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会昌中学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7340380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会昌中学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会昌中学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会昌中学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会昌中学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会昌中学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会昌中学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用时:150分钟 满分分值:150分 命题人:赖卫京第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分每小题分)1.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回眸一笑百媚生(m) 斗酒十千恣欢谑(nu) 送我至剡溪(shn)B.渔阳鼙鼓动地来(pn) 红藕香残玉簟秋(dn) 渌水荡漾清猿啼(l)C.钗擘黄金合分钿(b) 谁家今夜扁舟子(pin) 吴楚东南坼(ch)D.吞声踯躅不敢言(chch) 月照花林皆似霰(xn)

2、煮芹烧笋饷春耕(xi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与尔同销万古愁 天时怼兮威灵怒 镜中衰鬓已先斑B.天生我才必有用 水面清园,一一风荷举 捣衣砧上佛还来C.人生得意需尽欢 燎沉香,消溽暑 大漠穷秋塞草肥D.雕栏玉彻应犹在 三顾频繁天下计 心非木石岂无憾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提倡绿色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B.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和文化的精华,像这样规模空前的活动,我们能有机会躬逢其盛,实在难得。C.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有想到整

3、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都不下去了。D.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B.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C.建立制度很重要,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把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还需要有制约和监督机制,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D.最近,国家发改委下调了青霉素、罗红霉素等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的药品,平均降幅是调整前规定价格的21%。5.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4、最恰当的一项是( )李白与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国文化史上除俞伯牙和钟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但他们的交往,也是那么短暂。 。李白对他无所求,他对李白也无所求。李白的送别诗是:“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此再也没有见面相识已是太晚,作别又是匆忙李白也在思念吧,但他步履放达、交游广泛,杜甫的名字再也没有在他的诗句中出现这里好像出现了巨大的不平衡,但天下的至情并不以平衡为条件多情的杜甫在这以后一直处于对李白的思念之中,不管流落何地都写出了刻骨铭心的诗句,即使李白不再思念,杜甫也作出了单方面的美好承担A. B. C. D.6.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唐吉诃德被白月骑士打败后决定履

5、行隐退一年的诺言,当牧人,过田园生活。路上,唐吉诃德和桑丘遇上有人赶着六百多头猪到集上去卖,大群的猪浩浩荡荡地呼叫着开过来,把桑丘和唐吉诃德都掀翻在地,一片狼藉。唐吉诃德挣扎着站起来,准备用剑复仇,但由于赶猪人跪地求饶,且桑丘也在一旁阻止,唐吉诃德才作罢。(唐吉诃德)B.在觉新的办公室,觉慧反复朗读新青年杂志里的“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句话,不仅激起了觉民的热情,也唤起了觉新痛苦的回忆。(家)C.曹操被击败,逃跑中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又听到有人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地割了胡子。此时马超令人高喊:“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立即扯

6、起旗角,包颈而逃。马超追上,曹操绕树而走,马超一枪扎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马超继续追赶,被曹洪拦住。曹操这才逃脱。(三国演义)D.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中国古典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顶峰。全书共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作,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一诗暗示了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命运。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三峡猿啼之谜江水流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的绝句,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也反映出轻舟飞驶的状态。 为什么“两岸猿

7、声啼不住”呢?前几年,英国科学家波尔杰丁通过到热带丛林实地考察,并用仪器测量,终于揭开了猿啼的秘密。每天清晨,当第一道阳光照射到树梢上的时候,长臂猿的早晨大合唱便打破了森林的静谧,雄猿首先领唱,几分钟后,雌猿也加入伴唱,直到太阳升起时才结束。早饭后,合唱继续进行。波尔杰丁发现,猿啼与它们的“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生活”有关。一般猿每隔两三年产子猿,子猿长到七八岁时,才开始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已经成熟的雄猿为了求偶就要不停地发出求偶的啼鸣,直到邻近雌猿闻声进入它的地盘与其结成夫妻,建立家庭为止。这个家庭还有个规矩:未成熟的小雄猿在家中不许单独啼鸣,以免招来异性;当然,“父母”不在家时,小雄猿也会偷偷

8、地叫上几声。建立家庭后的母猿仍会不断地啼鸣:一是为了保卫家庭的地盘和维护一夫一妻制而不许别人侵犯,二是为了呼唤离家子猿。 说到三峡猿啼,有人认为猿声并非是两岸啼。 据郦道元水经注载:“自三峡七百里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当年李白过三峡,正是“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之时,故能听到不绝于耳的猿声。但是,清代学者梁章钜在浪迹丛谈中却写道:三峡的确多啼猿,但它们都生于南岸,而鲜见于北岸。史书中还曾记载,有人从南岸捉了猿放到北岸,猿非但不啼,还千方百计地逃回南岸去。由此认为,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应改为“南岸猿声啼不住”。为何猿声只在南岸啼呢?有人认为,三峡“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

9、开”。北岸巫山山脉是南北走向,正迎着北方寒风,山高林深,气温偏低,不适宜猿猴生长。所以,猿要逃回到南岸去。 “三峡猿啼”的根本问题,即“发出了啼声的是猿还是猴”。长期以来,学者们认为世界上现有的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四种猿类,前两种分布在非洲,后两种定居在亚洲,其中在我国的长臂猿仅出没于云南、海南岛等地的林区。若由此看来,三峡上发出啼声的就不该是猿了。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1987年,中科院的一个考察组在错开峡西南大脚洞发现了一件长臂猿左侧下颌骨化石;其门齿、犬齿已脱落,前臼齿、臼齿保存完好,牙齿稍有磨蚀。与该化石一起出土的还有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亚化石,这些动物骨骼的有机物质含量

10、很高,与尚未石化的长臂猿下颌骨一致。此外,他们还从土层中找到骨簪和一件陶制品,经鉴定,这些陶制品和骨制品和文化性质与3000年前的川东大溪文化相近。由此证明,那一历史时期的长江三峡确实有过长臂猿的活动,李白并没有错将猴叫认作猿啼。7.文章末句“由此证明”的“此”所指代的内容是( )A. 错开峡西南大脚洞发现了长臂猿下颌骨化石。B. 与长臂猿化石一起出土的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亚化石。C. 长臂猿化石及同期出土的骨簪、陶制品,距今约3000年。D. 长臂猿化石及同期出土的骨簪、陶制品。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波尔杰丁认为猿啼是建立或维护家庭的需要。B.清代学者认

11、为猿啼只在南岸,有人认为北岸气候恶劣,不适宜猿的生长。C.中科院考察组对长臂猿化石的发现,可作为李白诗中“猿啼”的佐证。D.长期以来,学者们经过对世界上四种猿类分布情况的研究,认定三峡无“猿”,李白听到的不该是猿声。9.引用通常是为了证明作者观点。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对波尔杰丁的考察发现,作者是赞同的。B.对清代学者和史书的观点,从“但是”一词,可见作者的青睐。C.引用长期以来学者们的观点,作者是为了推出三峡无“猿”的质疑。D.引用中科院的考察发现,作者意在证明三峡有“猿”,李白无误。三、(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与元九书(节选)白居易(仆)家

12、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赋。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及授校书郎时,已盈三四百首。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辈,见皆谓之工,其实未窥作者之域耳。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时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 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月请谏纸。启奏之间,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进闻于上。上以广宸听,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 微之,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仆不能远征古旧,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

13、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然当苏州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人始贵之。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已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今所爱者,并世而生,独足下耳。然百千年后,安知复无如足下者出,而知爱我诗哉?故自八九年来,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知吾罪吾,率以诗也。 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况仆与足下,为文尤患其多。己尚病,况他人乎?今且各纂诗笔,粗为

14、卷第,待与足下相见日,各出所有,终前志焉。又不知相遇是何年,相见是何地,溘然而至,则如之何?微之知我心哉! 【注】与元九书写于元和十年(815年),其时作者在江州司马任上。元九,即元稹,字微之。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合为时而著 合:应当,应该。B.小穷则以诗相勉 穷:失意,不得志。C.己尚病,况他人乎 病:生病。D.知吾罪吾,率以诗也 罪:怪罪,谴责文章。11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歌诗合为事而作 吾属今为之虏矣 B.欲稍稍进闻于上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与足下小通则以

15、诗相戒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B. 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C. 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D. 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

16、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四、(28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4 分)译文:_ 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4分)译文:_ 今所爱者,并世而生,独足下耳。(4分)译文:_ 现在爱我的诗的人,与我同时活在世上的,就只有足下(您)而已。1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一落索 蒋园和李朝奉舒亶正是看花天气,为春一醉。醉来却不带花归,诮不解看花意。试问此花明媚,将花谁比?只应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注诮:简直,全然。 词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春景?请简要说明。前人有云:“好花

17、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而本词作者赏花“却不带花归”,这样写有什么妙处?(4分) 词的下阙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15、古诗文默写。(5题限选4题,共8分,错一字该小题不得分) 熊咆龙吟殷岩泉, 。云青青兮欲雨, 。 ,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 。 ,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鹿门月照开烟树, 。岩扉松径长寂寥, 。五、(2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9题。美 意 朦 胧陈鹏举 王代福 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好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久笼罩在朦胧中的

18、一抹天光。 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梏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梏,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是使唐诗的形式美最终迷失在层峦叠嶂中的伟大的诗人。杜甫让世间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胧美意。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然而,历史自有静观的明眸。杜甫赖以名垂千古的最终是他的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

19、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然而,带着镣铐,怎么能跳好所有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善的悲哀,但这并非是伟大诗人的悲哀。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 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的,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

20、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 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作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须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前绝后、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

21、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信手拈来这两首唐诗,不须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来的朦胧美意,便是千盅酒、万朵花。 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到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沙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纪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晖,明月光,白发悲,班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

22、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 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在流去的许多好时光里,我想我的肩头和心中,已沐浴过无尽娇妍的万斛天光。16、阅读第二段,怎样理解“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这句话? (5分) 17、“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是什么意思?请结合二、三段分两点加以说明。(6分)答: 18、第五段中,作者还表现了唐诗的另外两个特点。它们是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6分)答: 1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文章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作者浏览唐诗时获得的朦胧美。B.作者对于打破了韵律

23、的诗篇加以肯定,而对近于桎梏的格律给以否定。C.对唐诗的广泛传播与流传,我国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功不可没。D.本文构思精巧,语言清新,首尾照应,表达了作者对文学作品的朦胧美情有独钟。E.本文是一篇美学随笔,概括了唐诗具有“朦胧美”的共同特征。六、(15分)20、2012年3月,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有人对语文课本中关于杜甫的图片进行了“再创作”,在这些“再创作”的图片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时而变成哈利波特骑着扫帚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为了还杜甫一个本真的形象,请参照课文本来的图片,发挥想象,结合你对杜甫的了解,刻画你心目

24、中杜甫的形象。(15分)要求: 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 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不少于200字附: 恶搞图片: 课文图片:七、(50分)21. 关于“杜甫很忙”的现象,各方人士评论不一。有人说:“恶意丑化杜甫形象,说明他是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我们绝不允许抵毁杜甫形象。恶搞文化不能没有民族底线,不能没有精神之光。我们要尊重杜甫,敬仰杜甫文化,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发扬光大。”有人说:“恶搞图片折射出校园道德教育的缺失。今后教育要确立正确的教育方向,端正教育思想,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文化、尊重他人,引导他们正确认知真善美。”有人说:“孩子们太有才了!甚至某种意义上说,对于扩大杜甫在现在学生中的了解度,以及让成年人回味杜甫的生平文章,都有种剑走偏锋的积极作用。实际上,历史上的杜甫就有种自我戏谑、调侃的精神。”你怎么看?由此,你想到什么?请将你的想法写成一篇文章。要求: 写议论文。 题目自拟。 不少于700字。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6 /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