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段考试题(上传)(2014419)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57392048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段考试题(上传)(2014419)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段考试题(上传)(2014419)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段考试题(上传)(2014419)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段考试题(上传)(20144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段考试题(上传)(2014419)(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命题者:韩云霞考试时间:第十一周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卷 阅读题 一、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微 信 微信是一款以智能手机终端为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移动通讯软件。微信的出现正处于互联网的第三个高速发展阶段即时网络时代,微信具有“语音短信”“免费”“移动”“便捷”等特点,备受市场热捧,成为迄今为止增速最快的互联网服务方式。 微信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一方面,微信潜在的用户数量巨大。微信用户的重要来源是

2、网民,而我国网民数量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另一方面,网络使用时间延长。即时网络时代,用户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大大延长了网络使用时间。网民数量的增长,体现出微信潜在市场的广阔;网民在线对间的延长,表明潜在用户消费能力的增强。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微信传播以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为主。微信涉及的传播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好友间传播、朋友圈传播以及信息接收等方式。好友间传播,是指通过微信互相添加为好友的用户之间点对点的双向传播。一般而言,数量仅限几百人。朋友圈传播,是指微信用户在增加了朋友圈插件后,可通过手机接收到自己的朋友圈好友动态,也可通过手机拍照发送到朋友圈。传播范围跟自己的好友数量相关。信息接

3、收,是指微信用户作为信息接收端,可以在安装有关插件的前提下,接收来自腾讯网站推送的新闻广播、来自公众账号推送的信息、来自腾讯微博更新的信息,并向自已的好友转发。但是,腾讯系统在传播信息上有所限制,每天只发送两条新闻。 微信着眼于点对点的精准定位,这一点决定了微信在产品功能上也做出了限制信息分享的功能限制,导致微信的大众传播能力较弱。第一,限制信息的大规模传播。微信信息停留在传受双方的移动终端上,只有传受双方可以看到听到,其他用户无法在自己界面获知。微信目前没有设置向圈外转发的功能,因而无法形成微博式长链条的多级传播,难以形成圈子与圈子之间的传播。第二,降低信息积累,增加信息溯源难度。微信以聊天

4、为主。积累信息的深度不如微博。相比微博而言,微信无法对信息进行搜索和量化分析。第三,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微信也注重了私密性,设计上更尊重个人意志。例如微信上QQ空间及腾讯微博的分享按钮都是默认关闭的,朋友圈的照片没有分享的功能等。 (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第17期,有删改)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能支持“微信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的一项是( )(3分)A.微信是迄今为止增速最快的互联网服务方式。B.微信潜在的用户数量巨大。C.微信潜在用户消费能力增强。D.在传播上微信着眼于点对点的精准定位。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即时网络时代的微信,以其独有的特点备受市

5、场关注,其用户数量增长迅猛。B.基于私密性,微信朋友圈并不支持转发有关信息,也没有设置照片分享功能。C.微信的用户每天都可以获取来自腾讯系统发送的很多新闻,信息接收量大。D.相比微博而言,微信无法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量化分析,主要原因是其大众传播能力较弱。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微信能够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因而成为了具有巨大市场需求的互联网服务方式。B.微信具有“语音短信”“免费”“移动”“便捷”等特点,备受市场热捧,而且重视个人隐私保护,尊重个人意志,因而大有取代已略显疲态的微博之势。C.微信着眼于点对点的精准定位,

6、限制信息分享,没有向朋友圈外转发的功能,因而无法形成微博一对多的大规模群体交流能力,不容易使个人社交范围大大拓宽。D.微信目前没有设置向圈外转发的功能,大众传播功能弱,因而无法形成微博式长链条的多级传播,也难以形成圈子与圈子之间的传播。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赵良淳,字景程,丞相汝愚曾孙也。少学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大节。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初以荫为泰宁主簿,三迁至淮西运辖,浮沉冗官二十余年。考举及格,改知分宁县。分宁,江西剧邑,俗尚哗讦,良淳治之,不用刑戮,不任吏胥,取民之敦孝,身亲尊礼之,至甚桀骜者,乃绳以法,俗为少革。咸淳

7、末,除知安吉州。良淳至,日与僚吏论所以守御之备,悉举行之。时岁饥,民相聚为盗,所在蜂起。或请以兵击之,良淳曰:“民岂乐为盗哉?时艰岁早,故相率剽掠苟活耳。”命僚属以义谕之,众皆投兵散归,其不归者众缚以献。有掠人货财诣其主谢过而还之者。良淳劝富人出粟振之,尝语人曰:“使太守身可以济民,亦所不惜也。”其言恳恳,足以动人,人皆倒囤以应之,已而范文虎遣使持书招降,良淳焚书斩其使。大兵至,军其东西门。先是,朝廷遣将吴国定援宜兴,宜兴已危,不敢往,乃如安吉见良淳,愿留以为辅。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已而国定开南门纳外兵,兵入城呼约:“众散,元帅不杀汝。”于是众号泣散去,良淳命车归

8、府,兵士止之曰:“事至此,侍郎当为自全计。”良淳叱去之。命家人出避,乃闭閤自经。有兵士解救之,复苏,众罗拜泣曰:“侍郎何自苦?逃之犹可求生。”良淳叱曰:“我岂逃生者邪?”众犹环守不去,良淳大呼曰:“尔辈为乱邪?”众涕泣出,复投缳而死。 (节选自宋史赵良淳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初以荫为泰宁主簿 荫:功绩B分宁,江西剧邑,俗尚哗汗 尚:盛行C取民之敦孝者,身亲尊礼之 身:自己D俗为少革 少:稍微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赵良淳关心百姓疾苦的一组是( )(3分)民岂乐为盗哉 时艰岁旱,故相率剽掠苟活而良淳劝富人出栗振之 使太守身可以济民,亦所不惜也其言恳恳

9、,足以动人 人皆倒囷以应之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赵良淳具有良好的素养和才干。他身为丞相赵汝愚的曾孙,自小师从同乡饶鲁,养成立身处事的操守,出仕后,他在所到之处都以干练而有治理才能著称。B赵良淳主管分宁县时多方改变当地不良习俗。他一方面礼尊敦厚孝顺的人,力求为百姓树立榜样;一方面对极为桀骜不驯者绳之以法,习俗因此稍有变化。C赵良淳主管安吉州时善于解决聚众哄抢事件,当时正值粮荒,抢劫之事频繁发生,他不同意以武力镇压,命令僚属晓以大义,以致有人交还了抢掠去的财物。D赵良淳面临危难时能够舍生取义,在安吉防守战中,吴国定打开南门让敌兵涌入

10、。良淳见大势已去,让兵士逃生,令家人出避,自己却不愿逃命,自杀而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良淳至,日与僚吏论所以守御之备,悉举行之。(2)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恨别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注释:指安史之乱的叛军。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司徒:他当时任检校司徒,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8.颔联中诗人描写“草木变衰”指的是什么?描写这一景象的作用是什么?(5分)9

11、.颈联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试对这一描写作简要分析。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1)古代诗文写秋的名句俯拾即是,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苏轼赤壁赋 “ ,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 ”。(2)冰泉冷涩弦凝结, _。 (白居易琵琶行)(3)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失败英雄”梁从诫梁从诫先生领导创建了国内首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自1993年成立以来,“自然之

12、友”开展了许许多多环保方面的重大活动。我曾亲耳听过梁先生的这句自嘲: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失败的英雄,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但也都是屡败屡战。当时,梁先生说,如果说我从祖父和父母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我曾拉梁先生和我一起去我的环保启蒙地江苏省睢宁县大余小学,这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在学校开展爱鸟活动的一所农村小学。那所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用绘画、唱歌、跳舞等形式,在田间河边开展课外活动,表达人类对小鸟的热爱。那次,年近70岁的梁先生在小学参加农村孩子的爱鸟活动,那活泼劲儿和孩子们不分高低,至今我脑子里还有着返璞归真的梁先生如同孩子般在农村小学的操场上和孩子们一起跑跑跳跳的情形

13、。作为国家环保局的“环境使者”,我和梁先生曾一起去过三峡。我们站在黄柏河边,这是当地人认为治理得不错的河,所以请我们这些环保使者来看。对那治理过的河水还有质疑的作家徐刚蹲在江边捞起一把水草,眉头皱起来,鼻子和嘴也都挤在一起。梁先生也不客气地对陪着我们的环保局干部表达了态度:人的认识当然是要有一个过程的。20年前,在黄柏河还能见底的那个年代,要人们认识到水库将对邻近水域带来多么严重的负面影响也许不够现实。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在黄柏河已经开始由绿变黑的时候,在论证中还把“对水污染的影响”列为“影响较小,采取有效措施后可减小危害”的一类,甚至时至今日,还在说三峡水库污染“问题不大”,就很难说是

14、实事求是的了。那次三峡归来,在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环保使者年会上,粱先生送给我一本杂志,上面有他写的文章,表述对长江污染应如何应对的见解。那篇文章中梁先生写道: “江水轻拍船舷,船在微微晃动。舟上有人难眠。遥想当年,李白遇赦,从奉节东下,一路神采飞扬,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不朽诗句。寥寥数字,向我们透露了一千多年前三峡森林茂密、野生动物出没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状况。令人面对两岸濯濯童山,峡中滔滔黄水,李白诗中景色已无法想象;森林与猴子什么年代起从这里消失也不可考。若诗仙再世,与我辈同行,又会写下怎样的诗句留给后人?历史的冷眼将始终注视着三峡,注视着长江,注视着我们!”我和梁先生曾一起参

15、加一个美国高层代表团到华访问的活动。梁先生向美国官员讲起他和克林顿的见面,讲起他当时将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克林顿饶有兴致地问:“这种金丝猴的数量还有多少?”“不足1200只,而且据我所知,这是灵长类中除了人类之外唯一的红唇动物。”“哦,那是我的表亲!”当时,在座的人都笑了。今天想起梁先生当时的介绍,想起他说的“不足1200只”,好像刚明白梁先生当时的用心我们都是濒危动物,金丝猴和保护金丝猴的人。我刚刚出版的新书追寻“野人”的足迹中国环保领跑人中,第一位“野人”就是梁先生。在我写梁先生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这些年来,梁先生的演讲,直接、间接的听众不知有没有人统计过;坐在台下、

16、课堂上听梁先生讲课,最多一次有多少人,我也不知道,可最少的一次有多少,梁先生亲口告诉过我5个,那是在国家某机关。我问梁先生,那你讲了吗?他告诉我,当然不能放弃,我还像是下面坐着成千上万的听众那样给那5个人讲了中国民间组织的环保历程。梁先生告诉他们: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专家的事情,如果我们作为普通的公民,不参与、不支持、不关注环境保护,仅靠政府和专家,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把环境治理好的。梁先生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或许,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你有一等舱的乐趣,我有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来,拐也拐不了弯,大家只能同归于尽。梁先生没有看到这本书的

17、出版,在这本书写梁先生的章节中,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问过梁先生,但我想我的这个假设:为表亲奔走,是这辈子要一直奔下去了,是不是就是出于从父辈那里得到的信念,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梁先生您不会反对吧? (有删节)注梁从诫的祖父是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梁启超,父亲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母亲是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站在黄柏河边,梁从诫毫不客气地表达了对三峡工程的否定,他认为说三峡水库污染“问题不大”并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B梁先生遥想李白当年沿江而下的景象,是为了将长江两岸曾经草木丰茂、野生动物出没的生态环境与现在的童

18、山黄水作对比,表达了对三峡环境破坏严重的忧虑。 C从作家徐刚捞起水草的神情来看,黄柏河并没有治理好,但当地环保官员却认为治理得不错;梁从诫在国家某机关做讲座,却只有五位听众:这都表明政府对环保工作不够重视。D梁从诫曾将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他当时的用意是:如果人类不重视环境保护,我们和滇金丝猴都将是濒危动物。E本文通过对“失败英雄”梁从诫相关事迹的叙述,表现了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环保斗士为保护环境不计得失、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2)梁从诫说:“或许,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你有一等舱的乐趣,我有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来,拐也拐不了弯,大家只

19、能同归于尽。”这个比喻有什么深意?请简要分析。(6分)(3)作为环保领跑人,梁从诫做了哪些具体事情?请简要概括。(6分) (4)“梁先生说,如果说我从祖父和父母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请从“继承”、“信念”、“责任感”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不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 (3分)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王丽娟老师在执著追求中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终于收获了教书育人的丰硕成果。(实至名归)B庄山林说完了,转过身去喝水,可王杏花偏偏有个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习惯,就又追问了一

20、句:“这个消息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刨根问底) C识别谁能拍板,就成了做电信生意的关键功夫。看错了人,站错了队,不仅事倍功半,还可能偷鸡不着蚀把米。(南辕北辙) D美军三艘航母齐集太平洋,称此举无意冒犯中国,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A许多足球圈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生态环境令人堪忧的。B“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特别称谓,这个词可能会像“知青”、“下岗工人”、“农民工”一样成为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词语之一。C艺人们过去一贯遭人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救灾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情。D一位年

21、过中年的朋友说,因为岁月掩盖了太多牵强的微笑,所以掩盖不了秋叶留下的痕迹。14.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 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他的功绩仿佛早被时间 了,但他从不向人说起,人们都以为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像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大都市的喧嚣 给人以繁华之感, 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 A制服 湮没 即使/也 B降服 淹没 即使/也 C降服 湮没 尽管/但 D. 制服 淹没 尽管/但 15认真分析下面三个句子,然后把它们改成一个长单句。要求:改写后的句子意思要完整,要点不能遗

22、漏;词语可以调换语序;句子要通顺。(5分)原句: 蒸发盐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是一个科学事实。 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这一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 海洋地质学家还认为,地中海可能一度是沙漠。16下面是今日海南一位美术编辑给文昌作家协会设计的会徽,请简要说说会徽的图案构成及其蕴涵的含义。(6分)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群企业高管前往青海攀登岗什卡雪峰,有人问他们想去干什么,回答是“逃离城市”。/他们来到雪峰下向上攀登,一路攀登一路用微博直播。/最终登上山顶,置身雪域绝美风景之中。/有人发了一条微博:“山顶风光真美,极目远望,莽莽苍苍

23、周围坐着十来个男人,每人都在低头看自己的手机,偶尔抬头,大家都会心一笑。”/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时间:15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 每小题3分)1、( ) 2、( ) 3、(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一)(共19分)4、( ) 5、( ) 6、( ) (每小题3分)7(1) (5分)(2) (5分)(二)(11分)8答: (5分)9答: (6分)(三)(6分)10(1) ; , 。

24、(2) (3) (4)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1)( )( )(5分)(2)答: (6分)(3)答: (6分)(4)答: (8分) 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2、( ) 13、( ) 14、( ) (每小题3分,)15答: (5分)16答: (6分)五、写作(60分) 800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答案一、1. D(点对点的精准定位决定了微信在产品功能上也做出了限制信息分享的功能限制,导致微信的大众传播能力较弱。)2.A (B.“微信朋友圈并不支持转发有关信息”概括有误。C.“微信的用户每天都可以获取来自腾讯系

25、统发送的很多新闻”概括有误,微信接收腾讯系统发送的新闻每天只有两条。D.对“微信无法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量化分析”的原因概括有误,“大众传播能力较弱”是微信的表现形式,主要原因应是“点对点的精准定位”。)3.B (B项“大有取代已略显疲态的微博之势”错,不能必然地推断。)二、(一)4.A(荫:指因祖先有功劳或官职而受封得官。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5. C(是赵良淳对百姓为盗的态度,是赵良淳对百姓为盗原因的分析,是富人们的反应。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6.D(“良淳见大势已去,让兵士逃生”有误。原文为“良淳命车归府,兵士止之曰:事至此,侍郎当为自全计。良淳叱去之”(段)。此处的“叱去

26、之”并非让兵士逃生,而是不让兵士拦阻自己归府。而让士兵逃走的是进城的敌兵,不是赵良淳。考点:归纳内容要点。)7.(1)赵良淳到任后,每天和属吏讨论用来守城和御敌的方法,全都予以实行。(得分点:“日”、“ 所以”、“ 守御之”、“ 举行”。每处1分,文意1分)(2)赵良淳见吴国情绪激昂地高谈阔论,料想他可以任用,向朝廷请示后,留下他来防守安吉。(得分点:“大言”、“意”、“戍”、“请于朝”状语后置句。每处1分,文意1分)(二)8.答:“草木变衰”是指草木的盛衰变易(1分),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2分)同时也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自己的漂零憔悴(2分,意思紧扣漂零憔悴即可得

27、分)。9.答:运用了动作细节描写(2分)。“思家”、“忆弟”为互文。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2分)。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2分。答出“怀念亲人”之类即可得分)。(三)(1)渚清沙白鸟飞回 白露横江 凌万顷之茫然(2)凝绝不通声暂歇(3)砯崖转石万壑雷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三、11. (1)=3、2、1分(A梁先生并没有否定三峡工程,而是批评人们对环保的认识。C以偏概全,对文章的理解有误。D最后一分句太过肯定,原文只是作者的揣测。)(2)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有着共同的生存环境,利害相关。当今世界每个国家、民族或个人都会有自己

28、不同于他人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自由。我们不应忘记共同的利益,要保护好共同的生存家园,否则人类将面临灾难性后果,自我毁灭。(答出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考点:分析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这一个比喻句,句中的关键点分别是“泰坦尼克号”、“一等舱、二等舱”和“撞上冰山”。只要能把这三个关键点的含义分析到位即可得满分。(3)创建民间组织,开展重大活动。实地考察,参加环保活动。发表文章,开展讲座,对外宣传。(每一点2分,共6分)(4)观点一:我们从前辈身上或文化传统中继承的最宝贵的是精神和信念。梁先生从祖父和父母那里继承了对社会负责的信念,促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要从前辈身上或文化传统中汲取优秀的精

29、神财富,促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前辈,也要身体力行,给后代以积极的影响,给后代留下最无价的精神财富。观点二:每个人都要有积极的人生信念,并为这一信念奋斗终身。信念好像人生的明灯,指引着人朝着正确的方向有意义地生活,而不是浑浑噩噩,随波逐流明确方向;有了信念人才能积极主动、不怕困难、坚强无畏信念作用;梁先生就是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人,所以他才能在环保道路上屡败屡战,从不气馁结合事例。观点三:每个人都要有社会责任感,要争取为社会做出些贡献。 梁家三代人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正是这样的社会责任感,让梁先生不计名利得失,为保护环境奔走呼吁,献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我们也要有

30、社会责任感,争取为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考点:只谈一个方面即可,要言之有据,层次清晰,语言通顺;其中观点正确2分;论述6分,分号前后所分三点,答出一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如只泛泛论述,不结合文本,论述部分最多得3分。第卷 表达题12 C(A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即实至名归;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可替换,替换后符合句意。B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同“刨根问底”, 可替换,替换后符合句意。C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不能替换。替换后不符合句意。D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同“欲盖弥彰”,

31、 可替换,替换后符合句意。)13. B (A成分赘余。“堪忧”中的“堪”:可、值得、令人;能忍受。“堪忧” 中的“堪”取“可、值得、令人”义,“堪忧”就是“值得忧虑”或“令人忧虑”,因此前面加上“令人”就冗赘了。C两面对一面。“白眼”与“青睐”属于两面,而“温情”仅属于一面,不能搭配。可改为“他们体味着人间的冷漠与温情。”D关联词选择错误,不合逻辑,分句间应为转折关系,表述为:“岁月虽然掩盖了太多牵强的微笑,却掩盖不了秋叶留下的痕迹。”;关联词位置不当,两分句的主语一样,关联词应置主语后。 14. C(降服:投降,屈服;制服:用强力压制,使驯服。湮没:多与历史、功绩、才华等搭配;淹没:指(大水

32、)漫过;盖过。“即使也”表假设关系;“尽管但”表转折关系,从复句关系看,应为转折关系。)15答案: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还可能一度是沙漠。解析:要把几个短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单句,关键是分析提供的几个句子,找出它们之间的语义联系点,然后确定其中一个句子为改写后的主干句,其他的句子可以改变成附加成分还原进主干句中去,注意,要写成一个长单句,符合单句的要求,不能写成复句,也不要写成病句。分析原句,我们可以确定句主干句,其中句是句中“根据”的具体内容,句中的“还认为”是句中“认为”的延续。16参考答案:会徽图案构成:会徽整体由抽象的英文字

33、母W(或拼音中的声母W)构成,(或会徽由钢笔的底端笔尖和打开的书本构成。)(2分)蕴涵的含义:英文中作家(writer)的首个字母是“W”, 代表着这是一个写作群体。“文学、文昌”的“文”字拼音是wn,其第一个声母就是“W”,以此象征作家的职责就是发展文学,也象征这是“文昌作家协会”的标志。会徽的底端呈笔尖状,体现了笔是文人的劳动工具和战斗武器,只要辛勤付出就能妙笔生辉。会徽两侧呈书本打开状,意味着文人还必须博览群书,不断给自己充电,才能担当起社会赋予的职责(或会徽两侧像张开的翅膀,象征文昌作家协会展翅高飞的美好前景)。(4分,答出其中两点就可得4分,每点2分,其他答案只要扣准这个团体以上特点

34、,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17【材料解读】【审题立意】本则材料的叙述对象都是“一群企业高管”,就只能从这群人物的角度入手。但可以从材料的自然语意层次角度立意。材料可以划分为四个语意段(见划线),分别对应的立意是:1、攀登雪峰,逃离城市思考:企业高管们为什么要逃离城市?(是想置身胜景美境,寻求精神的栖居地。)立意:自然是人类精神的栖居地;“逃离”只是一个借口。论述:诗意的栖居,不是置身于何地,而是心灵在何处。人在牧歌式田园里,心绪焦躁,淳朴的环境反而成了隔膜,内心依然是不自由。身处闹市,结庐在人境,修篱种菊,而无车马喧,那是心灵的沉寂静谧,反而获得了一种超越。2、一路攀登,一路直播思考:为什么选

35、择攀登雪峰这一形式?(想逃离城市)一路攀登一路直播的原因有哪些?(分享快乐,传递快乐)立意:分享美,是一种快乐;审美不只是一种形式,更要全身心地融入;一旦沦为喧嚣生活的奴隶,心灵便难以得到安宁论述:从科技的都市返回最初的淳朴,最终慰藉自己内心感动的方式,依然是直通微博这现代的科技,内心依然逃离不了现代科技的束缚,难以获得诗意的逍遥游。3、置身山顶,风光无限思考:逃离城市,置身胜景,风光无限,人们会想到些什么?(无限风光在险峰)立意:美常存于“高处”;登高方能见美。4、不去赏景,低头看手机思考:登顶之后为什么放不下手机?说明了什么?(想把看到雪山美景通过手机现场直播;说明内心没有做到真正的逃离)

36、立意:精神不解放,灵魂难自由;没有获得宁静的能力,也会错失宁静的生活。论述:那一群都市人终究是可怜的,翻山越岭,迢迢路远,看到雪山美景,把玩手机,或许也是现场直播,却不失为一种炫耀,仿佛来到雪山只是一种征服;老子早有预言,五色令人眼盲,五音令人耳聋,驰骋畋猎使人心发狂。你遥控器在手,电视节目换来换去,极多的选择反而手足无措。科技文明的发达,过度繁荣的物质,有时带给人内心的是无穷无虑的烦躁和焦虑。而一脉相承的庄子有“心斋”一说,我们的内心就是一间房子,家具越多,光线就越暗,如何亮堂起来,那就是把家具腾空,做的是一道减法,减去种种成见、俗虑、偏狭,自然“虚室生白”,获得逍遥游。反之,即便逃离都市,

37、远离文明,如果内心没有栖息,没有冲淡平和之态,即便面朝大海,依然没有春暖花开的宁静。【深层追问,整体立意】思考:“城市”和“雪峰”是否有象征意义?审题时的“追问”有助于深入领悟材料内涵。从整则材料角度立意:1、“杂念”不除,天地虽大,无可遁逃。(或被喧嚣的世界裹挟,心灵难以真正宁静;或更重要的是宁静内心的回归,而非仅仅外部环境的回归。)2、自然不是逃避心灵喧嚣的圣地,心远地自偏。(或自然不是治疗心灵狂躁的万能药。)3、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或过程(结果)与初衷的背离。)4、科技(现代文明)已经对人类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或如何既充分利用其进步,又保持一种警惕和审视。)注:考生能紧扣上述角度,联系社会、人生展开议论或叙述,便视为符合题意。其他立意角度,考生能不脱离材料,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亦可。但曲解、误读材料或者无中生有,可视为【偏离立意】如:1、怎样做一个好的领导者。2、人与人之间是有隔膜的。3、心有灵犀诚可贵。4、脱离材料语境大谈城市发展问题。9自信自强,全力以赴,铸造辉煌 第 页 共 6 页 天道酬勤,脚踏实地,志在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