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先驱侯德榜

上传人:w****1 文档编号:57232453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5.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化工先驱侯德榜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化工先驱侯德榜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化工先驱侯德榜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中国化工先驱侯德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化工先驱侯德榜(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简介侯德榜雕塑侯德榜,字致本,名启荣,在化学工业()史上,一位杰出的,他为祖国的化学工业事业奋斗终生,并以独创的制碱工艺闻名于世界,他就像一块坚硬的基石,托起了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大厦,这位先驱者就是被称为“国宝”的侯德榜以 10科1000分的好成绩被录取!著作侯德榜一生勤奋好学,虽工作繁忙却还著书立说。纯碱制造 一书于1933年在列入美国化学会丛书出版。这部化工巨 著第一次彻底公开了索尔侯德榜等三人雕塑维法制碱的秘密,被世界各国化工界公认为制碱工业的权威专著,同时被相继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对世界制碱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美国的教 授称这本书是“中国化学家对世界文明所作的重大贡献”。制碱工学是侯

2、德榜晚年的著作,也是他从事制碱工业40年经验的总结。全书在科学水平上较纯碱制造一书有较大提高。该书将“侯氏 碱法”系统地奉献给读者,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生平1890年8月9日 出生于福建省自幼半耕半读,勤奋好学,有“挂车攻读”美名。侯德榜1903-1906年 得姑妈资助在英华书院学习。他目睹外国工头蛮横欺凌我码头工人,耳闻美国的种族主义者大规模迫害华侨、驱逐华工等令人发指的 消息,使之产生了强烈的爱国心。他曾积极参加反帝爱国的罢课示威1907 1910年 就读于上海闽皖铁路学院。毕业后,在英资当实习生。这期间,侯德榜进一步感受到帝国主义者凭技术经济优势对贫穷落后的中国和人民进行残酷剥削

3、与压迫,立志要掌握科学技术,用科学和工业来拯 救苦难的中国。1910年 毕业于上海闽皖铁路学堂1913年 毕业于北京留美预备学堂,以十门功课1000分的成绩被保送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学习1916年 毕业于化工科,获学士学位1918年 毕业于美国纽约专科学院,获制革化学师证书。1918-1921年 在美国大学研究院研究制革1919年获硕士学位1921年 获博士学位。并以铁盐糅革的获该校博士学位1921年起 回国,应聘在我国化学工业开拓者和奠基人开办的塘沽碱厂 任总工程师;期间兼任 北洋大学 教授1922年起 先后当选为理事,常务理事;理事,理事长;理事长;中国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筹委会主任,

4、理事长。1923年 任技师长(即总工程师)兼制造长。1927年起在永利化学工业公司任总工程师兼塘沽碱厂厂长1936年兼南京铀厂总工程师1938年 兼永利川厂厂长、总工程师1945年任公司总经理1949年起 当选为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委。1950年 当选为中华全国自然科学联合会副主席1952年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重工业部技术顾问1952年任公私合营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总经理1953年 参加,先后当选为第一、二届中央委员会常委。1954年 起当选为第一、二、三届代表。1955年起受聘为技术科学部委员1957年 参加中国共产党, 并发展小化肥工业。侯德榜倡议用碳化法制 取碳酸氢钱

5、,他亲自带队到,与技术人员一道,使碳化法氮肥生产新流程 获得成功,侯德榜是首席发明人。当时的这种小氮肥厂,对我国农业生产 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1958年 任化学工业部副部长,当选为副主席1974年8月2 6日在北京病逝。贡献他积极参加科学学会的活动,曾任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副 主席,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主要著作有碱的制 造、制碱、制碱工学等。1974年8月26日病逝,享年 84岁。是中国的骄傲!其后不久,被命名为“红三角”牌的中国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了金质奖章,并被誉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在1930年举办的国际商品展览会上,“红三角”再获金奖,

6、享誉欧、亚、美。1937年,爆发,永利碱厂被迫迁往,由于当时内地盐价昂贵,用传统 的索尔维法制碱成本太高,无法维持生产,为寻找适应内地条件的制碱工 艺,永利公司准备向购买新的工艺一一察安法的专利。但德国与日本暗中勾结,除了向侯德榜一行高价勒索外,还提出了种 种对中国人来说是丧权辱国的条件,为了维护民族尊严,范旭东毅然决定 不再与德国人谈判。侯德榜与永利的一道,认真剖析了氨碱法流程,终于 确定了具有自己独立特点的新的制碱工艺,1941年,这种新工艺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1957年,为发展小化肥工业,侯德榜倡议用碳化法制取碳酸氢钱,他 亲自带队到上海化工研究院,与技术人员一道,使碳化法氮肥生产新

7、流程 获得成功,侯德榜是首席发明人。当时的这种小氮肥厂,对我国农业生产 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术上有三大贡献。第一,揭开了维法的秘密。第 艺,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一一侯氏制碱法。第三,就是他为发展 小化肥工业所做的贡献。经历1 8 9 0年8月9日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一个普通农家。自幼半耕半读, 勤奋好学,有“挂车攻读”美名。侯德榜与妻子1 9 0 3 1 9 0 6年,得姑妈资助在福州学习。他目睹外国工头蛮横欺 凌我码头工人,耳闻美国的旧金山种族主义者大规模迫害华侨、驱逐华工 等令人发指的消息,使之产生了强烈的爱国心。他曾积极参加反帝爱国的 罢课示威。1 9 0 7 1

8、9 1 0年,就读于上海闽皖铁路学院。毕业后,在英资 津浦铁路当实习生。这期间,侯德榜进一步感受到帝国主义者凭技术经济 优势对贫穷落后的中国和人民进行残酷剥削与压迫,立志要掌握科学技术, 用科学和工业来拯救苦难的中国。1 9 1 1年,侯德榜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堂,以1 0门功课1 0 0 0 分的优异成绩誉满,1913年被保送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学习1 9 1 7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再入普拉特专科学院学习制革,次年 获制革化学师文凭。1918年又人研究院研究制革,1919年获硕士学位,1921 年获博士学位。由于学习成绩优异,侯德榜被接纳为美国S 1 gmaX 1 科学会会员和美国Ph i

9、LambdaUps i Ion化学会会员。侯彳惠 榜的博士论文铁盐糅革,围绕铁盐的特性以大量数据深入论述了铁盐 糅制品易出现不耐温、粗糙、粒面发脆、易腐、易吸潮和起盐斑等缺点的 主要原因和对策,很有创见。美国制革化学师协会会刊特予连载,全 文发表,成为制革界至今广为引用的经典之一。1949年5月,正在帮助工作的侯德榜得到中共中央副主席请他回国的消息后,谢绝了印度塔塔公司年薪10万美元的聘请,冲破重重阻挠,历时50天,绕道回到祖国的怀抱,同志亲自到车站迎接。同志又亲临北京16号永利办事处看望,并高度赞扬他的。几天后,毛泽东主席又接见了侯德榜,详细倾听了他对振兴工业的意见,并提出了恳切的希望。这一

10、年,侯德榜收到一封来自祖国的不寻常的信件,寄信人是爱国实 业家范旭东先生,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亚交通受阻时期。中国一向依赖进口的洋碱断了来源,国计民生受到严重影响,范旭东先生决 心在塘沽久大精盐公司的基础上创办永利制碱公司并进一步发展中国自己 的制碱工业,可是苦于当时国内没有专业人才,于是他发信给在美国留学 的侯德榜,恳请他回国共同振兴祖国的民族工业。就这样侯德榜怀着工业 救国的远大抱负,毅然放弃自己热爱的制革专业,回到阔别8年的祖国。为了实现中国人自己制碱的梦想,揭开苏尔维法生产的秘密,打破洋人的封锁,侯德榜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研究和改进制碱工艺上,经过 5年艰苦 的摸索,终于在19

11、26年生产出合格的纯碱。荣誉侯德榜为世界化学工业事业所作的杰出贡献受到各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聘他为名誉会员(当时其国外会员仅 12人,仅中国、日本两国各一名) 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和,也先后聘他为荣誉会员。政治1949年,他出席了,并被选为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后又历任第二、 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 时,他还历任委员会委员、重工业部化工局顾问、化工部技术委员会主任、 化工部副部长等职务。1957年9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侯德榜积极从事学术活动,他是最早的中国科学社成员之一,并担任过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中

12、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他还是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 委员。去世1974年8月26日这位勤奋一生、功绩卓著的科学家与世长辞,在北 京病逝。终年84岁。、周恩来、等领导同志送了花圈,聂荣臻代表中共 中央和出席了追悼会。历史的风云随着星辰的移转而逝去,而这位科技界 名流人物却在人类历史的年轮上留下了璀璨光痕。侯德榜勤奋、创新和爱 国的一生,一直在激励后人开拓进取,共创祖国的美好未来。侯氏制碱法为了实现中国人自己制碱的梦想,揭开苏尔维法生产的秘密,打破洋人的封锁,侯德榜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研究和改进制碱工艺上,经过5年的摸索,终于在1926年生产出合格的纯碱。字致本,著名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

13、创始人。于1890年8月9日出生于闽侯县坡尾村的农民家庭。190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福州英华书院。1913年以特别优秀的成绩完成预科学业,公费派往美国留学。1921年获博士学位,同年接受永利碱业公司的聘请,回国发展我国的化学工业。曾任永利碱厂和南京永利硫酸俊厂总工程 师兼厂长、永利化学公司总经理。为解决当时国内外市场急需纯碱,在较 短的时间掌握并改进了著名的索尔维制碱法,使工艺过程缩短,而产量大 增,1939年首先提出并自行设计的新的联合制碱法的连续过程,使纯碱工 业和氮肥工业得到发展,这就是著名的。研制()反应分三步进行(1) NH3+H2O+CO2=NH4HCO3(2) NH4HCO3+N

14、aCl=NH4Cl+NaHCO3(3) 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反应生成的CO2可以回收再用.从含有氯化俊和氯化钠的滤液中结晶沉 淀出氯化俊晶体。由于氯化俊在常温下的溶解度比氯化钠要大,低温时的 溶解度则比氯化钠小,而且氯化俊在氯化钠的浓溶液里的溶解度要比在水 里的溶解度小得多。所以在低温条件下,向滤液中加入细粉状的氯化钠, 并通入氨气,可以使氯化俊单独结晶沉淀析出,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即得 氯化俊产品。此时滤出氯化俊沉淀后所得的滤液,已基本上被氯化钠饱和, 可回收循环使用。注意:要先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氯化钠要很浓.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钱,这是第一步

15、。第二 步是:碳酸氢钱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俊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 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他的溶解度很小。依据NH4C1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 NaCl大,而在低温下却比 NaCl溶解度 小的原理,在 278K283K(5 C10 C )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 而使NH4Cl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优点侯氏制碱法与索维尔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最大的优点是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另外它综合利用了氨厂的二氧化碳和碱厂的氯离子,同时,生产出两 种可贵的产品一一纯碱和氯化俊。将氨厂的废气二氧化碳,转变为碱厂的 主要原料来制取纯碱,这样就节省了碱厂里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庞大的石 灰窑;将碱厂的无用

16、的成分氯离子(Cl -)来代替价格较高的硫酸固定氨厂里的氨,制取氮肥氯化俊。从而不再生成没有多大用处,又难于处理的氯 化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大大降低了纯碱和氮肥的成本,充分体 现了大规模联合生产的优越性。过程用途非常广泛。虽然人们曾先后从和盐湖中获得碳酸钠,但仍不能满 足生产的需要。1862 年,人(Ernest Solvay 18381922)发明了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碳酸钠的“”(又称氨碱法)。此后,英、法、德、美等 国相继建立了大规模生产的工厂,并组织了索尔维公会,对会员以外的国 家实行技术封锁。期间,欧亚交通梗塞。由于我国所需纯碱都是从进口的,一时间,纯碱非常缺乏,一

17、些以纯碱为原料的民族工业难以生存。1917年,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创办了永利碱业公司,决心打破洋人的垄断,生产出中国的纯碱。他聘请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出任总工程师。1920年,侯德榜先生毅然回国任职。他全身心地投入制碱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上,终于 摸索出了索尔维法的各项生产技术。1924年8月,塘沽碱厂正式投产。1926年,中国生产的“”牌纯碱在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 奖章。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和。特点针对索尔维法生产纯碱时食盐利用率低,制碱成本高,废液、废渣污染环境和难以处理等不足,侯德榜先生经过上千次试验,在1943年研究成功了联合制碱法。这个新工艺是把氨厂和碱厂建在一起,联合

18、生产。由氨 厂提供碱厂需要的氨和二氧化碳。母液里的氯化俊用加入食盐的办法使它结晶出来,作为化工产品或化肥。食盐溶液又可以循环使用。为了实现这一设计,在1941 1943年抗日战争的艰苦环境中,在侯德榜的严格指导下,经过了 500多次循环试验,分析了 2000多个样品后,才把具体工艺流 程定下来,这个新工艺使食盐利用率从70 %一下子提高到 96%,也使原来无用的氯化钙转化成化肥氯化俊,解决了氯化钙占地毁田、污染环境的难 题。这方法把世界制碱技术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赢得了国际化工界的极高评价。1943年,中国化学工程师学会一致同意将这一新的联合制碱法命名为“侯氏联合制碱法”。所谓“联合制碱法”

19、中的“联合”,指该法将合成氨工业与制碱工业组合在一起,利用了生产氨时的副产品COZ革除了用石灰石分解来生产,简化了生产设备。止匕外,联合制碱法也避免了生 产氨碱法中用处不大的副产物氯化钙,而用可作化肥的氯化钱来回收,提 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 成本。联合制碱法很快为世界所采用。原理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依据离子反应发生的原理进行的,离子反应会向 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也就是很多初中高中教材所说的复分解反应 应有沉淀,气体和难电离的物质生成。 他要制纯碱(Na2CO3,就利用NaHCO3 在溶液中溶液中溶解度较小,所以先制得NaHCO3再利用碳酸氢钠不稳定性分解得到纯碱。要制得碳酸氢钠就要有大量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所 以就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俊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这其 中NaHCO3$解度最小,所以析出,其余产品处理后可作肥料或循环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