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期中试题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57216897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历史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历史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期中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阶段性质量检测走进新课程/走在历史的风雨中/我们思索/我们探究/我们敲击智慧之火/我们点燃希望之灯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请将第卷的答案写在第卷的相应位置;答题时间60分钟。第卷(共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都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正确的,你可要细心啊!每题2分,共60分。1.2007年1月19日,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和谐圣火”的“文明之火”在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点燃,大会组织者选择在元谋县采集圣火的主要原因是A 元谋县我国海拔最高的地 B 元谋县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C 元谋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D 元谋县是我国遗留人类化石最多的地方2毛泽东在贺新郎咏史中吟道:

2、“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对“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人与猿只在一起磨过几个石头后就告别了B 人和猿在几个磨过的石头边告别了C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制造工具D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磨几个石头3.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 学会制造工具 B 住在山洞里 C 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D 过着群居生活4.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A 北京周口店 B 陕西半坡村

3、C 山东大汶口 D 浙江河姆渡5.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A 自然环境不同B 使用的工具不同 C 生活习惯不同D 思想意识不同6.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A 尧舜禹时期B 黄帝、炎帝时期C 山顶洞人时期 D 半坡氏族时期7.2013年4月12日,主题为“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隆重举行,这吸引了大批海内外炎黄子孙到此寻根拜祖。拜祭黄帝是因为A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 只有他独立打败了蚩尤C 他的部落是形成华夏民族的基础 D 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4、奴隶制国家8.山东省被称“齐鲁大地”,河北省被成为“燕赵大地”,陕西省被称为“三秦之地”,湖北省被成为“荆楚大地”。这些称呼跟下列古代的哪种制度有关?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9.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一位统治者有关? A 夏王桀 B 商王纣 C 周厉王 D 周幽王10.很早时候,我们先民就总结出食“五谷杂粮”有益于健康的养身之道。我们知道,“五谷”农作物的齐备是在A 夏朝时期B 商周时期 C 春秋时期D 秦汉时期11.战国时期,楚庄王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到洛水流域,并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这里的“九鼎”

5、象征着A 王权 B 财富 C 王宫 D 武器12.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事,警事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富含许多古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生活的历史写照。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破釜沉舟纸上谈兵风声鹤唳退避三舍A B C D 13.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汨汨清流。”请从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 是指A都江堰B郑国渠 C大运河D 六辅渠14.战国

6、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A 管仲改革之时 B 周平王东迁之际 C 商鞅变法之后 D 晋文公称霸中原之前15.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A 商代的文字 B 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C 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D 字母文字的起源16.2014年10月24日,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而早在三四千年前的中国,劳动人民就根据月亮的月相变化制定出了历法,直到今天仍然在使用。这一历法逐渐完备是在什么时候?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17.

7、人们为了说明一个深奥的道理,常用讲故事的方式。仔细回忆一下“塞翁失马”这一成语故事,想一想,它最能体现下列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D 法家18.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也有一个人在大声疾呼,提倡法治。这个人是A 孟子 B 墨子 C 韩非 D 庄子19.“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A 商朝B 春秋时期 C

8、战国时期D 秦汉时期20.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 的思想A “仁” B “因材施教” C “兼爱”、“非攻”D “无为而治”21.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筑就琅琊台后,在台顶立石刻,颂秦功业。根据我们学过的有关文字演变知识可以判断,琅琊台石刻上的文字应该属于A 铭文 B 大篆 C 小篆 D 隶书22.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大泽乡起义 巨鹿之战 楚汉战争 建立张楚政权 A B C D 23.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

9、 指的是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宗法制 D 世袭制24.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银行在设计徽标的时候,都参考了内方外圆的造型,该造型与下列哪种古钱币外形相似A 刀形币 B 蚁鼻钱 C 铲形钱 D 圆形方孔钱25.郭沫若说:“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此“致命的打击”缘于A 商鞅变法 B 秦始皇“焚书坑儒” C 陈胜吴广起义 D 汉武帝削弱封国26.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 铁器的使用 B 个体小农的出现 C 百家争鸣的影响 D 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27.张华在阅读课外书籍时,看到

10、书中这样写道:“在商朝,贵族征讨其他国家胜利后往往举行祭祀,向祖先报捷。”如果要验证它的真实性,最有说服力的文字资料是A 史记 B 金文 C 甲骨文 D 铭文28. 下列有关秦末农民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领导人中有刘邦和项羽建立了政权一直持续到汉朝建立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A B C D 29.“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事件是秦末农民战争和 A 统一中国 B 焚书坑儒 C 楚汉之争 D 修筑长城30. 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A 严酷的刑法 B 骄傲自大 C 赋税摇役沉重 D 失去民心二、填空题:根据题意完成填空,每空1分,共10

11、分。31.“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这一电影台词曾风靡一时。自古以来,重用人才是一个国家兴盛的重要原因。商汤重用了 ,商朝强盛起来,周文王和周武王重用 了 ,最终灭商兴周,齐桓公重用了 ,最终成为春秋第一霸。32.战争尽管残酷,但却贯穿人类历史始终。周武王在 大战中打败商军,从而奠定灭商兴周的基础,晋文公在 大战中大败楚君,从而成为春秋霸主,秦军在 之战中大败赵军,从而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项羽在 之战中大败秦军,为推翻秦朝的暴政奠定了基础。33.秦朝尽管存世短暂,但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为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政治制度上,它在中央政府设立了 、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

12、 ,其在北方修筑万里长城,最西端到 ,东到辽东,成为举世闻名的工程。七年级历史阶段性质量检测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一、选择题:每小题都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正确的,你可要细心啊!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填空题:根据题意完成填空,每空1分,共10分。31. 、 、 32. 、 、 、 33. 、 、 第卷(共30分)三、材料解析题: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不一

13、道,便国不法古。故(商)汤、周(武王)不循古而王,夏、殷(商)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1)管仲是如何辅助齐桓公称霸的?(6分)(2)怎样理解“民到如今受其赐”这句话?(1分)(3)材料二中提到了“夏、殷(商)不易礼而亡”。请你根据学过的史实,说一说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有哪些?(1分)(4)史记中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那么,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5分)(5)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人才和改革的重要性。请你结合当今实际,谈一谈

14、这两个方面对国家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2分)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及至秦王,续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籓篱,於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材料二 秦王既没,馀威振於殊俗。陈涉,甕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硃、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什伯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而转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史记秦始皇本纪(1)材料一中“振长策而御宇

15、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是指什么事件?(1分)其时间是在哪一年?(1分)(2)材料一中“乃使蒙恬北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1分)如何看待万里长城的修筑?(2分)(3)材料一中“於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指什么事件?(1分)有怎样的影响?(1分)(4)材料二中的“陈涉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而转攻秦”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1分)(5)秦朝犹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虽然短暂,却留下了炫目的流彩,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蜿蜒的万里长城,还有流淌在中华民族血管中的统一的血脉;也不仅仅是规整瑰丽的小篆,还有绵延两千多年的制度和文化。在中华民族上下一心,锐意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的今天,我们回望秦朝,又有多少感慨,多少喟叹!请同学们“回首秦朝,展望未来”为主题,写一篇小短文,要求:自拟题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200字。(6分)历史试题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