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化学中毒事故的调查汇总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57629029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7化学中毒事故的调查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7化学中毒事故的调查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7化学中毒事故的调查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7化学中毒事故的调查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化学中毒事故的调查汇总(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窗体顶端化学中毒事故的调查黄建勋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一、 化学中毒事故调查 关键词解说1、化学品(1)化学品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目前在国际化学文摘社(CAS)登记的化学品已超过7000万种。按近年资料,平均每天增加达22000种。经常使用或接触的化学品种类约有68万种,每年还有约7001000种新化学物进入市场。(2)毒性资料缺乏即使是经常使用的化学品,其毒性资料也可能不完全(如缺乏长期毒性的资料)。(3)化学品的使用不可避免2、化学中毒由化学毒物引起的疾病称为化学中毒。临床上分三种类型:急性、亚急性、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在24h内一次或多次给药,使大量毒物进入机体后短时间内很快发生中毒症状

2、甚至死亡者。化学中毒主要原因:职业性:与职业活动有关;生活性:食物、药物、环境污染等;意外、投毒等。本课程重点关注的是职业性化学品中毒:职业性化学品中毒(职业中毒)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化学品而引起机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的状况。 3、事故事故指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发生了违背人们意愿的不幸事件,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久地停止。事故可能造成人员的死亡、疾病、伤害、损坏、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86) ,事故类别划分为20类,其中一类就是“中毒和窒息”。职业中毒事故分4级,其特点是突发性、群体性、复杂性、危害严重救援难度大、原

3、因不明。4、调查发生职业中毒事故后,卫生行政部门和职业病防治机构均应进行调查。调查前经常是原因不明。而 “化学中毒事故的调查”,难点是对“不明原因”进行调查!二、 化学中毒事故的调查本课程讲述的重点是职业性不明原因化学中毒的调查。1、在进行职业中毒事故调查前,我们先回顾一下职业中毒的一些特点(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职业中毒的新特点 有机溶剂中毒显著增加;新化学品引起的中毒不断出现;困扰多年的“旧毒物” 中毒还在继续发生;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和对生产环境的要求提高(如温度、洁净度等),在不良通风环境下特别容易发生中毒。 中毒有新表现,或者说有新的发现,如 “老毒物” 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有

4、机锡等。 2、发生职业中毒的部分原因生产所有制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生产特点改变(1)工人流动性大,生产季节强,转产快,超负荷工作多;(2)部分生产原料多从境外购进(新化学品、新配方);(3)使用一些不知名的化学品,有的仅有代号,工人因而缺乏警惕和必要的防护意识,发生问题后不能即时知道原因,不能及时防止事故的继续发生发展。 管理和检测水平待提高:我们在处理职业中毒事故的过程中,也曾因设备或者检测方法滞后、检验手段不足而有过深刻教训。3、现场调查大致包括以下7项工作: 3.1事故概况及相关因素调查3.1.1 一般情况调查应包括对事故点的调查及周围受影响情况的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发生突发公共卫生职业

5、中毒的单位名称、性质及隶属情况、单位地址、联系电话、引起职业中毒的原因、接触人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发生中毒的时间、地点(车间)、产品名称及生产多长时间、有无各类规章制度、周围受影响的范围、受威胁的居民数、气象条件等。3.1.2 接触史的调查通过调查现场原材料种类、毒性、使用量、开始使用时间、以及各类情况近期是否有变动,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情况和近期变化情况等,全面了解接触人员、中毒者和死亡者的接触史、可能接触的有毒有害物质。3.1.3 工艺和生产过程调查了解生产工艺流程,特别对生产过程中的有关化学物质要进行重点了解、记录,包括生产中的原料、中间体、辅助剂、杂质、成品、副产品及废物等。对生产设备

6、运转情况及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等要调查了解分析,特别对事故发生前后的生产条件、工艺、原材料、工作时间和近期变动情况要重点掌握。3.1.4 中毒经过和原因的调查职业中毒事故发生前后经过的情况要进行比较详细的调查,要从发生中毒前的操作情况、操作人员情况、使用的仪器设备、原料、产品及机器运行情况、劳动者劳动时间是否延长、以及中毒发生前后的情况和当时周围环境、自然因素、气象条件等的都应进行调查和了解。在对病例的调查中,重点还应对首发病例和早期病例的相关信息进行调查,了解病人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诊断等情况,并了解同工种或接触同一职业危害因素工人的情况。 3.1.5 防护情况的调查要对生产环境有

7、无有效的通风排毒防护设备和防护措施情况、近期运转与维护情况等进行调查,同时要了解工人个体的防护情况以及近期变化情况、工人卫生情况和安全卫生教育情况等。3.2核实诊断在现场应急工作中,可通过对事故现场危害识别以及对中毒病人初步诊断,对事故性质及时进行判断,明确危害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员与其他人员的继续中毒。3.2.1 危害识别事故现场毒物识别是开展现场救援和对病人有效救护的基础。应尽快分析了解事故现场相关毒物的性质及浓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毒物检测;在毒物未明情况下,应尽快综合各种信息,如考虑同类行业和工种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以及同类企业类似事故的有关资料或中毒病人的症状和体症、结合现场快速

8、气体检测管及快速检测仪器的现场定性、定量等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初步确定毒物。常见有毒物质及其使用行业(或工艺)可查阅相关书籍文件。3.2.2 个案(例)调查即对单个病例的调查,了解事故是如何发生和扩散的。调查中毒病人的活动、饮水饮食、接触史和各种危害暴露因素,有利于发现可疑线索,提出最初的病因假设,初步判定中毒原因。 3.3 现场勘察对发生中毒的场所有详细的了解;事故现场中毒样品的及时和正确采集; 3.3.1样品的种类选择 样品采集的及时和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样品的种类主要有事故现场的空气、现场使用的原辅料、中毒者的血液、洗胃液、呕吐物和排泄物及呼出气、中毒死亡尸体的胃

9、及胃内容物及主要器官组织等。怀疑非职业性中毒,还应考虑采集吃剩的食物及怀疑有毒的食品等。3.3.2 样品的采集量: 注意采集足够的量(或需供多次测定)。 重点提示:应尽快检测!3.4 初步判断根据:临床表现、现场快速检测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职业卫生学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判断职业中毒事故原因,确定救援方案。3.5 资料整理调查过程中及时整理和分析临床、现场和实验室资料(疾病病状、体征的出现频率、疾病轻重型的比例、后遗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等);对收集的现场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3.6 补充调查虽然并非必需,但在职业中毒事故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现场调查过程中,往往由于现场环境的限制、现场快速检

10、测结果的缺陷、救治伤员等影响,导致现场调查的资料不够齐全,甚至出现偏倚。这需要对现场调查过程中遗漏的部分进行补充调查,实行质量控制。3.7 调查报告 3.7.1 中毒事件概况,接报过程、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中毒人数、主要中毒表现、大致经过以及报告等情况;3.7.2 调查人员的组成、调查对象的确定与选择、调查的样本数、调查的内容、方法及数据处理等;3.7.3 事件发生单位的基本情况、事件发生时中毒现场的各个生产活动状况;3.7.4 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及潜伏期;3.7.5 现场和实验室的检验方法和检测结果;3.7.6 中毒事件的结论,包括中毒事件发生单位、中毒人数、毒物种类、名称等;3.7.7 有关建议。 属地县级职业病防治机构,在重大事件终止后2周内,还须网络报告职业卫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卡。窗体底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