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公开课教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7190664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免疫调节公开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免疫调节公开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免疫调节公开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免疫调节公开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调节公开课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金坛市金沙高级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教案授课人:周泉梅课题 2.4 免疫调节课型新授课时1班级高一(8)授课时间2014.3.20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 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 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3) 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联系和区别。(4) 说出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 (5) 知道免疫学的应用。 能力目标: (1) 培养资料收集分析的能力。 (2) 学习用网络图的方式,归纳总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3) 培养探究性学习的实验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认识到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养成

2、健康的生活方式。 (3) 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养成科学思维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活动探究、讨论交流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动画展示)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关注热点 激趣导入】 教师: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病菌,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患病,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个男孩他生活的环境却和我们不一样,他的名字叫戴维,大家都叫他泡泡男孩。教师用一个患有“重症免疫缺陷疾病”,从小生活在无菌的塑料泡泡里男孩图片和视频,启发学生思考人体的免疫系统组成和免疫调节的重要性。 教师:(1)泡泡男孩生活在怎

3、样的环境中? (2)他为什么要生活在那样一个环境中呢?【阅读教材 建构概念】教师: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请同学们请阅读教材35页内容。教师利用形象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归纳。过渡:人体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就不会感染疾病了吗?【实验探究 突破重点】教师出示温总理与艾滋病人握手共餐图片提出问题:(1) 你敢和艾滋病患者握手共餐吗?(2) 为什么握手不会感染艾滋病?如果你手上有伤口你敢与艾滋病人握手吗?(3)如果感冒病毒和艾滋病病毒都穿过的第一道第二道防线,两者都会引发身亡吗?(4)为什么人患感冒不会死亡,而患艾滋病就会死亡呢?教师:只要注意预防,艾滋病并不可怕。日常与艾滋病人握手、进餐不

4、会感染艾滋病。HIV是通过血液、精液、母婴之间进行传播。因此只要我们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预防。教师:初中同学们已经学习过免疫的三道防线,大家能回忆起有哪三道防线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组成功能类型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非特异性免疫(先天)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特异性免疫特点: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它通常只能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教师提问:(1)抗体是怎样产生的?(2)它可以消灭所有的抗原吗?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机体如何产生抗体以及

5、抗体的特异性分组编号健康小鼠平均分成甲、乙、丙、丁四组。设置对照甲组鼠注射A病菌和生理盐水,乙组只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甲组鼠体内抽出腹水注射到丙组鼠体内,乙组鼠取出腹水注射到丁组鼠体内,观察现象,两组鼠都健康;观察结果丙、丁组小鼠同时注射等量的A病菌。丙大多不患病,丁大多患病。丙、丁组小鼠同时注射等量的B病菌, 丙、丁大多患病。实验分析教师提问:为什么丙和丁分别注射了来自甲和乙的腹水后丙不患A病,丁患A病呢?但是都患B病呢?得出结论抗体是受抗原刺激之后产生的。抗体只能特异性的消灭相应的抗原。师生总结:抗原: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抗体:特异性消灭抗原的球蛋白。 分布:血清、组织液、

6、外分泌液中( 如乳汁中) 教师给出实例学生区分抗原抗体: 蛇毒、抗毒素、细菌、病毒、花粉、癌细胞、让细菌凝集的凝集素 过渡:既然抗原可以刺激机体让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被消灭,但是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之后为什么会死亡呢?【资料分析 小组竞答】 小组讨论资料分析 HIV侵入人体引起T细胞浓度变化曲线 HIV侵入人体后浓度有什么变化? HIV侵入人体引起T细胞浓度有什么变化? T细胞减少对人体免疫功能有什么影响? HIV浓度升高、人体免疫能力丧失和艾滋病患者的死因有什么关系? 人体免疫系统有什么功能? 前后两排的4个同学分为一个小组展开讨论,派出一名同学整理答案,参与最后的问题竞答。 结论: 人体可

7、以随时预防病原体的侵入,清除进入身体的病原体,并且监控者自身病变的细胞以防癌变。 师生归纳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一)免疫系统对内:监控和清除功能 (二)免疫系统对外:防卫功能 过度:艾滋病是因为免疫系统缺陷而死亡,那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是不是越强越好呢?学生阅读教材,列举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 三、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特点:发作迅速、强烈、消退较快;不会破坏组织;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病例:花粉过敏、皮肤荨麻疹、过敏性鼻炎2自身免疫病反应过度,敌我不分, 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病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画展示 突破难点】体液免疫第一环节:播放

8、体液免疫的趣味动画,对体液免疫过程形成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环节:看图交流讨论;学生观察教材37页2-16体液免疫过程图,思考问题:B细胞如何识别到抗原的?有几个途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有什么反应? 最后抗原是在哪里,怎样被消灭的?记忆细胞有什么作用?第三环节:全体学生画体液免疫的概念图,自评自改合作学习; 大部分学生在学案上画体液免疫的概念图,请两名学生到黑板上画。请小组学生改正,最后得出正确的结果。 师生一起小结体液免疫过程,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概念。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回答问题:大卫患了“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从出生那

9、一刻便生活在一个完全无菌的环境里。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分小组交流讨论,回答问题。针对训练1.下列哪组内容不全属于免疫系统( ) A.淋巴结、吞噬细胞、溶菌酶 B.肾脏、淋巴结、淋巴因子 C.骨髓、扁桃体、胸腺 D.抗体、B细胞、T细胞2. 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 ) A 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 B 胃粘膜起保护作用C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 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3.对非特异性免疫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人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屏障 B.包括三道对付病原体的防线 C.皮肤黏膜是其第一道防线 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其第二道防线4. 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

10、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AB细胞 BT细胞 C浆细胞 D效应T细胞5.关于过敏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B.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 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过敏反应只发生皮肤及呼吸道板书设计2.4免疫调节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系统对内:监控和清除功能 2免疫系统对外:防卫功能 三、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 2自身免疫病四、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 2免疫治疗器官移植教学反思 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

11、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我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领悟到以下方法:通过泡泡男孩的实例,结合生活实际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概念的界定比较模糊,如病原体与抗原,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明确。根据以前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可能在如下几个方面理解不够:第一:第三道防线的是如何进行特异性免疫的;第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起关键性的细胞(物质);第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针对以上问题,主要采取对比归纳,学生自主讨论,老师从多方面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内容.【说明】1、此表为金沙高级中学公开课一般模式,可根据学科特点适当调整内容,但基本要素不能改变。2、教学目标:高一高二年级必须有三维目标,高三复习课可以根据实际调整。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5 /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