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文献综述

上传人:gu****n 文档编号:57414559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存款保险制度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存款保险制度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存款保险制度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存款保险制度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存款保险制度文献综述(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系别财政金融系专 业金融学届 别2016届班 级2012级 金 融 1班学生姓名王超学 号 2012520308指导教师王群琳职 称教授二O一五 年 十二 月文献综述评分表学生姓名 王超 班级 2012级金融一班 学号 2012520308 文献综述完成时间 2015 年 11 月 25 日 文献综述题目 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综述文献综述中引用文献情况(学生填写):文献总数 15 篇,其中:中文 12 篇,英文 3 篇,其它语种 篇,期刊论文 11 篇,教材著作 1

2、 部,其它文献 3 篇。文献时间跨度 1983 年 2015 年(以下栏目由老师填写):序号评分内容满分评分1是否全面收集了有关的文献资料152是否充分介绍了与本论文内容相关的研究开发历史与现状,有无重大遗漏203是否科学地评价已有的学术观点、理论和方法204是否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阐明本人的观点155是否能预示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106行文是否流畅,综述能力如何20总 分100评语(请根据评分内容进行评定) 指导教师(签名) 2015 年 12月 5日文献综述1. 前言存款保险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为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设立存款保险机构作为投保机构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

3、度。是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1。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促进银行业的更加公平的竞争,完善商业银行破产退出机制,提高我国金融创新能力及金融产品的发展创新,提高公民对银行的信心预期,维护存款人的经济利益,保护银行信用,从而维护整个金融行业的稳定和银行体系的稳定。与此同时,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于我国立法环境和市场信息机制的完善度也是一个巨大的考

4、验,还可能诱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3。截至2011年底,全球已有111个国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被认为是现代金融安全网的最后一道防线。中国金融业正处于由政府隐性担保向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转变,以行政监管为主转向市场自我约束为主的过渡时期,因此,中国有必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保障金融安全。商业银行在存款保险制度下必然受到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商业银行需要的应对措施也必须提上议程。而关于是否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及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方面,国内外专家学者做了相关研究2。2.国外研究现状学者们对于是否应当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着支持和怀疑两种不同态度。以Diamond和

5、Dybvig为代表的支持者认为存款保险制度能有效防止银行挤兑的发生。两位学者在1983年提出D-D非理性挤兑模型,论证了在信息不对称的银行体系中,存款人的行为取决于对其他存款人行为的预期,在决策期间任何一个不明因素的出现都可能是存款人的决策作出相应的改变,因此非理性的银行挤兑成为了无可避免的最终均衡结果13。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以规避这种非理性的挤兑均衡的出现。Diamond指出,当银行发生流动危机时,若总是依赖最后贷款人也就是中央银行来为其担保,会助长银行涉足更高风险的业务,从而引发逆向选择的问题。 Diamond,Dybvig,1983,“Bank Runs,Deposit Insuranc

6、e,and Liquidity.”CHICAGO JOURNALS,p401402。Kam Hon Chu(2003)以1981至1996年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为样本,研究发现,“这些国家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之后发生的银行危机的次数较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之前明显减少,得出存款保险制度在短期内可稳定银行系统的结论。”然而,有部分学者对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持怀疑态度。Park在1992年指出,“存款保险在减少存款人对银行清偿力的担心,有助于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的同事,也削减了银行证明自身实力的动力,加大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当存款人仍以一班性的判断去看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银行个别问题时,就加速了恐慌及危机的蔓延。

7、”Demirguc-Kunt在2000年对61个国家1980至1997年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时,发现了一些国家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后,金融体系发生危机的概率反而提高了,原因是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的不合理和国家制度环境比较差。可见,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助于降低银行风险,抑制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体系的负面影响 徐晓璇,2014:存款保险制度全球现状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事实上,不管外国学者如何怀疑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认为其造成的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以及政策法律环境和监管的不健全可能造成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会导致本就不够稳定的银行体系和金融行业愈加摇摇欲坠,早在1933年,美国国会颁布银行法,创设了

8、联邦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FDIC),财政部与多家联邦储备银行共同出资28.9亿美元,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在短期内大幅降低了银行倒闭的数量,从而稳定了银行体系和金融行业。3.国内研究现状我国的商业银行只要从事存款业务,就必须按照存款比例提取一定量的存款准备金上交中国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存在是为了限制银行信贷的规模扩张,保证客户提款及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中国人民银行在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不足时向其提供短期的资金流动性支持,这种情况类似于存款保险制度中的存款保险基金的做法4。但是金融机构出现任何风险都是由政府买单的,

9、到最后其成本依然是有纳税人承担。在这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政府承担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张战梅,2009: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影响研究,郑州大学硕士论文与此同时,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条件日益成熟。宏观经济健康平稳运行,我国储蓄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中国银监会的建立使得中国金融业环境慢慢好转,对银行体系和金融行业监管力度加大,秩序愈加完美12;2006年8月27日,中国通过了企业破产法,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国务院金融机构管理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金融机构进行重组或者破产的处理,在此基础上,中国在金融立法上日益完善5。因此,为了维护我国金融行业和银行体系的稳定,

10、我国一直在筹备实施存款保险制度。5月1号,我国国务院发改委正式颁布存款保险条例,宣布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中国从此由隐性政府担保向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转变6。徐晓璇(2014)认为,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现实需要,因为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客观上增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也是利率市场化的需要,各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表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减少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波动。长期被压抑的存款利率一旦进入市场化,必定会有不小震荡;也是建立市场推出机制的需要,存款保险机构在对问题银行进行处置时,可以以其专业化的优势建立起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使有问题的金融机构能够迅速、有效、平稳地退

11、出市场,同时通过对存款人进行赔付而稳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最终达到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目的。因此存款保险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必然的。时秀花(2014)认为,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将会引起存款分流的现象,加速银行业的两极分化。由于存款保险制度采取限额赔偿的方式,经营越好的银行的增长速度将会更快,而那些经营状况较差的银行的负债增长速度将会受到限制14。主要原因有一下三点:一是限额赔偿的方式下,大额存款人必然会选择风险较小的银行;二是收益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为避免麻烦,存款人更愿意选择大型国有银行;三是“大而不倒”深入人心,导致资金向风险较小的国有商业银行转移11。再者,存款保险制度

12、将会增加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对于私有银行可谓是一把“双刃剑”15。最后,其也会刺激商业银行的多元化投资,增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 时秀花,2014:探析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建议,时代金融,第10期:p182185。张战梅(2009)认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会对我国商业银行造成成本压力、资本金压力、竞争压力、公司治理压力。而要化解这些压力商业银行可以加强内部控制,降低管理成本,发张新业务;加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提高银行竞争力,优化股权结构,完善监督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同时也对我国商业银行改革提出了一些要求,一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二是提高盈利能力,进行成本约束;三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13、和国有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4.结论4.1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然性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实行的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国有商业银行的高信誉度与低偿债能力的巨大反差背后是国家信誉对国有商业银行的隐性支持,国有商业银行的国家控股用可靠的国家信誉替代了银行信誉,将国家信誉资本化充当国有商业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国家以整个国民经济收入作为一个存款保险基金,承担了国有商业银行倒闭的风险,解除了公众对于商业银行存款损失的担心,在大部分公众的心目中,国有商业银行就是“国家的银行”。实质上是公众对国家的信心支撑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良性运转10。但是,以政府隐性担保获得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誉具有内在的脆弱性,必定是不能持

14、续的,而且这种信誉机制存在不利于促进国有商业银行追求自身的发展,对于非国有商业银行的平稳发展及公平竞争也有不利之处,为了避免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誉丧失导致我国银行体系乃至金融体系的危机,用以银行为主体的商业信誉取代以政府担保为基础的信誉机制,将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显性化是必然进行的7。4.2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于稳定我国银行体系和金融行业有巨大作用,促进金融行业的公平竞争,增强金融创新能力,但同时也可能诱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8。可谓一把“双刃剑”,目前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已成现实,对于我国存款人尤其是小额存款人的利益得到了充分的保证,但商业银行受益与否关键还

15、在于其如何去操作,如何进行改革去适应如今的存款保险制度。对于大型商业银行而言,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使其信誉得到进一步加强,维护了其稳定的同时但增加了大型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对于小型私有银行而言,存款保险制度的降临增加了其成本压力,资本金压力,但同时提高了小型私有银行的竞争能力,可谓“喜忧参半”。4.3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及改革要求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是一个考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比较多,面临着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各方面的风险,想要在存款保险制度下受益更多,迫切需要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同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将造成短期的成本压力及巨大的资本金压力,

16、对了对冲增加的成本,最积极的应对方式莫过于积极开展新业务,增强盈利能力。最后,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伴随而来的是各个银行的竞争压力增大,对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而言,需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一个真正独立于国家的银行主体与非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竞争;对于小型私有银行而言,提高盈利能力,提高银行信誉度,提高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利用存款保险制度带给小型私有银行的独有优势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竞争9。参考文献1郭韶青,2007: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欧辰儿,2015:存款保险制度的影响与商业银行的应对,山西大学出版社。3刘娜,2012: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4张睿霞,20

17、09: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研究,天津财经大学硕士论文。5汪晓波,2008:从政府隐性担保到显性担保,第一财经日报,第1279期:P1517。6王立军,2012: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辽宁大学硕士论文。7赵鑫,2009:构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问题研究,天津财经大学硕士论文。8周月秋,2015:存款保险制度的影响与商业银行的应对,中国银行业,第1期:P1720。9张战梅,2009:存款保险制度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影响研究,郑州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论文。10徐晓璇,2014:存款保险制度全球现状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11时秀花,2014:探析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8、及建议,时代金融,第10期:p182185。12唐明琴,2010:存款保险制度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13Diamond,Dybvig,1983,“Bank Runs,Deposit Insurance,and Liquidity.”CHICAGO JOURNALS,p401402。14Barber,B.M.,Odean.T,2001,“Boys will be boys:Gender,overconfidence,and conmmon stock investment.”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p201292。15Simon,G.,Odean.T,2001,“Learning to be overconfident.”The Review of Fniancial,p12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