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与监视技术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57615284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3.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侦查与监视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侦查与监视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侦查与监视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侦查与监视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侦查与监视技术(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侦察监视技术【教学内容】1. 侦察监视技术概论2. 现代战争中的侦察监视技术3. 侦察监视技术对战争的影响4. 侦察监视技术发展趋势【授课方式】讲授+多媒体【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掌握现代化侦察监视技术对作战行动的影响。【教学重点、难点】现代战争中的侦察监视技术的影响以及侦察监视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导入】前面,我们介绍了军事高技术知识概述的有关知识,大家对军事高技术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主要介绍军事高技术知识中的几种具体的高技术知识,今天我们介绍的就是侦察与监视技术。侦察监视是战场情报的主要来源,古今中外,军事

2、家凭借了解敌情,以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创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战力。【正文】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军事侦察与监视的技术水平和能力有了突破性的提高,利用性能强大的侦察探测系统可实现全时域、全空域的侦察与监视,甚至可以完成覆盖地球的侦察监视任务,从而在平时和战时连续、迅速、准确、全面地掌控敌情,为实时应对提供依据。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现代化侦察监视技术的发展,现代侦察监视技术已成为军事高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1. 侦察监视技术概论侦察监视是战场情报的主要来源,古今中外,军事家凭借了解敌情,以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创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战例。在现代战争条件下,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进步,推进了

3、军事侦察情报装备现代化进程。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大量现代先进的光、声、电、磁侦察装备,广泛在卫星、飞机、舰艇、陆地上使用,组成了远中近相结合的立体侦察系统,能昼夜对战场实施侦察与监视。由于现代侦察监视技术和侦察监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至于美军将其视为推动新军事革命进程的三大技术之一。准确推荐精选而及时的侦察情报不仅是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而且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为了能在现代战争特别是在信息化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需要全面掌握敌情,确保指挥员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运筹帷幄,驾驶战局。1.1. 侦察监视技术的含义1侦察监视技术的含义侦察是军队为获取军事斗争特别是战争所需敌方或有

4、关战区的情况(包括人员、武器装备、地形地物及作战结果等)而采取的措施,是实施正确指挥、取得作战胜利的重要保障。侦察监视技术是指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技术。发现、识别、监视、跟踪、定位,其实就是现代侦察监视系统工作的五个阶段。侦察其直接目的是探测目标的特征信息。主要是根据目标特征信息来发展和识别目标的。发现目标,主要是根据目标与背景之间的反差或者目标与周围背景环境的不连续征兆,将潜在的目标提取出来,这就是发现目标;识别目标,就是确定所发现目标的真假和区分真目标的类型(所发现的目标可能是真目标,也可能是假目标;真目标中有敌友之分、有种类之分,这些都必须通过侦察加以识别和

5、区分);监视目标,就是严密监视目标的动静;跟踪目标,就是对目标连续不断的监视,对已发现识别的特定目标尤其是运动目标就应进行连续不断的监视;定位目标,就是以能满足作战需要的精度来确定所探测到的目标的位臵,包括目标的方位、高度和距离。现代侦察监视系统实现上述五个阶段主要是使用高技术侦察器材来完成的。其工作过程大致是:目标的特征信息被获取,直接或间接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向外传输,被侦察器材接收后,经过加工处理送显示记录设备,经分析、判读来获取情报,并传送到指挥所。1.2. 侦察监视系统的组成侦察与监视系统的模型由三个部分组成:目标自身存在的特征信息、信息载体、侦察监视设备。侦察监视就是采用一定的技术手

6、段,区分目标与背景间在光、声、电等物理特性方面的差别,达到从特定背景中发现、识别目标的目的。侦察监视系统的设备主要由信息探测器、显示记录器和判读设备组成。信息探测器是指各种传感设备,是用来探测目标发出特征信息的,不过对于目标发出信息不同,探测器所应用的技术和材料也不同。如果目标发出的是红外线,那么信息探测器就是对红外线敏感的器推荐精选件。显示记录器是指各种光电设备和胶片、磁带、磁盘等记录设备,是用来记录探测器所探测到的信息。判读设备是指各种专门判读分析仪器,是用来从记录器上记录的信息来分析识别目标。实施侦察监视的工作过程:探测器接收目标在发射或反射时的特征信息(声、光、电、磁、热等),然后对信

7、号进行加工处理,并进行图像显示或记录,进而发现、识别、监视、跟踪和定位。1.3. 侦察监视系统的基础知识目标的特征信息是指在自然界中,任何实体目标及其所产生的现象与其所处的背景有差异性的特征,如外观、结构、声光电磁热力等物理特性方面。特征信息的载体是指能携带目标的特征信息并在空间传播的各种形式的能力,如阳光可携带物体的颜色、外形等特征信息被人眼接受形成具体物体的视觉;无线电波携带广播节目信号,被收音机接受形成对广播的声音听觉。侦察监视技术所利用的信息载体有电磁波和声波两大类。1.3.1. 电磁波变化的电场能在周围的空间激起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也能在它周围的空间激起变化的电场,交变的电磁场在空

8、间能以约30万km/s的速度传播,便是电磁波(又称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wave),它是目标特征信息的主要载体。根据波长和频率不同分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射线等。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见光谱范围是0.38m0.76m;作用于人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时,能引起视觉,根据波长不同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当人眼同时受到各种光的作用时就产生白光(复合光)的感觉。在侦察领域,根据各种电磁波的特征,已经研制成功了多种先进的侦查器材,通过接收和转换各种波长的电磁波来探测各种军事目标。光学侦察检测器材就是利用可见光波段进行工作的。在可见光的红光外

9、端,波长为07.6m1000m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其中0.76m3m称为近红外、3m6m为中红外、6m20m为中远红外、20m1000m为远红外。各种主动式或被动式红外侦察监视器材主要在近、中、中远红外波段工作。在可见光的紫光光端,波长范围在0.01m0.38m的电磁波称为紫外线。来自太阳推荐精选辐射波长小于0.3m紫外线均被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0.3m0.38m的近紫外线能穿透大气层到达地面。在侦察监视中可利用紫外线对目标进行照相。红外线外端的电磁波是微波,其波长范围为1mm1m,是无线电波的一部分。按照波长不同可分为毫米波、厘米波、分米波。微波可用电磁振荡的方法产生,能穿透云雾甚至冰层

10、、浅土层,在空中传播几乎不受天气影响和昼夜时节限制,多数雷达利用微波工作。1.3.2. 物体发射和反射电磁波的特性波谱特性任何物体都有发射和反射电磁波的能力。但同一物体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反射或发射能力是不同的,这种发射与反射能力随波长变化关系成为物体的波谱特性。波谱特性是侦察监视器材探测和区分目标的主要依据。发射特性。任何物体只要其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5)时,组成物体的分子和原子都会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和原子运动越激烈,这称为热运动。分子与原子在作热运动时,其内部的带电粒子是不稳定的,通常要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自发辐射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主要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因为辐射

11、与温度有关,所以称为热辐射。不同物体热辐射的强度和波谱不同,这就是侦察设备探测与识别不同目标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同一物体处于不同温度时,其热辐射能量按波长的分布不同。温度高的物体,不但热辐射的总能大,而且能量多数分布在波长短的一侧。物体在最大辐射波长处辐射能量最大:最大辐射波长X温度=2896。温度越高,峰值能量的波长越短。一般军事目标温度多为-1537,辐射峰值能量的波长为9m10m(红外波段)。实验证明:大多数目标在常温下热辐射的波长都在红外波段,所以即使在夜间也能通过接收物体的红外辐射来进行侦察。反射特性。同一物体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反射能力(光谱反射能力)并不相同;不同物体对同一波长的

12、电磁波反射能力也不同。物体对可见光的不同反射特性,决定自身颜色。如红花之所以红是因为在受到白光照射后,吸收其他的电磁波主要反射其中的红色光波。绿色植物与绿色伪装涂料在反射率变化上存在不同。如可见光侦察监视下,绿色植物与绿色伪装涂料反光率基本相同,两者在0.55m处都有一个反射峰值,人的肉眼难以分辨。利用传统伪装方法,将绿色涂料涂抹在坦克、军车等技术兵器上,在野战环境可以达到隐身伪装的效果。但植物和伪装涂料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差别较大,绿色植物对红外线的反射率远高于绿色涂料,因此借助近红外侦察监视器材,可以区分绿色植物和绿涂料,从而揭露推荐精选伪装目标。但是随着科技发展,先进的伪装涂料已具备不仅

13、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反射率,也可在红外波段形成与绿色植物相同的反射。如美国利用醇酸树脂制作的标准伪装色彩涂料,可实现近红外波段仿造植物的反射。1.3.3. 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效率不同,在真空、空气等介质中效率高,衰减少。在水中、土层岩石等介质中传播效率低,衰减大。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效率也不同,较长的无线电波比波长短的无线电波在海水中的传播效率高。因此侦察监视器材在实际使用时,必须根据环境选择最佳工作波长。如在大气环境下应选择传播效率高的波段。侦察设备通常远离目标,所以目标发射和反射的电磁波需通过大气传输到侦察设备。电磁波的波长不同,在大气中的传输能力也不同。由于大

14、气中的水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对不同波段的电磁波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作用(选择性吸收),结果使有些波段的电磁波会被削弱,甚至有些波段会消失。被大气层吸收较少的波段(大气透过率较高的波段),我们通常称为“大气窗口”,如下:0.3m1.3m,包部分紫外光、全部可见光和部分近红外,即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照相及扫描方式的侦察器材用此“窗口”,这一波段是摄影成像的最佳波段,也是许多卫星遥感器扫描成像的常用波段。1.4m2.5m,近红外窗口,该波段在白天日照条件好的时候扫描成像常用这些波段。比如,TM的5、7b波段等用以探测植物含水量以及云、雪或用于地质制图等。但不能为胶卷感光,在侦察中,很少利用。3m

15、5m,中红外窗口,该波段物体的热辐射较强。这一区间除了地面物体反射太阳辐射外,地面物体自身也有长波辐射。比如,NOVV卫星的AVHRR遥感器用3.553.93m探测海面温度,获得昼夜云图。8m14m,远红外窗口,主要来自物体热辐射的能量,适于夜间成像,目前被广泛应用。大于1.5cm,微波波段,是微波雷达应用最广的窗口。推荐精选电磁波波谱虽然宽,但并非所有波段均能利用。侦察器材只能选用大气窗口的电磁波段进行工作。在水中、土层中、云层中、雾雨雪中也存在类似的“大气窗口”现象。1.3.4. 声波发声体的振动在空气或其他物质中的传播叫做声波。频率20Hz2万Hz的声波称为可听波,即人耳能分辨的声波。声

16、波是一种弹性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空气中为340m/s,水中为1450m/s,钢铁中为5000m/s。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目标可形成反射。侦察监视系统可通过接收目标发出或反射的声波达到对目标侦察监视的目的,如音响传感器、震动传感器、声呐等利用声波进行工作的侦察监视设备。2. 现代战争中的侦察监视技术2.1. 光学侦察监视技术现代侦察监视技术是利用多种媒介传感器,探测目标的红外线、光波、声波、应力(振动)波、无线电波等物理特征信息,从而发现目标并监视其行动。2.1.1. 可见光侦察是根据目标在可见光波段的物理特征,使用不经过光电转换的光学仪器设备来进行侦察。可见光波段的光学仪器,主要用于搜

17、索地面、海上和空中目标,侦察敌人的活动,校正射击等。军事用的可见光侦察器材主要有:各种光学观察器材,如望远镜、炮队镜、潜望镜、经纬仪、指挥观察仪、测距仪、照相机等。可见光侦察器材与其它侦察器材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观察结果可靠、容易迅速确定目标位臵等特点。发展趋势:提高可靠性、维修性、环境适应性,减轻重量,操作方法简单,与其它手段结合,开辟新的侦察领域。2.1.2. 夜视侦察古今中外的军事家都力求改变白昼与夜间作战的区别,冲破黑暗的限制成为军事人员的梦想。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首次使用夜视器材以后,战场的黑暗便逐渐变得明亮起来。战场上夜视侦察技术使战争发生重大变革,黑夜不再是侦察监视的禁

18、忌,夜战成为现代条件下重要的作战方式。夜视侦察技术主要包括微光夜视技术和红外夜视技术两大类。推荐精选1微光夜视技术。微光夜视技术是在月光、星光、大气微光的低照度条件下提供远距离被动观察和识别目标的工具,它利用像增强器把目标图像的亮度增强,供人观察。主要用于夜间战场搜索、监视、观察武器瞄准和头盔夜视。微光夜视仪的特点是工作隐蔽,图像清晰、重量轻,体积小,价格便宜。这是有无使用微光夜视仪情况下观察的效果对比。微光夜视仪即可装备在车辆上,也可安装在头盔上和使用手持式。60年代,美军利用第一代微光夜视仪在直升机上与机枪配用,封锁了胡志明小道。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军在夜幕掩护下用第二代微光夜视

19、仪向阿军发起进攻,迅速占领马岛,创造了现代战争中依靠夜视装备优势取胜的范例。以上这些图片是外军在战争中使用微光夜视仪拍摄的照片。其弱点是怕强光照射,一是会干扰,另一个是会损坏仪器元件。2红外夜视侦察。红外波长范围0.76一1000微米电磁波。分为:近红外(0.763微米)中红外(36微米)远红外(625微米)极远红外(251000微米)是把强度不同的红外线转换成人眼看得见的图像或数据来探测目标。使用的装备主要分为:成像红外探测器红外照相机、红外夜视仪、热成像夜视仪不成像红外探测器预警卫星、红外传感器红外夜视主要在近红外和中远红外范围。是利用目标反射红外的特性,通过仪器将目标从背景中显现出来的侦

20、察方式。根据获取目标反射方式的不同,又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近红外侦察是利用红外探照向目标发射红外线,红外夜视仪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后,经过放大处理将目标的红外图像显示在显示器上。弱点是易被敌红外探测器发现,此类装备已经大部淘汰。经上是两种装备在车辆上的近红外侦察设备。被动式红外侦察是不使用探测光源,利用目标反射近红外线的成像,可根据目标与背景反射近红外线的能力差别,将目标从背景中剥离出来,从而发现目标。推荐精选因此已经逐渐被淘汰,被动式近红外侦察多用于多光谱侦察。在多光谱是作相应介绍。目前近红外侦察已经逐步被中、远红外侦察技术所替代。-中远红外侦察又称热成像,是一种被动式的夜视侦察

21、技术。是利用物体自身对外的辐射热源进行成像,可在没有月光和星光的漆黑夜间透过战场烟尘进行观察,并发现目标的侦察方式。基本工作原理是:目标自身发出的红外热辐射被热像仪的红外物镜接收,经过扫描镜照在红外探测器上,探测器把红外辐射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经电子线路处理和放大后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明亮清晰的图像。以下这些照片都是热成像仪观察到的目标图像。它能通过大气窗口和军事目标的辐射特征,发现伪装的或躲藏在树丛后面的目标、目标离开以后留下的热痕迹以及埋藏在地下的地雷。热像仪是目前最先进的夜视仪器。热像仪的种类根据图像提供方式的不同,分为:红外扫描仪采用胶卷记录图像;前视红外系统用电视显示图像;普通热像仪直接

22、观察目标图像。这是装备在武器上和手持的热像仪。2.1.3. 激光侦察激光侦察主要包括激光测距和目标指示。装备主要是激光测距机和目标指示器。激光测距机与观瞄设备使用,能精确测出目标距离。激光测距机主要由激光发射机与激光接收机组成。70年代初装备以绿宝石激光器为基础的第一代激光测距机。80年代以后装备以YND激光器为基础的第二代激光测距机。目前正在研制人眼安全的第三代激光测距机。手持激光测距机测量距离909990米,精度5米。激光目标指示器是为激光制导炸弹、激光制导炮弹、激光制导导弹指示目标。可装在飞机上或由地面前沿侦察兵携带。2.1.4. 多光谱侦察同时使用多台设备分别在多个(数个或数十个甚至数

23、百个)不同光谱带上对同一目标进行照相或扫描成像,所获得的结果是影像或光照强度的分布图。对所获得的结果进行加工处理,可得到可视的目标图像。推荐精选多光谱的电磁波段范围可见光(波长0.380.78微米)红外辐射(波长0.78微米1毫米)近红外(0.763微米)中红外(36微米)远红外(615微米)极远红外(15微米1毫米)紫外波段(波长0.010.38微米)多光谱探测器材的类型多光谱照相机多光谱扫描仪多光谱电视摄像机多光谱探测的优点用黑白胶卷和红外胶卷对同一目标拍照,可获得不同色调和清晰度的照片,便于更准确和详细地分辨目标。利用红外胶卷拍照可以揭露绿色伪装。利用紫外照像可以揭露雪地的白色伪装绿色植

24、物和传统绿色伪装的红外照片绿比较:绿色植物在图片上显示红色,而传统绿色伪装则显示为黑色,从而将目标与背景区分开来。普通白色材料与雪反射紫外线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反射紫外线的差别上,图片反映出,紫外线涂料反射紫外线强,目标全为白色,而使用普通白色材料的车门则反射紫外线弱,车门为黑色。2.2. 电子侦察2.2.1. 无线电通信侦察无线电通信侦察是使用无线电收信器材,截收和破译敌方无线电通信信号,查明敌方无线电通信设备的装臵、使用情况及其战术技术性能,以判明敌人编制、部署、指挥关系和行动企图,为制定电子对抗作战计划,实施通信干扰和引导火力摧毁提供依据的侦察行动。谈到无线电通信侦察不得不提起美国的“梯队

25、”系统。1998年2月,欧洲议会委员会召开特别听证会。在会上,一位记者提交了一份令代表们大惊失色的报告。报告指出,长期以来,美国国家安全局一直在使用一套电子通信侦听系统,来窃取许多国家的军事、经济等情报,这个系统的代号叫ECHElON(“梯队”)。报告还指出,“梯队”的触角已经伸向全世界,特别是已深入欧洲多年,由于它的存在,使美国的军事行动如虎添翼,同时,也让美国在数次大型商业谈判中打败西方各国。可以这样说:只要美国人感兴趣,他们就可以通过“梯队”系统来监视欧洲许多国家的私人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等。无线电通信侦听无线电通信侦听主要是运用电波传播、信号及联络三个规律来实施侦察,它能够在不知道敌方

26、通信地点、通信制度、工作频率、调制方式、记录方法等情况下,实施并完成无线电通信侦听任务。推荐精选无线电通信侦听设备主要是无线电接收机。通过对敌方无线电通信的侦察,可以截获其通信内容,窃取机密情报;可以掌握其技术参数,为实施通信干扰提供数据;可以通过敌方无线电台的所在位臵,来了解其部队的部署和调动情况。无线电通信测向无线电通信测向是指利用无线电定向接收设备(又称无线电测向仪)来确定正在工作的无线电发射台方位的工作过程。定位是在测向的基础上实现的。就是利用同一发射台的两个以上测向结果(示向度),通过图上交绘来确定电台位臵。一般人工交绘的速度较慢,约需12分钟。而用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测向定位装臵,在

27、有地图背景的荧光屏上自动交绘定位只需要30秒钟。随着无线电通信对抗技术的提高,要准确地测定敌台的位臵,需采用多台侦察测向机在不同的角度对敌台进行交叉测向定位。无线电信号截获和识别无线电信号截获是获取情报的基础。通过使用宽频率范围、高灵敏度和较强接收能力的侦察接收机,采用多个波段、多工作种类、多解调方式,截获对方无线电微弱信号。无线电窃听无线窃听是通过窃听对方传输的信号获得情报信息的侦察方式。分为无线窃听和窃听电话。无线窃听指使用工作频率范围在几十兆赫到几百兆赫之间的超短波无线窃听器进行窃听的方法。无线窃听器把话筒监收到的声音,以无线电波的形式辐射出去,在有效距离内用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传播距离主

28、要取决于发射机的功率。一般讲,发射机的功率越大,传播距离越远。无线窃听器大多数发射功率只有几毫瓦至几十毫瓦,传播的有效距离从几十米到几百米。窃听电话是窃听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将装有微型无线电台的窃听器安装在电话机的话筒里或话筒附近,将用户讲话的声音原原本本地变成无线电波向室外发射出去;二是在电话线路上打主意。一是在电线上接上引线,直接用电话窃听;二是把窃听器制成隔电子(瓷瓶)的样子,里面装有变压耦合器型的感应窃听器、超短波发信机和蓄电池,表面有太阳能电池,当线路通话时,窃听感应器把信号感应下来,通过调频发信机,把信号发向安设在一千米外的转信电台,再由转信电台发送;三是用

29、远距离感应式窃听器窃听,能窃听几十千米远处的载波电话,也能窃听几百米远的明线电话。推荐精选2.2.2. 雷达侦察监视技术雷达是英文“Radar”的译音,原意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依靠发射电磁波去探测目标。雷达侦察是利用物体对无线电波的反射特性来发现目标和测定目标状态(距离、高度、方位角和运动速度)的一种侦察手段。雷达侦察具有探测距离远、测定目标速度快、精度高、能全天候使用等特点,在战场上应用十分广泛,成为现代战争的一种重要侦察手段。1雷达侦察原理雷达的工作方式通常分为两类,一类发射的雷达波是连续的,称为连续波雷达;另一类发射的雷达波是间歇的,称为脉冲雷达。目前广泛应用的是脉冲雷达。脉冲雷达主

30、要由天线、收发转换开关、发射机、接收机、定时器、显示器、伺服系统、电源等部分组成。发射机产生强功率高频振荡脉冲。具有方向性的天线,将这种高频振荡转变成束状的电磁波(简称波束),以光速在空间传播。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目标时,目标受到激励而产生二次辐射,二次辐射中的一小部分电磁波返回雷达,为天线所收集,称为回波信号。接收机将回波信号放大和变换后,送到显示器上显示,从而探测到目标的存在。雷达同时还可以测定目标的方位和速度。2雷达侦察分类雷达侦察主要有地面侦察、空中侦察、海上侦察、太空侦察等。又可分为远程侦察和野战侦察两种。还可分为雷达侦察和雷达对抗侦察。3雷达侦察设备警戒预警:对空情报、对海警戒、

31、机载预警、超视距雷达、弹道导弹预警雷达武器控制:炮瞄、导弹制导、机载截击、机载轰炸、末制导、弹道导弹跟踪雷达。战场侦察:战场侦察、炮位侦察校射、活动目标侦察校射、地形显示雷达。航行保障:航行、航海、地形跟随与地物回避、着陆雷达。2.3. 声学侦察监视技术主要包括空气声波侦察和水下声纳侦察。1空气声波侦察推荐精选主要是利用声测装备通过接收声波来确定声源位臵,可用于探测正在射击的敌炮兵武器和正在飞行的直升机的位臵。声测装备不受视线限制,可以侦察出山坡、树林等遮蔽物后面的声源,不受能见度限制,不受电磁干扰,具有全天候被动工作的特点,探测精度达到测程的1%,可同时测量50多个目标。2水下声纳侦察。水下

32、侦察监视技术是利用水下侦察设备来探测水下各种目标的侦察方法。水下侦察设备主指水声探测设备,是利用声波的水下传播,通过电声转换进行水下探测的设备。水声探测设备主要有声纳、水下噪声测量仪、声线轨迹仪、声纳测试仪、弹道轨迹测试仪、水下准直定位测试仪、声速仪、波浪仪等,主要设备装备在潜艇、水面舰艇、反潜飞机和海岸防潜警戒系统中,构成一个强有力的水下侦察网,用于搜索、测定、识别和跟踪水中目标,进行水声对抗、水下战术通信、导航和武器制导等。主要介绍声纳。声纳是利用水声传播特性对水中目标进行传感探测的技术设备,主要利用水声传播特性对水中目标进行传感探测发现目标。用于搜索、测定、识别和跟踪潜艇和其他水中目标,

33、进行水声对抗、水下战术通信、导航和武器制导,保障舰艇、反潜飞机的战术机动和水中武器的使用等。声纳按工作原理可分为主动式声纳和被动式声纳两种。1被动式声纳。又称噪声声纳,当水中、水面目标(潜艇、鱼雷、水面舰艇等)在航行时,其推进器和其他机械运转产生的噪声通过海水介质传播到声纳换能器基阵时,基阵将声波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接收机,经放大处理传送到显示控制台进行显示和提供听测定向。这是潜艇前部安装的被动式声纳,一艘潜艇在艇周围安装了许多不同功能的。2主动式声纳。主动式声纳又称回声声纳,主动声纳通过发射声波并接收返回的声波,可以探测静止无声的目标,并能测出其方位和距离。但主动发射声波信号容易被敌方侦听而暴

34、露自己,且探测距离短。声纳种类繁多,还可以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水面舰艇声纳、潜艇声纳、航空声纳、便携声纳(潜水员声纳)和海岸声纳等2.4. 传感器侦察监视技术传感器侦察技术是将光电侦察技术、电子侦察技术与声学侦察技术综合而成的侦察技术。目前已经成为信息技术的四大组成之一。用的最多的是地面传感器技术。地面传感器侦察技术是指能对地面目标运动所引起的电磁、磁、声、地面震动和红外辐射等物理量的变化进行探测,并转换成电信号的侦察侦察方法。地面传感器通常由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发射机和电源四部分组成,工作过程是:通过飞机将传感器投放于作战地区,传感器将投放区域内的运动目标所产生的地面振动波、声响、红外

35、辐射、电磁或磁能等被测量,由探测器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再由信号处理电路放大和处理,送入发射机进行调制后发射出去。由于其受地形地物限制小,可布放在战场侦察雷达、光学器材、夜视器材的“视线”达不到的山地或丛林地区。利用中继器转发信号及遥控指令,还可对敌深远纵深地区进推荐精选行侦察与监视。3. 侦察监视技术对战争的影响现代侦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战场上的应用,使得现代战场监视与侦察手段有了显著的改善。正是由于侦察手段多样化,各种手段结合运用,大大提高了大面积监视能力、精确侦察能力、夜间或复杂条件下全天候侦察能力、实时或近实时侦察能力和揭露伪装的能力,使现代战场的透明度大大提高,由过去的“磨砂玻璃”渐变为

36、近似于“透明玻璃”。从而对现代作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3.1. 作战空间大现代侦察技术装备可以覆盖整个战场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纵深、大面积的侦察和监视。例如,陆战场监视系统侦察纵深可达150km;中低空侦察机可覆盖其航迹侧面100km,高空侦察机飞行距离4800km,值勤时间12h,每小时监视能力达38.9万km2;卫星侦察与监视可覆盖数百万平方千米。作战侦察距离的增大,扩大了信息获取量,为实施远距离作战提供了条件。3.2. 改善信息获取手段侦察技术的发展,使现代战争的情报侦察方式发生了变革,过去战场侦察主要是依靠侦察兵或特工人员使用目视观察器材进行侦察,而现代战争的情报侦察则不同。3.3. 增

37、强作战指挥的时效性,提高指挥质量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特别是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后,不仅使军队获取信息的范围显著增大推荐精选,而且速度和准确率也大大提高。目前在地球上空的各类探测和通信卫星多达千余颗。这些卫星上均装有最新成果的高技术仪器,大大缩短了各种指令的传递时间,如海湾战争美预警能力。现代侦察监视系统不仅能为指挥员提供直读、直观、直听的不同距离、全方位、有声有色的情报,而且还可以用计算机能力计算、分析和判断,并可对指挥员做出的计划方案进行“对抗模拟”,比较方案的可行性,以便于选择最佳方案。同时避免了手工作业带来的差错,提高了保密性,提高了指挥质量。3.4. 促进了反侦察技术的发展侦察技术

38、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战场“透明度”越来越大,部队企图隐蔽行动更加困难,必须不断探索新的伪装方法和行动方法,这就促进了反侦察技术的发展。任何侦察监视手段无论多么先进都有局限性,如通信侦察易受假信号的欺骗;雷达工作时需要发射电磁波,易被发现;当侦察卫星临空时,如果地面电台和雷达关机,它就无法收到信号;等等。侦察监视手段的这些局限性为反侦察提供了可能。由于侦察监视手段的不同,所采取的对抗措施也不完全相同。对抗侦察监视的基本措施主要有伪装、隐蔽、隐身、保密、机动、佯动、干扰、摧毁等。4. 侦察监视技术发展趋势情报是军事指挥和作战的基础,为确保获取可靠的情报,各国军队都高度重视发展侦察监视新技术。如

39、美国在1996年5月公布的国防部“国防技术领域计划”中,将侦察监视技术臵于重要的地位。美国提出的发展目标是研制高性能、低成本的探测装备,以保证美军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作战优势。即全天候、全时辰监视,精确地瞄准和毁伤评估,探测和跟踪难以发现的目标,如巡航导弹、反舰导弹、弹道导弹、潜艇和隐身飞机等,以及可靠的目标识别等。从国际上侦察监视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为:4.1. 空间上的立体化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和机动能力的提高,现代战争一定是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全方位战争。因此侦察监视体制也必须与之相适应,由陆、海、空、天和无处不在的电磁波组成一个完整的侦察监视体系。从而达

40、到取长补短互相验证的目的。这种立体化不但体现在空间上,还体现在手段上的多种侦察方式的互相取长补短。推荐精选4.2. 速度上的实时化现代战争瞬息多变,使用的时间较少。所以要求侦察使用的时间也不能多。关键是处理和传递的速度,在60年代至80年代,不论是航空还是航天侦察,都需要返回后才能处理情报,这种方式现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了。只有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才能满足要求。如美国的E3A其计算机容量大,速度快,能同时跟踪600个目标,识别200个目标,处理300400个目标的信息。另外,美国的侦察卫星KH11采用了数字式图象传输技术,直接将数字图象传到地面的处理中心,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处理。4.3. 侦察监视与攻击系统一体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将侦察监视系统与武器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闭环系统。如侦察、指挥、歼击机和导弹的结合。另一个是综合几项功能与一身,如哈比无人攻击机。4.4. 防卫上的多样化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对侦察系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要完成侦察任务,首先要提高侦察系统的生存能力。航空侦察向高空、高速和超低空和无人化方向发展。侦察卫星也向抗干扰、耐辐射、变轨道方向发展。地面雷达、水中声纳也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总之,侦察反侦察是一对矛盾,随着侦察技术的发展,反侦察技术也跟随着发展,而不会停止。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推荐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