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阅读题及答案

上传人:z**** 文档编号:57633568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州园林》阅读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州园林》阅读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州园林》阅读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苏州园林》阅读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园林》阅读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苏州园林 阅读理解及答案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 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 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 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 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 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 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

2、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 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 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 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 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 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

3、廊子。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1阅读段,请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3分)务必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分)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2分)(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1)标本:典范、样本。(1分)(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败笔:败笔:不足,缺陷;缺点,疏漏。(1分)(共2分)3. 揣摩第段中“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的表达意思。(2分)这里作者强调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种园林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的重复,它是为了能给人以美的愉悦,而非简单的技术性 堆叠,从而达到

4、“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的效果。(只解释说明“艺术”和_“技术”含义的得1分,共2分)4. 说说第段中“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一句的表达作用。(2分)运用拟人化的写法,(1分)形象地写出了苏州园林每个季节中都有各不相同的树木和花树相互映衬的景致。(1 分)(共 2分)5. 指出第段和第段中划波浪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4分)第段说明方法:第段说明方法:作比较(1分)作用:通过比较突出“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的特点。(1分)第段的说明方法:举例子 (1分)作用:通过具体的实际例子,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处处都在体现“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 画意”这一

5、特点。(1分)(共4分)6. 认真阅读第段,说说文中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效果是如何形成的?(也可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城墙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1分)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 (1分)(共2分)苏州园林典型练习题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 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 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磷峋的技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 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

6、和廊予。有墙壁隔着,有廊予界看,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楼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 番。1、 这两段文字说明的内容分别是什么?(2分)第一段说明的内容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的特点。第二段说明苏州园林花墙和廊子的特点。2、 对文中中国的审美观点”如何正确理解?(2分)画面切忌呆板单调。_3、 文段中加点的“这”具体指代什么? (2分)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4、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作

7、者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 2分)主要说明苏州园林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5、 第二自然段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隔”指的是有墙壁隔着,“不隔”指的是墙上有线空图案; “界”指的是有廊子界著,“未界指的是廊子两边无所依傍。(4分)6、 根据审美感受,你认为第一段说明对象的特点是着眼在画意,;第二段说明对象的特点是层次丰富、景_ 致幽深。(2分)苏州园林选段阅读及答案语段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 根据上下文意,将文中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词语。(1)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2)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_2 你对文中加粗词语“大多”

8、的使用有什么看法?请说明。作者使用得非常科学、准确。因为按实际情况看,园林中的池沼引入活水的虽占绝大多数,但并不是全部。; 如果不用此词,那就是绝对的,就会与实际情况不符合。3 对“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应怎样理解?说明园林修建设计者在堆叠假山时不仅当作一项技术来考虑,更是把它作为了一门艺术活动来设计。这样 就突出了假山堆叠和搭配的合理、巧妙、美观。4作者怎样评说园林中池沼与其他景致搭配的特点?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画。5简要概述这段文字所说明的中心内容。苏州园林里假山和池沼的搭配呈现出艺术美。语段“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9、1 用/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第1句总的说明假山、池沼在苏州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与后面的分说各为一层。2 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假山和池沼_,其中又以池沼_为主。3文中概括苏州园林假山特点的一句是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4 .池沼的相同点是引用活水;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不同点是有些宽畅,就作为全园中心,有些成为河道,就安排桥梁。5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C A. 苏州园林都有假山和池沼。B.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配合的特点。C.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配合着意于图画美。D.苏州园林讲究假山和池沼的配合。6 画线句子中的“艺术”与“技术”的词序能否对调?为什么?艺术”和“技术”不能对调。因为一对调

10、,就成了强调技术而把艺术性放到了次要地位,这与本段说明苏州园林的内容不一致。7 这段文字中标出序码的 8个句子说明池沼,它是从几方面来介绍池沼的? C A. / B./C./ D./8. 本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A A. 先总后分B.先分后总9. 文中加粗的“这”字,指代的内容是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语段:“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 解词:忘却:忘记_;_雷同:相同(含贬义)2 .给加粗字注音:池 沼()重峦叠嶂()丘壑()3 .对文中“胸中有丘壑”一语的正确理解是C A. 胸怀高山大谷,意思是说胸怀宽广B.胸有成竹,信心十足C.胸

11、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D.虚怀若谷,非常谦虚4 .文中加粗的“不仅是”能不能换成“不是”?为什么?不能。“不仅是”表示不单单是,并不否定“是” ,与“不是”意思矛盾。5. 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在堆叠假山时,特别注意石与石的配合,注意石与花木的配合,使假山在游 览者心中产生一种什么效果?忘却苏州城市,只觉身在山间。6 .苏州园林的设计者与匠师们又特别注意了池沼与什么的配合?宽畅的池沼与其他景物的配合。河道模样的池沼与桥梁的配合。池沼与石岸的配合。池沼与水中的动植物(荷花或睡莲、金鱼或各色鲤鱼)的配合。7 .找出本段中与前面总说苏州园林共同特点相呼应的句子。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

12、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 ,又是入画的一景。8.本段中运用的最主要说明方法是A A. 分类别B.作比较C.摹状貌9 .以“”作标志,把这段文字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句话为第一层;从“假山的堆叠”到“只觉得身在山间”为第二层;余下部分为第三层。语段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 .解词:忘却:忘记雷同:相同2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的目的是什么?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语段“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本段的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2 .本段将苏州园林的池沼分成

13、了哪两种? 一种是水面宽畅的,一种是水面成河道模样的。3.“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句中的“艺术”和“技术”是否可前后对调?为什么? “艺术”和“技术”不能对调。因为“技术”只指操作方面熟练的技巧;而“艺术”则指富有创造性的劳作。对调后不能表达原意。4 .用波浪线在原文上画出文中加粗词“这”指代的内容。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5.画横线的句子属于 的表达方式,它的表达作用是 。议论指出苏州园林池沼岸边这样布置的目的,突出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语段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4、。”1 .横线上应该填入哪句话?请把字母填入括号。D A. 可以说是一项技术而不仅是艺术。B.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C.可以说是一项技术而不是艺术。D.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2 “匠师们”和“设计者”是从【甲】【乙】两处提取出来的,应该怎么安排顺序?为什么?【甲】填“设计者” _【乙】填“匠师们”因为园林的建筑应该是先行设计,然后施工。这样安排符合这个顺序,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3 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征?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特征是讲究自然之趣,构成完美的图画。4 把这段文字划分成两个大的层次,在文中用丨标出来;第二层再划分成两个小的层次,在文中用”标出来

15、,分别概括各层的大意,每层的大意不超过10个字。第一层是第一句,后面各句是第二层。第二层的两个小层从“只觉得身在山间”分开。第一层:点出说明对象。_第二层:介绍说明对象的特征。_第一小层:假山讲究自然之趣。第二小层:池沼讲究自然之趣。5池沼的布置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角度说明的?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池沼的布置讲究自然之趣。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是有源头的活水;桥梁形式多样;边沿很少砌整齐的石岸;点缀着石头或花草;内有游鱼与荷花。用了分类别、弓I资料、打比方的说明方法。6 “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的含义是什么?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含义是设计者和匠师们见多识广,深得大自然的妙趣,设计施工有深厚

16、的思想、艺术底蕴。作用是揭示了 苏州园林假山堆叠富有自然之趣的一个重要原因。7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加粗的“往往”在表达意思上有什么作用?“往往”有“常常” “每每”的意思。在句子中修饰“安排” ,表示安排桥梁尽量使其形式多样化,追求自 然之趣。8“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决不雷同”能不能换成“各不相同”?为什么?不能换。“决不雷同”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起到强调“一座一个样”的作用。 “各不相同”只是一_般地说明,同时又与“一座一个样”语义重复。9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其中的“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与前

17、面对假山堆叠的说明中哪一句的意思相辅相成?请引用原句回答。与“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身在山间” 一句的意思相辅相成,共同说明设计施工者的匠心及其 取得的效果。10.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中间的句号能不能改成逗号?为什么?不能改。因为这个句号表示前后是两个句子,前者说明实景,后者说明效果。语段23.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讲究近景远景的()。总之如在画图中”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 .文中括号内依次填的一组词语

18、是布局,映衬,层次。2 说明事物应抓住特征。选文第一段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句中“图画,”二字,贯穿全篇,全文紧扣这两个字分项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选文第二段中的“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一句与最后一句话照应了这一特征。3.选文第一段可以分为两层, 先说假山的堆叠,文中“(使游览者攀登时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一句从测览者的感受的角度突出了假山堆叠的艺术效果。次说池沼的特点,并用“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一句评述池沼与其他景致配合的艺术效果。句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还在_那儿布置几块玲

19、的石头或种些花草。4 选文第二段所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假山的堆叠,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5.揣摩加点字的作用。(1) 一切决不(1)用肯定的语气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为了强调共同点(_ 2)大多大多数引用活水,_ 不排除特殊情况,语言准确,符合实际(_3)往往“往往”指通常情况水面或河道模样,安排桥梁,但也有特殊情况,用语很讲究分寸6 选文中的画线句所用的说明方法依次是哪些? ( _1)举例子(2)分类别(_3)摹状貌7 说明事物应注意合理地安排说明的顺序,这两个文段采取的是逻辑顺序。从 苏州园林全文的结构看,这两个文段之间的关系是总分关系。.8 作者在说明假山的堆叠时,其意图主要是什么?说明假

20、山的堆叠讲究艺术。9 作者在说明池沼时,其意图主要是什么?说明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10 第二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分类别。11 选文最后一句采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用引用说明游览者在池边观赏,得到一幅画的实感。语段24.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 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假山_,池沼,文中先介绍说明假山,再介绍说明池沼,重点说明的对象是池沼。_2 第二句选词填空,依次应选填艺术、技术。3在文中横线上的“甲”、“乙”处,应填上最合适的关联词是( B )A既又B或者或者 C.不但而且 D.因为所以4 .词语解释:(1)雷同:(

21、1 )不该相同而相同(2)玲珑:(2)(东西)精巧细致_5.本段的中心句是(A )A. 第句 B .句 C .句 D .第句6 对本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C )A./B /C./D /7 第句加点的“那儿”指代的内容是:池沼或河道的边沿。_8对“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理解正确的是(D )A. 平时经常看历史书,心里就知道自然界的深沟深壑。B. 平时游览的地方多,对各地的奇丽风景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C. 平时看的书多,游览的地方多,就会对一些险峻的地方久久不忘。D. 平时见多识广,所以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9 本语段是分项说明。与它相呼应的语句是:讲究假山池活的配合10池沼

22、“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_活水才有生趣_ ,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突出的是,因地制宜,自出心裁_, “两座以上的桥梁” “决不雷同”突出的是.避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语段25.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 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A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2. 这段文字说明的是(选出最恰当的一项)(D)A.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B.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C.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D.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3. 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

23、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句中的“艺术”和“技术”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艺术不等于技术,技术指熟练程度,艺术需要技术,但层次更高。5. 句中“鱼戏莲叶间”加引号的作用是(A )A.表示引用B.表示强调C.表示特定称谓D.表示讽刺或否定6. 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C )A.举例子B.列数字 C. 分类别D.作诠释语段26.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 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假山和池沼,其中又以池沼为主。(2分)2 .本选文共11句,选出对这11个句子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 D ) (2分)A. ( 1)/(

24、 2)(3)/(4) ( 5)( 6)( 7)( 8)( 9)/( 10) (11)B. ( 1) (2) ( 3)/( 4)( 5) (6)( 7)(8) ( 9) (10) (11)C. ( 1)/( 2)(3)/(4) ( 5)( 6)( 7)( 8)( 9) (10)/( 11)D. ( 1)/( 2)(3)/(4) ( 5)( 6)( 7)( 8)( 9) (10) ( 11)3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的正确意思是(B) (2分)A.假山的堆叠,是技术也是艺术。B.假山的堆叠,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C.假山的堆叠,不仅是艺术,而且是技术。D.假山的堆叠,既是艺术

25、,更是技术。4文中在说明池沼的特点时 ,用“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有成一幅画的效果”这句话,评述池沼与其他景致配合的艺术效果。句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 花草。_5 这段文字所说明的中心内容是(C ) ( 2分)A. 苏州园林都有假山和池沼。B. 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自然美。C. 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艺术美。D. 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安排都体现了设计师的经验和水平。6 句首的“假山和池沼”能否换成“池沼和假山”?为什么?(2分)不能,这是一个段首中心句,

26、它规定了下文要展开的先后顺序。语段27.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 选文可以分为两层,先说假山的堆叠。文中(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一句从游览者的感受的角度突出了假山堆叠的艺术效果。次说池沼的特点,并用“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一句评述池沼与其他景致配合的艺术效果。句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还在那 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2 这段所说明的中心内容是( B )A苏州园林都有假山和池沼。B. 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艺术美。C. 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安排都体现了设计者生平多阅历,胸

27、中多丘壑。D. 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自然美。3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的正确意思是(B )A假山的堆叠是技术也是艺术。B假山的堆叠,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C.假山的堆叠,不仅是艺术,而且是技术。D.假山的堆叠,既是艺术,更是技术。4 说明事物应注意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选段采取的是逻辑 顺序。5 说明文语言具有严密性特点,请从选段中找出 1 2处,并作简要分析。 如“大多”、“往往”用得极有分寸,既不夸大,又不缩小,体现了严密性特点苏州园林中考题阅读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文字,完成 1 3题。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28、,花时不同的多 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 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 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1“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作者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 2分)答:_通过花草树木的映衬得到的艺术美、画面美。2 “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这一句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答: _好。寂寞”是拟人化的写法。这一句将园林中落叶树与常绿树、花时不同的花树相互映衬的景致当人描

29、写,体现其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树木而得到艺术美、画面美的特点,表现游客在不同 的时节游览苏州园林都不会感到乏味。3 下边的楹联中哪几联写出了这段文字中的“画意”?(3分)(A、C D )A. 满地绿阴飞燕子一帘晴雪卷梅花(网师园看松读画轩)B. 客到烹茶旅舍权当东道灯悬待日邮亭远映胥江(横塘古驿)C. 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拙政园荷风四面亭)D. 卧石听涛满衫松色开门看雨一片蕉声(耦园城曲草堂)E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天平山范公祠)阅读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文字,完成 1 3题。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

30、致就见得深了。可 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 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1. 苏州园林的花墙和普通的墙壁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效果? (2分)答:一苏州园林的花墙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而普通墙壁没有。增加画面层次感,增加了景致的深度。2. 苏州园林花墙和廊子的设置,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的还具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下边诗文名句中加粗的词语哪些可以用来表现这种效果?(答案不止一项)(3分)(A、C、D )A. 曲径通幽 处,禅房花木深。(

31、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B.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C.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D.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欧阳修醉翁亭记)3. 下边是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 (2分)(BA.在适当的位置装上镜子的目的是要增加景致的深度。B. 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就能使整个园林的景致翻一番。C. 装上镜子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更多的层次,但必须选择恰当的位置。D. 在适当位置装上一面镜子,园林的实际空间并没有扩大,但是在视觉效果上,园林的景致丰富多了。苏州网狮园的引静桥是中国园林里最短最小的拱形桥,颇像苏州出产的精雕细刻的工艺品。这座

32、桥全 长只有两米多,游人只需三四步即可跨过。它造型优美,侧立而为柔婉的弧形,小小的,曲曲的,妩媚可 爱。桥面两侧,均有石栏,石栏两端,刻作依次递减而连接的三个半圆形,以示桥栏两端美丽而明确的终 止。桥面正中,则刻以圆花形浅浮雕纹饰,避免了平板单调。 根据上面的文字提供的信息,用三个词语概括引静桥的特点。(2分)短小、拱形桥、造型优美 从侧面看,引静桥“为柔婉的弧形,小小的,曲曲的”。请你用一个比喻句,把这种“妩媚可爱”的形态描摹出来。(2分)从侧面看,引静桥像是一弯新月般清丽柔美。阅读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 2题。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

33、是不刺眼的颜色。 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 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而到花开时节,却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1 苏州园林的建筑色彩有什么特点 ?这样的色彩在园内产生了什么效果 ? (3分)答:极少使用彩绘,以黑白灰为主:梁、柱子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墙壁白色,有些下半截铺水磨方砖;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特点。而到花开时节,却更显 得各种花明艳照眼。2 苏州园林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园林设计者怎样的艺术追求?请联系苏州园林及下面的资料说说你的看法。(2分)链接:苏州园林的主人,大多是被贬

34、或退隐的官吏、不得志的文人,这就决定了苏州园林是“独善其身”的私家园林,是体现了隐逸情趣的 “城市山林”。苏州园林的优点是能在布局的自由中莸得身心的自由, 在物态的自然中归复人性的自然。北方皇家园林追求浓丽绚烂的色彩美,苏州私家园林则以素朴为美,粉 墙黛瓦,质朴无华,没有强烈的刺激,有的是柔和与宁静,这更利于园主们修身养性,投入自然的怀抱。(金学智苏州园林审美谈)中国园林,以“雅”为主,“典雅”、“雅趣”、“雅致”、“淡雅”等等,莫不突出以“雅”中国园林, 有高低起伏,有藏有隐,有动观、静观,有节奏,宜细赏。人游其间的那种悠闲情绪,是一首诗,一幅画, 不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走马看花,到此一游;而是宜坐,宜行、宜看、宜想。(陈从周园林美与昆曲美)答:材料一中,“质朴无华”体现园林素朴特点。“有的是柔和与宁静”则营造了一种柔和、恬静的意境,_ 表现出苏州园林中蕴含的图画之美、艺术之美。 “苏州园林归复人性的自然”,表达园林设计者对于自然之 趣、隐逸情趣的追求。材料二,“以雅为主”则表达园林设计者对于“雅”和悠闲的展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