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护理技能操作规范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7276920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0.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疗护理技能操作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医疗护理技能操作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医疗护理技能操作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医疗护理技能操作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护理技能操作规范(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医疗护理技能操作规范鼻导管吸氧技术操作步骤及要求一、素质要求:1 .服装、鞋帽整洁。2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3 .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4 .与患者沟通到位。5 .动作轻柔,爱伤观念强,病人安全。二、操作前准备:1.洗手。2,备齐用物:氧气装置一套、扳手、(中心供氧除外)、治疗盘内有弯盘、鼻导管1根、胶布、棉签、蒸储水(或凉白开)、小水杯、污物碗、别针、湿化瓶、胶皮管。3.核对病情,做好解释。三、操作过程:1 .打开氧气筒总开关放出小量氧气,以冲净气门上的灰尘,随即迅速关好总开关。2 .装氧气表并用扳手旋紧,检查有无漏气。3 .湿化瓶内装1/32/3蒸储水(或白开水)与氧气装置连接。

2、4 .用胶皮管连接氧气表及湿化瓶。5 .将氧气筒及用物放置病人床旁,核对病人床号、姓名。6 .用棉签清洁鼻孔。7 .调节氧气流量,检查氧气是否通畅,连接鼻导管。8 .将鼻导管沾水润滑后自鼻孔轻轻插至鼻咽部,长度约是鼻尖到耳垂的2/3。9 .用胶布固定鼻导管于鼻翼两侧,用别针固定胶皮管于病人肩部衣服上观察有无呛咳等情况。10 .记录吸氧时间、签全名。11 .停用氧气时,先分离鼻导管,从鼻腔中拔出,取下别针、胶布,用纱布擦拭病人鼻翼。12 .先关流量表,再关总开关,再次开流量表,放出余气之后再关紧流量表。13 .记录停氧时间,签全名。四、操作后:1.正确放置氧气装置。2,整理用物,将鼻导管毁形并浸

3、泡消毒;湿化瓶浸泡消毒;蓝芯管用75%酒精擦拭消毒。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技术操作步骤及要求一、素质要求:1 .服装、鞋帽整洁。2 .仪表大方,举止端正。3 .语言柔和,态度和蔼可亲。4 .与病人交流到位。5 .动作轻柔,爱伤观念强,病人安全。二、操作前准备:1.洗手。2,备齐用物(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记录单),了解病情做好解释。3 .保证用物完好适用(检查体温表的完整性,擦干,并将体温表水银甩至35C以下)检查血压计有无破损,水银柱有无裂隙,汞柱平面是否在零位。4 .保证病人在安静状态下测量,如有情绪激动、剧痛或剧烈运动或饮热水后,应让病人休息15分钟后再测。三、操作过程:测体温:1

4、 .将消毒好的体温表给病人,必要时为病人擦干腋窝。2 .协助病人将夹体温表的上臂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表。3 .10分钟后取出体温表,观察后记录。测脉搏:1 .测脉搏前,病人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卧位,将手臂置一舒适位置,腕部伸展,手掌向下。2 .操作者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端按压病人挠动脉表面,默数脉搏跳动的次数,一般数30秒钟,将所得数乘2后,再做记录。3 .注意脉搏的节律、强弱等,脉搏异常时,须数1分钟。4 .如出现短拙脉时,应由两位医护人员,一人听心率、一人数脉搏,同时数1分钟,用分子式记录,分子代表心率,分母代表脉搏。如104/80。测呼吸:1 .操作者测量病人脉搏的手不移动。2 .用眼睛观察病

5、人胸腹部的起伏,默数呼吸30秒钟,将所得数乘二后,再做记录。3 .同时观察病人的呼吸节律、深浅度及注意呼气有无异常气味。4 .心、肾、脑疾患,昏迷,休克,出血等病人呼吸有改变时,必须数1分钟。测血压:l.携带血压计、听诊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解释目的。2 .协助病人取卧位或坐位,暴露上臂,衣袖不可过紧,伸直肘部并使手臂外展约45度,手掌向上平放(使病人心脏、测量的动脉及水银柱零点在同一水平面上)。3 .放平血压计,排尽袖带内空气并展平,气囊中部对着弘动脉,平整无折地缠于上臂中部,袖带下线距肘窝2-3cmi勿过紧或过松。4 .戴好听诊器,一手在肘窝内侧处摸到弘动脉搏动,另一手关闭气门上的螺旋帽,向

6、袖带内打气,压力加到弘动脉搏动消失后继续打气,使汞柱再升高2030mmHg将听诊器胸件置于弘动脉处,轻轻加压用手固定。5 .然后缓慢放开气门,使汞柱徐徐下降。6 .当听到第一声“咚咚”音时,压力表上所显示的压力值为收缩压。7 .汞柱继续下降,直到声音突然转为低沉并很快消失,此时的压力值为舒张压8 .测量完毕,排尽袖带内余气,拧紧气门上螺旋帽。9 .松开袖带,协助病人整理好衣袖。10 .将血压计向右倾斜45度,使汞柱平面降至零后,关闭血压计,并记录(在某些情况下,需测量下肢血压作为对比,侧下肢血压时,病人取俯卧位,袖带缚于大腿上,下缘距胭窝约3-4cm用听诊器测量胭动脉压力,做为下肢血压)四、操

7、作后:1 .整理用物,并将体温表、听诊器头用消毒液擦拭消毒。2 .血压计袖带清洗。腹部检查操作步骤及要求腹部检查的顺序与其他系统检查略有不同,由于触诊可导致肠鸣音的改变,故遵循望、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为宜。1 .腹部的形态或轮廓:正常人腹部平坦对称。弥漫性全腹膨隆见于腹水、胃肠胀气或巨大囊月中等;局部膨隆见于月中块或增大的脏器等;腹部凹陷如舟状者见于恶病质及严重脱水;局限性凹陷多见于手术后疤痕收缩。2 .腹部呼吸运动:正常人呼吸运动自如。呼吸运动受限或消失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水及膈肌麻痹。3 .腹壁静脉:注意检查静脉有无怒张及血流方向。腹壁静脉怒张见于肝硬化及上、下腔静脉梗阻。4 .腹壁皮

8、肤:注意皮疹、色素沉着、腹纹、疤痕、疝、皮肤弹性、水月中、脐及体毛分布等。5 .胃型、肠型或蠕动波:正常人一般看不到胃肠蠕动波。幽门梗阻患者上腹部可见胃型或蠕动波。肠梗阻患者可见梯型肠型,蠕动方向不一致。6 .上腹部搏动:病理情况见于右室肥大、腹主动脉瘤及三尖瓣关闭不全。【听诊】1 .肠鸣音:要求听诊35分钟,注意其频率、音调及强度。正常频率为45次/分钟,超过10次/分钟为频率增多,01次/35分钟称肠鸣音减少,见于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高亢呈金属声见于机构性肠梗阻。2 .振水音:医生用微弯的手指,在病人上腹部进行连续冲击2-3次,同时将耳部接近上腹或用听诊器听取胃内气体与液体碰撞的声音,称为

9、振水音,见于幽门梗阻或胃储留的病人。3 .心血管音:腹主动脉瘤可听到收缩期杂音;肾动脉狭窄可在脐左右处听到收缩期吹风性杂音;肝癌月中块压近肝动脉或腹主动脉时,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性杂音;肝硬化门脉高压腹壁静脉怒张,可听到静脉嗡鸣音。4 .摩擦音:肝、脾周围炎时,在相应部位深呼吸时可听到摩擦音。【叩诊】1 .肝叩诊:肝上界叩诊:沿右锁骨中线各肋间从上至下叩诊,叩诊音由清音转为浊音即肝上界。正常人肝上界位于第5肋间。当肝下缘触及时,应叩肝上界以确定肝脏是否真正月中大。正常肝浊音区(右锁骨中线)为911cm)(2)肝下界叩诊:肝下界与结肠、胃等腹腔脏器重叠,故叩诊准确性差。(3)肝区叩击痛:以左手掌平放

10、患者肝区,右手握拳用轻至中度的力量叩击左手背,出现疼痛者称肝叩击痛,见于肝脏月中、肝炎等。2,胃泡鼓音区叩诊;为于左前胸下部,呈半圆形的鼓音区,为胃内含气所致。3脾叩诊;正常在左腋中线9一11肋间为脾浊音区,前缘不超过腋前线,宽度为57cmi4 .肾叩诊:将左手平放于病人肋脊角,右手掌握用轻到中度的力量叩击左手背。正常无肾叩痛。5 .膀胱叩诊:一般从脐下叩至耻骨联合上方,用以了解膀胱充盈度。6 .移动性浊音叩诊法:主要用于检查有无腹水存在。病人取平卧位,从脐部向两侧叩诊。如有腹水,由于肠曲浮动在脐部或腹中部故为鼓音,而叩腹侧壁时则为浊音。然后请病人转向对侧位,腹水亦转移至对侧下部,则上部原叩诊

11、浊音变为鼓音,这种随体位转换而改变的浊音称移动性浊音。一般腹水在1000ml以上才能清楚叩出。【触诊】1、触诊方法(1)浅触诊法:用手掌轻放腹壁上,利用掌指关节的轻巧力量进行滑行触摸,以检查腹壁的紧张度及有无压痛、月中块或搏动感。(2)深部滑行触诊法:要求病人腹肌松弛,作缓慢的腹式呼吸运动,医生用手掌及腕关节的力量,逐渐加压以触摸腹腔脏器或月中块。触诊肝、脾下缘时,检查者右手指并拢,自下腹部开始,配合呼吸运动,自下而上向季肋缘移动触诊、呼气时手指端压向深部,吸气时施压指端保持于原位,以触知肝、脾的下缘。(3)双手触诊法:医生左手置于病人的腰部,并向前顶推所检查的脏器,使被检查的脏器置于双手合诊

12、的位置,当右手(配合呼吸运动)向下触摸时,较易触及肾下界。此法主要用于肾脏的触诊,亦可用于脾的触诊。(4)深压触诊法:以手指深压腹部的一定位置,明确有无压痛。在深压痛的基础上突然松开手指,如疼痛明显加剧即为反跳痛。(5)冲击触诊法:检查者将右手2-4指并拢,采用与腹壁垂直的角度,作快速及连续2-3次的冲击动作,将脏器或月中块表面的腹水冲开,而月中大的脏器或肿块随之浮起,指端即可触及脏器的大小及表面的情况。适用于病人有腹水时检查腹腔内月中大的脏器或月中块。1 6)钩指触诊法:本法适用于腹壁薄软者和儿童。检查者将右手指弯成钩状,右手掌放在病人右前胸下部,嘱病人作腹式呼吸,检查者随吸气而利用钩状指尖

13、,以迎触下移的肝脏边缘。2 .触诊内容(1)腹壁紧张度:正常腹壁柔软。腹壁紧张度增加见于腹腔炎症、血腹、大量腹水等。(2)压痛及反跳痛:正常无压痛及反跳痛。当腹腔脏器的炎症未累及壁层腹膜时仅有压痛;若累及壁层腹膜时即可引起反跳痛。腹膜刺激三联征包括腹肌紧张度增加、压痛及反跳痛。需鉴别压痛是否起源于腹壁或皮肤,当将痛区腹壁抓起,若疼痛加剧,则起源于腹壁或皮肤。(3)肝脏:正常成人肋下不能扪及,仅少数人可触及肝下缘,但不超过肋下1cmi剑突下可扪及肝下缘,但应小于3cnn,质软光滑无压痛。肝长径9一11cmt当肝下缘扪及时,应叩肝上界,以确认肝是否月中大。肝大可见于肝炎、肝月中瘤、肝脓月中及肝瘀血

14、等。检查时应注意大小、质地、压痛、表面形态、边缘、搏动及摩擦感。胆囊、正常人胆囊不能触及。如在右肋下腹直肌外缘触及一梨形或卵圆形张力较高的包块,并随呼吸上下称动,即为月中大的胆囊,见于胆囊炎、癌及结石;壶腹癌引起的胆囊月中大无压痛,仅有囊性感。胆囊触痛法的检查: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病人的右肋缘部。将左手大拇指放在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即胆囊点),嘱病人深吸气,如有触痛,示墨菲氏征(Murphy)阳性。脾脏、正常人脾脏不能触及。脾脏月中大分轻、中、高度。轻度月中大时,脾下界于左肋下3cm以内;中度月中大为3cm至平脐。高度月中大超过脐以下。(6)肾脏:采用双手合诊触诊法。正常人的肾脏一般不能触及

15、。小儿或消瘦者可能触及右肾下极。应注意其大小、形状、硬度、压痛、表面状态和移动度。压痛点:季肋点:即第10肋骨前端;上输尿管点:脐水平腹直肌外缘;中输尿管点:两骼前上棘连线与通过耻骨结节垂直线的相交点,约相当于输尿管进入骨盆腔之处;肋脊点:第12肋骨与脊柱夹角的顶点;肋腰点:第12肋骨与腰肌外缘的夹角。肾及尿路炎症或结石病变时,上述各点可有压痛。膀胱:充盈的膀胱可在耻骨上方扪及,呈半球形囊样感,排空后消失。(8)胰腺:正常不能触及。(9)腹部月中块:多由月中瘤、囊月中、炎性组织或月中大的脏器所形成。检查时应注意其位置、大小、形态、硬度、压痛、搏动、移动度及与邻近脏器的关系。(10)液波震颤:病

16、人平卧,医生用一手的掌面轻贴于病人腹部之一侧,另一手指端叩击对侧腹部,如有大量游离腹水,则可有液波感或液波震颤。3 .正常腹部可能触到的脏器:包括肝(肋下小于1cm)、右肾下极、腹主动脉搏动、腰椎椎体、乙状结肠、盲肠及横结肠。肌肉注射技术操作步骤及要求一、素质要求:1 .服装、鞋帽整洁。2 .仪表大方,举止端正。3 .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4 .与患者沟通到位。5 .动作轻柔,爱伤观念强,病人安全。二、操作前准备:1 .洗手,戴口罩。2 .用物齐全:小治疗盘、无菌治疗巾包、注射器、小沙锯及酒精池、2.5%典酒、75%酉精、无菌银子、棉签、治疗本(单)、药液。3 .了解病情、做好解释。三

17、、操作过程:1 .核对治疗卡(单),准备药液,无菌注射器盒和针头。2 .铺好无菌治疗盘(集体注射须辅大治疗盘)。3 .消毒药瓶瓶口(瓶颈),并掰开,用无菌注射器抽吸药液,放在铺好的无菌巾内4 .备齐物品,放于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5 .按三查七对内容核对后,向病人解释操作的目的、方法、所注射药及作用。6 .协助病人摆好体位,脱一侧裤子至大腿部,选择注射部位(臀大肌以十字法或连线法确定注射部位;臀中肌、臀小肌可用三角形法与三横指法定位)。7 .常规消毒皮肤后,取出注射器并排出空气。8 .用左手夹棉签,拇指、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和注射部位呈直角,用右手腕部关节力量快速刺入肌

18、肉,进针深度为3/44/5周定好针头。9 .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将药液缓缓注入。10 .注射后左手用棉签轻压针刺点,右手将注射器迅速拔出。11 .再次核对,观察穿刺点无出血后,协助病人穿好裤子。四、注射后:1 .整理床单位。2 .将注射器与针头分离,并浸泡在含氯消毒液中。3 .洗手。4 .整理用物,将治疗车推回治疗室合理放置。脊柱及四肢检查步骤及要求【脊柱检查】1 .脊柱弯曲度:正常人脊柱有四个生理性弯曲。颈段稍向前凸;腰段有明显的前凸;鼾椎则有较大的后凸。直立时正常脊柱无侧弯,病理时可出现后凸、前凸及侧凸。2 .脊柱活动度:颈、腰段活动度较大,胸推的活动度极小,鼾椎几乎不活动。正常时颈段

19、可前屈、后伸各45º,左右侧弯45º,旋转60º。腰段在臀部固定的条件下可前屈45º,后伸35º,左右侧弯30º,旋转45ºo活动受限见于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骨质破坏、骨折、脱位以及椎间盘脱出。3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直接叩击法:用手或叩诊锤叩击检查部位有无疼痛;问接叩击法:嘱病人端坐,医生用左手掌面置于患者头顶,以右半手握拳叩击左手背,观察病人有无疼痛。正常人脊柱无叩击痛。【四肢检查】1 .关节及四肢形态:关节检查应注意形状改变及有无红、月中、痛、热或结节等。常见的畸形有膝内、外翻畸形,足内、外翻畸形,肢端肥大,杵状指,

20、匙状指(又称反甲,表现为指甲中部凹陷,边缘翘起,表面粗糙有条纹,多见于缺铁性贫血)。骨折及关节脱位时可显示骨、关节畸形。2 .颈部检查操作步骤及要求【颈部一般检查】1 .颈部姿势:有无斜颈,有无抬头不起。2 .颈部运动有无受限。3 .颈部软硬度,有无强直。4 .颈部皮肤及有无月中块。【气管检查】检查方法: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医生将食指与无名指分别置于其两侧胸锁关节上,再将中指置于气管中心,然后观察中指与食指和无名指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也可用两指分别置于气管旁,观察气管有无移位。【颈部血管理】1 .颈静脉充盈:(1)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常不显露,平卧时可稍充盈,其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

21、角距的下2/3处。(2)颈静脉异常充盈:卧位时颈静脉超过正常水平,可见于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及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2 .颈动脉与颈静脉搏动:颈动脉搏动比较强劲,为膨胀性,搏动感明显。颈静脉搏动较柔和,为弥散性,触诊指尖无搏动感。3 .颈部血管杂音:颈部大血管听到杂音应考虑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杂音强度不一,一般在收缩期明显,多为大动脉硬化所致。锁骨上窝处听杂音,可能为锁骨下动脉狭窄,见于颈肋压迫。若在锁骨上窝听到连续性“嗡鸣”样静脉音,用手指压颈静脉后可消失,示为生理性杂音。【甲状腺检查】1 .望诊:正常人甲状腺外观不突出,女性在青春期可略增大。嘱患者作吞咽动作,可见月中大的甲状

22、腺随吞咽上下运动,注意其大小、形状及对称性。2 .触诊:医师立于病人背后,双手拇指放在颈后,用其他手指从甲状软骨向两侧触摸;也可站在病人前面以右手拇指和其他手指在甲状软骨两旁触诊,同时让病人作吞咽动作。注意月中大程度、对称性、硬度、表面情况(光滑或有结节感)、压痛及有无震颤等。3 .听诊:注意有无血管杂音。其他方面:尚应检查肢体有无水月中,有无静脉曲张,有无色素沉着或溃疡,同时还应注意肢体温度及运动功能是否正常。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步骤及要求一、素质要求:1 .服装、鞋帽整洁。2 .仪表大方,举止端正。3 .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4 .与患者沟通到位。5 .动作轻柔,爱伤观念强,病人安全。

23、二、操作前准备:1.洗手,戴口罩。2,备齐用物:治疗车上有输液药瓶、污物碗、治疗盘内有2.5%碘酒、75%酒精、棉签、排气碗、胶布、一次性输液器;治疗车下有浸泡止血带及避污纸的消毒液及桶,洗手桶、装有避污纸、止血带的盒3.核对病情,做好解释。三、操作过程:1 .核对医嘱,检查输液药瓶有无裂隙及混浊。2 .打开输液药瓶盖中心部分,玻璃瓶套上网套,消毒瓶塞。3 .检查一次性输液器的消毒有效期及包装有无漏气,取出输液器,将输液管顶端针头插入输液药瓶塞内,同时插入排气管并用胶布固定。4 .推车至病人床旁,按三查七对内容核对。5 .询问病人是否需要使用便器,征求病人输液的肢体。6 .挂输液药瓶于输液杆上

24、,排气至输液管下端,关紧水止。7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系止血带输液肢体,选择穿刺血管后,松开止血带。8 .用2.5%碘酒棉签消常规毒皮肤,准备4条胶布。9 .待碘酒干燥后,系上止血带,用75%酉精棉签2支分次脱碘。10 .摘掉输液器的小飞机针套,排气于排气碗中,嘱病人握拳,绷紧皮肤进行穿刺11 .见回血后,松开止血带、水止、嘱病人松开拳头。12 .用胶布固定针翼,取棉块益于针眼并用胶布固定,第3.4条胶布分别固定好输液管。要求美观、牢固。13 .调节输液滴速。14 .取下止血带及避污纸浸泡在消毒液中,用含氯消毒液洗手。15 .在输液卡上记录输液时间、滴速、执行者签全名。四、操作后:1.推车回

25、治疗室,整理用物。2,正确浸泡注射器、针头。3.洗手皮肤、淋巴结检查操作步骤及要求【皮肤】1 .颜色:注意有无苍白、黄疽及发组等。2 .色素沉着;注意暴露与非暴露部位,关节伸、屈面,摩擦部位,口腔粘膜及乳晕等。3 .弹性:常检查手背及前臂内侧部位。用食指与拇指将皮肤捏起,正常人于松手后皱折的皮肤立即平复。4 .蜘蛛痣:为皮肤小动脉末端呈分枝样扩张,形似蜘蛛。检查时用大头针头或火柴杆压迫蜘蛛病的中心,其辐射性小血管即褪色,松压后又复现,常见于面颈部、胸部及上肢。5 .水月中:检查骨骼隆起部位;如前额、胫前及踝部等处。分轻度、中度及重度水月中。6 .皮疹:斑疹不突出皮肤表面;丘疹呈局限性隆起于皮肤

26、表面;尊麻疹隆起于皮肤,呈苍白或片状发红的改变。7 .出血点及瘀斑:为皮肤及粘膜下出血,不突出皮肤表面,压之不退色。8 .温度及出汗。9 .疤痕。10 .毛发。【淋巴结检查】1 .检查部位: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颔下区、须下区、颈前后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等处。2 .检查内容:淋巴结的部位、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粘连融合情况,局部皮肤有无红月中、疤痕及溃疡或屡管等。3 .检查方法:(1)颈部淋巴结:站在病人背后或前面,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入深滑动触摸;触诊时病人头稍低可偏向检查侧,使肌肉松弛,便于触摸。(2)锁骨上淋巴结:病人取坐位或卧位,头部稍向前屈,医师用

27、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病人左侧,由浅人深逐渐触摸锁骨后深部。(3)腋窝淋巴结:面对病人,医师手扶病人前臂稍外展,以右手检查病人左侧,以左手检查右侧,触诊腋窝两侧及顶部。(4)滑车淋巴结:以左手托扶病人左前臂,以右手向滑车上进行触摸。皮内注射技术操作步骤及要求一、素质要求:1 .服装、鞋帽整洁。2 .仪表大方,举止端正。3 .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4 .与患者沟通到位。5 .动作轻柔,爱伤观念强,病人安全。二、操作前准备:1 .洗手,戴口罩。2 .用物齐全:小治疗盘、无菌治疗巾包1ml注射器、小锯及酒精地、2.5%典酒、75%酒精、无菌银子、棉签、治疗本(单)、药液。3 .了解病情、做好

28、解释。三、操作过程:1 .核对治疗卡(单)、药液,检查无菌注射器和针头。2 .铺好治疗盘(集体注射须铺大治疗盘)。3 .(错开安甑)消毒药瓶瓶口(瓶颈,并掰开),用无菌注射器抽吸药液套上药瓶,放在铺好的无菌巾内。4,备齐物品,放于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5 .核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操作的目的、方法、注射药物及作用。6 .协助病人摆好体位(坐位或卧位),暴露肢体,选择好注射部位(一般为前臂掌侧下1/3处为佳)。7 .用75%酉精消毒皮肤。8 .从治疗巾内取出注射器,排尽空气,再次核对,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0度角进针,待斜面完全刺入皮肤即可,食指固定针柄,左手回拍针

29、栓无回血时可缓慢均匀注药0.1ml,使局部形成一个圆形隆起的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9 .注射完毕,拔针,勿按探和压针眼处,再次核对无误,观察20分钟。四、注射后:1 .洗手,整理用物,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2 .将注射器及针头浸泡在含氯消毒液中。3 .观察病人反应。4 .20分钟后记录皮试结果。皮下注射技术操作步骤及要求一、素质要求:1 .服装、鞋帽整洁。2 .仪表大方,举止端正。3 .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4 .与患者沟通到位。5 .动作轻柔,爱伤观念强,病人安全。二、操作前准备:1 .洗手,戴口罩。2 .用物齐全:小治疗盘、无菌治疗巾包、注射器、小锯及酒精池、2.5%酉精75%酒

30、精、无菌银子、棉签、治疗本(单)、药液。3 .了解病情、也好解释。三、操作过程:1 .核对治疗卡(单)、药液,检查无菌注射器和针头。2 .铺好治疗盘(集体注射铺大治疗盘)。3 .(据开安甑)消毒药瓶瓶口(瓶颈),并掰开,用无菌注射器抽吸药液套上药瓶,放在铺好的无菌巾内。4,备齐物品,放于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5 .核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操作的目的、方法、注射药物及作用。6 .协助病人摆好体位(坐位或卧位),暴露肢体,选择好注射部位(一般为上臂三角肌下缘外侧或股外侧。7 .常规消毒皮肤(2%典酊消毒,以注射点为中心用螺旋式动作从中心向外旋转涂擦,直径应5cm以上,待碘酊干后,用75%酉精月就

31、ft2次,如注射胰岛素应只用75%酉精消毒2次)。8 .从治疗巾内取出注射器,排净空气,再次核对,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度角,刺入皮下,深度为针梗的2/33/4,食指固定针柄,左手回抽针栓无回血时可缓慢均匀注药同时观察病人反应。9 .注用完毕。拔除针头,干棉签按压针眼处无出血,再次核对无误。四、注射后:1 .洗手,整理用物,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2 .将注射器及针头浸泡在含氯消毒液中。3 .观察病人反应。神经系统检查操作步骤及要求神经系统检查包括十二对颅神经检查、意识障碍检查、感觉功能检查、运动功能检查、神经反射检查及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等。【一】一般检查(一)意识

32、状态:嗜睡、昏睡、昏迷(轻、中、重度)。伴有精神异常的意识障碍:澹妄状态;意识模糊。特殊意识障碍、去皮层状态;无动性缄默。(二)精神状态:“知”“情”“意”:“知”是环境和自身的感知;“情”是对感知产生的情感反应;“意”行为表达。根据这三者判断精神反应是躁狂为主或淡漠为主等。计算力:“1007=937=86-7”一直减下去。(根据病人的知识程度)理解判断力:“一斤棉花一斤铁哪一个重?“过河拆桥”的寓意(根据病人的知识程度)记忆力:瞬间记忆:先让病人看三样东西,如笔、手表、钥匙,10分钟后再让病人回忆刚才所看过的东西。近记忆:让病人回忆昨天所做的事情,如吃饭内容等。远记忆:回忆从前的事情,如生日

33、、工作时间等。(三)脑膜刺激征及神经根刺激征:颈抵抗:去枕被动屈曲病人的颈部,出现抵抗为阳性。一般用“骸胸三或四指”Kernigs征:病人仰卧,先一侧屈牌屈膝90度,再伸直膝关节,出现疼痛,伸直受限135度两种变化为(+)oLaseagues征(直腿抬高试验):病人仰卧,抬高一侧下肢,出现大腿背侧的疼痛为阳性。【二】颅神经检查:(一)I嗅神经:患者闭目,用手指将患者一侧鼻孔压闭,用有气味但无刺激性溶液的小瓶,(如松节油、香水等)或香皂、茶叶、香烟等分别置于患者的另一侧鼻孔试之。一侧测定后,再测另一侧。(二)II视神经:1.视力:可应用远或近视力表。小于1.0即为视力减退。视力减退到0.1以下不

34、能用视力表检查时,可嘱患者在一定距离辨认检查的手指(数指、手动),记录其距离以表示视力。如:右眼前20cm数指,左眼前10cm指动。视力减退更严重时,可用电筒检查患者有无光感,则完全失明。2 .视野:精确要用视野计检查粗试方法:(1)是指患者正视前方,在眼球不动的情况下能看到的范围。一般用手试法:让患者背光与检查者面对面坐,相距约60cm试左眼时,患者用右手遮其右眼,注视检查者的右眼,检查者则用左手遮住左眼,用右眼注视患者左眼,检查者用示指或白色物体在两人中间分别从上内向下外移动,让患者说出示指移动范围。用同法再试患者右眼。(2)嘱患者遮住右眼,左眼注视检查者的正前方目标(手指等),检查者的另

35、一手可从周围视野以外的区域进人视野区,让患者说出是否发现指动。检查者要注意患者的眼球不能斜视,否则不可靠。此方法更适合于卧床的病人。(3)重病人,不能语言表达的患者,可用一个皮尺或纯子,正视病人前方,让病人指出中点。3 .眼底:让患者背光而坐,眼球正视前方勿动。检查者用右眼,看患者右眼,以右手持眼底镜,用左眼观察患者左眼。检查时一般不要求散瞳。正常眼底的视乳头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楚,色淡红,颍侧较鼻侧稍淡,中央凹陷色较淡白,称生理凹陷。动脉色鲜红,静脉色暗红,动静脉管径正常比例为2:3。检查时应注意有无视乳头水月中、充血、苍白,视网膜血管有无动脉硬化、出血等。(三)出动眼、IV滑车、VI外展

36、:1、外观:(1)眼裂:双侧眼裂的大小,是否相等。(2)眼姿:眼球有无斜视、同向偏斜。(3)眼球有无突出或内陷。2 .运动:让患者头部不动,两眼注视检查者的手指,并随之向左、右、上、下各方向转动,如“米”字型6个方向检查,注意其受限方向和程度,注意有无复视。眼球震颤:检查时不宜过度外展。注意快慢相方向。水平眼震、旋转眼震、垂直眼震。3 .瞳孔:(1)正常瞳孔为圆形,位置居中,边缘整齐,两侧等大,直径为34mm小于2mmfe瞳孔缩小,大于5mm瞳孔扩大。(2)光反射:检查时嘱病人注视远处,以手电筒光从侧面分别照射瞳孔,可见瞳孔缩小。正常时感光的瞳孔缩小,称直接光反射。未直接感光的瞳孔也缩小,称间

37、接光反射。(3)辐辕调节反射:嘱患者先平视远处30mmt手指,然后近移手指致鼻根处,此时,睡孔缩小,两侧眼球内聚。(四)三叉神经:1 .面部感觉:与检查身体其他部位感觉一样。用针、棉签以及盛冷、热水的试管分别检查三叉神经I、H、m支分布区域内皮肤的痛、触和温度觉,两侧对比,观察有无感觉障碍并定出其区域。2 .咀嚼肌群的运动:先观察咬肌颍肌有无萎缩,再用双手分别按在两侧该肌肉上,让患者作咀嚼动作,注意有无肌张力和与收缩力减弱,两侧是否相等。嘱患者张口,以露齿时上下门齿的中缝线为标准,如下颌偏向一侧,指示该侧三叉神经致翼肌麻痹,这是因为健侧翼肌收缩,使下颌推向患侧所致。3 .角膜反射:以捻成细束的

38、棉花轻触角膜外缘,正常可引起两侧迅速闭眼,同侧的称为直接角膜反射,对侧的称为间接角膜反射。如以棉签轻触结合膜也能引起同样的反应,称结合膜反射。4 .下颌反射:患者将口半张开,用叩击置于下颌中央的检查者的拇指,便引起下颌上提。当脑干的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时,反射亢进。(五)叩面神经:1 .运动:让患者作皱额、闭眼、吹哨、露齿、鼓气动作,比较两侧面肌收缩是否相等。一侧面神经周围性瘫痪时,该侧上半部下半部面肌都瘫痪:如只有下半部面肌瘫痪,则为中框性面瘫。2 .味觉:让患者伸舌,检查者以棉签蘸少许糖、醋、盐或奎宁溶液,轻涂于舌前一侧,不能讲话和缩舌,可令指出事先写在纸上的甜、酸、咸、苦四字之一,对不识字者

39、可以预定符号表示检查者询问,患者以点头或摇头示意。先试可疑一侧,再试健侧。每种味觉测试完毕时,需用温水漱口。(六)Vffl前庭蜗神经:1.蜗神经:主要检查其听力。用耳语、表音或音叉检查,用手掩住另一侧耳,声音由远至近,到听到声音,测其距离,再同另一侧比较,并和检查者比较。如要准确的资料可用电测听计检查。音叉检查用于判断耳聋性质,鉴别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用频率128Hz的音叉检查。(1) Rinne试验:用振动的音叉放于患者耳旁或将音叉柄端置于患者乳突部,分别试验气导及骨导时间。正常为气导骨导;传导性耳聋时,骨导气导;神经性耳聋时气导骨导,但两者时间均缩短。(2) Webe城验:将振动的音叉

40、柄端置于患者额部头颅中线,比较哪一侧耳的音响强,神经性耳聋时偏向健侧,传导性耳聋时偏向患侧。2.前庭神经损害时有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和平衡失调等症状。可作外耳道冷、热水灌注的变温试验,或作转椅的旋转试验。正常时灌注冷水后引起眼震快相向对侧,灌注热水后引起眼震快相向同侧,持续分钟。前庭受损后反应减弱或消失。旋转试验后眼球震颤快相向旋转方向的对侧,持续30秒,如少于15秒,提示前庭功能障碍。(七)(IV)舌咽、迷走神经(X):这两对脑神经在解剖及功能上关系密切,常同时受损,应同时检查。1 .运动:发音是否低哑或带鼻音,饮水是否呛咳、吞咽是否困难。嘱患者张口观察软腭垂位置。一侧麻痹时,该侧软腭垂变低

41、,腭垂偏向健侧。嘱患者发“啊”音,正常时两侧软腭均腭上提,腭垂居中;一侧麻痹时,该侧软腭上提差,腭垂更向健侧偏。需要时用间接咽喉镜检查声带运动情况。2 .感觉:用棉签或压舌板轻触两侧软腭及咽后壁,了解有无感觉。舌后的味觉由舌咽神经所支配,检查方法同面神经。3 .咽反射:嘱患者张口,用压舌板轻触左侧及右侧咽后壁,正常应有作呕吐反应,有舌咽或迷走神经损害时,患侧咽反射迟钝或消失。先做可以麻痹侧。(八)VI副神经:检查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上部的运动功能。嘱患者作对抗阻力的转头颈(胸锁乳突肌)及耸肩(斜方肌)动作,比较两侧肌力及肌肉收缩时的轮廓和触摸其坚实度。若副神经受损时,向对侧转头及病侧耸肩无力,该

42、部肌肉也可有萎缩。(九)叩舌下神经:观察伸舌时有无偏斜、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一侧麻痹时伸舌偏向麻痹侧,双侧麻痹时舌不能伸出口外。核下性病变时有同侧舌肌萎缩,核性病变时可见肌束颤动。【三】运动系统检查1 .肌力:按各关节的屈伸、外展、内收来查肌力。采用从近端向远端的顺序。0:完全瘫。肌肉收缩,但不动。H:只能水平运动,不能抬起。田能抗地心引力。IV:能抗阻力,但比正常差。V正常2 .肌容积:肌萎缩:测量时以骨性标志为准上下一定尺度,再环绕肢体测量,两侧对比。以一侧小腿肌萎缩为例,测量时用皮尺从踝骨上10cm开始或蹊骨下15cm绕小腿周经并记录数值,两侧对比。肌肥大:3 .肌张力:是指肌肉静止状态

43、时的肌肉紧张度。检查方法用触摸患者肌肉的硬度及被动屈伸及旋前旋后动作:4 .共济运动:指鼻试验:嘱患者先将手臂尽量伸直,然后再指鼻尖,以一定速度重复进行。异常:闭眼指鼻试验不准(深感觉障碍),睁眼指鼻试验不准(小脑性)。轮替试验:嘱患者将上肢前伸,快速地做旋前旋后动作。跟膝胫试验:患者仰卧,I上抬一侧下肢,R用足跟碰对侧膝盖,田沿胫骨前缘下移。Romberg征:嘱患者两脚并拢站立上肢向前平伸。异常:闭眼倾倒/不稳(深感觉障碍)睁眼倾倒/不稳(小脑性)【四】感觉系统检查浅感觉:按皮区感觉分布两侧及上下对称查痛温觉。深感觉:关节位置觉: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手持住患者足趾/手指的两侧放于某一位置,嘱病

44、人说出。音叉振动觉:C128赫兹音叉至于骨突起处,进行上下两侧对比。皮质觉:实体觉:患者闭目,其用手摸常用的物体。如钥匙、硬币等。图形觉:患者闭目,在患者的身体部位画出图形,让患者判断。两侧对比。【五】反射检查【浅反射】1 .角膜反射、(V、叫颅神经):以细棉条束轻触眼外侧角膜、正常可见双眼睑敏捷闭合。刺激时同侧闭眼为直接角膜反射;刺激时对侧闭眼为间接角膜反射。如同侧直接角膜反射消失,对侧间接角膜反射存在,提示同侧面神经病变;如双侧直接与间接角膜反射均消失,则提示三叉神经病变;深昏迷角膜反射消失。2 .腹壁反射(上节段T78、中节段T910、下节段T11-12);患者仰卧屈曲双膝,以竹签或叩诊

45、锤柄由外侧向内侧在腹壁上轻轻划过时,正常可见该处腹壁肌收缩。按左右两侧和上、中、下三部分别检查。一侧腹壁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变;某一部分腹壁反射消失反映相应脊髓节段的病变,昏迷、急腹症腹壁反射全部消失,正常人亦可反应微弱,特别是腹肌松弛的经产妇。3 .提睾反射(L12);以竹签或叩诊锤柄自下向上轻划大腿内侧上段的皮肤时,同侧提睾肌收缩,睾丸上提。双侧反射消失提示腰椎l-2节段病变,一侧消失或减弱提示锥体束损害。【深反射】1 .二头肌反射(C26):使病人一侧肘关节稍屈曲并稍内旋前臂,检查者拇指置于患者的肱二头肌腱上,用叩诊锤叩击检查者拇指,正常反应为前臂屈曲。2 .三头肌反射(C7-8):

46、检查者托住病人前臂及肘关节,使其上肢肘部屈曲,用叩诊锤叩打尺骨鹰咀上方1.52cm处,正常反应为三头肌收缩,表现为前臂伸展。3 .槎骨膜反射(C5-8):使病人肘关节半屈曲,前臂略外旋,检查者左手握住病人放松的双手,以叩诊锤轻叩槎骨茎突上方。正常反应为前臂旋前及屈肘。4 .膝反射(L2-4):病人取坐位、小腿自然垂下,或取卧位,检查者用左手在胭窝部托起下肢使稍屈曲,叩击膑骨下肢四头肌腱,正常反应为小腿伸展运动。5 .踝反射(L5,S1-2):又名跟腱反射;病人仰卧膝半屈,下肢外展外旋,检查者左手轻托其足底,并稍足背屈,轻叩跟腱,正常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趾面屈曲。【病理反射】1 .锥体束征:(

47、1)巴彬斯基氏征(BabinskiSSign):以竹签或叩诊锤柄沿足底外侧从后向前轻划,至小趾跟部再转向拇趾侧,正常反应为拇趾及其他四趾跖屈,称为正常跖反射;如拇趾背屈,余四趾呈扇形展开则为巴彬斯基征阳性。(2)奥本海姆氏征(OppenheimsSign):检查者用拇指及食指沿病人的胫骨前侧用力由上向下推动,出现拇趾背屈,余四趾扇形展开者为阳性。(3)戈登氏征(GordonsSign):握挤腓肠肌,有拇趾背屈,余四趾扇形展开者为阳性。(4)夏达克氏征(ChaddocksSign):以竹签由后向前上方向轻划外踝关节下方皮肤,有拇趾背屈,余四趾扇形展开者为阳性。(5)霍夫曼氏征(Hoffmanns

48、Sigh):左手托住患者的腕部,以右手食指和中指夹住患者的中指,用拇指向下弹拨患者中指甲,如有拇指和其他手指掌屈,即为阳性反应,提示上肢锥体束损害。(6)阵挛(Clonus):蹊阵挛:嘱病人伸直下肢,医生用食指及拇指持蹊骨上端,并用力向下快速推动数次,且保持一定的推力。阳性反应为蹊骨呈自发性的节律性上下运动。踝阵挛:检查者一手握住病人的小腿,另一手突然将病人足底推向背屈,并持续加压力,如踝关节部有自发的节律性伸屈性运动,为踝阵挛阳性。阵挛均为肌张力增加的结果,见于锥体束损害。2 .脑膜刺激征:(1)颈强直:如无全身肌张力增高,颈部被动前屈时有明显抵抗者称为颈强直。(2)克匿格氏征(KemigS

49、Sign):患者仰卧,下肢牌关节向前屈曲呈直角,冉用手抬高小腿,正常人可将膝关节伸达135º以上,阳性表现为伸膝受限,并伴有疼痛与屈肌痉挛。(3)布鲁津斯基氏征(BrudzinskiSSign):病人仰卧,两下肢自然伸直,然后被动向前屈颈,两侧大腿及小腿出现自发性屈曲运动者为阳性。体格检查、一般检查操作步骤胶要求一般检查包括全身发育状态、表情、体位、姿势意识、体温、呼吸、脉搏等检查【全身状态检查】1 .年龄推断:以皮肤弹性、肌肉发达程度、毛发色泽、牙齿状况、角膜老年环等来判断年龄与发育是否相称。2 .性别及性征:男女性征比较表女性 外阴发育 呈倒三角形 较少 调高音细 皮下脂肪丰满男

50、性生殖器阴茎及睾丸发育阴毛分布呈菱形体毛较多声音调低音宏肌肉脂肪肌肉发达乳房平坦3 .发育及体型:以年龄、身高、体重、智力和第二性征发育状况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发育情况。判断成年人发育的正常指标。胸围约等于l/2身高。身高约等于两手平展之间的距离。坐高约等于下肢长度。成人体型:分为无力型(瘦长型)、超力型(矮胖型)、正力型(匀称型)。4 .营养:按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发达情况综合判断,分良好、中等及不良。5 .面容表情:面容表情与疼痛和疾病有关。如二尖瓣面容、肢端肥大症面容、苦笑面容等。6 .体位:指病人在休息状态所采取的体位。常见体位有自动体位:活动自如。被动体位:患者不能调整或变换体位。

51、强迫体位:为减轻疾病痛苦,被迫采取的体位。如强迫坐位、强迫蹲位等。7 .姿势:病人因疾病痛苦,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特殊姿势。8 .意识状态:意识障碍可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和昏迷。昏迷分浅昏迷及深昏迷。9 .步态:如蹒跚步态、共济失调步态等。10 .生命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体温:体温测量方法:目测法:正常值36.3C37.2C,小儿及昏迷病人不能采用;肛测法;正常值比口测法高0.3C0.5C,肛门病患者不能采用;腋测法:正常值为36C37C,多为门诊,病人采用,幼儿及神志不清病人不能用。(2)呼吸:视察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及有无呼吸困难或矛盾呼吸等。(3)脉搏:检查脉率、节律

52、、强弱。(4)血压:依血压计不同而正确测量头部检查操作步骤及要求【头颅】1 .望诊:头颅大小、形状及是否对称、有无畸形、伤痕、静脉充盈及月中块;有无耳鼻、脑脊液漏;头部是否处于特殊的位置等。2 .触诊:头颅有无压痛,有无颅骨缺损或颅缝分离。小儿应检查凶门大小及张力。3 .叩诊:当小儿患脑积水及颅内压增高引起颅缝分离时,可叩出鼓响或破缺音。4 .听诊:将钟形听诊器置于乳突后方、额、颍或顶部等血管经过处,若有颅内动脉瘤、动脉屡等,可听到杂音。【眼部检查】1 .眉毛:注意有无脱眉。2 .眼球:外形、大小是否对称,有无眼球突出、下陷或偏斜,眼球运行情况等。触诊眶缘有无突起、凹陷、触痛或月中块。3 .眼

53、睑:皮肤有无病灶,运动是否正常,有无水月中,睑内翻或外翻。4 .结膜:观察睑结膜、穹窿结膜及球结膜三部分有无充血水月中、出血点,有无乳头、滤泡、疤痕、溃疡,有无翼状酱肉、月中瘤等。5 .角膜:透明度,有无支翳、白斑、软化、溃疡、色素沉着及新生血管等。6 .瞳孔:大小、形状和位置,双侧是否对称。正常瞳孔直径23mm近圆形,位于中央。(1)对光反射:直接对光反射:用手电筒直按照射眼部,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迅速复原;间接对光反射:用手隔开两眼,观察两侧瞳孔反应的情况,正常时一侧受光刺激,两侧瞳孔同时立即缩小。(2)调节反射及辐辕反射:嘱病人注视1米以外的目标,然后迅速将手指移近距眼球约20cm处

54、,此时正常人瞳孔逐渐缩小,称为调节反射;如同时双侧眼球向内聚合,称为辐辕反射。动眼神经功能损害时,调节及辐辕反射均消失。7 .虹膜:正常虹膜呈放射状排列。虹膜形态异常见于粘连、外伤或先天性缺损;虹膜纹理模糊或消失见于炎症、水月中。8 .眼压检查:以手指法测量,必要时用眼压计测量。9 .视力、色觉及眼底检查。【耳部检查】1 .耳廓:有无耳前屡管,耳廓有无畸形、结节、疤痕等。2 .外耳道:牵拉耳廓时有无疼痛,有无外耳道溢脓、狭窄等。3 .鼓膜:将耳廓拉向上后,再插入耳镜观察。正常鼓膜呈灰白色,薄而半透明,具光泽。注意有无内陷、外凸、颜色改变及窗孔溢脓等。4 .乳突:有无屡管、瘢痕及局部压痛。5 .

55、听力粗测采用机械表或捻指法,听力正常时一般约在1米处可听到;精测法则采用音叉检查。【鼻部检查】1 .鼻部外形:包括鼻形及皮肤颜色。蛙状鼻见于鼻息肉;鞍鼻见于梅毒或鼻骨破坏。2 .鼻翼煽动:见于高热、支气管哮喘患者。3 .鼻中隔:有无偏斜、穿孔等。4 .鼻触:见于外伤、感染、出血性疾病、月中瘤等。5 .鼻腔粘膜及分泌物。6 .鼻窦:有无鼻塞、流涕及鼻窦压痛。【口咽部检查】1 .口唇:正常人红润光泽。注意有无苍白、发纲、疱疹、唇裂、月中胀、溃疡等。2 .口腔粘膜:注意色泽,观察有无出血点、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及溃疡等。3 .舌:有无舌体月中大,观察舌苔、色泽变化、溃疡及舌的运动等。4 .牙

56、齿:有无幽齿、缺牙、残根、义齿、阻生牙等。5 .牙龈:有无水月中、出血、齿槽溢脓及色素沉着等。6 .咽部及扁桃体:(1)鼻咽:注意有无腺状体(增殖体)过度肥大及血性分泌物等。(2) 口咽:注意有无充血、红月中、分泌物等。(3)扁桃体:注意其大小,观察有无水月中、隐窝溢脓及分泌物等。(4)喉咽:需通过直接与间接喉镜检查,并应注意声嘶或失音等改变。7 .口腔气味:有无口臭或特殊气味,如肝臭(肝昏迷)、尿臭(尿毒症)、大蒜臭(有机磷农药中毒)等。8 .腮腺检查:位于耳屏、下颌角、颤弓所构成的三角区内。正常时摸不出腮腺的轮廓。注意有无月中大或月中瘤,并注意颊粘膜腮腺导管开口处有无分泌物。无菌技术:铺无

57、菌盘(半铺半盖)技术操作步骤及要求一、素质要求:1 .服装、鞋帽整洁。2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3 .动作轻柔。二、操作前准备:1.洗手、戴口罩。2,备齐用物:清洁干燥的治疗盘、无菌治疗巾、无菌持物钳及浸泡容器、无茵容器、溶液、止血钳、纱布、棉球棉垫。3.准备清洁、干燥、宽阔、平坦的环境。三、操作过程:1 .检查无菌治疗巾灭菌日期。2 .打开无菌包(开包顺序为揭外、左、右、内角)。3 .用无菌持物钳/镶夹取一块无菌治疗巾,放于治疗盘上(放持物钳时垂直闭合,不可触及浸泡液面以上内壁,使用时钳端向下)。4 .按原折痕包好无菌巾(顺序为内、右、左、外),并注明开包日期、时间。5 .捏住治疗巾上层两角

58、外面打开,双折铺于盘上(内面为无菌面),并扇行折叠打开6 .打开无菌容器,盖内向上,放稳妥处(取出物品未用,不可再放回,用毕立即盖严)。7 .用无菌持物钳取出无菌物品,放于无菌盘内。8 .无菌巾边缘盖好对整齐,边缘向上反折后备用(无潮湿、污染的情况下,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无菌伤口换药技术操作步骤及要求一、素质要求:1、服装、鞋帽整洁。2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3 .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4 .与患者沟通到位。5 .动作轻柔,爱伤观念强。二、操作前准备:1.洗手、戴口罩。2,备齐用物:无菌物品:无菌治疗碗2只、无齿镶2把、酒精棉球和盐水棉球数个、干纱布数块、棉签。3 .准备清洁、安静环

59、境。4 .了解病情,做好核对。三、操作过程:1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病人姓名、床号。2 .向病人解释操作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3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充分暴露手术切口。4 .用手揭去外层敷料,使外面向上放入无菌治疗碗中。5 .右手持一把无菌银子轻轻揭去内层敷料:对清洁伤口:左手持第二把无菌银子夹取酒精棉球并递给右手的银子(注意两把银子不可相接触)由创缘向外消毒切口周围皮肤两次(勿使酒精流入切口)。对感染伤口:左手持第二把无菌银子夹取酒精棉球并递给右手的银子(注意两把银子不可相接触)由切口外周向创缘消毒周围皮肤两次(勿使酒精流入切口)。6 .用左手的无菌银子夹取无菌生理盐水棉球传递给右手的银

60、子洗伤口分泌物。7 .用左手的无菌银子夹取无菌纱布覆盖在伤口上。8 .用胶布粘贴,固定纱布(方向与肢体或机体长轴垂直,不要以放射状粘贴)c四、操作后:1 .整理用物,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2 .污物、污敷料及时处理。3 .洗手,记录伤口情况。胸部检查步骤及要求【胸壁、胸廓与乳房】1 .胸壁:静脉:正常无明显静脉可见。上、下腔静脉梗阻时,可见胸壁静脉充盈或曲张。(2)皮下气月中:气体积存于胸部皮下,用手按压时,气体在皮下组织中移位形成捻发感或握雪感。胸壁压痛:正常无压痛。2 .胸廓。胸廓形态:正常人胸廓类似圆柱形,前后径:横径=1:1.5。病理胸廓常见有桶状胸、佝偻病胸、扁平胸。此外胸

61、廓尚可有单侧或局限性变形。(2)腹上角及肋脊角改变:于腹腔压力增大时腹上角增大;肺气月中时肋脊角增大。3 .乳房:是否对称,皮肤有无溃破及色素、疤痕。触诊时检查者手指和手掌必须平置在乳房上,轻施压力由左乳房外侧上部开始,沿顺时针方向由浅入深触摸全部乳房,最后触乳头。同样方法逆时针方向检查右乳房。注意有无月中块,以及月中块的部位、数目、大小、质地、边界、触痛、移动度和皮肤的关系。【肺和胸膜检查】1 .望诊:注意呼吸运动类型、深度、频率、节律以及呼吸运动有无受限或吸气性呼吸困难等。正常人呼吸运动均匀,两侧对称,深度适中,16-20次/分钟。男性以腹式呼吸运动为主;女性以胸式呼吸运动为主。2 .触诊

62、:(1)呼吸运动触诊:检查者面对病人,两手指撒开,分别置于病人胸廓两侧对称部位,拇指在前正中线相遇,嘱病人作深呼吸运动,比较两侧胸廓运动是否对称。触觉语音震颤检查:检查者用两手掌或手掌尺侧缘,轻轻平贴于胸壁对称部位,嘱病人重复说“一、二、三”或拉长声音说“一”,比较两侧语音震动感是否对称。(3)胸膜摩擦感检查法:以手掌紧贴前胸壁下部或胸侧壁下部,嘱病人作深呼吸运动,于纤维素性胸膜炎时,有皮革相互摩擦的感觉。3 .叩诊:肺部叩诊包括肺定界叩诊,肺部两侧比较叩诊以及下界移动度叩诊。(1)比较叩诊:叩诊部位应自上而下,由前面、侧面到后面,作左右两侧对称部比较叩诊,同时注意音响的变化。叩前胸和侧胸时,板指平贴肋间隙,与肋骨平行;叩肩胛间区时,板指与脊柱平行。叩肩胛下区时,板指与助间隙平行。(2)肺定界叩诊:肺上界叩诊:叩肺尖宽度及kronig峡;肺下界叩诊:一般沿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进行,正常人肺下界分别为6、8、10肋骨水平。(3)肺下界移动度:正常人上下移动共约6-8cmi4 .听诊:包括呼吸音、罗音、胸膜摩擦音及支气管语音。呼吸音:室内应安静、温暖,病人可取坐位或卧位,嘱病人微张口作较深而均匀的呼吸,但不发声。按顺序由上到下,由前到后,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