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诗鉴赏定势思维-怀古诗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57277525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3.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诗鉴赏定势思维-怀古诗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诗鉴赏定势思维-怀古诗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诗鉴赏定势思维-怀古诗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诗鉴赏定势思维-怀古诗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诗鉴赏定势思维-怀古诗教案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诗鉴赏定势思维-怀古诗适用学科语文适用年级适用区域全国通用课时时长(分钟)2课时知识点怀古诗、古诗鉴赏知识点全覆盖。教学目标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定势思维解析古诗,掌握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教学难点提高咏史怀古的综合鉴赏能力。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自古以来,历代文人志士所写的咏史怀古诗,以“文学的语言,史论的笔法;感人的形 象,动人的议论;富于情韵的艺术境界,耐人寻味的哲理意绪”,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我国 古典诗歌宝库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近年来的高考中也多有涉及。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讨这 一类诗歌该如何解读。二、复习预习请鉴赏下

2、面的怀古诗。蜀相(杜甫)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SSS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鉴赏提示:这首诗先写景,后写人。诗人幽幽思古,感慨万千,遥念诸葛亮可歌可泣的一生,为他 的业绩和精神所感动;盛赞刘备的礼贤下士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与深谋远虑以及君臣相契、 如鱼得水的情景。结尾两句,诗人想到诸葛亮多次北伐,情系匡复汉室,具有统一中国的雄 心大计,可惜操劳过度,死于军中。对此诗人充满了哀思与痛惜之情。因此,这不仅是一首咏史诗,而且将咏史与讽今、咏人与写己有机结合起来。他写诸葛 亮的雄才大略,就是希望当朝出现类似的英雄来平定天下

3、:他写刘备的三顾茅庐,就是讽喻 当朝皇帝不要猜忌贤才、黑白不辨:他写诸葛亮的未捷先死,就是抒发自己壮志未酬、一生 潦倒的悲愤。三、知识讲解考点1主要内容:1 .咏古迹。2 .怀古人。3 .忆古事。考点2思想情感:1 .感慨盛衰无常。2 .感慨壮志难酬,报国无门。3 .感慨国运衰微。4 .抒发爱国情怀。5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6 .反思历史。考点3表现手法:对比、触情人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拟人、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o四、例题精折【例题1】楚江怀古 唐马戴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注】

4、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县 尉,写下了楚江怀古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云中君:云神。云中君为楚 辞九歌篇名,此处指代诗人屈原。【题干】1.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是晚唐诗中的名句,除对仗外,本句还运用了什么表现 手法?表达效果如何?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答案】两句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广泽生明月,广泽即广阔的洞庭湖面是静的,明月 本来也是静的,但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以活泼泼的生命,将其冉冉升起的动感写出来了, 该句以动写静,描绘出了洞庭湖的阔大与静;苍山夹乱流,苍山是静的,乱流是动的,该句 动静结合,写出了青山茫的苍,江流的喧闹。两句动静结合,描

5、绘出了一幅阔大的楚江月夜 山水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解析】雾露团团凝聚寒气侵人,夕阳已落下楚地的山丘。猿在洞庭湖畔树上啼叫,人乘木 兰舟在湖中泛游。明月从广漠的湖上升起,两岸青山夹着滔滔乱流。云中仙君怎么都不见了?我竟通宵达旦独 自悲秋【题干】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原诗作简要分析。【答案】诗题怀古,实是抒发自己的感情,自己仕途失意,泛游楚江,听到猿啼,看到微阳、 乱流等萧瑟清冷的暮秋景色,让诗人倍感寂寞悲凉,对景怀人,很自然地想起屈原来。云中 君不见,竟夕自悲秋,他想起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然而,云神无由得见,屈子也邈矣 难寻,诗人自然更是感慨丛生了。(2分)全诗以悲愁作结,既抒

6、发了对忠君爱国但报国无门 的屈原的爱慕、缅怀之情(2分),又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愁苦之情。【解析】从这首诗可以看到,清微婉约的风格,在内容上是由感情的细腻低回所决定的,在 艺术表现上则是清超而不质实,深微而不粗放,词华淡远而不艳抹浓妆,含蓄蕴藉而不直露 奔迸。马戴的这首诗,可说是晚唐诗歌园地里一枝具有独特芬芳和色彩的素馨花。【例题2】满江红-金陵怀古萨都剌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皆: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 孤城,春潮急。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蠢”泣。到如今、 只有蒋山青,

7、秦淮碧!【注释】萨都剌,元代诗人,在元文宗至顺三年调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掾史,移居金陵。该词大约作于此时。畴昔: 从前。寒蜜:寒蝉。【题干】1.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中“急”字好在哪里?请简析之。【答案】一个“急”字既烘托出夜深的静谧氛围,又形象地刻画出潮水寂寞而又不甘寂寞的情状,表现出作者孤独惆怅的心绪也如这潮水一般澎湃。【解析】整首词通过山川风物依旧而六朝繁华不再的对比,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怀古感慨。全 篇从“六代”入笔,但涵盖而又不仅仅是一个时期、一个地域。作者意在慨叹繁华易逝、富 费不能常有,包含着作者深沉强烈的人生历史感受,是对人生易逝、贵贱无常的感叹,也是 对千古兴亡、古今沧桑巨变

8、的概括。这篇作品,使人感受到的是一份昔荣今衰的悲情,它又 超越了一己之感伤、一时之哀叹,使作品的主题负载着超越时空的永恒的意义。【题干】2.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简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答案】对比手法:拿山川风物依旧和六朝繁华不再的对比,表达惆怅孤寂之情:善于 化用前人诗句和典故入诗,点化自然,不露痕迹;直抒胸臆:“思往事,愁如织。”用直白 的语言表现了情绪的激越:融情于景,将情感巧妙地熔铸在景物中,如“听夜深,寂寞打 孤城,春潮急”。【解析】艺术手法上突出的特点,是作者善于化用前人的诗句和典故,而又点化自然,不露 痕迹。象“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化用后并不显得生搬硬套、游离词外,而能

9、 与整首词的意境融合,浑然天成,且糅入了新意。“听夜深”三句也是如此,在化用之中迸发 真情,使作品的怀古感慨在积淀的历史中变得更加深沉和悠远。玉树歌残秋露泠”两句运用 陈后主一盛一衰的典故,与整首词物是人非、往事已休、抚今追昔的感慨意脉相通,用在作 品中,自然贴切、意味深长。【例题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台城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注释: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结绮临春:陈后主营造的两座楼阁。【题干】1 ,这首诗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诗分析。【答案】对比,台城今昔之对比。曾经六代竞豪华,万户千门一片繁荣景象,事最奢更是道 出了其奢

10、华无比;而今,野草丛生,满目疮痍,衰败不堪。形成了强烈而鲜明昔盛今衰之对 比。给人以无限的历史兴亡之感,发人深思。【解析】定势思维:怀古诗常常用对比手法。怀古诗常常反思历史,借古讽今。【题干】2.本诗是一首怀古诗,试结合诗歌最后两句,简要分析:诗人通过怀古,抒发了怎 样的情怀?【答案】通过陈后主因玉树后庭花而亡国亡身的历史悲剧,(分析诗句1分)批判了其作 为国君却奢侈荒淫,纵情享乐,不理朝政(1分);同时,怀古伤今,希望当政者能吸取这一 惨痛的历史教训,(1分)言语之间融入了诗人深深的忧国伤时之情怀。【解析】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感情。五、课堂运用【基础】阅读下而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咏赤壁 李

11、白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赤壁诗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就杜诗的后两句,写一段鉴赏性文字。【答案】示例从假设角度反思历史,指出如果没有东风的帮助,历史可能改写。见解虽不一定 正确,却表现了诗人的智慧与才情,使全诗深沉而有韵味。示例末句用典兼以借代,将没有偶然因素、历史可能改写的抽象思考表现得形象生动。【解析】杜诗的后两句是假设,顺着假设,从艺术手法,历史的思考等角度赏析C【巩固】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而的问题。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牛渚西江液,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

12、枫叶落纷纷。注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烟。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 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以前两联为例,谈谈“空”字是怎样把写景和抒情联系在一起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 杂情感?【答案】第一联写诗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这种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 想到谢尚对袁宏的提携。第二联正面写怀古,一个“空”字使作者知音难觅、怀才不遇之情 和上联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大志难酬的孤独和寂寞,也 表达了自信、旷达、洒脱、豪放之情。【解析】怀古基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拔高】阅读下而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金陵怀古王硅怀乡

13、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释】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1 .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有哪些?请简要概括。【答案】点明怀古的时令、地点;点题(破题)渲染了一种孤寂、萧索的气氛,奠定全 诗感情基调。与尾联中的“故国凄凉”“谁与问”形成首尾呼应。【解析】思路一,景物:思路二,情感:思路三,结构。2 .从表达角度看,颈联中“萧萧”“惨惨”的艺术表现效果是什么?请简要赏析。【答案】从表现角度看:“萧萧”从听觉角度,“惨惨”从视觉角度,分别描写秋风之大和 秋云之深,多角度渲染

14、秋意之浓,烘托主人公心境之凄苦,心情之沉重。从表现手法看: 以叠词形式,细腻地描基秋声秋色。增添了抒情效果,同时增强了诗句(歌)的韵律美(节 奏美)。【解析】趣词的好处通常是韵律美;“萧萧”是声音,“惨惨”是景象。3 .结合全诗来看,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凄凉 ?请简要分析。【答案】只身漂泊在外日暮秋景意境萧索、凄迷故国无人问津人心不再奋发(振奋)。【解析】抓住相关句:第二、五、六、七、八句。课程小结三大考点主要内容:1 .咏古迹。2.怀古人。3.忆古事。思想情感:1.感慨盛衰无常。2.感慨壮志难酬,报国无门。3.感慨国运衰微。4.抒发爱国情怀。5.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6.反思历史。表现手法:对比、触情人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拟人、借古讽今、吊古 伤今、用典o信息三看1 .看标题。诗歌的标题往往直白地交代时间、地点、对象、事件等,如果诗歌是大海的话,标题就 是灯塔。2 .看注释。词语解释,帮助理解诗句;写作背景,有利于分析情感。3 .看题干。题干中有时会隐含相关信息,有时会给一些提示,对理解诗歌有辅助作用。解析技法定势思维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