多、灾害频发地区的建设需要,故规定允许其突

31、破本建设标准,但需另行报批。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库总建筑面积=库房建筑面积+生产辅助用房建筑面积+管理用房建筑面积+附属用房建筑面积。具体如下:一、库房建筑面积(一)根据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的数量分别确定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储备物资规模。鉴于各地自然灾害类型,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别,在紧急转移安置人口中,需政府救助的比例也有不同,经调研论证,本建设标准在测算中央级(区域性)、省级、市级、县级储备库的建筑面积时,分别按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的25%、30%、50%和70%确定实际需要政府提供救助的人数及其所需救助物资,进而确定各类救助物资的存储规模。(二)根据储存物资的规模、规格尺寸及堆放要求,确定库房建筑面积

32、。主要储备物资的种类、规格尺寸和单位面积堆放数量详见表1。表1 主要储备物资的规格尺寸和单位面积堆放数量物资种类规格尺寸(m)单个体积(m3)堆放高度单位面积的堆放数量帐篷(12m2 )蓬架(个)2.30.40.20.1841.5m216.30蓬包(个)1.60.40.20.1281.5m223.44棉被(条)0.90.50.65 (每10条)0.2931.5m2102.39睡袋(个)0.350.2 (直径)0.071.5m242.86救生包(个)0.20.20.20.0081.5m2375.00折叠床(张)0.50.440.20.0441.5m268.18移动厕所(个)2.10.80.420

33、.7061.5m24.25救生衣(件)0.90.50.65 (每20件)0.2931.5m2204.78棉衣裤(套)0.70.450.5 (每10套)0.1581.5m2189.87其他储备物资包括毛毯、毛巾被、净水机等,其所需库房面积根据主要储备物资所需库房面积的一定比例确定。据调研,中央级(区域性)、省级、市级、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其他储备物资所需库房面积分别为主要储备物资所需库房面积的8%、10%、10%和12%。主要储备物资和其他储备物资所需库房面积相加,即可得到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库房总建筑面积,详见表2。表2 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库房面积表 m2 中央级(区域性)大中小使用面积建筑面

34、积使用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建筑面积主要储备物资163031947318114216371222714718135861635381519736905710818其他储备物资130415581449 173197811771087 1308652779724866合 计176072103119563 23368132051589514673176618803105159781 11684省级市级县级使用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建筑面积主要储备物资32615434362360381811271720123019317444352493其他储备物资326 543362603181 272

35、20130238 534259合 计3587 5977398566411992 298922133321355497 394552注1:库房使用面积=储备物资总量/单位面积物资堆放数量/库房堆放面积系数;注2:库房建筑面积=库房使用面积/库房使用面积系数;注3:库房堆放面积系数取0.60,库房使用面积系数取0.90。二、生产辅助用房建筑面积(一)加工用房(包括缝补、设备维修等用房)根据调研情况与设施需要,中央级(区域性)大、中、小型救灾物资储备库应设置的加工用房使用面积分别为200m2、200m2和150m2,省级、市级、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应设置的加工用房使用面积分别为100m2、80m2和5

36、0m2。(二)清洗消毒用房(包括烘干等用房)为了对回收物资进行清洗、烘干和消毒,中央级(区域性)大、中、小型救灾物资储备库应设置的清洗消毒用房使用面积分别为200m2、200m2和150m2,省级、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应设置的清洗消毒用房使用面积分别为100m2和100m2,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清洗消毒用房可与加工用房合建。将以上两类用房的使用面积相加,并按使用面积系数0.65测算,即可得出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库生产辅助用房的建筑面积,见表3。表3 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库生产辅助用房面积表中央级(区域性)大中小使用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建筑面积加工用房200308200308150231清

37、洗消毒用房200308200308150231合计400616400616300462省级市级县级使用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建筑面积加工用房100154801235077清洗消毒用房100154100154合计2003081802775077三、管理用房建筑面积管理用房建筑面积是按照救灾物资储备库人员配备数量构成以及管理要求分别确定的,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库工作人员数量及构成见表4。表4 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库人员构成表规模分类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合 计中央级(区域性)大202230335055中161824274045小121418213035省级81012152025市级46691015

38、县级233558 (一)办公室按照表4中管理人员数量,并参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中办公室人均使用面积6m2的要求,中央级(区域性)大、中、小型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办公室使用面积分别为120m2132m2、96m2108m2和72m284m2,省级、市级、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办公室使用面积分别为48m260m2、24m236m2和12m218m2。(二)会议室按照表4中工作人员总数,并按照人均会议室使用面积1.1m2测算,中央级(区域性)大、中、小型救灾物资储备库的会议室使用面积分别设置为55m260m2、44m250m2和33m240m2,省级、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会议室使用面积分别设置为22

39、m230m2和12m218m2。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不单设会议室。(三)财务室参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中对标准单间办公室使用面积的规定,中央级(区域性)大、中、小型救灾物资储备库的财务室使用面积均设置为18m2,省级、市级、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财务室使用面积分别设置为15m2、15m2和12 m2。(四)档案室参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中对标准单间办公室使用面积的规定,中央级(区域性)大、中、小型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档案室使用面积均为15m2,省级、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档案室使用面积分别设置为15m2和12m2。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不单设档案室。(五)监控室根据设备所占空间以及监控工作要求,中央

40、级(区域性)大、中、小型救灾物资储备库的监控室使用面积均设置为18m2,省级、市级、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监控室使用面积分别设置为18m2、18m2和12m2。(六)警卫室考虑到救灾物资储备库对物资的保管、看护任务,参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中对标准单间办公室使用面积的规定,中央级(区域性)大、中、小型救灾物资储备库和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警卫室使用面积均设置为15m2,市级、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警卫室可与监控室合建。(七)活动室根据摆放器械和活动设施的要求,中央级(区域性)大、中、小型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活动室使用面积分别设置为48m2、48m2和36m2,省级、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活动室均设置为

41、24m2,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不单设活动室。(八)值班宿舍根据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二类宿舍居室的人均使用面积8m2规定,中央级(区域性)、省级、市级、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分别按工作人员总数的80%、60%、40%和20%测算值班人员,则中央级(区域性)大、中、小型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值班宿舍使用面积分别为320m2350m2、260m2288m2和200m2224m2,省级、市级、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值班宿舍使用面积分别为96m2120m2、32m248m2和8m215m2。将以上各类用房的使用面积相加,根据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对办公用房使用面积系数(0.570.60)的规定,管理用房使用面积系数取

42、0.60,即可得出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见表5。表5 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用房面积表中央级(区域性)大中小使用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建筑面积办公室120132200220961081601807284120140会议室5560921004450738333405567财务室183018301830档案室152515251525监控室183018301830警卫室152515251525活动室488048803660值班宿舍320350533583260288433480200224333373合 计60965610151093514560856933407450

43、678750省级市级县级使用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建筑面积办公室4860801002436406012182030会议室2230375012182030不单设不单设财务室152515251220档案室15251220不单设不单设监控室183018301220警卫室1525不单设不单设不单设不单设活动室24402440不单设不单设值班宿舍96120160200324853808151325合 计25329742249513717122828544577395四、附属用房(一)车库按中央级(区域性)大、中、小型救灾物资储备库分别配置4辆5辆、4辆、4辆工作用车,省级、市级和县级救灾物

44、资储备库分别配置3辆、2辆和1辆工作用车,每车位使用面积24m2测算,则使用面积分别为96m2120m2、96m2、96m2、72m2、48m2和24m2。(二)变/配电室中央级(区域性)大、中、小型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变/配电室使用面积均设置为15m2,省级、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变/配电室分别设置为15m2和12m2。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不单设变/配电室。(三)水泵房中央级(区域性)大、中、小型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水泵房使用面积分别设置为36m2、36m2和24m2,省级、市级、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水泵房使用面积分别设置为18m2、12m2和12m2。(四)锅炉房中央级(区域性)大、中、小型救灾物资储

45、备库均设置锅炉房,使用面积为72m2,省级、市级和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不单设锅炉房。(五)食堂按工作人员的80%,使用面积1.70m2/人计算,则中央级(区域性)大、中、小型救灾物资储备库的食堂使用面积分别设置为68m276m2、54m260m2和40m248m2,省级、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食堂使用面积分别取27m236m2和15m224m2,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不单设食堂。(六)浴室中央级(区域性)大、中、小型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浴室使用面积均设置为36m2,省级、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浴室使用面积分别取24m2和15m2,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不单设浴室,可与卫生间合建。(七)卫生间中央级(区域性)大、

46、中、小型救灾物资储备库均设置3处卫生间,省级、市级、县级分别设置2处、1处和1处卫生间,每处使用面积24m2,则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库使用面积分别为72m2、72m2、72m2、48m2、24m2和24m2。将以上各类用房的使用面积相加,按使用面积系数0.70计算,即可得出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库附属用房的建筑面积,见表6。表6 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库附属用房面积表中央级(区域性)大中小使用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建筑面积车 库961201371719613796137变/配电室152115211521水泵房365136512434锅炉房721037210372103食 堂68769710954

47、60778640485769浴室365136513651卫生间721037210372103合计395427563609381387543552355363506518省级市级县级使用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建筑面积车 库7210348692434变/配电室15211217不单设不单设水泵房182612171217锅炉房不单设不单设不单设不单设不单设不单设食 堂2736395115242134不单设不单设浴室24341521不单设不单设卫生间486924342434合计2042132923041261351791926085综上所述,将救灾物资储备库库房、生产辅助用房、管理用房和附

48、属用房建筑面积相加,即可得到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总建筑面积,详见表7。表7 救灾物资储备库各类用房建筑面积表中央级(区域性)省级市级县级大中小库房19563 2336814673176619781116843985664122133321394552生产辅助用房61661646230827777管理用房101510938569336787504224952282857395附属用房56360954355250651829230417919285合计2175725686166881976211427134145007774828974075629809为考虑实际情况和方便操作,本标准将中央级(区

49、域性)大、中、小型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总建筑面积分别取21800m225700m2、16700m219800m2、11500m213500m2,省级、市级、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总建筑面积分别取5000m27800m2、2900m24100m2、630m2800m2,详见表8。表8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筑面积表规模分类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万人)总建筑面积(m2)中央级(区域性)大72862180025700中54651670019800小36431150013500省级122050007800市级4629004100县级0.50.7630800第十条 本条明确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房屋建筑是

50、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存、保管、整理、回收救灾物资,确保各项业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各类用房的总称;场地包括暂时存放、整理、清点、晾晒救灾物资的场地及停车场等;建筑设备和其他必要装备是救灾物资储备库满足各项功能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几个部分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在建设中均应列入其中,加以统筹安排。第十一条 本条明确救灾物资储备库房屋建筑的基本项目。救灾物资储备库的主要职能是储备救灾物资,库房是其必须设置的用房;捐赠和回收的物资需进行必要的维修、清洗、缝补等工序,因此要有相应的辅助用房。救灾物资储备库在日常工作中不仅需要处理大量的物资接收、调运等工作,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行政与业务管理,包括经费预算与支出、文件

51、处理与保管、安全保卫和会务等,因此,需要设置相应的管理用房以确保救灾物资储备库上述职能与工作的正常开展;附属用房则为救灾物资储备库职能的正常发挥和工作人员的后勤提供保障,包括车库、变/配电室、水泵房、食堂等。另外,为了合理控制救灾物资储备库的用房建筑面积,本标准分别给出了中央(区域性)、省级、市级和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各类用房的建筑面积。第十二条 本条明确救灾物资储备库场地的主要内容。救灾储备物资出入库时往往需要暂时在室外存放、周转,一些大件需在场地上进行维修清洗,因此需要设置室外货场;同时根据民政部救灾储备物资管理规程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相关要求,救灾储备物资在入库前,要进行清点

52、、整理,发现和消除救灾物资的安全隐患,故需设置观察场;为了对救灾物资进行定期翻晒,防止霉变,并对回收清洗的物资进行晾晒,所以要设置晾晒场;为确保救灾物资装卸、调运便利,应有相应的停车场。省级以上救灾物资储备库救灾辐射面大,物资调运和调配任务重,为保证救灾工作的时效性和紧急情况下采用空运物资的要求,故对观察场提出了特别要求。第十三条 本条列出救灾物资储备库所需的建筑设备,这是根据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功能要求提出的。考虑到省级以上救灾物资储备库的特点,为确保救灾物资快速运达灾区,故本条提出有条件时可设置铁路专用线。其中“有条件”主要指救灾物资储备库与铁路货场、现有铁路专用线的尾端距离在1.5公里范围之

53、内。第三章 选址与规划布局第十四条 本条阐明救灾物资储备库的选址原则和具体要求。根据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性质、任务,在选定库址时首先应考虑其物资储备的安全性;同时要保证救灾物资快速运抵灾区,应具有方便的运输条件。为此,对库址的地势、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市政条件、与火源和易燃易爆的厂房、库房的安全距离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市级及市级以上救灾物资储备库承担的救灾任务较重,为确保救灾物资运输的时效性,库址应尽量靠近交通干线,以缩短救灾物资的运输时间;另外,为保证地面交通系统受到破坏时救灾工作的顺畅进行,库址宜满足直升飞机起降所需的净空条件,鉴于功能要求的不同,特别对市级及市级以上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提出了更

54、高要求。第十五条 本条根据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性质和任务明确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总平面布置原则。第十六条 本条根据救灾物资储备库安全和方便管理的要求,对其分区提出要求。鉴于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基本功能是储备救灾物资,仓储区在建筑、消防等方面有特殊要求,且市级及市级以上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存的救灾物资量较大,因此应单独设置。同时,考虑到生产作业的便利、快捷和安全要求,提出库房宜和生产辅助用房毗邻,并与管理用房和附属用房隔开。第十七条 本条阐明救灾物资储备库内外道路的基本要求。救灾物资储备库内外道路通畅便捷是快速调运救灾物资的必要条件,省级及省级以上救灾物资储备库物资储存及调运任务重,车流量大,故对其对外连接市政

55、道路或公路的通路作此规定。第十八条 本条明确救灾物资储备库确定建设用地的原则和要求。救灾物资储备库除房屋建筑用地外,还应提供专用堆场、车辆停放、道路通行和绿化等方面用地。规定建筑系数宜为35%40%,其中专用堆场面积宜为库房建筑面积的30%,是基于以下原因:首先,我国土地资源稀缺,节约用地是国家的一贯方针;其次,参照和借鉴其他相关建设标准,如棉麻仓库建设标准规定棉麻仓库的建筑系数不宜小于35%;第三,充分考虑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筑特点、项目构成、设计经验及技术统计资料;第四,专家的实地测算、论证。建筑系数按下式计算:建筑系数=(K+F+S+D)/Z100%K-库房用地面积;F-生产辅助及配套设施建、构筑物用地面积;S-管理用房和附属用房建筑物用地面积;D-专用堆场用地面积;Z-库区总用地面积。第四章 建筑标准第十九条 本条阐明救灾物资储备库建筑标准的原则。第二十条 本条对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围墙设置提出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