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的故事7

上传人:jw****77 文档编号:57193981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的故事7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的故事7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的故事7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的故事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的故事7(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我的成长历程 大连市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 孙红柳 一、潜心研究小有成绩 我1980年师范毕业后,分配到齐齐哈尔铁路局白城铁路分局索伦铁路中学,任化学教师。我虚心学习,认真钻研教材、潜心研究化学教学法,大胆探索提高初三化学成绩的方法,所带的班级化学成绩在中考中位于各学科的前茅,因此,被白城铁路分局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83年5月,我从索伦铁中调入大连周水子小学任自然教师,我认真学习刘默耕科学教育思想、兰本达的科学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贯彻科学教育的“动手动脑”理念,引领学生“真刀真枪”搞科学,总结的“观察实验”法、低年级的“探究研讨”法,受到各方面的好评。先后多次在省市做课,执教的好玩的磁

2、铁、认识土壤、空气等课在省、市获一等奖,所撰写的论文在省、市年会获一等奖,先后被评为大连市优秀教师、甘井子区优秀教师。 90年做教研员后,我深知“打铁还须自身硬”,更加自觉学习教育理论,阅了学科书刊,深入研究自然教学大纲,系统地学习小学自然“八大领域”的科学知识,研究科学教育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学习皮亚杰结的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理论对教育的影响,自觉运用“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开展实践活动。针对全区科学教师专业素质偏低的状况,我坚持把教研工作的立足点放在基层,深入学校听课、评课,组织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材教法研究,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了了解基层学校科学教学的现状,我

3、常年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有针对性的开展“研、展、评”活动,我还定期进行专题讲座、召开经验交流会。在教研活动中,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我抓住一切机会到外地学习、接受培训,回连后,立即推广先进经验,组织教师开展相关研究,如“如何上好观察实验课?”、“怎样运用录象手段搞好自然教学”、“如何在自然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等,并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检验效果,所指导的南关岭小学史丽红、营城子中心小学王健等专题研究课分别在省市获一等奖,提炼的经验有4篇发表在辽宁教育上。 我十分重视科研工作,首先自己努力学习科研基础知识,其次带领骨干教师参与课题研究。2001年以前,先后参与实施S

4、TS教育,促进小学自然教学改革、小学自然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实验研究、面向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小学自然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等七项省市课题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受到省市同行的称赞。被辽宁省小学自然教学研究会评为优秀教研员、先进个人,被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评为先进个人。由于我学科积淀比较扎实厚重,教研工作成绩突出,辽宁教育出版社、辽海出版社等出版发行单位聘任我参加编写小学自然实验手册、小学活动课学生用书、小学活动课教师用书、大连乡土教材、暑假学生活动手册等各类教材、教参。 二、走进课题 学会研究 2001年国家实施课改以来,甘井子区科学学科成为国家首批课改实验

5、区,我作为学科教研员,认真领会新一轮课改基本的理念,全力以赴参与实验,努力使自己成为课改的先行者、研究者、指导者。我多次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接受新课程培训。为了适应课改新形势,我系统地学习了科学教育概论、美国科学教育标准等国内外先进教育理论,认真学习国家课程改革纲要,仔细研读小学科学标准,广泛阅读美国、加拿大、法国等科学教育发达国家教材。“十五”期间,我主持了大连市重点课题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课程实施研究,利用课题研究的机会,带领全区教师学习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标准与纲要的适切性,分析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适切性,撰写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报告,由于报告内容翔实,意见中肯,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受到了国

6、家课标组的高度赞扬,被复印给每位课标修订者,作为修改课标的重要参考意见。在此基础上,我又组织全区老师将新课标、新教材逐一对比分析,撰写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适切性分析报告,报送教材编写组,我们的许多意见被教材编写组采纳。由于我们出色的工作,多次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表扬,也代表大连实验区做过经验介绍。我还多次被教材编写组派到其他实验区给教师做通识培训和教材辅导。苏教版教材编写组吸收我为教材编写主要人员,我参与编写了国家审定通过的小学科学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参考书,还担任了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与评析主编和编者,成为小有名气的一线教研员。由于我带领教师多层次、多角度的参与课改研究,全区科学

7、学科的课程改革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课程专家郝京华多次在国家级培训会上表扬甘井子区,中央电视台还播发了甘区科学学科搞课改的报道。由此,我及多名科学教师在大连市召开的课改总结会上,被评为课改先进个人。我主持的课题研究的成果受到了市教育局、市科学规划办的肯定,在“十五”课题结题时,我的课题被评为大连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我被评为辽宁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 在取得课题研究的阶段性胜利后,我又投入到区市立项课题小学科学基本课型教学行为设计与实施研究,我借鉴“十五”课题研究的成功经验,带领骨干教师学习课型研究的有关理论,分析各课型的教学任务、研究典型典型课例。通过课例展示、交流研讨,使骨干教师明

8、确 “课型研究”的流程对于课题研究,我是从当年“浮在表面、围着打转”的状态中逐渐走出来,向着规范化的教育科研靠近。具体的做法是: 1、 把握好不同阶段的角色,促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 做课题研究,必须有严谨的态度,遵守“科学性”原则。作为课题主持人,把握好不同阶段的角色至关重要。我在立项阶段,要担当好“设计师”的重任,要在认真研究课题 “大背景”、“小背景”的前提下,撰写研究方案和理论综述。要在细致分析教师“研究基础”的前提下,构建课题研究网络;在实施阶段,我既要做好指导者,又要做好调控者,更要做真正的研究者。要全力以赴投入到课题研究的每一个细节中,如:做“课程标准与纲要、教科书适切性研究”中,

9、我首先弄清此项研究的背景、意义,再制定该项研究的操作步骤,并逐项宣讲给老师,使每位老师都明确了“研究什么”、“怎样研究”、“拿出什么样的研究成果”。我在分析、研究全体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融入大量自己研究的观点,最后撰写成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验证报告送到教育部。我认为:主持人在带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时,一定要“沉”下去,要弯腰流汗,千万不能“浮”在表面,要避免自己染上“发号施令”、“坐享其成”的官僚主义作风。同时还要明察秋毫,及时发现做表面文章、搞文字游戏、 复制他人研究成果的“假研究”行为。决不能容忍敷衍了事、学术腐败的行为蔓延;在结题阶段,要整理好各项子课题的资料,全面反思课题研究的成功之处,提炼

10、出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还要特别注意研究中的问题,要认真查找原因,为进一步的研究作好铺垫。 2、在“做”中增强课题研究的兴趣 对于教研,我和老师们轻车熟路,充满热情和信心。但对于科研,我们时常望而生畏,缺乏激情和信心,总觉得科研烦琐复杂、高深莫测,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种错误的认识,冲淡了我们对教科研的兴趣,阻碍了我们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发展的道路。回顾几年来我区参与课题的研究过程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我们坚信了一个道理:教研员必须置于课题研究之中,才能增强科研兴趣、提高科研素质、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只有搞了课题研究的人,才会知道自己的潜能如何得到发挥,思维方式如何转变,个人品位如何提升。走进去

11、的人,尝到了甜头,才能义无返顾的继续研究,从而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之中。 3、在“学”中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 以往我们对课题研究有些惧怕,除了思想上认识不足之外,对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不懂不会也是原因之一。虽然科研讲座听过、报告记过,但由于没有按正规程序做,基本处在只会说、不会做的水平上。不懂理论综述是怎么回事。不知道怎样撰写研究方案、对怎样编写调查问卷、怎样进行统计分析,如何整理过程资料、如何做好结题准备等,只是一知半解。参与这个课题研究后,从写研究方案学起,一项一项的在“做中学” “学中研”,完整的经历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逐渐理解了课题研究的原则,明白了课题研究的步骤,掌握了课题研究的一些方法

12、,逐步学会了搞教科研。说实话,如果没有课改给我搞课题研究的机会,我永远是一个“门外汉”。 三、师徒捆绑 共同发展 在对本区教师现状调查中,我发现两种了情况:一是部分骨干教师日趋成熟,在课堂教学方面具备一定的指导能力;二是科学学科增添了不少新教师,他们本科毕业,思想进步,素质较好,缺乏的是对学科教学常规的了解和课堂教学的技巧。两种情况的出现,表面上看联系不大,细琢磨却有相互联系。于是,我采取“师徒捆绑,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思路,把14名区市骨干与30名“新手”结为“师徒对子”,要求市级骨干每人带徒弟34人,区级骨干每人带徒弟12人。为了提高师带徒的实效性,我制定了师傅、徒弟必须履行的职责:

13、师傅:检查备课:每月利用教研机会,检查徒弟的教案,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上示范课:每月在本校给徒弟上一节示范课,详细介绍设计意图,倾听徒弟意见;亲自导课:每学期至少给徒弟导一次课;看课评课:每学期至少看徒弟一次课,并全面细致的评课全面评价:期末评价徒弟的表现,填写评价表,上报区教研员。 徒弟:送审备课本:每月利用教研机会,上交教案,虚心听取师傅的指导意见,认真修改教案,并积极投入实践;到校听课:每月到师傅学校听一节示范课,详细了解设计意图,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回校后自觉上移植课,写好看课感想和教学反思;上研讨课:每学期至少上一次校级研讨课,请师傅看课并全面细致的评课;全面总结:每学期全

14、面总结自己的成功和不足,填写自评表,上报区教研员 为了给“师傅”和“徒弟”搭建学习、交流、沟通的平台,我首先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示范、辐射”作用,通过“骨干展示课”、“骨干与新手结对”、“骨干送教下乡” 、“骨干做参与式培训” 、“骨干著书立说”等形式,既展示骨干教师的风采,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华西小学孙强、80中附小张家伟、金二小学张爱勤、金三小学戚传斌、营城子中心校王健、南关岭小学史丽红、周水子小学王盛满、红旗小学的王丹在市评优课、青年教师素质考核、新手拉练展示等活动中,都承担了对青年教师的全面培养工作。我始终宣传“徒荣师荣、徒耻师耻”,坚持在各项任务的完成中,实现 “以老带新、以高促低

15、”的双赢目的。 为了加快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步伐,从2006年开始,我每年组织一次新手拉练展示活动,在拉练中,徒弟跟着师傅请教、师傅帮着徒弟改教案、师傅上课,徒弟学,徒弟上课,师傅评,为了上好拉练课,许多师徒吃不香、睡不着,查读资料、设计教案、制作课件、思考对策,由于他们的努力,一些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郭宏超执教的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武美艳执教的生物的进化、贾阳执教的搭支架、司荣华执教的摩擦力的秘密、郑伟执教的声音的传播等,正是新手们经历了 “学习实践反思”的 “行为的连环跟进”过程,体验了酸甜苦辣,在实践中才转变了教学思想,熟悉了教学常规,加深了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增强了

16、学习意识、互助意识、反思意识,提高了备课、上课、说课、反思能力。此外,我还为新手创造机会,让他们外出学习开阔视野,让他们参加比赛丰富自己,举办报告会展示自己。目前一批新手逐渐成长起来,已有4名青年教师执教的课获得大连市一等优秀课。 骨干的榜样作用、新手的快速成长,激发了全区教师研究的积极性,一批中青年教师,不甘落后,努力跟上全区科学研究的步伐,如郭勋参与了大连市“前概念”课题研究,他的研究态度、研究质量受到课题组的称赞。于龙言、陈传发潜心研究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制作的课件多项、多次获奖。苏淑娟从会计转教科学,她克服种种困难上好科学课。撰写的论文在市年会获一等奖,她还主动与附近学校的刘艺凤、鲁梅组

17、成 “三人行”研究小组等,正是老师们在各自的工作中彰显特性,全区学术研究的氛围日渐浓厚,有效的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选送“外援”到弱校 把扶贫帮困落到实处 在校本研修中,同伴互助是一个重要环节,但我们发现科学学科的校本研修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学校内的问题:科学教师过少,校内的研究缺乏共同的学科背景,研修时缺乏共同的语言。二是镇片内的问题:多年人员的不流动,导致研究力量的较大差异,一人说了算或“萝卜炖萝卜”的现象随处可见,整体现状是:个人反思轻描淡写,同伴互助关注枝节,专业引领基本空白。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尝试了两种解决办法:一是派工作能力强、有较高威信的市骨干到薄弱片任组长,本学期我把

18、中片片长戚传斌派到新手多、无骨干的泡崖片任组长,戚传斌调动后,立即着手改变落后面貌,他精心设计教研组计划,给本组每位老师定任务、压担子、并亲自送课到泡崖小学,我配合他多次组织本片老师备课、看课、评课,我要求他将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分享给大家,经过他的辛勤工作,泡崖片所属的利民、美林、弘文、松江路、宇峰、泡崖的老师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先后有5位教师做课,受到了大家的好评。由于我们的共同努力,泡崖片基本甩掉落后的帽子。二是为各镇片送“外援”,由于农村师资力量相对较弱,我把研训活动大多安排在镇片进行,为了加强镇片研训的观赏性、培训性,为了激励骨干教师的斗志,我把6名市骨干派到六个镇片做“外援”,到那

19、里上观摩课、作经验介绍,为那里的教师讲自己课的设计意图,分析自己的成功和不足,还要评析镇片新手的课,答疑教师的疑惑,提出建设性意见。“外援”的加盟,带来了新思想、新方式、新思路,让参与活动的教师耳目一新,学有收获。“外援”到农村送课、送经验,既免去了农村教师路途辛苦,又使他们在新鲜的教研环境中学习了别人的经验。对于“外援”的入场前的准备,我坚持指导在前,对他们上课的教案、课件、经验介绍逐一审查、修改。我还把他们上完课后的所有资料挂在公共邮箱,供其他教师学习。我把优质资源的合理调配,既克服了农村镇片研训质量不高的现实,为镇片校本研修提供了专业支持,又给骨干跨校服务提供了机会,锤炼了骨干教师队伍,

20、还让我完成了对骨干教师的考核任务。真是一举多得。 为了更好的了解弱校的困难,帮助学校改变现有状况,我主动申请当“外援”,加盟到本区条件最艰苦的薄弱学校顶岗实践半年,以下是我的工作体会(节选): 1、做个进修人,真好! 我顶岗的这所学校,前身是一所农村村小,我曾经随教育局“大视导”和小教部“集体调研”去过几次,对学校的教学略有一点了解,其他情况几乎不知。到学校顶岗实践的第一天,学校条件之差,着实让我吃惊不小:600多平方米的操场坑坑洼洼,像是海边的沙滩; 900多名的学生挤在不足1685平方米的教学楼里,一年级、四年级每班近70名学生,三年级两个班挤在一间中间隔开的大教室里,全校没有一间专业教室

21、;40名教师挤在不足50平方米的自盖小房,全校只有4台可供老师使用的电脑。(09年已搬入新校舍)尽管学校条件这么差,但老师们没有怨言,一些老师家离学校很远,早晨6:40分就陆续来到学校,中午11:40下课,她们要帮助学生分饭,自己吃上午饭也是12点多钟了,午饭后,许多老师给差生补课。4:30分,只有少数科任老师按时下班,其余的老师还在忙着。村小教师工作条件差、在校时间长、各种事情多、辅导任务重,让我耳闻目睹、切身感受。我真的很钦佩基层领导、老师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同时也感叹做个进修人真好。学校办公环境优越、工作时间适中、承担的工作基本一条线、没有随时迎接检查的困惑。当然,我们的工作性质不

22、同,有时承受的压力也比较大,但总体来说,基层比我们累得多(四所小学47.6%的老师工作在810小时,39.8%的老师工作在10小时以上)。所以,我想每一个进修人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的岗位,让优良的环境、优越的条件,创造出更大的效益。我还想:作为上级业务部门教科研人员应该好好善待教师,体谅他们的疾苦,理解他们的困难,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宽容。少一点指责,多一分帮助。科学安排工作,减轻老师不必要的负担。 2、上好每一节课,挺难! 在基层学校,校长给了我随便上任何班级课的自由,我重点上了三年级的科学课,四、五、六年级的课选择上。由于教研员亲自上课,所以每节课都有领导、教师看课,我不能偷懒,必须特别认真备课

23、,精心准备实验,以期获得较好的效果。到学校第一节科学课,我上的是“科学是什么?”,主要内容是通过讲“琴纳发现牛痘”的故事及探究“纸鹦鹉站起来”的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这一课,让我领教了学生的“厉害”。我所任教的3.1班,是本学期新分出来的班,换了几任班主任,外来学生及差生最多,(据统计:这所学校借读生550人,占全校学生的63%,农民工子女474人,占借读生的83.2%,)上课时我使出浑身解数,但半节课过去了,大多数学生仍然一言不发,等到做“怎样使纸鹦鹉站起来?”的实验时,学生突然来了兴趣,抢起我发给各组的实验材料来。尽管我不断的讲实验要求,并告戒同学不要抢,但听

24、我话的孩子不多,告状的却不少,让我始料未及,嗓子喊的都冒烟了。更不幸的是课尾我让学生总结“自己探究纸鹦鹉站起来的过程与琴纳发现牛痘过程的相似之处时,学生两眼直勾勾的望着我,一幅茫然的样子。嗨!光顾玩了,根本没有理会我的要求。这节课,教学目标没有全部达成,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没有体现好。课前的设想与课堂的现实竟然有那么大的差距。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存在两点不足: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习惯、原有认知估计不足。课前过多关注教学内容的把握,心中只有教材和教师,而忽视了学生的认知基础。这一课暴露的问题正是以前我教材辅导时所缺少的“对学生的分析”内容,试想,如何我们多做调查研究

25、,能够在教材辅导中,把教学中学生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告诉老师,至少会使“新手”少走弯路,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对教材设计缺乏质疑。对8岁的孩子,第一次上科学课,就要知道“科学是什么?”有必要吗?学生没有充分体验探究过程,有能力分析“小学生的研究和科学家研究的相同之处”吗?到基层的第一课,让我清醒了一个认识:给老师辅导教材时,不能只说教材应该怎么教。还应细致分析教材为什么这样设计?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怎样改进? 按照进修学校的要求,11月21日我给全体教师上了观摩课。我选择的课题是塑料,这样的课不易出彩,一般公开课没有人上,之前我曾想指导教师在区里上这节观摩课。但被老师以“找不到感觉”为由而婉

26、言谢绝。教材只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认识塑料的三个优点,二是了解塑料对环境的污染。我在备课时发现:教材和教参的编写有一些不足,在反复研究课标、教参、学生现状和需求基础上,我进行了重新设计: (1)比较塑料与其他材料的优点的时,除保留原教材塑料与纸袋、木尺、玻璃杯、陶瓷盆比较外,又增加了塑料与纺织制品(如麻袋、布袋)、搪瓷制品(如脸盆、缸子)、金属制品(如饭盒、铁桶)的观察和比较,由于观察材料的典型和丰富,使学生顺利的在观察比较中,找到了塑料的多种优点。 (2)加强了本课知识与前几课的联系。我设计的分组实验是:将金属制品、纺织材料与对应的塑料制品加以比较,学生根据金属易导热、传电、生锈的性质,能够

27、找到塑料不导热、耐腐蚀、不导电等优点;根据纺织材料的性质,找到塑料结实、耐磨、防水等优点。这样的改进,加强了单元内各课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学习的知识结构化。 (3)有机渗透课标提出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思想。教学中我补充了认识过去人们使用的物品,如铁皮水舀子、水壶、暖瓶;木箱子;玻璃、搪瓷茶盘,学生在今昔对比中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工艺水平的提高,塑料替代了有限的天然材料和一些传统材料。我还补充了使用塑料导致土壤不能可持续利用、农作物不能吸收水分和养料、城市环境污染等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既可以给社会带来好处,也会给人类带来坏处,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4)关注

28、学生的经验和身边事例。对于塑料的缺点,学生经常看见,如矿泉水瓶中倒热水会变形,塑料板凳、盘子用时间长了会变硬、开裂等。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就是课程资源,我把它归在塑料 “易老化、易变形”的缺点中,比原教材只讲“不易分解”缺点更直观生动,既拉近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又丰富了学生对塑料的全面认识。另外,我补充对生活中不良行为(现炸的油条、热的豆浆装在超薄塑料袋中;鱼、肉、蔬菜、水果装在彩色塑料袋装里;热稀饭、汤装在套着塑料袋的碗、盘里)的判断和对否有毒塑料袋的识别,体现了对学生进行“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用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这节课虽不够完美,但对老师是一个震动,

29、通过我的言传身教,教师真切的认识到:不能碌碌无为的“教教材”,而要创造性的“用教材教”,不能只做教材、教参的执行者,还要做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带好每个徒弟,不易! 基层学校的领导听说科学教研员来校,特意安排了4位老师教科学课,两名普通教师还兼电脑课和品社课,另两名一个是管德育、科研的干事,教一个年级的英语课,另一个是管后勤和人事的干事。清一色的小伙子,也没有让我体会到“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滋味。因为4位老师分别教四个年级,想凑在一起,看课、说课、研讨也是不易(现实情况),我只好采取灵活机动的办法:(1)对新教科学课的刘老师,多下功夫,采用我先上课给他看,他再上课给我看,随上随讲,随看

30、随评。(2)对有一定经验的于老师,跟踪看课,重点观察他的二次行为跟进。我们还针对教材设计、实验材料、教学方法等问题,上对比课,有时针对班级人数过多、实验管理难度大的具体问题,两人同时上课,有时我主讲,他当助手,有时他主讲,我当助手,课后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其乐融融。(3)对有繁重管理任务的两位干事,我不勉为其难,在征得同意看课的前提下,走进课堂,对他们的评课,掌握分寸,既不挫伤 “小领导”的积极性,也不迁就他们的问题,特别是观念上、工作态度上的问题,一针见血。应该承认,肩负管理职能的“小领导”,整天忙得团团转,备课质量不如老师。一学期下来,我的四个徒弟,有的进步较大,我比较满意。如于龙言老师执

31、教的心脏和血液循环一课在全区观摩,受到好评。执教的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课获区评优课一等奖,制作的课件获市一等奖。有的徒弟(中年)进步不大,我不太满意。这里有个人素质问题,有我因材施教问题,也有教师培养的最佳期问题,年轻人,好学上进,内因通过外因而起作用,只要有高人传帮带,专业成长是迅速的。而步入中年后,思想基本定型,你说的,他承认对,可面对现实,他爱走老路。内心不想变,外界的干扰,起不到多大作用的。所以,我认识到,转变教师观念、调整教学行为是长期的任务,需要时间,也需要同情和宽容。中老年教师的培训,要研究中老年心理学、教育学,要选择适当的办法激发内驱力。对青年教师,要抓早、抓紧、抓狠、抓实。除教

32、研员亲自抓外,还要物色各方面的高手,齐抓共管,帮助青年教师在最佳期得到最优质的培训。 总之,一学期的顶岗实践,对自己来说,感悟颇多。感谢进修学校的领导给予的学习、研究、实践的机会,感谢基层学校领导和老师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我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进一步理解教科研的价值,体会基层领导、教师的辛苦,体验“看花容易绣花难”的滋味。当然,短短的实践机会,也有许多遗憾,一些工作还不到位,离进修学校领导的期望,离基层学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会带着感激、感动、感悟投入新的工作。 五、多种方式 提高“研”效 上海市教委在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教育要以教师的需求为导

33、向,以教师的有效学习为中心。贯彻这一理念,地区研训机构在推进学校教研组建设中,必须要以学校教研组建设的需求为导向,以教研组的有效教研为中心,切实提高专业引领的实效性。我非常赞成上海市教委的思路,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 为了提高教研活动质量,我改进了以往教研程序,提前通知科学老师教研活动的内容、程序、要求。目的是培养教师提前预习的习惯,来教研前明确为什么要去听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如: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课型研究的?教学目标如何确定和落实?重点难点是如何突破的,板书是如何设计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是如何运用的等,从而做到“听、看、思、记”心中大致有数,提高教研的有效性。另外,针对基层学校反映“教研没

34、有解决教师的问题”的情况,我认为:关键是教研没有满足教师的需求。尽管我们精心的准备,但就像饭店里的厨师只准备了几样菜,不能满足各类顾客的需求一样。传统的一次教研,一个备课案已不能适应教师的多种需求。尤其是目前过度重视语数英质量的情况下,各校科学教师的素质更加参差不齐,没有学科背景的拼凑型队伍已经影响了课程改革向深层次发展。初教者,想弄明白繁杂的科学知识是怎么一回事?教材上的实验怎么做?有一点科学教学经历的老师,想学一学探究活动怎么组织效果会更好;小有成绩的老师想听听专家的讲座,搞点学术研讨。换位思考,老师的要求切合实际,但就我们个人的能力无法满足全区老师的需求,但我们可以挖掘身边的资源,一点一

35、点的满足老师的需求,我借鉴法国“做中学”的培训方式,从03年开始尝试了运用“参与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受到了教师的普遍欢迎。以下是我组织的分年级“参与式”培训的一组反思: 从“纸上谈兵”到“动真格的” 寒期期间,区教研员孙红柳老师策划,由我们几个兼职教研员组织参与式培训。说实话,辅导经历了几次,但像这样,带领老师互动式学习还是第一次。接到任务后,我感觉压力很大,因为以前的教材辅导是讲教材设计思路、整体框架、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中的注意事项,基本上是纸上谈兵。虽然对老师备课有一定的帮助,但过眼云烟、实效性不强。而这次却是“真刀真枪”做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完全需要展现自己坚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深厚的研究底

36、蕴。压力就是动力,困难在解决问题的方法面前会低头。我横下一条心,鼓励自己:是靶子就要挨子弹,只要吃透教材、巧设活动、想足问题、策略丰富,教师们会满意的。备课时,区教研员安排我辅导五年级神奇的机械单元。我想:这一单元知识性比较强,活动比较多,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也比较多。于是我在教师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上、解决问题的策略上反复斟酌,同时查阅了相关的教学资料,并积极与科学教师沟通,了解他们在教学中的困惑或值得借鉴和思考的经验、教训,丰富辅导的内容,增加辅导的实效性。面对科学教师在执教经历、专业水平、学科背景、学校条件、学生状况存在明显差异的现状,我确定了照顾大多数、拔高小部分、知识不错漏的辅导原则

37、。3月11日下午,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登上了为教师们辅导的讲台。看着教师们兴奋、疑惑、渴求的眼神,我不搞语言霸权,与大家商量,怎样辅导的效果最好?经过交流,大家的意见统一在搞清本单元的所有实验及指导上。神奇的机械单元的实验有: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滑轮的组装以及作用、轮轴的组装以及作用、斜面省力实验、各种传动装置的作用、找出自行车中与运动有关的主要部件。我确定的辅导思路是:让教师亲自组装各种实验装置,并思考这些实验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注意事项,研究如何采集正确的实验数据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初次接触科学的教师、对新教材不熟悉的教师、一些女教师及兼职教师是

38、最繁忙、最活跃的,他们一会与小组成员交流,一会到其他小组取经,一会与辅导老师沟通,一会在笔记本上做记录,就像是一群渴望求知的学生。从教师们高涨的情绪、积极参与的表现,可以看出:教师非常喜欢参与式、互动式培训方式。这种真心真意服务教师的做法,受到了全体教师的好评。正像有的教师所说:这样的培训,动手又动脑,我们不但会上课了,也学会了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懂得了了解学生需求才能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2个小时的培训结束了,到了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教师们带着收获、带着喜悦、带着满足、带着思考,奔赴了各自的岗位,相信他们的教学一定会获得成功。 (张家伟) 我带领三年级教师“

39、做中学” 3月11日下午,小学科学学科教材培训进行了新的尝试,采取的方式是分年级、参与互动式,我负责的是三年级影子单元。接到任务以后,我认真进行备课,对每一个环节的问题设计、活动的目的、活动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都进行了认真的推敲,并根据法国“做中学”影子的案例,对三年级原有教材的“太阳高度测量仪”进行了加工,制作了六组既能测量太阳方位,又能测量太阳高度的教具,还制作了一个观察月相的模拟教具。在培训的时候,我首先将老师四人分为一组,并各自做自我介绍。活动开始后,我担心老师对这样的方式不适应、不会感兴趣,没想到,老师们的热情非常高,他们真真正正地把自己当成了三年级的小学生,认真

40、地绘画、认真地观察、认真地测量。他们的表现,打消了我刚开始的拘谨,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老师们对我制作的两个教具非常感兴趣,他们围在一起,互相研究,互相交流,并表达了自己的不同看法。通过我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老师们对于影子单元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学习活动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都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这次互动式教研活动,我觉得一方面真正发挥了骨干教师的作用,另一方面拉近了教师之间的距离,大家坐在一起,在参与和体验中,对教科书进行分析研讨,提出自己的困惑,阐明自己的观点。最终不懂的实验会做了,不明白的问题解决了,大家满载着信心和希望满意而归。 (华西小学 孙强) 参与式教研:

41、爽! 寒假期间,教研员孙红柳老师召集区市教学骨干,共同研讨了关于“新学期如何使教研活动更具实效性”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互动式研讨”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经过研究,我们两人一组各分担一个单元的培训任务。我主要负责四年级物体的运动单元的教学方法辅导。此单元共有四节课。分别是:我的位置在哪里;物体的运动方式;小车的运动;摆的研究。为了切实体现“互动式教研”的效果,假期孙老师进行了认真的指导,我们进行了多次备课,同伴也进行了研讨。在3月11日下午的教研活动中,我把教研互动的重点放在了第一课我的位置在哪里的设计上。参加培训的老师对本课教学的三大环节“刻舟求剑者错在哪里”“我为家长做导游”“寻找体育馆中的

42、座位”很感兴趣。尤其是“寻找体育馆中的座位”的活动设计,深受老师的欢迎,大家都表示:参与式教研,爽! (金二小学 张爱勤) 开展 “参与式”培训后,我尝到了甜头,于是我更加积极学习、研究、贯彻研训新理念,推广研训新文化,不断改变旧有教研方式。我根据各学校科学教师人数比较少,开展研究受地域、时间、师资力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研修组织形同虚设,没有达到同伴互助效果的现状。我把160名教师按地域远近、师资强弱划分为14个校级联动教研组,并配备了得力的教研组长,从而改善了校本研修的环境,真正加强了校本研修组织建设。此外,我还通过头脑风暴、骨干教师调研、案例教学、新手拉练、镇片观摩、评优考核、非正式教研、

43、深度访谈、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新年联欢会等多种形式,吸引教师情感投入,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构建多维互动的教师发展通道。 六、上“公开课”、做公开研训的活动,吸引教师深度卷入 我之所以上“公开课”、做公开研训的活动,主要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我校开展了教研员上公开课、做公开研训的活动,我试图通过自己上学做“概念图”一课,体会基层教师的酸甜苦辣,增强自己了解教师、了解学生的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及研训指导能力;二是通过我的课例、讲座、组织的参与式活动,使教师明确“概念图”在科学教学中的意义,初步掌握设计和评价“概念图”的方法,增强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发展属于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在选课的过程

44、中,我征求了部分骨干教师的意见,他们希望我上有实验的探究课,这样体现学科特点明显,内行能看出门道,外行看得热闹,作为公开研训活动容易出彩。但我总感觉这样的思路不能表达自己的愿望,没有体现我所追求的“人人在参与中”的效果。于是我大胆的选择了老师、学生都很陌生,而且风险比较大“概念图”教学这一课题,并按着自己的构思自编了学生教材学习制作“概念图”,自编了讲座材料“概念图”教学策略在科学课中的应用。我希望通过自己全面的展示,给科学老师更多的启发,更深的思考。为了检验我的设计思路是否正确,我进行了2次试教,几位市骨干看后,觉得内容很好,对改变教师备课、复习方式有很大帮助,学生反响也不错。我确定自己选题

45、有价值,思路正确,于是坚定了上好“公开课”、做好公开研训的活动信心。为了把“概念图”生涩、空洞的理论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并吸收的内容,我选择了学生十分熟悉的“果粒橙”饮料做“概念图”,力图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概念图”的含义,找出“概念图”与过去的“知识结构”的联系和区别。并在全班集思广益、合作修改“果粒橙”概念图过程中,自己总结“概念图”的制作步骤,自己发现“概念图”对学习的帮助。先后三次教学,我的状态越来越好,学生的表现一次比一次精彩。看来“好课多磨”没错,成功的背后必定付出汗水。 在如何书写“研训活动设计”上,我也动了一番脑筋。如果按传统的思路写,我觉得陈旧,如果按“课型”写,我又觉得不

46、妥,主要问题集中在“活动设计”上。它不能只有学生和我,应该有教师的参与。不能只是我教的流程,应该有学生学、教师研的过程,不能让教师游离在活动之外,而应该让教师了解每一步活动设计意图后,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于是我设计了 “研训活动教案”(如下表) 制作“概念图”活动设计 研训 过程研训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参训教师行为设计意图 课 堂 教 学 实 践一、 热身活动 说说关于橙汁的事情 二、 谈话导入 看到橙汁,想到哪些与橙汁有关的词语? 三、 布置任务 写出与橙汁有关的词语,粘在黑板上 四、发现问题,进行归类 如果用这些词语介绍橙汁,有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五、寻找概念间关系,认识“概念

47、图”。 回顾橙汁“概念图”是怎样制作出来? 六、要求学生制作机械单元概念图 七、要求教师制作“生态平衡”概念图 交流 想、说与橙汁有关的词语。 粘词语 发现具体问题 想办法解决 全班合作,制作“橙汁”概念图 小组总结制作“概念图”步骤 小组共同制作机械单元概念图 想与橙汁有关的词语 写与橙汁有关的词语 画“橙汁”概念图 填写活动记录(一) 小组制作共同的家园概念图粘在黑板上放松心情 引发兴趣 了解学生关于“橙汁”的前概念 了解教师关于“橙汁” 的前概念 了解教师对“概念图” 原有认识 教给学生提炼方法 用“概念图”梳理所学单元知识 了解教师对“概念图”的掌握情况 讲 座八、简介相关知识 1、概

48、念图的含义 2、概念图的理论基础 3、概念图的功能 4、概念图的构建 5、概念图的评价 听 记 参与互动让教师进一步明确什么是“概念图”加深对功能、制作、评价的理解 反 馈九、评价教师制作的“概念图” 各组汇报,其他组评价,每人为各组打分了解教师对 各项内容的掌握情况 在如何吸引教师的参与的兴趣上,我利用两个表格(见下表), 吸引教师始终全身心投入,从“听众”转变为“学生参与者”。 活 动 记 录(一) 1、尽可能多写出你所想到的关于“橙汁”的词语 2、请画出橙汁的“概念图” 3、回忆师生制作橙汁“概念图”的全过程,试着归纳: 什么是“概念图” 为什么要学会制作“概念图” 怎样做好“概念图”

49、活 动 记 录(二) 1、请你阅读六年级下册共同的家园单元,自己设计“概念图”。 2、小组合作修改共同的家园概念图,达成共识后,写在大白纸上并粘到黑板上。 3、请你分析、研究各组的“概念图”, 按评分标准给各组打分。 在组织教师研训活动时,我看到了这样的画面:人人都在商量着,字写好的老师往大白纸上写画,教六年级老师的视乎更有把握,侃侃而谈,王盛满等几个“捣乱分子”好像不同意别人的看法,指着图在反驳,史丽红组好象很快达成共识,于龙言大笔一挥,飞速的写着,鲁梅组、大连湾组悄悄议论着,好像不太有把握环顾各组,都不甘落后,齐心协力制作本组概念图。25分钟过去了,一张张“作品”粘在黑板上,教师们把本组的

50、概念图与其他组进行比较,不断的发现别组的优点和自己组的不足,有的老师甚至跑到黑板前修改,看到老师们这么投入,我期待已久的教师深度卷入研究的效果产生了。 多年来的教研实践,使我初步形成了“ 细(计划细致周密)、需(内容按需确定)、实(过程实实在在)、趣(教研形式多样有趣)、思”(活动前的多元深思,活动后的多角度反思)的教研风格。我撰写的文章同在其间、改变教研方式,构建教师发展的新通道用“心”促进教师发展等文章发表在中小学教育研究、科学课、实验通讯中。我主编的新课程实践与探索新课程怎么教有效上课三本书全国公开发行。 由于我始终坚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研工作成绩显著,2005.9.被辽宁省政府评为特级教师,2007.9.10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