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0年全国政治高考真题梳理与考点分布《生活与哲学》(共11页)

上传人:晚**** 文档编号:57428805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06-2010年全国政治高考真题梳理与考点分布《生活与哲学》(共1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06-2010年全国政治高考真题梳理与考点分布《生活与哲学》(共1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06-2010年全国政治高考真题梳理与考点分布《生活与哲学》(共1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2006-2010年全国政治高考真题梳理与考点分布《生活与哲学》(共1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2010年全国政治高考真题梳理与考点分布《生活与哲学》(共11页)(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06-2010年全国政治高考真题梳理与考点分布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考点一:哲学基本问题内容1.(2009广东,39)休谟说:“除了对知觉而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他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 辨析: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是人无法认识的。答案 (1)休谟的观点是不可知论的观点。(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够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3)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意识还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

2、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4)通过人的感官,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变化多端的现象,通过“思维的眼睛”,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世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5)综上所述,题中的观点是不恰当的。2.(2009广东,23)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A.辩证法 、相对主义、形而上学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D. 辩证法、形而上学、 相对主义 答案 A考点二:唯心主义及其形态1.(2008广东理

3、基60)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答案 B2.(2009广东,25)“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 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答案 B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一:哲学的物质概念1.(2008广东39)乔治贝克莱指出:“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

4、的。”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辨析: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答 贝克莱的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视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 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不会因为人的意识是否感知而忽生忽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观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依赖于物质,而不是贝克莱所认

5、为的物质依赖于意识。考点二:自然界的物质性1.(2007广东24)2006年12月,科学家通过比较火星探测飞船在过去7年中对火星表面相同地点拍摄的照片,提出一个大胆的推断火星上现在就可能存在生命所必需的液态水。这一科学探索活动表明:A人类能够在实践中认识自然 B自然界的变化不可能受人类的影响C人类能够在实践中改造自然 D自然界随人类意识变化而变化答B考点三:物质决定意识1.(2006广东38)3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最近十年,国际上生产柴油发动机的喷油系统的主流技术从机械式转向电控式。面对这种技术变化,原来我国该行业最大的企业A担心自己无力自主开发出能够达到欧洲标准的技术,无法进

6、入欧洲市场,于是决定与外国企业合资以引进技术。合资的结果是:外国企业控股67:把企业A的几百名技术人员全部纳入合资企业;还规定企业A其他分公司的同类产品永远不能进入欧洲市场。由于决策失误,目前企业A已经濒临破产。 我国另外一家企业B则决定自主开发电动喷油系统。该企业在不断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经过无数次实验,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成功开发出了达到欧洲标准的电控喷油系统。现在,其产品打进了欧洲市场,企业蒸蒸日上,成为国内该行业的领头羊。(1)运用唯物论原理分析,两个企业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命运?(7分)(2)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回答:技术落后的企业如何才能实现成功追赶?(10分)答 :(

7、1)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企业A在错误意识的支配下,过分依赖外部技术,忽视了自主创新,导致企业濒临破产。企业B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在学习外国技术的同时,努力创新,终于取得了成功。(2)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对企分析。既要看到我们在技术上与国外同行的差距,又要看到我们已经具有一定的实力和潜力。能够在学习外国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要正确处理内外因的关系。技术落后的企业,在学习外国技术的同时,要重视内因,努力创新。要重视实践的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只要在实践基础上反复探索,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成功追赶。考点四

8、:意识的能动作用1.(2006广东29)过去,由于片面追求GDP,导致了某河的严重污染;近年来,A市政府转变观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下大力气治理河水污染,消失多年的鱼儿又回来了。从哲学的角度看,这种发展观的转变告诉我们A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不同的作用B认识是变化发展的C科学发展观是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D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答 ABC2.(2006广东20)著名心理学家奥瑞利欧斯说:“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能够对感受进行调整,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振作起来。”这段话蕴涵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观

9、的 B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主观感觉D人的主观意识具有能动性答D3、(2010年广东文综33)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总结出“高举旗帜,爱党爱国,昂扬向上,开放自信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继往开来”的精神财富。它将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奋斗的精神动力。其中体现的哲理是A.社会意识不受社会存在的影响 B.社会历史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C.认识具有反复性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答案 D考点五: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2006广东19)19某地农民过去误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地力、肥力、肥效和作物需肥情况精确设计配方,

10、对症施肥,效果显著。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认识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2.(2007广东40)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某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期间,他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向农民认真了解农村基层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虚心求教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在此基础上,他撰写了4万多字的乡村调查报告,其中反映的农村真实情况以及提出的合理建议,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参考。问题: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该学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完成反映真实情况的调查报告所体现的求真务实精神。答案: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

11、是。该学生深入农村调查,真实反映农村实际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到了主观思想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坚持用矛盾观点看问题。该学生认真了解农村基层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说明他承认矛盾,不回避矛盾,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坚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该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实践中了解掌握农村真实情况,坚持在实践中求真务实。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该学生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中吸取智慧,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考点六: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1.(2007广东33)33赤潮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虽然自古就有,但是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水体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

12、趋严重。近年来,人们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看:A赤潮不能消灭但能有效扼制 B赤潮治理必须尊重客观规律C人类总有一天能够消灭赤潮 D赤潮不能消灭也不能扼制答 B2.(2008广东40)材料l: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材料2:2008年春运高峰期间,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

13、材料3:大灾之中有大爱,每当灾难来临之时,总有平凡之人的非凡之举让我们感动。比如雪灾中高速公路处于瘫痪状态时,众多旅客被困途中,沿途涌现出很多无私奉献、热心助人的平凡人,在这些平凡人的身上表现出人间可贵的真情实义。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1)结合材料l、材料2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0分)答案 从材料1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没有从根本上尊重客观规律有关。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人类如果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就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材料2说明,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

14、自觉选择性。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拯救计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最终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革命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3.(2008广东文基15)以下选项中最能表现主观能动性的是 ( )天意从来高难问,人生由命非由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A.B.C.D.答案 D4.(2009广东,24)“我们要坚强,不要哭,要保持清醒,保持体力”。四川某中学生在地震废墟下鼓励同学们坚持待援,最

15、终他和同学们一起配合救援人员得以脱险。这体现了 ( )面对灾害人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面对灾害人们应该相互合作团结互助可以战胜自然团结互助可以减少损害A.B.C.D.答案 C考点七: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2010年广东文综34)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来源:Zxxk.Com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答案 B考点八:真理1.(2008广东23)23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

16、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答 C考点九:认识过程1.(2008广东24)24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A一概而论 B三人成虎 C百感交集 D千虑一得答 D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2006广东17)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表明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D

17、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答AC2.(2006广东28)近年来,某地的洪水泛滥越来越严重,对民生危害越来越大。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之一是人类活动增多所造成的地球环境破坏。从哲学上看A洪水与自然灾害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B改造自然,务必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C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出现D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答 BD3.(2007广东22)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主观性 D联系的普遍性答A4.(2009广东,40)根据下述材料,运用哲学常识回答问题。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

18、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答案 (1)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2)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3)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

19、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考点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2008广东25)25在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某小区居民全员参与共建文明小区。居民举止与社区文明的关系体现的哲学原理是(B)A部分依赖整体 B部分影响整体C部分与整体相互转化 D部分与整体同等重要、不可分割考点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1、(2010年广东文综37题第(2)问)材料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采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

20、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2)结合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6分)答案:(2)发展具有普遍性。韩愈也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符合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生命力。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汉语在其发展中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生事物也有一个人是过程。做好量变准备,促

21、进事物的质变。要积极积累、吸收符合语言发展内在规律的新元素,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考点四: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的状态1.(2007广东23)23.“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共同蕴涵的哲理是: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要重视量的积累C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D要重视事物的质变答 B考点五:矛盾观的同一性和斗争性(2006广东18)18手机、互联网等各种现代化通讯传播手段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困扰,如“信息焦虑症”。上述材料表明A事物是一分为二的B矛盾具有必然性C矛盾具有特殊性D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答A2.(2006广东2

22、3)目前,废旧家电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其实,经过分门别类、集中处理后,废旧家电可以变成铜、铁、铝和塑料等资源。这表明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B看问题要抓件事物的主要矛盾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答D3.(2006广东18)手机、互联网等各种现代化通讯传播手段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困扰,如“信息焦虑症”。上述材料表明 ( )A.事物是一分为二的B.矛盾具有必然性C.矛盾具有特殊性D.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答案 A4.(2006广东23)目前,废旧家电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其实,经过分门别类、集中处理后,废旧家电可以变成铜、铁、铝和塑料等资源。这

23、表明 (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B.看问题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答案 D5.(2007广东25)“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这句格言说明事物是:A相互依存 B相互转化 C相反相成 D相互渗透答 C6.(2007广东34)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A事物具有两面性 B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C任何矛盾都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D不能夸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答AC7.(2008

24、广东26)“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说明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B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矛盾的同一性D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答 B8.(2008广东文基17)“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蕴涵的哲理是 ( )A.对立统一的关系B.质量互变的关系C.肯定与否定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答案 A9.(2009广东,34,不定项)下列选项蕴涵以矛盾的同一性的是 A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C.投之亡地然后存,

25、陷之死地然后生D.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面损答案 ACD考点五: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2006广东22)22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包括融通善变的广府文化、精美细腻的潮汕文化和乐天豪放的广东客家文化。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广东客家文化通过岭南文化表现出来B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广东客家文化存在于岭南文化之中C岭南文化存在于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广东客家文化之中D岭南文化可以分为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广东客家文化答C(2007广东26)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A不同事物有不同

26、的矛盾 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答D第四单元 认识世界与价值选择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2006广东)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B.精神能够主宰人们的活动C.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反作用于事物D.错误的思想意识没有事实的根据答案 A2.(2009广东,26)2008年7月我国曾对15个副省级城市的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益行动等文明指数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公布后,促进了社会文明建设。这说明 ( )A.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

27、识B.城市文明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答案 C考点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2006广东24)24从柏拉图的理想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乌托邦到康有为的大同书,都描述了一种美好的、终极的理想社会。这种思想A肯定了人类社会存在的客观性B没有科学地表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C反映了一种倒退的社会历史观D正确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答B考点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2008广东文基18)我国政府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如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障制度,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等。这体现了 ( )A.相

28、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C.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D.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答案 D2.(2009广东,40)根据下述材料,运用哲学常识回答问题。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这“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结合材料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

29、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答案 (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全民动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2)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和生态保护,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加强,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依法对排污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促进了政府重视生态环境。(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广东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全民动员开展生态文明建设,3、(2010年广东文综35)温家宝指出,2010年我们要努力工作,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千方百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0、,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这里体现的哲学观点是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D.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答案 A考点六:人生价值1.(2006广东35)35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丛飞,一个普通的艺术工作者,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义演数百场,从事义工服务时间达到数千小时,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达300多万元,无私帮助失学儿童、孤儿、残疾人近200人,而他和家人却过着简朴的生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决定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把光明留给了人间。在丛飞病逝以后,某网站上的网民对他的行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

31、牺牲自己和家人的利益去捐助他人,并不值得颂扬。也有人认为,丛飞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范是应大力颂扬的,因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请运用人生观、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9分)答案:(1)人生价值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责任和贡献是首位的。“牺牲自己和家人的利益去捐助他人并不值得颂扬”的说法,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2)丛飞在奉献于社会的同时,实现了自己服务他人的理想,个人也因此获得了社会的尊重和满足。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的表扬。(3)两种看法体现了不同的荣辱观,这定的。要确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2007广东18)上述材料中“一

32、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叫富”的观点,体现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A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B自觉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C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在劳动中创造价值答 A3.(2008广东40)材料l: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材料2:2008年春运高峰期间,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材料3:大灾之中有大爱,每当灾难来

33、临之时,总有平凡之人的非凡之举让我们感动。比如雪灾中高速公路处于瘫痪状态时,众多旅客被困途中,沿途涌现出很多无私奉献、热心助人的平凡人,在这些平凡人的身上表现出人间可贵的真情实义。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2)结合材料3论述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7分)人的价值体现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爱家人,爱 朋友,爱祖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雪灾中不计个人利益解救他人于危难之中的行为,赢得了社会对这些平凡人的尊重,从而也实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人的价值,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灾难面前涌现的无私奉献、热心助人的平凡人,没有计算个人利益的得失,考虑的是他人的危难,难能可贵,体现了灾难面前的人间真情。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发展自己的才能、提高个人素质;还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