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主题阅读[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611301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9.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年级主题阅读[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主题阅读[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级主题阅读[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主题阅读[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主题阅读[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真爱无痕单元导读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被浓浓的爱包围着。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美好;至爱无声,任何表白都是那么苍白无力。真爱是什么?它就如生命中流动的泉水,手指尖流过的岁月,是彼此间心灵的相通。因为爱,我们的世界中有花相伴;因为爱,我们的生命里浸染绿意!小桔灯。地震中的父与子。慈 母 情 深。小橘灯 作者:冰心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入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着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

2、,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的一声开了,过了一会儿,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去。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XX医院,找胡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XX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

3、。”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说着就噔、噔、噔地下楼去了。 我又回到里屋去,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沉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橘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我轻轻地叩着板门,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见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妈闭

4、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倒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 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让我坐在炉前的小凳子上,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着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橘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橘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

5、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插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橘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橘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来,谢了她。她送我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接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我提着

6、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看见我提着小橘灯,便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从从王春林家来。”她惊异地说:“王春林,那个木匠,你怎么认得他?去年山下医学院里有几个学生,被当作共产党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踪了,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当夜,我就离开了山村,再也没有听见那小姑娘和她母亲的消息。 但是从那时候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橘灯。 【赏析引导】小橘灯是现代著名作家冰心的代表作品。冰心的散文小橘灯中的主人公小姑娘,是一个极为平凡、贫苦的农家少女,而她的

7、所言所行却无处不蕴含着内在的美心灵美,情操美。文章描述了作者在一个春节的一个下午去重庆郊区看望一个朋友。作者在等待朋友的时候,有个小姑娘进来想打电话救她的妈妈。当小姑娘走后,作者不放心,就去看她的妈妈。临别时小姑娘送给作者一个小桔灯,照亮山路。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鼓舞了作者。作者通过精巧的、别开生面的艺术构思,十分真实而生动地刻划了小姑娘这一美好、感人的艺术形象。 12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有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阅读感悟】文学艺术的使命在于创造出各式各样美的形象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冰心的散文小桔灯中的主人公小姑娘,是一个极为平凡、贫苦的农家少女

8、,而她的所言所行却无处不蕴含着内在的美心灵美,情操美。作者通过精巧的、别开生面的艺术构思,十分真实而生动地刻划了小姑娘这一美好、感人的艺术形象。朗读时要读出自己的个性。 小橘灯之“美”,美在选材上能够“以小见大”,“平中见奇”。作者善于从看似寻常的事物中发掘出不寻常的意义。冰心把山村小姑娘、不起眼的小橘灯、小姑娘照看生病的妈妈和做灯送客这些十分普通平凡的人、物、事,放在四十年代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在国民党的陪都重庆、光明与黑暗正在作生死搏斗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上,从而开掘出“人民在受苦,也在反抗,在盼望,盼望着革命胜利的曙光”这一具有深刻思想意义的主题。小橘灯只有一千五百多字的短小篇幅,却包容着如

9、此深刻的寓意,真可谓是一篇玲珑剔透、回味无穷的散文佳作。 其二,小橘灯之美,美在立意的深刻新颖。作者选取小姑娘“打电话”、“照看妈妈”、“巧制小橘灯”等三件事,如果仅只表现小姑娘的“早熟、能干、心地善良、珍重感情”这样一个主题,也是能够成立的。然而作者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站在特定的时代的高度来挖掘这一平凡题材的深刻含义,揭示生活的真谛。因此,小橘灯的主题提炼得深刻而新颖。小橘灯象征着蕴藏在革命人民心中的希望和火种,小橘灯就是光明和胜利之灯,冰心最后那段抒情文字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对主题的升华,是对主人公形象的升华,也是美的升华;它给了读者始料不及的新意。 其三,小橘灯之美,美在其结构处理的明

10、暗相济。初读小橘灯,似觉其结构平淡无奇,但仔细推敲,则会发现它的精妙之处。冰心善于精心地组织材料,把各种材料都放置在最适当、最能发挥其效用的地方。小橘灯结构的突出特点,即是明线与暗线的互相交替运用,这种结构处理使文章增加了立体感,而不同于那种一般化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的平面结构。“我”与小姑娘的交往,小姑娘的音容举止是明线,作者运用正面描写,始终让这一明线处于主导地位;小姑娘的爸爸王春林及一家人与医学院的学生的关系,则是暗线,作者运用了侧面描写,直到文章收尾,方令读者恍然省悟其中的奥秘。其暗线对明线起了陪衬和补充说明的作用。明暗相济,缺一不可,共同为表现主题服务。这种立体的艺术结构使全文平添了

11、美感,使读者领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情趣。 其四,小橘灯之美,美在对人物形象的白描式勾勒。小姑娘是作者倾全部感情、着力表现的中心人物。在全文五分之四的篇幅里,作者运用中国传统的白描手法,抓住人物最富有特征的言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以寥寥数笔,便将一个早熟、镇定、勇敢、乐观、纯真善良、富于内在美的中国农村贫苦少女的形象展示在读者面前,宛若塑像一般,很有立体感。她那贫寒的外貌,令人同情;“我”和她攀谈,进而感到她的懂事、可爱;“我”到她家探访,她沉静有礼地接待;她乐观地“笑谈”那寒酸的年夜饭,深思般地解释爸爸的下落;熟练、敏捷地制作小桔灯;热情地送客;特别是对光明未来的自信,这一切,衣着、

12、外貌、言谈、举止,都只有在“这一个”抗日战争年代的、饱经生活磨难的山村小姑娘的身上才能具备,再不能有第二个了。她是那样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感情,她的形象仿佛开放在荒野中的一朵散发着清香的野菊花,给人以美的享受。特别是作者那一段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文字,更把小姑娘的形象升华到新的高度,为她的形象平添了厚度和韵味。那茫茫暗夜里的小橘灯,不恰是对小姑娘的绝好象征吗? 其五,小橘灯之美,美在运用了相互衬托、交相辉映的表现手法。首先,小姑娘的言行是通过“我”的观察表现出来的,而“我”的感受也伴随着对小姑娘的描写而逐步流露,“我”的感情也伴随着对她的了解而不断升华,由初遇的“同情”,到了解后的“可爱”,直到

13、最后告别时的“敬佩”。“我”的感受有力地衬托了主人公形象的可爱,心灵的美好、高尚。其次,作者着意描绘了小姑娘特定的生活处境,对她的内心世界也是有力的衬托。正是在她的生活逆境和磨难中,她那美好的内心世界才越焕发出动人的光彩。其三,用自然景物来衬托小桔灯:阴沉、迷茫、黑暗的自然环境,与当时重庆的政治气候相一致,而小橘灯那微弱的红光,却给人们带来活力和生机。这一衬托显示了小橘灯的象征意义,使主题更加鲜明。这种多角度的衬托手法的运用,加强了主人公形象的美的魅力。【边读边聊】文章多处地方写到了小姑娘的行动,如打电话被“我”看见后她“吃了一几惊,把手缩了回来”,“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我”去她家,她

14、“愣”,“微笑”,“招手”,不住地“打量”;我送橘子,她“用小刀削”,“轻轻地揉捏”,“慢慢地掏出”和“放”;“我”站起来要走,她“拉”“拿”“穿”“挑”“点”“递”,以及“画”和“按”。作者对小姑娘制作小桔灯的过程作了生动的描写,你知道这种行动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语用点:人物的行动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相关链接】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人,现代女作家。代表作有散文:寄小读者,小说:两个家庭、分,诗集有:繁星、春水等。她的主要作品收在冰心选集里。为庆祝建国十周年而创作的小橘灯是一篇精美的散文。 作者回忆的是1945年的往事,当时中国社会正值“黎明前的黑暗”,国民党政

15、府加紧镇压共产党人和抗日爱国志士,广大人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作者“用简朴的、便于儿童接受的文字,来描述在这一个和当时重庆政治环境、气候,同样黑暗阴沉的下午到黑夜的一件偶然遇到的事,而一切的黑暗阴沉只是为了烘托那一盏小小的朦胧的橘红的光,怎样冲破了阴沉和黑暗,使我感到眼前有无限的光明”。 先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然后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从桔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桔瓣来,再用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把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小桔灯就做好了。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一星:书写工整美观,围绕主题,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和病句。二星:能抓住人物的动作折射人物的心理活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三星:紧紧围绕具体的事例,抓住人物的动作折射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生动细致的描述,有一定的思想内涵。 地震中的父与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