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丈夫事迹材料

上传人:da****ge 文档编号:57234152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模范丈夫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模范丈夫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模范丈夫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模范丈夫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范丈夫事迹材料(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模范丈夫事迹材料模范丈夫事迹材料 篇一: 孝老爱亲模范朱天瑜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爱心盈盈 亲情融融 孝老爱亲模范朱天瑜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明孝道、知荣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力提倡树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朱天瑜同志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爱心一点一滴地倾注到年近90岁高龄的父亲身上。他用赤诚孝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朱天瑜同志,男,现年48岁,大专文化,是甘州区新乐小学的校长。在工作中,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多次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儿、为人夫、为人父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

2、情故事。 一、常怀一颗孝顺之心 朱校长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是在他的心里: 父母亲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孝敬老人,赡养父母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良知不仅仅要埋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特别是自从朱校长的母亲因病去世后,父亲年龄越来越高,多种老年病等导致身体十分虚弱,需要人照顾,而其他儿女又不在身边,为了能够更好的照顾老人,他就把父亲接到了城里自己的家中。平时在家里,如果老人有不舒服,或有个头疼脑热时,他就及时请医生、买药、煎药等忙个不亦乐乎。为了排遣父亲的孤独感,一有时间,他就坐在父亲房间,陪老人看电视、聊天,精心关照父亲的饮食起居。常言道: 久病床前无

3、孝子,但是在3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朱校长硬是无怨无悔地实践着他的贤孝美德,成为一方楷模。 201X年春天,正是风寒料峭的时候。一天下午,他发现老人的状态不正常,就赶紧联系车辆,把老人及时送到了医院。经过三天的抢救,才恢复了清醒的状态,又经过十多天的治疗,才出院回家休养。在父亲住院期间,他与家人,寸步不离地守护在老人的床边,打针换药,擦洗身体,搀扶大小便,从没有嫌弃老人,从没有一句怨言,相反还经常安慰老人。多年来,老人多次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每次他都这样守护在老人的身边。 常言道: “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 个时候,他就对妻子、孩子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

4、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某些误会。下班后的他,回到家就帮老人收拾房间,休息日陪着老人聊聊天,散散步。他对孝的理解是: “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他矢志不渝的用自己的大爱使得近90高龄的父亲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养演绎着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二、常怀一颗体贴之心 在忙于工作的同时,朱校长也不忘对家庭的照顾,利用休息时间陪伴妻子及家人出去逛街、买菜等,经常与家人沟通,让家人理解支持自己的工作。尊重、信任家人,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

5、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力求做到办每件事双方都心情舒畅、满意。 朱校长的妻子是某印刷厂的一名临时工,工资比较低,只有几百元,一套旧楼房一住就是十几年。他的妻子身体一直不是太好,经常性打针吃药。特别是在201X年秋天,他的爱人病重住院期间,他一方面要照顾生病住院的妻子,另一方面还尽量不耽误学校的工作。医院里大家看到他在为做手术签字时那颤抖的手,都知道他承受的压力很大。朱校长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到学校来看一看,或者打电话询问学校工作情况。朱校长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品质让他在学校领导班子及教职员工中间产生了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由于经常性生病,妻子自己都烦了,经

6、常流露出不快的情绪,但他总是安慰妻子,开导妻子,一点都不埋怨妻子。为了让妻子手术后高兴.心情舒畅,早日恢复健康,他每天给妻子端水送饭,为妻子梳头洗脚,多少个日日夜夜,怎一个累字了得!朱校长的爱妻事迹曾被学校的老师们传为佳话,说他是真正的模范丈夫。 三、常怀一颗慈爱之心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即使工作再忙,负担再重,他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他时常教育孩子学习要刻苦、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并在很多方面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身教胜于言教,在他的 影响下,儿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小小年纪就充满了孝心、爱心、上进心。有好吃好喝的他总

7、是先拿给长辈吃,坐公交车小小年纪遇到老人总是让出自己的座位,在学校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201X年,儿子由于高考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情绪十分低落。朱校长就耐心地开导他、鼓励他,他对儿子说: 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条,只要你用心去追求,不断地学习、分析,不断地总结,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彼岸。他的一席话,使儿子从低落的谷底走了出来,并积极地投入到了新一轮的学习当中,201X年顺利考入了中国矿业大学,如今已成长为一名有教养、有礼貌、讲文明、素质高的新时代优秀青年,得到广大邻里的一致好评。 朱校长他们兄弟三个,虽然现在都已成家,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他们始终坚持分家不分心,每当谁家有事或有困难的时候,总是聚到一

8、起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不论谁家遇到了困难,朱校长都积极主动的帮助解决。特别是在朱校长的大哥重病住院期间,朱校长多方联系医院检查、做手术,还垫付了部分医疗费用,给予了大哥无微不至的关怀。 四、常怀一颗关爱之心 朱天瑜同志一直把陶行知先生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自己教育生涯的航标。工作中,他恪守师德,为人师表,认真备课授课,用真诚和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他把每个学生都看成自己的孩子。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茁壮成长,每年朱校长都要带领全体师生为贫困失学儿童捐款捐物。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他更是关心备至,从学习到生活,从思想到身体。哪个学生成绩下降了,哪个学生思想有波动了,他就立刻找来做思

9、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201X年,我校一年级的张亚婷同学在家中被大火烧伤后,需尽快进行二次手术,否则将危及生命。张亚婷同学的家长为筹集手术费用,掏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但仍无法凑齐高昂的医疗费用。正当家长为巨额手术费发愁时,朱校长带领全校师生为张亚婷同学捐款7000多元送到了学生家长的手中,缓解了家长的燃眉之急。 朱校长心怀每一位老师,对教职员工的思想、工作、家庭问题,朱校长一一记挂在心,经常与教师交流沟通,或是茶余饭后不经意的一两句问候,或是特约教师谈心,领导与教师心相通,无隔陔。朱校 长以他个人的人格的魅力和管理艺术,赢得了教师的尊重。老师们工作毫无怨言,感到心情舒畅,辛苦也值得。朱校

10、长身为一校之长,不但不摆架子,待人处事公正民主,宽厚仁和,而且关心教师,乐意为教师排忧解难。情系师生,乐于助人,是对朱校长的真实写照。对教师的困难疾苦,更是热情帮助,关怀备至。有一次,一位教师身患重病住院,朱校长不顾工作劳累亲自前往医院探望,问寒问暖,并多次安排学校行政人员、教师探望生病的老师,令生病的老师及其家人深受感动。不仅是本校教师病了,就是教师家属生病住院,朱校长也会安排学校行政人员去探望慰问。 朱校长深怀爱老之心,恪守敬老之德,力行孝老之举,以责任去体现孝道,从点滴小事做起,践行传统美德,为老人送温暖,为家庭谋和谐。在朱校长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中华儿女的优秀传统美德,孝敬老人、诚实

11、守信、无私奉献、积极乐观、勇担责任。他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篇二: 模范丈夫个人事迹材料 模范丈夫个人事迹材料 模范丈夫个人事迹材料 不离不弃照顾患病妻子,用守护诠释人间大爱 *,今年39岁,是*乡*村*的一名普通村民。自201X年以来,他一直照顾身患疾病而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用内心的坚守兑现婚姻的承诺,用无微不至的照顾诠释着“丈夫”二字的内涵,他用不离不弃的守候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这个39岁的男人,用责任与使命铸就了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用坚持和执着,抒写了人间最美的真情。 灾难突至,坚强担起重担 *与妻子结婚近二十年,婚后夫妻二人一直相敬如宾,妻子勤劳贤惠,小日

12、子虽说不上富裕,但很甜蜜。后来,他们有了三个儿女,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夫妻俩对这美好的生活感到无比的满足。近几年,勤劳的*夫妇更是种上了几百亩的烤烟和生姜,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妻子在帮助丈夫种烤烟之余,还负责料理家务、细心照顾老人孩子,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1X年,*的妻子因为干农活在自家三米多深不通风的姜窖里中毒昏迷,经过抢救,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由于吸入毒气过多,脑部受创严重,至今还行动不便,生活仍然无法自理。*不死心,他期待着有一天妻子能痊愈,他带着她四处奔走寻医,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他不仅要医治妻子,还要照顾好年迈的母亲和三个幼小的孩子,日子过得如此艰难,

13、他常常一个人躲到角落默默地擦拭着泪水,但他很清楚,自己不能就这样放弃,为了母亲、妻子和孩子,就一定要坚持下去,也就是这个信念支撑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细心照顾,患难中显真爱 回到家后,*细心照顾着妻子,他买来核桃仁、鸡蛋、肉食、牛奶等各种食物,变着法增加营养,每天做好饭后一勺一勺喂给妻子吃。*坚持每天为妻子换衣服、擦洗身子,每次大小便之后都会及时清洗,妻子晚上有时还会闹腾不睡觉,他不顾疲惫的哄着她,几年来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农忙时节,他便蹬着三轮车带着妻子一起到农田里,边干活还要边照看不能自理的妻子,有的乡亲们看*照顾妻子很辛苦,就劝他,“你何苦啊,你这样做没有用的,她好不了了。”他很坚定

14、地回答道: “有一首歌不是唱到世界上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慢慢变老吗,只要她还有一口气,我就必须想办法让她多活一天,照顾好她是我做丈夫的责任,孩子们更不能没有妈。” 不离不弃,谱写爱的赞歌 几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爱的坚守,让*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才39岁,额角的皱纹写满了人生的沧桑,但他仍坦然而淡定地接受这一切,每天为妻子洗澡、洗衣服,做保健。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儿女们也渐渐懂事,也想方设法减轻父亲的负担,学会带妈妈上厕所、给妈妈洗衣服等。 每次听到别人对他的赞扬,*总是说: “夫妻之间这都是应该的,如果换了我有病,妻子也会这样照顾我。”他的善举大爱赢得了全村老少爷们儿们的赞誉,人们都说: “少

15、来夫妻老来伴,道理虽简单,但真正做到像*两口子那样一直相敬如宾、患难与共却并不容易啊。”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一古往今来一直被人们当做遥不可及的目标去追求的爱情理想,就这样在一位普通农民身上完美地呈现出来,他用他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朴实无华地诠释着“丈夫”两个字的深刻内涵。不论疾病还是苦难,不离不弃,一直相伴相守,没有风花雪月,却是人世间至深之爱。 篇三: 刘金传简要事迹材料 简要事迹材料 刘金传,1949年10月生,现任陆城胜利社区官桥二支部党支部书记。该同志连续三年被中共宜都市委授予全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光荣称号,被宜昌市关工委授予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多年来,该同志深入细

16、致的调查走访,收集整理大量的精神文明典型,为党、为社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先后推荐: 模范丈夫邓颂山(陆城办事处授予文明家庭);敬老爱老好女儿邓晓玲、好媳妇杜英(民政局评为全市爱老敬老模范);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带头人贺昌林(陆城党工委评为陆城优秀共产党员);网街路上的红旗手、刘金传同志的妻子付开梅(今年被民政部门题名推荐为全国道德模范)。这些同志们的事迹受到宜都陆城网、宜都市政府网、湖北新闻网广泛宣传报道,宜都电视台百姓记事栏目先后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刘金传夫妇多次被评为胜利社区典型的模范夫妻,在群众中有良好的影响力,他的儿媳也是经常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为网吧一条街的社会治安、环境整治、关心下一代

17、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去年,夫妻二人为孤独中风的老人杨梅修安排邻居们轮流照管,就连刘金传九十岁的老母亲也不甘落后,买东西前去慰问。 在实施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刘书记护送遭擂肥学生上学、照料五峰渔关未成人因上网手无分文的小青年回家,并主动联系家长汇款,招待小青年用餐,对实施盗窃被抓小青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两名,成功制止被抓小青年遭武力围攻解围,对社会上不务正业的小青年,刘书记招集“五老”队员把会开到他家里,使这个青年改邪归正,成功就业。 刘金传夫妇的行动也影响着全家,远在武汉已出嫁女儿也积极参 与各种社会活动。在社区举办关心下一代“大爱无疆活动”,他的女儿刘红艳主动向困难儿童、留守儿童捐赠书包、日记本等

18、物品,折合人民币1300元。在刘书记的带动和影响下,整条网吧街的网吧业主也主动捐款201X元。 在今年学雷锋开展“三关爱”活动中,刘金传和家人全体出动,协助社区召集主办,在活动的过程中做好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活动结束评出15名优秀少先队员为“学雷锋”先进个人,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并得到了宜都陆城网、宜都市政府网的追踪报道,直至现在该活动还在持续深入的进行中。篇四: 凡学成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爱心盈盈 亲情融融 张集乡曾寨村凡学成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凡学成同志,男,现年44岁,大学本科文化,是张集中学的一名优秀教师。凡学成同志出生在张集乡曾寨村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受父母的熏陶,养成了坚韧、善良、沉稳、

19、乐观的良好品格。在家里在父母眼里,他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在妻子眼里,他是一个好好丈夫,持家有道,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孩子的眼里他是一个好父亲,注重言传身教,教子有方;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个好老师,关爱学生,教学有方。 在工作中,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多次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儿、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师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感人的故事。 一、常怀一颗孝顺之心 凡学成同志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是在他的心里: 父母亲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孝敬老人,赡养父母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良知不仅仅要埋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

20、动上。眼看着父亲年龄越来越高,而母亲多种老年病导致身体十分虚弱,需要人照顾,而其他子女又不在身边,为了能够更好的照顾老人,他经常骑车回家,对父母嘘寒问暖。平时在家里,如果老人有不舒服,或有个头疼脑热时,他就及时请医生、买药、煎药等忙个不亦乐乎。为了排遣父母的孤独感,一有时间,他就坐在父母房间,陪老人看电视、聊天,精心关照父亲的饮食起居。常言道: 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在10多年的岁月里,凡学成同志硬是无怨无悔地实践着他的贤孝美德,成为一方楷模。 201X年春天,正是风寒料峭的时候。一天下午,他发现老人的状态不正常,就赶紧联系车辆,把老人及时送到了医院。经过三天的抢救,才恢复了清醒的状态,又经过十

21、多天的治疗,才出院回家休养。在父亲住院期间,他与家人,寸步不离地守护在老人的床边,打针换药,送饭洗衣,从没有嫌弃老人,从没有一句怨言,相反还经常安慰老人。多年来,老人多次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每次他都这样守护在老人的身边。 常言道: “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 当这个时候,他就对妻子、孩子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某些误会。下班后的他,回到家就帮老人收拾房间,休息日陪着老人聊聊天,散散步。他对孝的理解是: “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

22、和代价”。他矢志不渝的用自己的大爱使得近80高龄的父母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养演绎着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二、常怀一颗体贴之心 在忙于工作的同时,凡学成同志也不忘对家庭的照顾,利用休息时间陪伴妻子及家人出去逛街、买菜等,经常与家人沟通,让家人理解支持自己的工作。尊重、信任家人,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力求做到办每件事双方都心情舒畅、满意。 凡学成同志的妻子没有正式工作,平时干点手工活,工资比较低,只有几百元,一套旧楼房一住就是十几年。他的妻子身体一直不是太好,经常性打针吃药。特别是在201X年秋天,他的爱人病重住

23、院期间,他一方面要照顾生病住院的妻子,另一方面还尽量不耽误学校的工作。医院里大家看到他在为做手术签字时那颤抖的手,都知道他承受的压力很大。凡学成同志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到学校来看一看,或者打电话询问学校工作情况。凡学成同志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品质学校老师都看在眼里。由于经常性生病,妻子自己都烦了,经常流露出不快的情绪,但他总是安慰妻子,开导妻子,一点都不埋怨妻子。为了让妻子手术后高兴.心情舒畅,早日恢复健康,他每天给妻子端水送饭,为妻子梳头洗脚,多少个日日夜夜,怎一个累字了得!凡学成同志的爱妻事迹曾被学校的老师们传为佳话,说他是真正的模范丈夫。 三、常怀一颗慈爱之心

24、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即使工作再忙,负担再重,他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他时常教育孩子学习要刻苦、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并在很多方面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身教胜于言教,在他的 影响下,儿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小小年纪就充满了孝心、爱心、上进心。有好吃好喝的他总是先拿给长辈吃,坐车小小年纪遇到老人总是让出自己的座位,在学校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他经常对孩子说对儿子说: 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条,只要你用心去追求,不断地学习、分析,不断地总结,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彼岸。如今他的孩子已成长为张集中学一名有教养、有礼貌、讲文明、素质高的优

25、秀学生,学习成绩在级段和班级中都名都列前茅,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凡学成同志兄妹四人,虽然现在都已成家,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他们始终坚持分家不分心,每当谁家有事或有困难的时候,总是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不论谁家遇到了困难,凡学成同志都积极主动的帮助解决。特别是在凡学成同志的妹妹重病住院期间,凡学成同志多方联系医院检查、做手术,还垫付了部分医疗费用,给予了妹妹无微不至的关怀。 四、常怀一颗关爱之心 凡学成同志一直把陶行知先生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自己教育生涯的航标。工作中,他恪守师德,为人师表,认真备课授课,用真诚和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他把每个学生都看成自己的孩子。很多孩子都愿意吃

26、住在凡老师家长,因为在凡老师家长。学生们能得到像在自己家中一样的呵护关怀。凡老师的家属像对待亲人一样为孩子们洗衣做饭,凡老师利用课业时间耐心为孩子辅导功课。在凡老师家里住宿,学生安心,家长放心。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他更是关心备至,从学习到生活,从思想到身体。哪个学生成绩下降了,哪个学生思想有波动了,他就立刻找来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201X年,我校一年级的蔡启强同学在骑自行车回家路上,不幸摔成腿骨骨折。蔡启强同学的家长为筹集手术费用,掏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但仍无法凑齐高昂的医疗费用。正当家长为巨额手术费发愁时,凡学成同志带领全班学生为蔡启强同学捐款1000多元送到了学生家长的手中,

27、缓解了家长的燃眉之急。 凡学成同志深怀爱生之心,恪守敬老之德,以责任去体现爱心,从点滴小事做起,践行传统美德,为身边的人送温暖,为家庭谋和谐。在凡学成同志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中华儿女的优秀传统美德,孝 敬老人、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积极乐观、勇担责任。他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篇五: 孝老爱亲模范胡迪依木.吾买尔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爱心盈盈 亲情融融 孝老爱亲模范胡迪依木.吾买尔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爱心盈盈 亲情融融 孝老爱亲模范胡迪依木.吾买尔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明孝道、知荣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力提倡树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胡迪依木.吾买尔同

28、志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爱心一点一滴地倾注到年近90岁高龄的父亲身上。他用赤诚孝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胡迪依木.吾买尔同志,男,现年53岁,大专文化,是第三师五十团第三中学教师。在工作中,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多次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儿、为人夫、为人父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一、常怀一颗孝顺之心 胡迪依木.吾买尔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是在他的心里: 父母亲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孝敬老人,赡养父母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良知不仅仅要埋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要

29、落实在行动上。特别是自从胡迪依木.吾买尔的母亲因病去世后,父亲年龄越来越高,多种老年病等导致身体十分虚弱,需要人照顾,而其他儿女又不在身边,为了能够更好的照顾老人,他就把父亲接到了自己的家中。平时在家里,如果老人有不舒服,或有个头疼脑热时,他就及时请医生、买药、煎药等忙个不亦乐乎。为了排遣父亲的孤独感,一有时间,他就坐在父亲房间,陪老人看电视、聊天,精心关照父亲的饮食起居。常言道: 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在3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胡迪依木.吾买尔硬是无怨无悔地实践着他的贤孝美德,成为一方楷模。 201X年春天,正是风寒料峭的时候。一天下午,他发现老人的状态不正常,就赶紧联系车辆,把老人及时送到了医

30、院。经过三天的抢 救,才恢复了清醒的状态,又经过十多天的治疗,才出院回家休养。在父亲住院期间,他与家人,寸步不离地守护在老人的床边,打针换药,擦洗身体,搀扶大小便,从没有嫌弃老人,从没有一句怨言,相反还经常安慰老人。多年来,老人多次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每次他都这样守护在老人的身边。 常言道: “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他就对妻子、孩子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某些误会。下班后的他,回到家就帮老人收拾房间,休息日陪着老人聊聊天,散散步。他对孝的理解是: “老人把

31、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他矢志不渝的用自己的大爱使得近90高龄的父亲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养演绎着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二、常怀一颗体贴之心 在忙于工作的同时,胡迪依木.吾买尔也不忘对家庭的照顾,利用休息时间陪伴妻子及家人出去逛街、买菜等,经常与家人沟通,让家人理解支持自己的工作。尊重、信任家人,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力求做到办每件事双方都心情舒畅、满意。 胡迪依木.吾买尔的妻子是个农民,收入比较低,只有几百元,一套旧平方一住就是十几年。他的妻子身体一直不是太好,经

32、常性打针吃药。特别是在201X年秋天,他的爱人病重住院期间,他一方面要照顾生病住院的妻子,另一方面还尽量不耽误学校的工作。医院里大家看到他在为做手术签字时那颤抖的手,都知道他承受的压力很大。胡迪依木.吾买尔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品质让他在学校领导班子及教职员工中间产生了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由于经常性生病,妻子自己都烦了,经常流露出不快的情绪,但他总是安慰妻子,开导妻子,一点都不埋怨妻子。为了让妻子手术后高兴.心情舒畅,早日恢复健康,他每天给妻子端水送饭,为妻子梳头洗脚,多少个日日夜夜,怎一个累字了得!胡迪依木.吾买尔的爱妻事迹曾被学校的老师们传为佳话,说他是真正的模范

33、丈夫。 三、常怀一颗慈爱之心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即使工作再忙,负担再重,他也从不放松对女儿的教育。他时常教育孩子学习要刻苦、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并在很多方面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身教胜于言教,在他的影响下,女儿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小小年纪就充满了孝心、爱心、上进心。有好吃好喝的她总是先拿给长辈吃,坐公交车小小年纪遇到老人总是让出自己的座位,在学校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201X年,女儿由于高考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情绪十分低落。胡迪依木.吾买尔就耐心地开导她、鼓励她,他对女儿说: 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条,只要你用心去追求,不断地

34、学习、分析,不断地总结,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彼岸。他的一席话,使女儿从低落的谷底走了出来,并积极地投入到了新一轮的学习当中,201X年顺利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大学,如今已成长为一名有教养、有礼貌、讲文明、素质高的新时代优秀青年,得到广大邻里的一致好评。 胡迪依木.吾买尔他们兄弟三个,虽然现在都已成家,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他们始终坚持分家不分心,每当谁家有事或有困难的时候,总是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不论谁家遇到了困难,胡迪依木.吾买尔都积极主动的帮助解决。特别是在胡迪依木.吾买尔的大哥重病住院期间,胡迪依木.吾买尔多方联系医院检查、做手术,还垫付了部分医疗费用,给予了大哥无微不至的关怀。

35、四、常怀一颗关爱之心 胡迪依木.吾买尔同志一直把陶行知先生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自己教育生涯的航标。工作中,他恪守师德,为人师表,认真备课授课,用真诚和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他把每个学生都看成自己的孩子。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茁壮成长,每年胡迪依木.吾买尔都要带领全体师生为贫困失学儿童捐款捐物。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他更是关心备至,从学习到生活,从思想到身体。哪个学生成绩下降了,哪个学生思想有波动了,他就立刻找来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胡迪依木.吾买尔心怀每一位老师,对教职员工的 思想、工作、家庭问题,胡迪依木.吾买尔一一记挂在心,经常与教师交流沟通,或是茶余饭后不经意的

36、一两句问候,或是特约教师谈心,领导与教师心相通,无隔陔。胡迪依木.吾买尔以他个人的人格的魅力和管理艺术,赢得了教师的尊重。胡迪依木.吾买尔身为一名教师,不但不摆架子,待人处事公正民主,宽厚仁和,而且关心教师,乐意为教师排忧解难。情系师生,乐于助人,是对胡迪依木.吾买尔的真实写照。对教师的困难疾苦,更是热情帮助,关怀备至。有一次,一位教师身患重病住院,胡迪依木.吾买尔不顾工作劳累亲自前往医院探望,问寒问暖,并多次安排学校行政人员、教师探望生病的老师,令生病的老师及其家人深受感动。不仅是本校教师病了,就是教师家属生病住院,胡迪依木.吾买尔也会安排学校行政人员去探望慰问。 胡迪依木.吾买尔深怀爱老之心,恪守敬老之德,力行孝老之举,以责任去体现孝道,从点滴小事做起,践行传统美德,为老人送温暖,为家庭谋和谐。在胡迪依木.吾买尔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中华儿女的优秀传统美德,孝敬老人、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积极乐观、勇担责任。他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第三师五十团第三中学 201X年4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