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修一《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6单元月考试卷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7369451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二历史选修一《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6单元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历史选修一《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6单元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历史选修一《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6单元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选修一《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6单元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选修一《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6单元月考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秦州区藉口中学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 二 历 史 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60分;请将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卡上)1,梭伦改革前,雅典出现了许多“六一汉”。这种现象是( )A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 B贵族剥削平民的结果 C海外贸易繁荣的成果 D 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2,雅典新兴工商业奴隶主要求分享政治权利的根本原因是( )A工商业者队伍的壮大 B贵族专权局面的出现 C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 D平民反抗斗争的强烈3,公元前8前6世纪,“平原派”获取收入的主要手段是( )放高利贷 收地租 奴役债务奴隶 发展海外贸易 A B. C. D. 4

2、,麦加拉占领雅典萨拉米斯岛所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动荡 B打击了海外贸易的发展C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5,梭伦改革曾颁布著名的“解负令”,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A可赎回因债务抵押的土地 B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C一律释放沦为奴隶的公民 D废除平民所欠的全部债务6,梭伦改革颁布 “解负令”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A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 B因欠债为奴的平民重新获得土地C所有居民成为享有公民权的居民 D贵族失去了扩张势力的物质基础7,梭伦改革后,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产生的方式是( )A从各等级民众中抽签产生 B由首席执政官随意指任C由各等级公民轮流担任 D

3、由各等级公民选举产生8,公元前560年,庇西特拉图建立僭主政治的背景不包括( )A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日趋激化 B山地派要求进一步推行改革C平原派继续拥护梭伦的改革 D海岸派希望建立强有力的政府9,梭伦改革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主要因为( )A改革措施不符合历史潮流 B梭伦对民主政治认识不足C梭伦改革触犯了贵族利益 D指导思想带有折中色彩10,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铁农具用于生产 B牛耕的逐步推广C水利工程的兴修 D大量荒地的开垦11,下列有关春秋时期的历史现象,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社会阶级关系变化A B

4、 C D12,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君在选用人才时普遍实行“任人唯贤,因功受禄”的制度。这说明( )A墨子“尚贤”的主张得以采纳 B新兴地主取得统治地位 C奴隶主贵族竭力维护旧制度 D奴隶制的特权制度趋于瓦解 13,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制的目的是( )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14,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纷纷进行变法改革的直接动力是(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确立封建专制统治C争取兼并战争胜利 D阶级斗争异常尖锐15,战国时商鞅变法的历史条件主要有( )秦国是相对落后的国家秦国国君希望变法图强秦国贵族赞同变法主张各国纷纷变法形成潮流A B C D1

5、6,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A推出了“尽地力”的农业政策 B实行“相地而衰征”的赋税制度C推行“平籴法”,稳定粮食价格 D正式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17,下列对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 B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C杜绝了贵族晋爵的机会 D沉重打击了贵族的特权18,秦国广大农民看到商鞅变法的措施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主要是因为( ) 连坐制可以使他们远离刑罚的惩罚奖励耕织刺激了他们生产的积极性 奖励军功给他们提供了改变社会地位的机会自耕农的土地所有权得到了国家法律的认可A B C D19,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

6、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B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20,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与北魏道武帝没有关系的是( )A重新建立代国 B抗击前秦进攻 C正式即位称帝 D决定迁都平城21,北魏统治者重用崔浩等汉族儒生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崔浩等人是卖国投敌的汉奸 B北魏统治者利用汉人打汉人C鲜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D鲜卑族与汉族已经融为一体22,北魏孝文帝改革迫在眉睫的主要依据有( )豪强地主隐瞒赋税 农民负担极为沉重 汉族与鲜卑族矛盾冲突 农民起义不断发生A B C D23,北魏孝文帝在改革中实行了三长制,

7、它的实行( )取代了宗主督护制 调整了鲜卑族内部的矛盾 巩固了中央集权 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A B C D24,电视剧北魏冯太后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政绩卓著的女改革家冯太后充满传奇的一生。这部电视剧中不可能出现的镜头是( )A冯太后研习儒家经典 B孝文帝聆听冯太后的教诲C冯太后病逝于洛阳 D冯太后斥责保守派贵族25,北魏孝文帝决定把都城迁到洛阳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寻求汉族地主阶级的合作 B实现统一全国的宏伟抱负C回避北方强敌柔然的骚扰 D解决都城粮食供应的困难26,资治通鉴再: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

8、元氏。诸侯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孝文帝提出进行姓氏改革的依据是( )A鲜卑族和汉族有共同的祖先 B鲜卑族和汉族都崇拜黄帝C鲜卑族和汉族自古以来都生活在黄河流域 D鲜卑族和汉族风俗习惯相同27,龙门石窟与云冈石窟主要是北魏时期开凿的,但两者在风格、服饰、装饰,甚至人物体形面貌等处却有明显不同,主要原因在于( )A两地工匠的雕刻手法不同 B龙门石窟受到汉化政策的影响C两地的自然环境明显不同 D云冈石窟屈才与少数民族生活28,据宋史食货志载,北宋时“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其主要原因是( )A功臣宿将依军功授爵赐田 B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政策C自耕农大量沦为贫困佃农 D封建皇帝大规模赏赐田

9、地29,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30,“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之人),不识干戈”。这说明澶渊之盟( )A消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B使辽的统治趋向腐朽C促进了比方畜牧业的发展 D使宋辽维持了长久的和平31,宋仁宗统治时期,范仲淹等人推行庆历新政,其主要措施不包括( )A设置医学、律学等专门学校 B重视地方官吏的保举和选派C严格官吏的升迁和考核制度 D改革贡举制,下令州县立学

10、32,王安石变法中农田水利法的颁布和实施( )增修了水利工程 保证了农业灌溉 扩大了耕地面积有利于防洪抗灾A B C D33,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限制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减轻了农民人身控制A B C D34,据载,商人刘乾随叔父在汴京经商致富,成为有名的大商人,但王安石变法却使他的收入直线下降。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对他打击最大的是( )A均输法、市易法B保甲法、农田水利法C方田均税法、募役法D青苗法、免役法35,北宋王安石变法时颁布和推行的保甲法明确规定( )A每个农民都是保丁 B同保之人相互监督C保丁

11、常年集中训练 D每五户组成一保36,下列对王安石变法时进行教育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 B教科书的内容为儒家经典C摒弃了长期实行的科举制 D重视人才的选拔及培养37,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推行的方田均税法( )取消了农民的赋税负担迫使豪强地主据实纳税以农田水利法作为前提 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A B C D38,北宋司马光向神宗皇帝所进奏弹王安石表中说:“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这主要是因为变法( )A对科举制和学校制度进行了改革 B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C改革失败,未使北宋摆脱危机 D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39,北宋王安石变法的

12、最突出效果是( )A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加 B积贫积弱局面有所改变C军事实力明显有所增强 D各地修治许多水利工程40,从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曼大帝加冕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A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B王权神圣不可侵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41,中世纪欧洲成立的宗教裁判所又叫“异端”裁判所,存续了500年之久,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若曾被判为“异端”活活烧死;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被罗马宗教法庭判为终身监禁,后获释客死他乡。对以上史实的正确理解是( )A宗教裁判所专门迫害非天主教徒B宗教裁判所是天主教会为控制人们

13、思想而设立C宗教裁判所严重阻碍了欧洲科学文化的发展D宗教裁判所制造了许多冤案,是一个非法组织42,14-16世纪,基督教神学权威受到的严峻挑战主要来自( )A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 B日益增强的世俗力量C教会内部的勾心斗角 D逐渐流行的其他宗教43,天主教会之所以在德意志有很大影响力,主要原因是( )A教权高于王权 B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C德意志四分五裂,未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D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44,马丁路德发表的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等文章( )A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B系统阐发了宗教改革的主张C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 D使德国成为宗教改革的源头45,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期,马丁路德强调

14、的“因信称义”学说( )否定了上帝的绝对权威 提倡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使人获得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A B C D46,下列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特别受到各地诸侯欣赏的是( )A世俗统治权应高于并支配教权 B每个信徒都应有权阅读圣经C人人都能与上帝进行直接沟通 D教士应是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47,1555年,德意志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这说明( )A新教与旧教之间矛盾消除 B路德教派获得了合法地位C路德教派取代天主教的地位 D基督教在德国的地位下降48,16世纪,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推行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巩固和加强专制王权 B夺取天主教会的财产C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

15、D改变天主教会基本礼仪49,在宗教改革时期,用各国文字印刷的圣经纷纷问世,这从实质反映出( )A资产阶级力量不断成长壮大 B欧洲的印刷技术在不断发展C欧洲的民族意识在不断增强 D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50,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C各国君主领导反封建斗争 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51,奥斯曼帝国在埃及推行的包税制( )A有力地促进了埃及经济的发展 B极大地减轻了埃及农民的负担C给埃及农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D使埃及社会保持了长期的稳定52,18世纪中后期,英法等欧洲国家加紧侵略埃及,主要是因为埃及( )战略地位优越 自然资源丰富

16、 综合国力衰弱 局势动荡不定A B C D53,1798年8月,英国海军在亚历山大港附近大败法国舰队,其影响是( )A切断了法军与本土的联系 B素丹恢复了在埃及的统治C结束了法军对埃及的占领 D英军实现占领埃及的目的54,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取得了埃及政权,他面临的问题包括( )西方侵略者控制着埃及的大部分国土 埃及人民要求独立自主的呼声日益高涨 奥斯曼素丹随时准备消灭新生的埃及政权 马木路克威胁社会安宁A B C D 55,1809年,穆罕默德阿里开始采取措施铲除宗教势力,其原因是( )A特权阶层配合英法殖民侵略 B宗教地产享有大量免税特权C宗教长老阶层威胁阿里政权 D宗教势力支持马木路

17、克统治56,穆罕默德阿里曾将没收的一半包税地分配给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其最重要的影响(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消除了割据势力C扩大了统治基础 D增加了赋税收入57,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工业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A大力发展官办工厂 B重点发展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直接调配工业产品58,穆罕默德阿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结果不包括( )A. 咨议会掌握了政府实权 B确立了高度的中央集权C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59,为了增强埃及的力量,穆罕默德阿里大力进行军事改革。他( )废除传统的雇佣兵制度实行征兵制 按照法国军队的模式训练新式军队 用先进武器装备军队A

18、 B C D 60,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包括( ) A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就有的生产关系 B欧洲列强的干涉C改革的措施不适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D连年战争的影响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班级 姓名 得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答案题号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答案二、非选择题(共40分)6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成立新政府并赋

19、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根据这一制度,富人(而不是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级的主角:最富有的雅典人最为重要,他们可以单独执政。索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即允许穷人(妇女、在当地居住的外邦人和奴隶除外)在公民大会上行使一定的否决权。罗伯特西方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是怎样“解救贫困者”,又是怎样使“富人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的。(6分)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战国策秦策三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

20、,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9分)材料四 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慨:“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为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洛阳伽蓝传(3)导致材料四中陈庆之所说洛阳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材料五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 (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4)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除

21、了材料五提及的以外,还有那两“事”?依据材料五,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8分)材料六 他们宣称说,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灵魂即会应声飞入天堂。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至于祈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5)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材料六反映了那些重要的历史信息?(6分)材料七 穆罕默德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埃及人民中流传的一句话材料八 马克思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是“唯一能真正用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指土耳其

22、人)的人”他统治下的埃及成为“当时奥斯曼帝国唯一有生命力的部分”。(6)材料七中的“一座宫殿”是什么含义?材料八认为埃及有“生命力”的依据有哪些?(8分)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60分)110 BCBBA CACDD 1120 ADACB DCBAB2130 CDCCB ABBAD 3140 ADDAB CCDBA4150 CBCBD ABACD 5160 CDABC CDAAC二、非选择题(共40分)61,(1)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3分)实行财产等级制度,公民按财产多少分享政治权利。(3分)(2)促进了秦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3分)增强了秦国的国力,极大提高了秦

23、国军队战斗力,(3分)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3分)(3)孝文帝迁都洛阳,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3分)(4)其他两“事”: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2分) 成效:农民得以安心生产(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2分) 商品流通得以通畅;(2分)政府财政收入得以增加。(2分)(5)教皇通过出售赎罪券搜刮民财;(3分) 马丁路德反对出售赎罪券,倡导信仰得救。(3分)(6)含义:穆罕默德阿里不但使埃及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还建立了一个以埃及为中心、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4分) 依据: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发展了农业、商业,建立了近代工业;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4分)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6 /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