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课内外背诵内容练习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7260482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三语文课内外背诵内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课内外背诵内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课内外背诵内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课内外背诵内容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课内外背诵内容练习(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一、 先秦时期名句(一)1、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代信乎?传不学乎?”(论语学而)3、 子曰:“君子, 不重则不威;学而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4、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学政)5、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学政)6、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2、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学政)7、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学政)8、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9、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10、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论语公冶长)11、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12、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13、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14

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15、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16、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17、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18、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19、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20、 叶公问孔子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悉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21、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

4、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22、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3、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24、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25、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26、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27、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28、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29、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30、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31、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32、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33、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34、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35、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36、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37、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阳货)38、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7、39、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40、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二)1、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 梁惠王上)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梁惠王上)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4、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 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5、得

8、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腾文公下)7、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上8、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9、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1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11、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

9、愧于天,府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尽心上) 12、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谟井也。”(孟子尽心上) 13、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14、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15、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三)1.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

10、也。(荀子劝学)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3.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4.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劝学)5.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荀子劝学)6.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7.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8.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四

11、)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5、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老子第四十一章)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老子第四十五章)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第四十六章)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老子第五十八章)9、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

12、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第六十三章)1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11、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第七十三章)1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老子第七十四章)13、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故弱胜强,柔胜刚,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第七十八章)14、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1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

13、者不知。(老子第八十一章)(五)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2、彼节者有 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 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句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4、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5、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

14、之言哉!(庄子杂篇外物第二十六)6、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 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外篇知北游第二十三二)8、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杂篇 让王第二十八9、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10、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杂篇渔夫第三十一)11、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 是非窃仁义圣知邪?(庄子外篇囗箧第十)12、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外篇秋水

15、)(六)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2、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3、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4、教也者,长善而就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学记)5、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6、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礼记曲礼上)7、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礼记乐记)8、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

16、。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9、子曰: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10、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之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礼记中庸)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12、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正义)(七)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墨子修身)2、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墨子兼爱)3、天下

17、之人皆不能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4、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墨子兼爱)5、夫爱人者,必从而爱之,利人者,必从而利之,恶人者,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子兼爱)6、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墨子法仪)7、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墨子非攻)(八)1、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管子牧民)2、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管子牧民)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18、;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4、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管子牧民)5、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6、故其位齊也,不慕古,不留今。与時变,与俗化。(管子正世)7、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体累而寿命损。(管子形势解)8、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管子形势解)(九)1、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略)2、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

19、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孙子兵法谋攻篇)3、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谋攻篇)4、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孙子兵法兵势篇)5、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虚实篇)(十)1、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可固宁。(尚书虞夏书)2、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尚书商书)3、不今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周书)4、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尚书周书)5、惟德

20、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虞夏书)6、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周书)7、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尚书商书)(十一)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睢)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卫风木瓜)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5、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国风魏风硕鼠)6、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7、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

21、笙。(诗经小雅鹿 鸣)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小雅)9、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宛)10、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十二)1、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2、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十一年)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4、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十三)1、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喻老

22、)2、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韩非子喻老)3、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韩非子喻老)4、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不必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韩非子说林上)5、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故治国易为谋,弱乱难为计。(韩非子五蠹)6、故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二柄)(十四)1、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子以厚德载物。(孝经乾卦象辞)3、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经系辞上第八

23、章)4、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楚辞渔夫)5、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楚辞卜居)6、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十)7、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一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内篇问上)8、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三)9、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吕氏春秋尽数)二、其它时期名句1、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

24、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3、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4、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6、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 长年悲倦游。(王籍入若耶溪)7、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8、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9、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

25、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梦李白其二)10、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整理皆殊列,名声岂浪垂。(杜甫偶题)11、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12、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13、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杜甫水槛遣心)14、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 滁州西涧)1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16、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

26、花。(孟郊登科后)17、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 浪淘沙)18、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19、敢将十指夸纤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20、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2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22、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2

27、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邻安邸)24、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邸玉楼春)25、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26、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27、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田横无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候! (龚自珍咏史)28、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29、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

28、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30、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 洒去犹能化碧涛。(秋谨对酒)31、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3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鲁迅自嘲)33、万家墨面没蒿菜,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34、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35、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36、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9 / 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