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3: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上传人:shi****gbu 文档编号:57608508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3:动物生命活动调节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3:动物生命活动调节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3:动物生命活动调节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3: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3:动物生命活动调节(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2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3:动物生命活动调节、选择题1.如图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当受到寒冷刺激时,2c、d 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3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4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 激素5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6上图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为效应器A .B.2.神经冲动在神经中枢内的可能传导途径是A:树突T突触T神经元细胞体T轴突B. 轴突T神经元细胞体T树突T突触C. 树突T神经元细胞体T轴突T突触D.

2、 树突T突触T轴突T神经元细胞体C.D.( )3. 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既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能相互配合,同发挥免疫效应。下列有关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1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往往需要借助T 细胞的传递2病毒进入细胞之前,常由体液免疫降低病毒的感染力3在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后,常需要抗体来协助消灭抗原4体液免疫针对细菌病原体,细胞免疫针对病毒病原体A. B. C . D.a、b、c、d 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4. 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 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3、适当降低溶液S 中的 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B .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 .动作电位峰值降低(5.2011 天津理综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存在细胞衰老或凋亡的现象B. 用小鼠不同器官和组织构建的cDNA 文库相同C. 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D. 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弓 I 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6. 预防接种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有效措施之一,把减毒或无毒的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产生对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力。下列传染性疾病中,已研制出有效疫苗的是( )A.细菌性痢疾B .

4、SARS C . AIDS D .麻疹7. 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B. 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C. 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D. 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8. 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 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 组织液中 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 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D. 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9. 右图是某同学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突触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神经兴奋从 A 细胞向 B 细胞传导2神经兴奋从 B

5、细胞向 A 细胞传导A . B.10.下图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神经兴奋从 B 细胞向 C 细胞传导神经兴奋从 C 细胞向 B 细胞传导细胞的突触小泡中包含神经递质C .D .通A. 图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B. 图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 图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复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D. 图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11. ( 2011 大纲版全国卷 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动物体内的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 细胞;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

6、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 .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12. 下列结构中存在突触的是()一个神经元内脊髓大脑皮层树突T轴突轴突T树突轴突T胞体7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内 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之间A .B.C .D.二、填空题13.图一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A、B 分别表示神经元的结构;图二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_图一结构中涉及到个神经元,含有个突触。(2)_ 图二中表示感受器的是(填编号),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

7、化是_ 。(3) 从图一可知,神经细胞因具较多的 _ ,使其细胞相对表面积大,从而使其与信息传导功能相适应。(4) 研究表明,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的孩子,大脑皮层的厚度大,结构_ (填结构名称)的数量将_(填“增加”或“减少”)。说明非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能明显影响结构的数量,从而有利于智力开发。(5) “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的细胞体,而及脊髓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_,对刺激_ (填“有”或“无”)感觉。(6) 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阻断了 _(填图中的序号)的兴奋传导。14.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

8、射活动。图甲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某部 分结构的化学信号传递过程。请回答:甲乙(1)图甲中 15 的名称依次为:1._ 、2._ 、3._ 、4._ 、5._,兴奋在该反射弧中的传导是 _ (单向、双向)的,这主要取决于 15中的_(填数字)。(2)图甲中 A、B 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 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将药物放在 A,刺激 B,肌肉收缩 将药物放在 B,刺激 A,肌肉收缩 将药物放在C,刺激 B,肌肉不收缩将药物放在 C,刺激 A,肌肉收缩A .B.C.D.(3)乙图所示结构为突触,在此结构

9、中兴奋的传递是 _的。(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 A 细胞合成经过 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后者再与_融合,从而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突触间隙中的液体应为 _ 。(5)图乙中,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 细胞的反应。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6)从理论上推测,神经细胞之间“信号传导”机理的阐明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例如 _ 。0.2012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3: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答案解析一 、选择题1.B2.C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上可双向传导,但在突触结构中单向传递,所以树突T突触不对。3.C解析: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

10、疫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正确表示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中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免疫对象表达错误。4.D5. 【解析】胚胎发育过程中也存在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现象,A 项错误。细胞分化形成不同器官和组织吋,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导致不同组织细胞中的RNA 不同,利用小鼠细胞内的 mRNA 通过逆转录方式获得相应的 DNA 即为 cDNA 文库,故用小鼠不同器官和组织构 建的 cDNA文库不同, B 项错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以增强代谢,增加产热,故其功能受损,抗寒能力降低,C 项正确。反射通过反射弧完成,直接刺激神经引起肌肉收缩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11、,不属于反射,D 项错误。【答案】 C6. D7. 解析:激素与受体结合后会失活,否则激素会持续发挥作用,使代谢紊乱,所以A 对;B项中, 体内失水过多,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 项中激素调节过程存在反馈调节,使激素含量保持稳定;D 项中,根据甲状腺激素含量多少来判断甲状腺疾病,因为正常人甲状腺激素含量有一个范围。答案: B8. 解析:A 项中,静息时,细胞膜内外离子处于动态平衡中,所以有离子进出;B 项中,组织液 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增大;C 项中,神经递质经胞吐作用排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答

12、案: D9. C10. 解析:由题意知,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可知兴奋由乙传向甲,故可推测:图未发生兴奋,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相同,均为静息电位,处于极化状态。 图甲处膜外电位高于乙处膜外电位, 乙处可能处于动作电位发生过程, 即 去极化。图乙处已恢复至静息状态,甲处未兴奋,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相同,均为静息电位, 处于极化状态。 图乙处膜外电位高于甲处膜外电位, 甲处可能处于动作电位发 生过程,即去极化,乙处为静息电位,即极化。图兴奋已传过甲,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 电位相等,甲乙两处均恢复为静息电位,即处于极化状态。答案: D11. 【解析】淋巴因子可促进 B

13、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 B (浆)细胞。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 质乙相当于抗原,可刺激动物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答案】 C12. A、填空题13. ( 1 ) 3 2(2)由正电位T负电位(3)树突(4)突触 增加( 5 )运动障碍有 (6 (冋时或单独填也可以)解析:由图可知,A 表示轴突,B 表示树突。、分别表示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突触。观察图一可以得出共有 3 个神经元, 2 个突触。感受器接受 刺激后,膜外由静息状态时的正电位转变成负电位。 观察图一可以得出, 神经细胞表面积较 大的原因是树突较多。由于传出神经受损,兴奋不能到达效应器,导致下肢运动受阻, 但是传入大脑的神经元正常, 故仍有感觉。 麻醉药作用的部位主要是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使兴奋 不能传入神经中枢和效应器,故既没有感觉也不会运动。14. (1) 感受器 传人神经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效应器 单向 3 (2)A (3) 单向(4)高尔基体 突触前膜 组织液(5)蛋白质(6)人类可以设计出具有记忆、判断、推理等综合思维能力的电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