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保健参考word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57619953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96.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哺乳期保健参考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哺乳期保健参考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哺乳期保健参考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哺乳期保健参考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哺乳期保健参考word(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6章 哺乳期保健学习目标1掌握母乳喂养的保健措施、哺乳期的技术指导。2熟悉母乳喂养的优点、哺乳期保健措施和哺乳期常见乳房异常的识别。3了解哺乳期避孕措施。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哺乳期产妇进行有效的哺乳指导。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能给予母婴以人文关怀。 哺乳期的健康和产妇用乳汁喂养婴儿的时期,通常从胎盘娩出开始,持续约10个月。在这期间,随着产妇角色的转变和哺乳,生理和心理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并直接影响自身的健康和婴儿的生长发育。因此,了解哺乳期妇女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掌握保健措施,学会哺乳期保健指导,是促进这一阶段母婴健康的保证。第一节 哺乳期妇女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

2、一、哺乳期妇女的生理特点(一)乳汁分泌分娩后,产妇血中雌激素、孕激素、胎盘生乳素水平急剧下降,对催乳素的抑制作用迅速减退,垂体催乳素迅速分泌释放。在大量催乳素作用下,乳房迅速增大,并呈现旺盛分泌状态。(2) 乳汁特点 乳汁分初乳、过渡乳、成熟乳、晚乳。产后3天内分泌的乳汁为初乳,含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及分泌型SIgA,脂肪和糖含量少,淡黄色,质稠,易消化,是新生儿早期最理想的天然食物。产后410天分泌的乳汁为过渡乳,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脂肪和糖含量逐渐增多。产后11天9个月分泌的乳汁为成熟乳,乳汁的营养成分稳定,量随着婴儿的需要也逐渐增加,每日可达7001000ml。吸吮乳头能反射性引起垂体催

3、乳素和缩宫素释放,促进乳汁分泌和排出(射乳)。不断排空乳房也是维系乳汁分泌的一个重要条件。此外,乳汁的分泌还与乳母的营养、睡眠、情绪及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推荐精选(三)母乳喂养对母儿的影响1.母乳喂养有利于母亲健康 吸吮促进子宫缩复,减少产后出血。哺乳期闭经即可促进体内蛋白质、铁和其他营养物质储存,利于产后恢复,又能延长生育间隔。可降低乳腺癌、卵巢癌的风险,有利于母体健康。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母乳经济方便、温度适宜,可随时随地喂养。可以有效地消耗怀孕时累积的脂肪,避免产后的肥胖。2.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健康 母乳中的各种营养成分比例合适, 利于婴儿消化、吸收和利用,健康母乳中所含的营养可为6

4、个月内的婴儿提供足够的营养,促进婴儿的发育。母乳中含有SIgA、乳铁蛋白、溶菌酶、双歧因子等免疫球蛋白和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可提高婴儿免疫力,增强抗病感情联系,促进。母乳喂养利于钙的吸收和牙齿发育,吸吮促进面部肌肉运动和发育。增进母婴感情联系,促进婴儿心理健康和发育。 二、哺乳期心理和社会特点(一)心理特点1.喜悦 产后13天内,产妇大多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开始哺乳后,面对婴儿吸吮,看到婴儿一天天的变化和成长,母亲会感到满足和愉悦,喜欢观察和欣赏婴儿的细微变化,与婴儿对话,将全部注意力都倾注在婴儿身上。2.焦虑 担心乳汁量或营养成分影响婴儿生长发育,产妇担心出院回家后,失去了医护

5、人员的指导与帮助,自己不会照顾婴儿,担心婴儿患病或身体、智力发育是否正常;担心产后身体形态是否能恢复至孕前状态;面对家庭角色的增加和孩子的哺育,生活变得紧张、忙乱和疲惫,如果再缺乏来自丈夫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帮助,母亲便会产生焦虑和无助感,甚至出现抑郁。推荐精选(二)社会特点世界卫生组织和儿童基金会1989年发表了保护、促进、支持母乳喂养的联合声明,提出了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为母乳喂养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哺乳期保健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支持。如果此时有应激事件发生,如失业、亲人病丧等,可影响乳汁分泌,使母亲失去继续母乳喂养的信心。知识链接WHO关于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有书面的母乳喂养政

6、策,并常规地传达到所有保健人员。对所有保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这一政策。要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与婴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鼓励按需哺乳。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人工奶头,或使用奶头作安慰物。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第二节 哺乳期保健内容一、保健目地推荐精选1.促进乳母身体健康,增加乳汁分泌量,提高哺育能力。2.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3.为乳母

7、提供哺乳期保健和科学育儿指导,促进母儿健康。二、保健措施(一)检查与检测1.乳房疾病 哺乳期因乳房增大,容易忽略或掩盖乳房病变,需仔细检查乳房有无肿胀、硬结、红肿、发热等异常表现。2.乳汁分泌情况 监测乳汁分泌是否正常和婴儿摄入母乳是否足够。(1)观察乳胀程度:哺乳前乳胀明显,婴儿吸吮时乳汁充分,吸空后乳房变软,为乳汁分泌量足。哺乳前乳房松软,婴儿吸吮困难,为乳汁分泌不足。(2)观察婴儿情况:哺乳后婴儿安然入睡,表明乳量能满足婴儿需要。哺乳前、后称婴儿体重,两者差值为婴儿吸入的乳汁量。营养、发育情况:大多数租约婴儿在生后3个月每月约增长750900g,生后6个月平均每月增长600g左右,1岁时

8、增加到出生时的3倍。如婴儿体重增加缓慢,表明母乳质或量不足。观察婴儿每天便次,小便在6次或以上,尿呈无色或淡黄色,说明进食的奶量足够。3.产后访视 因乳母的健康状况、饮食和休息等与乳汁分泌直接相关,所以,在产后访视时要注意评估乳母身心康复情况和婴儿生长发育情况,及时给予母乳喂养指导,提倡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二)生活与卫生保健指导1.母乳喂养指导 (1)早接触、早开奶:新生儿出生后觅食和吸吮反射非常强烈,当新生儿断脐、擦干羊水后,即可放到母亲胸前与之皮肤接触,并吸吮双侧乳头。第一次哺乳应在产房,新生儿出生后30分钟内进行。推荐精选(2)母婴同室,按需哺乳:母婴同室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照顾方式,是婴

9、儿与母亲为同组个体。胎儿娩出后与24小时安置在一个房间里,由母亲自己照顾婴儿的保暖、喂养、换尿布等。母婴同室可以保证按需哺乳,建立亲子关系,增进父母的自信心与成就感。母乳喂养过程中不要严格限制喂奶的间隔时间,尤其在孩子出生后的头几周。当婴儿饥饿或母亲乳房憋胀时就应该哺乳,哺乳的次数和间隔时间不受限制,按需哺乳能保证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按需哺乳的优点:少吃多餐,有利于消化吸收。摄入适量,预防肥胖症和慢性病。频繁吸吮,促进母乳分泌。及时排空,防止硬结形成。(3)哺乳方法:哺乳前乳母洗净双手及乳头,按摩或用毛巾热敷乳房,促进乳管扩张,刺激排乳,避免婴儿吸吮时间过长。选择合适的体位和哺乳姿势。哺乳时最

10、常用的体位有坐位和卧位。坐位哺乳常用,足下放一脚凳,一手抱住婴儿,使婴儿身体贴近母亲,面向乳房,口对着乳头,头与身体保持一直线(图6-1),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别放在乳房上、下方,呈“C”形托起整个乳房,将乳头送入婴儿口中,防止乳房堵住婴儿鼻孔影响呼吸。卧位式哺乳取侧卧(图6-2),最好在腰部和手臂下方置一软枕,适用于剖宫产术后、乳房较大便于婴儿含接或婴儿睡前哺乳,但应防止哺乳睡着后乳房堵住婴儿口鼻而引起窒息,也容易养成婴儿含乳头睡觉的习惯,尽量少用。哺乳姿势包括摇篮式、交叉式、橄榄球式或卧位式。摇篮式哺乳姿势简便易学,是多数母亲最常用的哺乳姿势。交叉式哺乳姿势适用于早产儿或叼牢乳头有困难的婴

11、儿。橄榄球式哺乳姿势适用于剖宫产后(图6-3)。婴儿含接姿势:用乳头轻触婴儿口唇,待其口张大后,将乳头和乳晕送入婴儿口中,婴儿的口唇应含接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图6-4)。哺乳时乳母能明显感觉到婴儿有节奏的吸吮和排乳感。哺乳时要面对婴儿,注意观察和与婴儿情感交流,鼓励婴儿吸吮。哺乳结束时用示指轻轻向下按婴儿下颏,避免在吸吮形成口腔负压情况下强行拉出乳头而导致疼痛或皮肤损伤。哺乳后将婴儿竖抱胸前伏在肩上,轻拍背部12分钟,让胃内空气排出,以防溢乳(图6-5)。哺乳时应保持愉快的心情,舒适的体位,全身放松,利于乳汁排出。 推荐精选 图6-1 坐位哺乳姿势 图6-2 卧位哺乳姿势 图6-1 正确的哺乳姿

12、势 推荐精选图6-4 正确的含接姿势 图6-5 竖抱拍背 (4)哺乳期乳房护理:产妇进行乳房护理,有利于哺乳顺利进行。每次哺乳一定要吸空双侧乳房,未吸完者应将乳汁挤出。切忌用肥皂、酒精等擦洗乳头,以免引起局部皮肤干燥、皲裂。哺乳后挤少量乳汁涂在乳头上,以保护皮肤,防止皲裂。哺乳期间乳母应戴上合适的棉制胸罩,以起支托乳房和改善乳房血液循环的作用。哺乳期间,母亲最好每天用温水洗浴乳房12次;每天坚持做胸前肌肉运动,如俯卧撑、扩胸等,可以加强前胸部肌肉的力量,从而增强对乳房的支撑。2.饮食和营养指导 哺乳期要合理安排膳食,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的合理搭配,要种类齐全,少量多餐,每

13、日以45餐为宜。产后应多进汤水、清淡的流质以及半流质或软的饭菜,如面条、汤类、粥类等。每天至少进食流质3000ml。牛奶、动物内脏、大豆、鸡汤、猪蹄汤、新鲜鱼汤、蔬菜汤等对乳汁分泌很有好处,同时注意膳食中钙、铁、锌等的补充。3.运动和休息 哺乳期要保证生活规律、充分的睡眠和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达到增强身体健康及心理的安适感,减少产后抑郁症,还有助于哺育及照顾婴儿。经常适量的运动能促进乳汁分泌,但剧烈运动后,乳酸会增加4倍,持续6090分钟。所以剧烈运动后要休息至少90分钟后哺乳,乳母要掌握好哺乳的时间。运动方式可采取产褥期保健操、行走、舞蹈、游泳等,运动量要循序渐进。4.哺乳期避孕 产后哺

14、乳会抑制排卵,推迟月经复潮。未哺乳妇女月经恢复通常在产后610周,卵巢恢复排卵在产后10周左右。哺乳期妇女月经复潮延迟,甚至哺乳期一直不来潮,其排卵在产后46月恢复。产后恢复月经较晚者,首次月经复潮前多有排卵,有可能怀孕。因此,在产后42天体检正常并恢复性生活时就应该采取避孕措施。哺乳期以工具避孕为宜,不哺乳者可采用药物避孕。推荐精选哺乳期不宜使用的避孕方法:自然避孕法,由于月经尚未正常恢复,无法计算;含雌激素的避孕药物,可抑制乳汁分泌;阴道避孕药膜,因哺乳期阴道较干燥,膜不易溶化完全,容易引起避孕失败。5. 避免有害因素影响(1) 避免接触有毒物质:如铅、汞、苯、镉、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

15、氧化碳、二氧化硫、氯、乙内酰胺、氯丁二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避免到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场所。不从事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标准中III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工作,不从事空气中锰、氟、溴、甲醇、有机磷化合物、有机氯化合物的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2) 哺乳期用药:乳母用药一般均可经过乳汁排出,但各种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不同,哺乳期用药首先应权衡用药的必要性和对乳儿可能造成的危害性,选用从乳汁排出少、婴儿可以使用的药物,并可根据药物的半衰期长短调整用药和哺乳的间隔时间,最少间隔4小时以上。避免在药物浓度高峰时哺乳,可采取哺乳后用药。当用药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时,应暂停哺乳。(三)心

16、理调适1.保持心情愉快 仔细倾听母亲对新生儿的评价和看护过程中的感受,并不断加以赞赏,使母亲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心理满足,强化愉悦的感觉和快乐的情绪,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乳汁分泌。2.角色转变 鼓励产妇参与自身保健和新生儿保健,使注意力由自身尽快转向新生儿,完成母亲角色的转变;新生儿的出生改变了以前的生活状态,针对新的生活环境,尽快建立新的生活规律,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3.知识宣教 使母亲了解母乳喂养和婴儿发育成长方面的相关知识,免去各种担忧。4.心理咨询、指导与治疗 对高危产妇,除了群体的健康教育和一般关心外,需个别心理咨询,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指导。如有明显心理障碍,如产后抑郁症、产后精神障

17、碍等要及时请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推荐精选(四)社会支持医疗和保健人员要了解乳母的心理需求,了解乳母对新生儿、对母乳喂养、对新家庭的看法,耐心解答所提出的问题。要鼓励和指导丈夫和家庭成员参与乳母和新生儿护理,了解乳母的心理、生理特点,给予更多关爱、照顾。工作单位应保证乳母工作中应享受的哺乳时间、不值夜班、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待遇。(5) 哺乳期常见疾病的预防1.乳房胀痛 (1)发生原因:多见于产后3日内,多因乳房淋巴、静脉过度充盈及乳腺管阻塞、乳汁排出不畅所致。(2)预防措施:一般产后1周乳腺管通畅后乳房胀痛自然消失。也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尽早哺乳:30分钟内开始哺乳,让

18、婴儿勤吸吮。外敷乳房:哺乳前热敷乳房35分钟,使乳腺管通畅。两次哺乳间冷敷乳房,以减轻局部局部充血、肿胀。按摩乳房:热敷乳房后,进行乳房按摩,可使乳腺管通畅,减轻疼痛。正确哺乳:确保正确的含接姿势;按需哺乳,增加哺乳次数,做到充分、有效的吸吮,充分吸空乳汁,也可用吸奶器将多余的乳汁吸出。2.乳汁不足(1)发生原因:喂养不当:如哺乳时间短、次数少,是引起母乳不足最常见的原因。乳母饮食结构不合理:追求身材苗条的母亲,有意控制饮食,导致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缺乏,乳汁减少。精神心理因素:产后精神受到刺激或创伤、睡眠不足引起母乳不足。(2)预防措施:应及时查找原因,对因处理。注意及早开奶、正确哺乳;,

19、保证产妇睡眠充足、生活规律、心情愉快、营养丰富的饮食;必要时服用催乳药物。推荐精选3.乳头皲裂(1)发生原因:多因婴儿吸吮时含接姿势不正确、哺乳结束时强行拉出乳头等引起乳头皮肤损伤所致。也可见于母亲过度使用肥皂或酒精之类的刺激物清洁乳头、婴儿口腔运动功能失调等。(2)预防措施:哺乳前母亲选择正确、舒适的哺乳姿势,热敷乳房35分钟,同时进行按摩,挤出少量乳汁,待乳晕变软后哺乳。哺乳时让乳儿和大部分乳晕含在婴儿口中。先吸吮健侧乳房,后吸吮患侧乳房。等到婴儿停止吸吮或用手指轻轻按压婴儿下颌中断吸吮后,再把婴儿抱离乳房。4.乳汁淤积(1)发生原因:乳头过小、平坦、凹陷使婴儿吸吮困难,或产妇乳汁过多致排

20、空不完全或其他原因导致乳腺管堵塞,最终导致乳汁淤积,严重者可引起乳腺炎和乳房脓肿。(2)预防措施:症状轻者,可继续哺乳。哺乳前先热敷和局部按摩乳房;哺乳时先吸吮患侧乳房,充分排空乳汁;乳母要清淡饮食,禁食辛辣食物。5.乳腺炎 (1)发生原因:多因乳头皲裂、乳汁淤积、乳房受压所致。(2)预防措施:避免皮肤损伤,保持乳头清洁,防止乳汁淤积和受压。一旦发生,应暂停哺乳,及时用吸奶器吸出乳汁。早期应局部冷敷,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如局部形成脓肿时应切开引流,并及时换药。母亲多休息,待疾病治愈后恢复哺乳。6.退奶(1)发生原因:母亲因患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哺乳。(2)预防措施:停止哺乳:如果母亲感到乳房胀痛,

21、应避免挤压乳房,戴合适的胸罩,口服镇痛药物,23天后疼痛可减轻。减少液体摄入:减少汤类食物、水等液体的摄入量。药物退奶:目前不推荐雌激素或溴隐亭退奶,可用生麦芽6090g,每日1剂,水煎当茶饮,连服35日;也可用芒硝250g分装两纱布袋内,敷于双侧乳房并包扎,湿硬时更换。推荐精选推荐精选目标检测一、选择题1.关于乳汁分泌错误的是A.产后5天内分泌的乳汁为初乳 B.13天乳汁量为2200mlC.产后11天以后的乳汁为成熟乳 D.成熟乳中脂肪和糖的含量少 E.初乳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及分泌型IgA2. 与乳汁分泌减少无关的因素A. 垂体催乳素 B.婴儿吸吮乳头的刺激 C.乳母的营养 D.乳母的休息和

22、睡眠 E.乳母的运动3. 母乳喂养对母亲的有利之处不包括A. 促进子宫缩复减少产后出血 B.哺乳期闭经利于产后恢复 C.哺乳能消耗机体的营养 D.哺乳可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 E.可降低乳腺癌、卵巢癌的风险4.母乳喂养对婴儿的有利之处不包括A.利于婴儿消化、吸收和利用 B.降低婴儿免疫力 C.利于钙的吸收和牙齿发育 D. 促进面部肌肉运动和发育 E.促进婴儿心理健康和发育5.下列哪项不是哺乳期的心理特点A.婴儿吸吮时紧张和焦虑 B.为婴儿成长发育有更多的担忧 推荐精选C.产后13天新生儿护理多依赖别人 D. 看到婴儿的变化和成长喜悦 E.支持力量不足时会产生焦虑和无助6.世界卫生组织和儿童基金会1

23、989年发表了保护、促进、支持母乳喂养的联合声明,提出了A.爱母行动的倡议 B.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 C.自由体位分娩 D. 不宜常规使用的产科操作 E.以上都不是7.不属于哺乳期保健目的的是A.增加乳汁分泌量,提高哺育能力 B.提供哺乳期保健和科学育儿指导 C.筛查遗传性疾病 D. 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 E.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8.能反映乳汁分泌不充足的现象A.哺乳前乳胀不明显 B.婴儿吸吮时乳汁充分 C.小便在6次以上,色淡黄色 D. 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哺乳后婴儿安然入睡 E.婴儿体重增加迅速9.关于哺乳哪项不正确A.第一次哺乳在产后30分钟内进行 B.产后24小时内要勤吸吮 C.按需哺

24、乳 D.提倡3个月内纯母乳喂养 E.哺乳时间由35分钟至1520分钟10.关于哺乳期保健错误的是A.提倡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 B.提倡按需哺乳 C.筛查遗传性疾病 D.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 E.喂乳前用酒精消毒乳头11.关于母乳喂养的论述错误的是A.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营养食品 B.母乳喂养能增加婴儿抗病能力 C.母乳喂养增加母子感情 D.母乳喂养不利于母亲健康推荐精选E.除母乳外禁止给婴儿吃任何食物和饮料 12.剧烈运动之后要休息多长时间可以哺乳A.至少10分钟后 B.至少30分钟后 C.至少50分钟后 D.至少70分钟后 E.至少90分钟后13.孕期进行母乳喂养的宣传教育以下哪项不正确A.早接触

25、、早吸吮 B.母婴同室 C.按需哺乳 D.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 E.临产前应准备好奶瓶、奶粉14. 哺乳期饮食和营养指导错误的是A. 少量多餐,每日以45餐为宜 B.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C.产后应少进汤水 D.合理搭配、种类齐全 E.注意膳食中钙、铁、锌的补充15.哺乳期首选的避孕措施是A.宫内节育器 B.自然避孕法 C.口服含雌激素的避孕药 D.阴道避孕药膜 E.口服含孕激素的避孕药16.哺乳期用药指导正确的是A.选从乳汁排出少且婴儿可以使用的药物 B.避免在药物浓度高峰时哺乳 C.用药和哺乳的间隔时间至少4小时以上 D.采取哺乳前用药 E.用药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时应暂停哺乳17.乳胀的预防措

26、施错误的是A.尽早哺乳 B.正确局部热敷、冷敷和按摩 C.用手或吸乳器排出乳汁 D.牵拉乳头 E.婴儿勤吸吮推荐精选18.预防乳头皲裂的方法错误的是A.哺乳前选择正确、舒适的哺乳姿势 B.减少哺乳次数而延长吸吮时间 C.婴儿吸吮时正确含接 D.哺乳结束时正确取出乳头 E.哺乳后乳头涂少量乳汁2、 案例分析初产妇,26岁,顺产后第3天,自诉发热、双侧乳房疼痛1天,伴下腹正中阵发性疼痛。查体:体温37.8,双侧乳房胀痛、压痛,子宫底脐下2横指,无压痛,会阴伤口无肿胀及压痛,恶露红,无臭味。1. 造成该产妇发热的原因是什么?2. 针对该产妇的情况,保健人员应采取怎样的保健措施?参考答案:1D 2E 3C 4B 5A 6B 7C 8A 9D 10E 11D 12E 13E 14C 15A 16D 17D 18B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推荐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