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长江之歌》-教学教案

上传人:da****ge 文档编号:57618165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欣赏《长江之歌》-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欣赏《长江之歌》-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欣赏《长江之歌》-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欣赏《长江之歌》-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欣赏《长江之歌》-教学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题:长江之歌课时:两课时教具:磁带、录音机、幻灯片、幻灯机、投影片、投影仪、录像带、录像机、黑板、钢琴、银幕。教学目的:1、通过对长江之歌的学习,从音乐的角度联系地理上祖国的山川地貌;历史上的荣辱兴衰;文学史诗人咏长江的名言佳句,结合先进的现代教育媒体,把视与听、音乐的与非音乐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知识点融汇贯通,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2、长江之歌采用了什么样的典型的创作方法。(重复与对比)它们的运用在音乐作品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教材分析: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它们气势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B+A+尾声的结构。教学过程

2、:一、课前音乐:播放录像专题电视连续节目话说长江插曲江河万古流二、组织教学(略)三、导入新课1、导入: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以前我们接触过描绘黄河的作品。(提问:请学生抢答是哪一部作品,作者是谁?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今天让我们来看另一条母亲河、她就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2、提问:哪些同学去过长江边?结合学生对亲历长江边的感受,穿插两首唐代诗人漫步长江边时吟诵的诗句。其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其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其中穿插放映两张摄影作品(幻灯片)3、点题并板书:长

3、江之歌4、集体朗读歌词5、在歌词的第一句中唱到:“你从雪山走来”是哪一座山?你向东海奔去,那入海口又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并加以必要的补充)。(打开投影仪,放下银幕,打出“万里长江图”投影片)。备知识点: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河流全长634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附:世界河流的排名第一,尼罗河(非洲埃及);第二,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流经九省二市分别是:(指着地图)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南宋时,长江以北被金人占领,当时政治改革家、文学家

4、王安石在忧愤、抑郁之情下写下诗一首“京口瓜洲一水间,中间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解:京口:镇江。一水:长江。数重山:金山,樵山等。6、完整的欣赏长江之歌(录音、磁带)听完之后,凭记忆唱一唱,哪一句印象最深刻看谱视唱,在书上标记出有几处出现这一句(4处)7、此曲典型的音乐创作手法采用了音乐素材的重复与对比。知识点:音乐与其它艺术形式的区别:音乐:时间的艺术。绘画、摄影、雕塑、建筑等;空间的艺术。音乐是转瞬即逝的,它有时间限制,美术作品可以一览无余,整体到细部反复欣赏。其有很大的自由性,而音乐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步地由局部到整体按顺序欣赏。这便增加了欣赏理解的困难,作曲

5、家为了统一作品风格,加深主题印象,常常使用重复或变化重复的手法。但如果只有重复便会给人以单调乏味的感觉(好处:统一)。例:长江之歌中的两句,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变化重复。反之一味地进行对比,只会让人觉得花哨琐碎,没有主体。如进行适当的对比,则会给人以一种新鲜感,(统一中见变化)。对比例:第二段(B)第二句在旋律、节奏和句法上都有所改变,第一句与第二句形成了对比。课堂提问:音乐素材发展的两种重要基本手法是什么?重复统一加深印象,对比变化新的感觉(动力)通过段落,句法,节奏的平衡和变化。8、歌曲分析此曲为大调式,单三部曲式。A尾声a+ab+ca+a444444A段是对长江丰采的描绘,由两个平行结构的弱

6、抑起乐句构成,顺口易记,深刻凝练。第三、七节的大跳七度。使曲调迭宕起伏,更突出长江一泻千里蜿蜒奔腾,东去大海的形象和非凡气概。B段是对长江力量的阐述,乐句改用强拍起,显得鲜明直接,附点四分音符的运用使旋律更为亲切流畅。第一句强调V-I的进行。给人以清新的感受。第二句节奏与第一句大致相同,前两节提高了三度。后两节构成反向模仿,造成“一浪比一浪高”的趋势。第二句末的“6”音是全曲最高音犹如掀起滔天巨浪,把歌曲推向高潮。A段是对长江的歌颂和赞美,除第二句末略有不同之外,基本上是A段的重复。尾声运用歌曲开头的动机“345”发展而成。是对长江依恋与赞颂之歌的进一步抒发最后终上在主和弦的三度音止。贴切而不

7、落俗套,传神而竟境深远。重点:了解重复和对比是音乐作品发展的两大基本法则。此点应贯穿始终。B段的变化与A段在节奏、旋律、句法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唱词时,结合歌曲分析让学生感受重复深化主题的功用和对比手法产生的新颖感。分析题:长江之歌重复之处如此之多,为什么又这样美?假如设计B段也一直重复好不好?(学生课堂讨论)注意事项:A段与A段的第二句略有不同,应加以区别,防止混淆。曲中长音有二拍、三拍、四拍,要求划拍视唱,严格唱准各音符时值。根据结构分段习。介绍词曲作者,王世光(曲)胡宏伟(词)及简单介绍创作花絮。四、分析总结(板书略)在图表结构上反映,重复与对比的手法。(可以图像表示)师生合作完成。总结(

8、投影)A、对长江丰采的描绘。B、对长江力量的阐述:细腻、柔和,力度;波澜壮阔(高潮)具有推动力。c、对长江的歌颂与赞美尾声、对长江的依恋与赞颂之情,进一步抒发。在九八年的夏天,我们经历了一场战斗。“敌人”就是长江。怎么“母亲河”是“敌人”?你或许要问。她曾安静地流淌着。哺育了千万人民,灌溉着良田万顷,滋润了两岸的泥土,我们吮吸着她的乳汁,沐浴着她的恩泽。忽然她却勃然大怒,掀起骇人的滔天巨浪。冲走了房舍与家畜,无情地卷走了亲爱的家人,这是为什么?这其中有一部分自然因素,但更多的是人为造成的伤害,滥砍乱伐,随意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让人们尝尽了恶果,同学们!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地球,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爱护我们的母亲河,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一起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欣赏长江之歌一文由chinesejy教育网www.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