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复习题库(共14页)

上传人:1ta3****9ta1 文档编号:57528190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复习题库(共1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复习题库(共1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复习题库(共1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复习题库(共1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复习题库(共14页)(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安全生产与节能减排复习题库 一、安全生产1.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的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所谓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 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2. 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 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 危险物质 称为第一类危险源。3.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 约束或限制措施 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为第二类危险源。它包括 人 、 物 、 环境 三个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 人的失误 、 物的故障 和 环境因

2、素 。4.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 重大人身伤亡 或者 重大经济损失 的事故隐患。1.阀门和法兰泄漏:原因阀门和法兰加工缺陷、被腐蚀、密封件失效或误操作;2.管道泄漏:原因接头加工缺陷、开裂、腐蚀;3.贮罐泄漏:原因材质缺陷、附件缺陷、腐蚀或局部加工不良;4.爆炸性贮罐泄放:原因材质缺陷、超温超压作业;5.钢瓶泄放:原因超标充装、超温使用或附件缺陷;5. 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事故隐患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设备、设施或场所 本质的、固有的 物质能量的大小;后者则强调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 不安全状态 、人的 不安全行为 和管理上的 缺陷 。6. 临界量是指国家法律规定和相关条例中有关于特定条件下,

3、某种危险物质所规定的数量,若超过该数量,则容易引发重大工业事故。7. 事故的分类 (1)按照我国现行的事故归口管理分 道路交通事故(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火灾事故 (公安部消防局) 水上交通事故(交通部海事局) 铁路事故 (铁道部) 航空事故 (民航总局) 企业生产事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按事故严重程度分 轻伤事故:人员只有轻伤 重伤事故:只有重伤无死亡人数 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 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9人 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8. 化学危险物质的概念 化学危险物质是指具有 燃烧、爆炸、毒害、腐蚀 等性质,在生产、贮存、装卸、运输等过程中易造成 人身伤亡和财

4、产损失 的任何化学物质。9. 化学危险物质的分类及特征第一类:爆炸品:1)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比如高氯酸。2)具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比如二亚硝基苯。 3)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1)易燃气体,如一氧化碳、甲烷等。 2)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氮气、氧气等。 3)有毒气体,如氯气、氨气等。第三类:易燃液体 此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分三项:第1项: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于18的液体。第2项:中闪点液体,即闪点在1823的液体。 第3项:高闪点液体,即闪点在2361的液体。 第四类:易

5、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水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 按燃烧特性分三项:第1项:易燃固体,如红磷、硫磺等。 第2项:自燃物品,如黄磷、三氯化钛等。 第3项:遇水易燃物品,如金属钠、氢化钾等。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易引起性燃烧、爆炸。 按其组成分为2项 :第1项:氧化剂,如氯酸钾、高锰酸钾等。第2项: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甲乙酮等。第六类:毒害品,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等。 工业毒物按物理形态分为 气体 、 蒸汽 、 烟 、 雾 、 粉尘 等。毒性计算所用单位一般以化学物质引起实验动物某种毒性反应所需的剂量表示(如为吸入中毒,则用空气中该物质的浓度表示等)

6、。(1) 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即全组染毒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2)半数致死量或浓度(LD50或LC50),即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3)最小致死量或浓度(MLD或MLC),即全组染毒动物中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4)最大耐受量或浓度(LD0或LC0),即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 有三种:1)经 呼吸道 进入人体,2)经 皮肤 进入人体,3)经 消化道 进入人体。 简述防毒综合措施: 防毒综合措施包括 防毒技术措施 ; 防毒管理教育措施 和 个体防护措施 三个方面。其中防毒技术措施又包括:预防措施和净化回收措施。个

7、体防护措施又包括采用呼吸防护器如: a.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口罩b.隔离式防毒呼吸器等以加强呼吸道防护;利用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手套、口罩、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以避免有毒物质与人体皮肤和粘膜的接触;防止有毒物质从消化道进入人体。第七类:放射性物质(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管理范畴)。第八类: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分三项:第1项: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硝酸、盐酸等 。 第2项: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硫氢化钙等 。 第3项:其他腐蚀品,如二氯乙醛、苯酚钠等 。 10. 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危险性 化工生产具有 易燃、易爆、易中毒 等特点,与其他行业相比,化工生

8、产潜在的 不安全因素 更多, 危险性、危害性 更大,因此对 安全生产 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1). 物料危险性大 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副产品、产品和废弃物大都也是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 2)工艺过程复杂 化学反应复杂:如氧化、还原、氢化、硝化、 水解、磺化、胺化等。 工艺复杂:涉及反应、输送、过滤、蒸发、冷凝、精馏、提纯、吸附、干燥、粉碎等多个化工单元操作。 3). 高温与高压(低温和真空) 氨合成的压力有的达到32Mpa; 高压聚乙烯生产压力为300Mpa; 乙烯生产工艺中裂解炉 温度高达1200摄氏度; 乙烯深冷分离温度需降到零下167摄氏度 4)危险源集中

9、 5)连续作业11. 化学危险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 1)沸点:在101.3 kpa大气压下,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沸点越低,气化越快,越易达到爆炸极限。 2)闪点:在101.3 kpa大气压下,某液体表面上方释放出的可燃蒸汽与空气混合后,可闪燃5秒的最低温度,闪点越低,越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 3)自燃点:某物质接触空气发生起火或引起自燃的最低温度,并且在此温度下无火源时,物质可继续燃烧,它取决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料的大小、形状和性状。 4)爆炸极限:某可燃性气体或蒸汽与 空气混合物 能着火或引燃爆炸的 浓度范围(体积分数) ,称为爆炸极限,最低浓度称为下限,最高浓度称为上限。 5)报警

10、内容:1 事故时间、地点及单位 2 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 3 事故性质(外溢、爆炸、火灾);4 危险程度及有无人员伤亡;5 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12. 化学危险物质运输的安全规定 “三定”:定人、定车、定点 “三个环节”:发货、装货、提货 “三种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水路13. 化学危险物质事故的应急处理 1)紧急疏散;1)如泄漏物质有毒,发放个人防护用品;2)由专人引导护送,向上风方向转移; 3)不要在低洼处滞留;4)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或着火区。 2)现场急救: 1)将神智不清的人置于侧位,为呼吸困难者提供氧气,为呼吸停止者进行人工呼吸,心脏 停止者进行胸外心脏挤压; 2)皮肤污染,

11、用流动清水冲洗;头面部灼伤,大量清水清洗眼、耳、鼻、口腔; 3)冻伤人员,应迅速复温(40-42水浸泡,轻柔按摩); 4)烧伤人员,用水冲洗降温,再用消毒纱布覆盖创伤面; 5)口服有毒物质者,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或洗胃; 6) 现场处理后迅速送至医院。 14. 化学危险物质泄漏处理 1)爆炸物质:用水湿润,精心扫集搜到指定地点处置;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切断火源,关闭泄漏阀门,用水喷淋关阀人员,打开通风设备,必 要时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 3)易燃液体:切断火源,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将泄漏部位朝上,及时修理,泄漏物用沙土混 合,扫集后送空旷处掩埋。 4)易燃固体: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用湿沙土

12、混合,扫集后送空旷处掩埋。 5)自燃物质: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用湿沙土混合,扫集后送空旷处掩埋或自燃烧掉,或稀释 放入废水系统。 6)遇湿燃烧物: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用干燥沙土覆盖,扫集后送空旷处掩埋,或稀释放入废 水系统。 7)氧化剂:穿戴全身防护用具,用沙土混合,扫集后送空旷处掩埋。 8)有毒物质:切断一切火源,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用沙土混合,扫集后送空旷处深埋。 9)腐蚀性物质: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对酸性物质用碳酸钠中和,并用大量水冲洗;对碱性物 质,用水冲洗或沙土吸收送空旷处掩埋。 10)放射性物质:立即通知公共卫生部门和公安局。. 防火防爆技术 相关概念 15. 燃烧三特征 发光 、

13、 发热 、 生成新物质 。 16. 燃烧三要素 1) 有可燃物存在 ;2) 有助燃物存在 ;3) 有点火源存在 。 可燃物质 可燃物质是指在火源作用下能 被点燃 ,并且当 点火源移去后 能继续燃烧直至 燃尽 的物质; 助燃物质 凡是具有较强的 氧化能力 ,能与可燃物质发生 化学反应并引起燃烧 的物质均称为助燃物。 点火源 凡那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 能源 均可称之为点火源。常见的点火源有 明火 、 电火花 、 炽热物体 等。 17. 燃烧过程: 18. 燃烧类型:根据燃烧的起因不同,燃烧可分为 闪燃 、 着火 和 自燃 三类。 闪燃和闪点 可燃液体的 蒸气(包括可升华固体的蒸气)与 空气 混合后遇

14、到明火而引起 瞬间(延续时间少于5s)燃烧,称为闪燃。液体那发生闪燃的 最低温度 ,称为该液体的闪点。闪燃往往是着火的先兆,可燃液体的闪点 越低 ,越易着火,火灾的 危险性 越大。 着火与燃点 可燃物质在有 足够助燃物(如充足的空气、氧气)的情况下,有 点火源作用 引起的燃烧现象,称为着火。可燃物发生 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称为燃点或着火点。燃点 越低 ,越 容易 着火。 自燃和自燃点 自燃物质 受热升温而不需明火作用 就能 自行着火燃烧 的现象,称为自燃。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 最低温度 称为自燃点。自燃点 越低 ,则 火灾危险性 越大。19. 爆炸的定义: 爆炸是一种急剧的 物理或化学 变化,能

15、在瞬间放出大量 能量 ,同时产生 巨大声响 的现象。 20. 爆炸的实质:压力的 急剧上升 ,产生 爆炸声 和 冲击波 ,结果造成 设备或建筑物损坏 。 21. 爆炸的分类 根据起爆原因分类,爆炸分为 物理性爆炸 和 化学性爆炸 两类。 1)物理性爆炸:由于物质因 状态或压力 突然 变 化 而引起的爆炸现象。如锅炉爆炸。 2)化学性爆炸:由于物质发生 剧烈的化学反应 ,产生 高 温 、 高 压 而引起的爆炸。称为化学性爆炸。分为: A.简单分解爆炸? B.复杂分解爆炸? C. 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22. 爆炸极限:某可燃性 气体或蒸汽 与 空 气 的混合物能着火而引燃爆炸的 浓 度 范围(体

16、积分数), 最低浓度 称为下限, 最高浓度 称为上限。 A. 浓度低于下限时,空气的 冷却作用 阻止的火焰蔓延;B. 浓度高于上限时, 氧气不足 ,火焰不能 蔓 延 ;C.爆炸下限 越 低 ,爆炸范围 越 宽 , 危险性 越大。 23. 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 A 温度:温度 越 高 ,爆炸极限范围 越 大 ; B 压力:压力 越 高 ,爆炸极限范围 越 大 ; C 惰性介质及杂物:此类物质的加入可缩小爆炸极限范围; D 容器尺寸:直径越小,爆炸极限范围越小; E 氧含量: 氧含量 越大,爆炸极限范围 越 大 ; F 点火源:能量、热表面积、时间越大(长),爆炸危险性越大; 24. 粉尘爆炸:粉

17、尘在 空 气 中达到一定 浓 度 ,遇 明 火 会发生爆炸,这是粉尘粒表面和 氧作用的结果。 25. 粉尘爆炸实质:气体爆炸,能量来自于热辐射。 粉尘爆炸的影响因素:物化性质:燃烧热、氧化速度、挥发性、易带静电性;颗料大小:粗细、干燥程度;悬浮性: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浓度:g/m3, 26. 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 1.为保证安全生产,化工企业需要严格控制哪些工艺参数? 答:化工生产工程中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温度、压力、流量及物料配比等。 2.温度控制的措施有哪些? 答:温度控制的措施包括:1)根据化学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效应,利用热交换装置向反应系统中 加入或除去一定的热量以保证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18、2)采用适当的搅拌方式、搅拌速度以加强反 应热量的传递使物料温度均匀防止局部过热;3)正确选择传热介质等。 3.投料控制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答:投料控制主要是指对投料速度、配比、顺序、原料纯度以及投料量的控制。 4.溢料和泄漏是一回事吗?如何加以控制? 答:溢料是指反应器中气泡大量溢出,同时带走大量物料的现象,它与反应物料的构成、反应 温度、投料速度以及消泡剂用量、质量有关。是由化工生产中投料速度过快或加热速度过快而造成 的。泄漏是指由于设备损坏、人为操作错误和反应失控等原因造成物料外泄的现象。 为防止溢料和泄漏事故发生,必须在工艺指标、设备结构形式、工艺操作规程等方面采取相应 的措施,加以控

19、制。 5.自动控制和安全保护装置是一回事吗?分别起何作用? 答:自动控制是指由程序控制器按照生产控制的要求按一定时间间隔发出信号使一组设备机构做周期性动作,对连续变化的工艺参数进行自动调节。 安全保护装置是指在化工生产中出现危险状态时能自动消除不正常状况或对危险状况发出信号以提醒操作者及时采取参措施以消除隐患的一类装置。包括信号报警装置(不能自动排除故障)和保险装置,如安全阀、防爆片等压力容器附件。(能自动消除不正常状况) 27. 化学危险物质包装的安全要求 1.包装容器种类和材质的要求 2.包装容器的强度要求 3.包装和容器的封口要求(蜡封或油封) 4.包装内外衬垫的要求 5.包装规格和标志

20、的要求(GB19085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28. 压力容器的概念 压力容器又称 受压容器 ,是指盛装气体或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 密 闭 设备。其范围规定为: 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 内直径(非圆指最大尺寸)0.15m,且容积0.025 m3 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29.按压力等级分类(单位:MPa)压力容器分为: 低压(L)0.1P1.6 中压(M) 1.6P10 高压(H)10P100 超高压(U)100P1000 30.按工艺用途分类压力容器分为: 1) 反应容器 用于完成化学反应 例如:反应器、反应釜、聚合釜、合成塔、变换炉、

21、裂 解炉等 2)换热容器 用于完成热量交换 例如: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等 3)储运容器 用于盛装气相或液相原料、中间产物或物品 例如:贮罐、计量槽、槽车等 4)分离容器 完成流体压力平衡和净化分离 例如:分离器、过滤器、缓冲罐、吸收塔等 (3)按介质危险性和危害性分压力容器分为: 1)一类压力容器 非易燃或无毒介质低压容器;易燃或有毒介质的低压分离容器和换热容 器; 2)二类压力容器 任何介质的中压容器;易燃或毒性中度介质的低压反应容器;极度毒性和 高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容器;低压余热锅炉; 3)三类压力容器 极度毒性和高度危害介质的中压容器和PV0.2MPam3的低压容器,易 燃或毒性

22、中度介质且PV0.5MPam3的中压反应容器;PV10MPam3的中压贮存容器;高中 压余热锅炉。 31. 压力容器的特点 (1)压力容器是化工生产中最常用设备 有贮存(运)、反应、换热、分离 (2)压力容器是容易发生破坏事故的特殊设备 事故率高:使用条件比较苛刻、容易超负荷、局部应力比较复杂、常隐藏有严重缺陷; 事故后果严重:本身及周围建筑易遭毁坏。 32. 压力容器的设计 (1)设计单位必须经过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超高压容器设计单位必须经过国务院主管部门 批准。 (2)压力容器安全设计三要素: 强度确定; 材料选用; 合理结构; 33. 压力容器的制造(1)制造单位必须持有省级以上劳动部

23、门颁发的制造许可证;超高压容器制造单位必须持有劳动部门颁了的制造许可证; (2)制造质量要素:材料、焊接、检验 化工装置检修程序是: 装置停车 准备工作 装置检修 检修验收 开车准备 装置开车。 34. 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及其作用 安装在压力容器上,确保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装置包括 :1)安全泄压装置:有安全阀、爆破片、紧急放空阀、单向阀、限流阀及紧急切断装置等;2)用于测量压力容器中介质温度、压力的计量仪表如:温度计、压力表;等;3)用于显示压力容器内介质液面位置的液位计;以及喷淋冷却装置等。(根据压力、温度、介质等选用) 35.安全泄压装置的作用 容器在正常工作压力下运行时,它处于严密不漏状

24、态;当压力容器内压力超过规定值时,它自 动开启,迅速、足够量地排出容器内的介质,使容器内压力如终保持在最高许用压力范围以内。常 用的有安全阀、爆破片、防爆帽、压力表、液位计等。 36.压力容器常见破坏形式及特征 1)韧性破坏 器壁上达到材料强度极限而断裂,特征是;有明显的形状改变和交大的塑性变形。 2)脆性破坏 没有达到材料的强度极限而突然发生破裂,特征是:没有明显的伸长变形,但有 较多碎片。 3)疲劳破坏 长期受交变载荷作用,金属疲劳而破裂。特征是:无明显塑性变形,也无大量碎 片,只出现开裂。 4)腐蚀破坏 上班壁面(或某一点、或金属晶粒之间)受到介质腐蚀而破坏。特征是:均匀: 容器变薄,强

25、度变小;晶间:无宏观现象。 5)蠕变破坏 设计选材不当或运行超温、局部过热导致破坏。特征是有明显的塑变形,材料晶 料长大,金相组织变化。 37. 化工生产中采用的防触电措施有:电器安全技术措施: 1)采用隔离或屏护等方式如用绝缘物将带电体封闭起来;或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匣) 等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绝开来的防护措施;2)采用国家规定的安全电压;3)把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 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同大地紧密联系起来的接地措施;4)将电气设备 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用导线与抵押配电系统的零线相连接的保护接零措施以及5)采用 漏电保护器以防止单相触电等安全防护措施。 38.

26、 静电的特性 1) 静电的电量很小但电压很高,其放点火花的能量大,易引起着火爆炸;2)在绝缘体上静电泄漏很慢,危险存留时间长,危险程度高;3)可在远端放电,预想不到,因此危害性大;4)能产生尖端放电,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5)绝缘的静电导体,所带电荷平时无法导走,一遇放电机会,全部自由电荷将一次经放电点放掉,因此带有相同数量静电荷和表观电压的绝缘的导体比非导体危害性大;6)静电场可以用导体的金属元件加以屏蔽,使外界不受静电危害,又可使被屏蔽的物体不受外电场感应而起电。 二、清洁生产 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事物来说的,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通

27、常称其为客体),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具体包括:水污染、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对。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

28、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清洁生产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 节能减排有广义和侠义之分: 广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音等)的排放; 侠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 清洁生产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对清洁生产的定义为: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

29、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生产的内涵 一、清洁生产的目标 是节省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二、清洁生产的基本手段 是改进工艺技术、强化企业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的水平和改变产品体系,更新设计观念,争取废物最少排放及将环境因素纳入服务中去; 三、清洁生产的方法 是排污审核,即通过审核发现排污部位、排污原因,并筛选消除或减少污染物的措施及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四、清洁生产的终极目标 是保护人类与环境,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清洁生产的本质: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型工业模式,是对

30、传统环境治理的突破,它把企业出现的各种污染、能耗等环境问题看作是企业生产过程及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认为通过改进企业生产工艺和原辅料、加强控制和管理等,可以达到“节能、减污、降耗、增效”的目的,并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 1. 清洁的能源 2. 清洁原料 3. 清洁的生产过程 4. 清洁的产品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一) 清洁生产审核概念 : 对企业现在的和计划进行的工业生产实行预防污染的分析和 评估,是企业实行清洁生产的重要前提。 在实行预防污染分析和评估的过程中,制定能够减少能源、水和原辅料使用,消除或减少产 品和生产过程中有毒物质的使用,减少各种废弃物的排放及其毒性

31、的方案。 (二) 清洁生产审核的目的: 1. 核对有关单元操作、原材料、产品、用水、能源和废弃物的资料 2.确定废弃物的来源、数量以及类型,确定废弃物削减目标,制定经济有效的削减废弃物产生的对策 3.提高企业对由削减废弃物获得效益的认识和知识; 4.判定企业效率的高低的瓶颈部位和管理不善的地方 5.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产品和服务质量。 (三)清洁生产审核思路 废弃物在那里产生通过现场调查和物料平衡找出废物的产生部位并确定产生量 为什么会产生废物?分析产品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1. 原辅料和能源 原辅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例如纯度、毒性、难降解性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及其 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危害,

32、因而选择对环境无害的原辅料是清洁生产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2. 技术工艺 生产过程的技术水平基本上决定了废物产生数量和种类,先进技术可以提高原材料的利用 效率,从而减少废物的产生。结合技术改造预防污染是实现清洁生产的一条重要途径。连续生产 能力差、生产稳定性差、工艺条件过严等都可能导致废物的产生。 3. 设备 设备作为术工艺的具体体现在生产过程中也具有重技要作用,设备的搭配(生产设备之间、 生产设备和公用设施之间)、自身的功能、设备的维护保养等均会影响到废物的产生。 4. 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对生产过程十分重要,反应参数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并达到优化水平(或工艺要求), 对产品的得率和废物产生数量具

33、有直接的影响。 5. 产品 产品本身决定了生产过程,同时产品性能、种类的变化往往要求生产过程作出相应的调整, 因而会影响到废物的种类和数量。 6. 管理 加强管理是组织发展的永恒主题,任何管理上的松懈和遗漏,如岗位操作过程不够完善、 缺乏有效的奖惩制度等,都会影响到废物的产生。 7. 员工 任何生产过程,无论其自动化程度多高,从广义上讲均需要人的参与,因而员工素养的提高和积极性的激励也是有效控制生产过程废物产生的重要因素。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熟练的操作工人和优良的管理人员以及员工缺乏积极性和进取精神都可能导致废物的增加。 如何消除这些废物针对每一个废物产生原因,设计相应的清洁生产方案,包括无

34、低费方案和中高费方案,方案可以是一个,几个甚至几十个,通过实施这些方案消除这些废物产生的原因,从而达到减少废物产生的目的 8. 废物 废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和状态直接关系到它是否可再用和循环使用,只有当它离开生产过程 才成其为废物。 (四)清洁生产审核对象 1.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 2.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 (五)清洁生产审核的主要程序 阶段1. 筹划和组织 阶段2. 预评估 阶段3. 评估 阶段4. 方案产生与筛选 阶段5. 可行性分析 阶段6. 方案实施 阶段7. 持续清洁生产1.请根据本课知识点分析下列四个案例的“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及“事故性质”,并用简单的文字进行描述

35、。【案例1】1980年6月,浙江省金华某化工厂五硫化二磷车间,黄磷酸洗锅发生爆炸。死亡8人,重伤2人,轻伤7人,炸塌厂房逾300m2,造成全厂停产。 该厂为提高产品质量,采用浓硫酸处理黄磷中的杂质,代替水洗黄磷的工艺。在试行这一新工艺时,该厂没有制定完善的试验方案,在小试成功后,未经中间试验,就盲目扩大1500倍进行工业性生产,结果刚投入生产就发生了爆炸事故。【案例1】事故分析1)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1.危险物质:浓硫酸、黄磷; 2.能源:以上危险物质相互作用产生能量的意外释放。 第二类危险源:1.人的失误 违规操作(未经中试,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物的故障,水洗锅内危险物作用产生的能量意外释放

36、,造成事故发生。 2)事故隐患:工艺不成熟,(小试后未经中间试验)盲目扩大1500倍。 3)事故性质:人为责任事故。 4)事故等级:重大伤亡事故,【案例2】 1980年12月湖南省某氮肥厂造气炉水夹套发生爆炸,死亡3人,重伤2人轻伤10人,厂房被严重破坏。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车间副主任为提高煤气炉负荷多产煤气,违反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背着主操作工关闭水夹套的进、出口阀门,以此来提高煤气炉温度和产量。关闭30min 后,造成煤气炉水夹套因超压方式爆炸。 【案例2】事故分析 1)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能量载体:煤气、夹套水能量:水的汽化膨胀力 第二类危险源:人:车间副主任;物的故障:夹套水停止流通;环

37、境:温度、压力异常(超温、超压); 2)危险隐患:违规操作,车间主任关闭水夹套的进、出口阀门。 3)事故性质:爆炸、死亡事故;人为责任事故 由于第二类危险源中人的违规操作,造成物的故障,夹套水停止流通,致使夹套超温、超压,环境因素被改变,促使事故发生。 【案例3】 1978年1月,山东省济南市某化工厂银粉车间筛粉工序,由于皮带轮与螺丝相摩擦产生火花,引起地面散落的银粉燃烧。由于车间狭窄人多,职工又缺乏安全知识,扑救方法不当,而使银粉粉尘飞扬起来,造成空间银粉粉尘浓度增大,达到爆炸极限,引起粉尘爆炸,并形成大火,酿成灾害。死亡17人,重伤11人,轻伤33人,烧毁车间116m2以及大量银粉和机器设

38、备,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全厂停产32天。请提出杜绝该类事故的消防安全措施。【案例3】事故分析 1)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危险物质 银粉、 第二类危险源:人的失误 扑火方法不当;物的故障 银粉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皮带轮与螺丝摩擦产生火花;环境 车间狭窄人多 2)事故隐患:皮带轮与螺丝有摩擦,易产生火星;银粉散落地面遇火会燃烧;职工缺乏安全知识,扑救方法不当;车间狭窄人多, 3)事故类型与性质:粉尘燃爆事故;特大伤亡事故 4)消防安全措施:1. 加强职工消防知识教育与培训; 2. 规范工艺操作技术,杜绝银粉散落;3. 加强设备管理,皮带轮要加防护罩,避免摩擦,杜绝火种的产生。4.合理安排车间环境布局,保 证人流、物流畅通。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