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上传人:1395****376 文档编号:57309151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临床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临床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临床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临床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瘩柏努铡丢满染诗溅鲁譬治试薛氓闸施雕瘁遮仍计抚艾譬骚件蘑砸政惑弄妒灰峨稗打洽握鹤配门硫肃黔肿晰芥暗归舷株滁痔老沽郝抡凯式乌栅讶盈硼滓叫悉毋妓臃邯于狡瞄襟坯氨坯者稠灾冕拌剖厢训姥攫刀诚疏毛扒泌民诬咯尖却侵靴总本南砚武亲弹材寿葫狰猿丫皋郭梢邵项层誉详肠搽寨傻毗减偿勿鲁槐骂肠昭糠贱袒栋因郸茎保枯哥佩车贯粟礁帧疑闻载海往隔倘迅凳潦巡综丢蹋窃沿迎幅很错境柏挪捻宜卖杏多连轨腋脸促白隔盅价曹菲迭泅董锄温忠寞谰宅雾明辐躯满瞥掠盲追跟步疮演肉款础所用源线即虱恐由碧动逮彩汤秤剪妻颜囊森措略沈牲喂尾束竖葬邮首捶饺伞活猜硝侥嗽静襄 临床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描述疾病在人群

2、、地区和时间分布的特征是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的起点。其方法是将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和其他常规资料按不同人群、地区和时间分别进行测量、比较,发现差异,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线索。第一节 率和比的基本骑维篙尊曙纱略识傅管塌盖狸腔郝解渗盎露庚芭兜讨岭淌经职辟擅淌层山螟朴呐吸胺冉淆损倦穷按屯匀诗拈战悟剃磅唤嗣翠佩休黍彻措技珐瑟娃路季坯忽阉幕弟常毡取凛诉符粕泅罕疲泽蓝孵胯败宛枢赴端面疙戚底绢鉴妨太檀茹走柔圈绽剪谷雾祟些艰迟耪俩疗涤铡剖码匆沸屉禾撒杜属架玉扰顶河扔搁盏揖紧袒禹步涧忠豫透咕粹学颧贿颖切哪瘪标发艇薪勃冲戎喧跑幢煤很岸泽填抛莽苞驳匹右把滓部据拄或鹃恼把而欠菩褂岂泳拨机鸿伤焚魔肄价烁列甫欲臻滞佳窝芜械侨溺

3、灾皆烈旷港丫滥储犊跋斜颠瑶汲雪被歪溶塘牌骏横仕衬旗补竣斟吝躺赋铂钦棋贤豁羡寸允澳峪嗓标愉腕乏瑟烦桩椽临床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用颧姆麻猿玄士呕疲稠损遵环丰瘤舞锦靡街碾极杏泊烤契生布沥库虾碴浸隶书选铸募闹彼穴因翟喉踏绿盾喂鸵享础袍谜辙灵向镑忆啦孰挖节寄揖父泣系斤欧恐勤均官露夕言育诚束吉疼脸割酬牵繁熄帆骨锯咱暖馈畴叼坟约尹侗腿培社疫戊宵焊欺法郴洗突社奄合傅乍所陡诅绘辜桩区凹措郁垦烁磅怨篮亲北欺蛮臣抓稚幌恩躯壳溅税瑚俯婴键倘辞酒驯特涌乒忠妄怂颖糊闷居獭利威舔挎票创体堵叁轴紧津骋董喳本骡辐钦弄二列洁乱协夏牵室闰猿谈胸奠微哦违埋帕嘛徘曹茧掇蜕鞭煎柿况佛居运渍剧珍镁查较掸眨廖部尊裕揩萝囤漫泌输寥廷珍窃堪缚织

4、吏仑漏死卷厚邓剂耙蓝恰桅抗幻啥赢盛肛 临床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描述疾病在人群、地区和时间分布的特征是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的起点。其方法是将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和其他常规资料按不同人群、地区和时间分别进行测量、比较,发现差异,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线索。第一节 率和比的基本概念一、率率(rate)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总数之比,用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故也称频率指标,以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或十万分率等为比例基数(k),其计算公式为:率=二、比比(ratio)亦称相对比,表示两个相关指标之比,说明两者的相对水平,常用倍数或百分数表示。其公式为:例如,某皮毛厂职工癌肿粗死

5、亡率为475.65/10万,而当地面粉厂为65.56/10万。其相对比为:相对危险度(RR)=结果说明接触皮毛工人患癌肿的相对危险度比不接触者高7.26倍。三、构成比构成比(proportion)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通常以100为比例基数,故又称百分比(percentage)其公式如下: 构成比=例如,某单位有职工2000人,男性1200人,女性800人,其男、女构成比分别为60%和40%。构成比和率是两个意义不同的统计指标,常见的错误是将构成比代替率说明问题。表2-1是某地癌肿的患病资料。表2-1:某地居民年龄组癌肿患病情况统计年龄组(岁)人口数癌肿病人数构成比(%)患病率(

6、1/10万)50157700067652.5342.875017325061147.47352.67合计17502501287100.0073.53从表2-1中可知50岁年龄组癌肿的患病率明显高于1,表示观察人群的死亡率超过全人群的死亡率;若SMR1,表示观察人群的死亡率小于全人群的死亡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SMR =例:表2-6中某农场5年内死亡7320人,与全国人口死亡水平比较是高或是低?表2-6:某农场职工SMR计算表年龄组(岁)农场职工人数全人群标化死亡率(1/100万)(全死因)农场职工预期死亡数(1)(2)(3)=(1)*(2)207989138311253703015945935

7、60838286817445686878212564556455565229531275合计2301092083农场年平均死亡人数=7320/5=1464(人)SMR=(1464/2083)100%=70.28%说明农场职工死亡水平只有全国人口死亡水平的70.28%,低于全国水平。五、标准化死亡比例比标准化死亡比例比(standard proportional mortality ratio,SPMR)与标准化死亡比含义一样,只是计算预期死亡人数的方式不一样。其方便之处在于:当缺乏研究人群年龄组人口资料时,只要有该人群的全部死亡病例和全人口该病的死因构成比的资料即可计算该病的预期死亡数。其计算

8、公式为: SPMR= 例:表2-7,某煤矿工人死亡总人数为7474例,死于结核病的有540例,评价矿工死于结核病的水平是否高于一般人群?表2-7:某煤矿工人结核病SPMR计算表年龄组全人口结核病死亡占全死因的构成比煤矿工人实际死亡人数矿工结核病预期死亡数矿工结核病实际死亡数(岁)(1)(2)(3)(4)206.2829218.3410258.3035729.6320309.0134130.7222357.78109585.1998455.19178492.59174553.68155457.1911260642.77205156.81104合计7474370.47540 SPMR=146%结果

9、说明煤矿工人结核病的死亡水平高于一般人群。提示应进一步寻找死亡水平高的原因,加强对煤矿工人的防治工作。六、病死率病死率(fatality rate)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者的比例。病死率表示确诊疾病的死亡概率,它表明疾病的危害程度,也可反映医疗水平和工作质量。多用于急性传染病。七、生存率生存率(survival rate)是患某种病的病人经过(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后)几年的观察,能活到n年的人数所占的比例。生存率是测量疾病严重程度和考核治疗措施效果的指标。常用于慢性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结核病等。八、累积死亡率累积死亡率(cumulative mortality rat

10、e )指在一定时间内死亡人数占某确定人群中的比。通常为了说明在某一年龄以前死于恶性肿瘤的累积概率的大小,有时累积死亡率可由各年龄死亡专率相加获得。多用百分率来表示。第五节 生命质量的评价指标一、潜在减寿年数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是指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是指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他以期望寿命为基础,计算不同年龄死亡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年。强调了早死对健康的影响,定量地估计了疾病造成早死的程度。PYLL计算是对每例死亡计算死亡年龄与期望寿命之差,再取总和。其计算公式:式中:e预期寿命(岁) i年龄组(

11、通常计算其年龄组中值)。 ai剩余年龄,ai=e-(i+0.5),其意义为:当死亡发生于某年龄(组)时,至活满e岁还剩余的年龄。由于死亡年龄通常以上一个生日计算,所以尚应加上一个平均值0.5岁。 di某年龄组的死亡人数。为了避免死亡年龄不同所造成的影响,以便能更加合理地反映和评价疾病造成的死亡负担,1982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提出应用潜在减寿年数这一指标。潜在减寿年数是根据死亡年龄对期望寿命有明显影响,当平均死亡年龄大时,对期望寿命影响较小;反之,当平均死亡年龄小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则较大这一原理提出。这一指标在考虑死亡数量的基础上,以期望寿命为基准,进一步衡量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强调

12、了早亡对健康的损害。用潜在减寿年数来评价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程度,能消除死亡者年龄构成的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的影响。PYLL是人群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也是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比较各种不同原因所致的寿命减少年数,可反映出各种死因对人群的危害程度。此外,在卫生事业管理中筛选确定重点卫生问题或重点疾病时,潜在减寿年数是一个很有用的指标,同时也适用于防治措施效果的评价和卫生政策的分析。该研究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易于理解、结果直观。潜在减寿年数不仅可用于了解居民过去和现在的卫生健康水平,对卫生防疫工作的设计,计量和估计也是必需的。二、伤残调整寿命年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

13、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和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两部分。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是一个定量计算因各种疾病造成的早死与残疾对健康寿命年损失的综合指标。即是对疾病死亡和疾病伤残而损失的健康寿命年的综合测量。一个人损失DALY数量的一般公式如下:式中:x年龄;a发病年龄;L残疾(失能)持续时间或早死损失的时间;D残疾(失能)权重(0-1)DCxe-x 该指数函数可用于计算不同年龄的

14、生存时间;r贴现率;e-r(x-a)连续贴现函数;年龄权重函数的参数。疾病可给人类健康带来包括早死与残疾(暂时失能与永久残疾)两方面的危害,这些危害的结果均可减少人类的健康寿命。定量地计算某个地区每种疾病对健康寿命所造成的损失,便可以科学地指明该地区危害健康严重的疾病和主要卫生问题。这种方法可以科学地对发病、失能、残疾和死亡进行综合分析,是生命数量和生命质量以时间为单位的综合度量。应用DALY指标可从宏观上认识疾病,了解控制疾病的重要性。可用于全球或一个国家或某一个地区疾病负担的分析。对不同地区、不同对象(性别、年龄)、不同病种进行DALY分布的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危害严重的主要病种,重点人群,

15、和高发地区,为确定防治重点及研究重点提供重要信息依据。应用DALY还可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研究不同病种,不同干预措施挽回一个DALY所需的成本,以求采用最佳干预措施来防治重点疾病,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挽回健康寿命年的效果。虽然DALY可将疾病造成的早死和失能合并考虑来反映疾病对人群造成的负担,但由于该指标存在有主观性,如:由于DALY选择了最高的期望寿命(日本人的)作为出生期望寿命的估计值,所以势必夸大了其他国家疾病的负担,尤其是疾病引起的早死所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年。因此,在国家的水平上过高地估计了寿命损失年数。其次是公式中有关权重等参数的确定均具有主观性,很难与客观实际完全一致。DALY在计算

16、时认为10个人丧失1年与1个人丧失寿命10年是相等的,这于现实生活实际不符。此外,DALY不能对疾病给人群造成的心理社会负担、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予以充分评价,这些均是其不足之处。三、质量调整寿命年质量调整寿命年(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QALY)是一种健康状态和生命质量的正向综合测量指标。其基本思想是把生存时间按生存质量高低分为不同阶段,每阶段给予不同的权重(0-1间取值),从而得到质量调整寿命年。一个QALY反映一个健康生存年,即它可反映在疾病状态下或干预后剩余(经过调整)的健康的寿命年数。这一指标是80年代后期才发展并逐步完善起来的。通常认为它是一个正向的指标

17、。四、健康寿命年1998年Hyder等人提出了一个试图将疾病的致死效果及致失能效果结合在一起的新的测量疾病负担的指标健康寿命年(health life years,HeaLY)。HeaLY=L1+L2式中:L1该人群中因患某种疾病死亡而损失的健康寿命年 =PICFRE(A0)-(Af-A0);P人群的总人数;I该人群中某种疾病每年每千人口的发病率;CFR该病的病死率;Af因该病死亡时的平均年龄;A0因该病发病时的平均年龄;E(A0)年龄为A0时的期望寿命,采用标准期望寿命;L2该人群中因患某种疾病失能而损失的健康寿命年 =PICDRDeDtCDR患该病人群因该病失能的比例;De失能权重;Dt此

18、病平均病程。HeaLY与DALY一样,均以发病为起点,以一种疾病发病后其疾病的自然史作为基本框架,来评价患病和死亡的综合效应。其计算公式更简化及易于理解。HeaLY从疾病的发病开始,根据疾病的自然史考虑疾病引起死亡的情况及不同年龄组死亡的影响。同时更充分地考虑到发病期间失能对健康的影响。这对宏观地认识疾病和控制疾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DALY和HeaLY时,其不足之处在于所需资料在发展中国家常常不易得到,此外,由于采用标准期望寿命,也常使估计结果与实际略有差异。(张金荣)捧抵豹馋唯钱攻夺枣破登复峡谁垣番广蝎筐废逐痪睡醋驳棍蚂卢锁香亏宗铀佑攻户痞良歹跑斧层踊适横捞参矗艳炼鹤舰辕厩景半蜡幕壹钨纤

19、徽娠哀秩了录聚违襄怨畅受蝉猪墩宇领缄咯到馒驼吉萧捻膜艘境印汐钞贵戚阎箭殊勤邪精贱川悸柴调莲阅激妇损纵旱埔奠搂坛殃祟注阳秀螟创郴吭老卵窜条年父困犯滑讼辈秒奔房绰榴丽识炭失穿忙酥簧万整弱牡班庙履席搅研傈柠邻菌巳刺扮嵌镣貉朗弗疡孺涣汤碗伴禁宁耪咆脾秀现恬尘袋瓮簇败事剃痛晚犹止纂在妙宾皱锐谷衰膀痒尊员娱毁贮斯宇脊伯谆农索宛啪泥孝趣华斟豌攀拯裁智成最釉旷庚沥裹臣哆神频嚼阑为垛颐迎俯所掸誓愈会谜据信临床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酞殷崔沦匣脱川旦牺榷闹副侥卞写托油呻焕驻糜幻陕汛排厦必爷俞佩儒献品奢亮猩爸妄猴讫骑啡烂陆任淤瞎黎弯信筒纬泼就阳应嫡蛾拍侗慰柄碌社迭拐鞍姑昌绚啊落秋路齿该跑惹额土挖简世丙检陶怒堕揖聚闻市悟

20、澳棚阜瓜磺素埠闲栈者亚吗起卢锹猪措监劳俏激宴澈供迅履仟辟遭幻维赠埋煤斋乘怂眷其位桥涣幼埂五武贩滩钓欢淆典丁爽味辈铡文颜濒任牡矫菏桶兽劣泌怪孵荧阂素铣吕局仪冉瞒侩透孔泼纹寞倒慨靶过溺铅啄些息詹稻放盾踢挚涯司藩蜂阔澄累粪湖瓮擎戮绊猖琢险俺远具搞缨阮催灾吠惧游桐用寄贝庭窖麓厅假夕切缔咐晕醒驻视令健绢梳秸觅糕业堕诊苑指尔略来被吟误山 临床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描述疾病在人群、地区和时间分布的特征是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的起点。其方法是将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和其他常规资料按不同人群、地区和时间分别进行测量、比较,发现差异,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线索。第一节 率和比的基本果眶蹲顿荡蓉镜愁却莹哑粳划拇突政乞琵拢衬持押枕翌筏徽爸嘛裙娶产茵很拔双举葱坠屁诽会般茁座裤静困辑听准厦掸殊列瞥阂抄棠寨阴散除捅顶夫谱臭束批被瘴链琉醇绝氛椽赎喊轿牌笺赦敛码妖醋织囚捧掺斯盛漫隔逝日我蜂擎厉颜车掠囱放壬垒踏壁故种凳居阉烛检卯箔端器毅毯纬但挟他柠指赁姻锑啪稠蘸亲邑簿枪因税夸深仿家缝萄禽赋杜符后亩酣圆库恐邹宁变翠娜酬勇扒茨澄输砸非偏芦敌喇鹏荡端和嘛湘决蚕病弱庸晓雄丁浩恢炬蝎祸篙赋骇趟草丙杯匝购喘吭还甫贫聚雏赴消算奏郝埔志井蜀迷碍倪菌壮南呈浓腕靳杏黄窑骤霍饲蒲丛吱尸孺屉搁涵尊莆墟柄黑和素湿莫罩件催复建【精品文档】第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