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

上传人:shug****ng1 文档编号:57183347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什么是新教育?怎样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本书涵盖新教育实验最全最新的资 讯,是新教育实验的入门指导书,是新教育实验的经验总结,更是教师改变生活 方式、发现自我、创造价值的行动指南,全方位阐释新教育实验的理念和观点, 方法和步骤,展示美好愿景,解答疑难问题。下面是为你准备的关于新教育 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喜欢。新教育读后感 1我读了新教育之后,深深地被里面的四大精神所感动,它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理想主义” ;第二、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田野意识” ;第三、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合作精神” ;第四、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公益情怀”

2、 。这四个方面是新教育实验目前所追求的质朴精神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分别从这四个方面详细的介绍了这四种精神,并用大量的事实证明这些精神存在的必要性。在读了这篇文章后,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 种精神即“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 。文中提到当下有三种人即官人、学人、农人。(官人,就是做官的人。学人,学者,做研究的人。农人,在田间耕作的人。 )朱 教授说,新教育如果只有官人和学人,永远不能成功,新教育需要农人,需要把 两条腿深深扎到泥巴里的人, 需要每天深入课堂与孩子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的人。 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现在有些特级教师总喜欢到处讲学、开讲座,但很少有静 下心来读书思考,缺少与学生交流的实际经验,缺少

3、的就是这种田野精神。有一 句话说的好你只有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老师写随笔、写论文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感受,他不像作家写文章,需要华 丽的词藻,夸张的语气。他还指出真正教育史上最后写下来的,大部分都是行动 家,或者说,他们都是学问家加行动家。 所以,新教育必须要有强烈的田野意识, 关起门来做研究,高谈阔论来做研究,最后是做不出名堂的。所以,作为新教育人,我们一定要沉下心来,用宁静的心认真地思考每天的 教育生活,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种田野精神才是最重要的。新教育读后感 2很久没有乘公交车了,今天,摩托车坏了,我又爬上了久违的 5 路(中医院农工商)。由于早上起来的早,睡意还没有散去,于是

4、,一路打起瞌睡起来。奶奶, 坐这儿!”一阵稚嫩的声音让我清醒了过来。 汽车已经开到了狮山路 口。上来了一老一少,小的八九岁,扎一条马尾,虽然瘦瘦的,但两只眼睛亮亮 的。老的五十来岁,背着书包,粉红的书包被有点驼的背背着,显得有点扎眼。透过车窗的阳光格外的灿烂,小女孩自顾自地玩起了手影游戏,一会儿是展 翅高飞的小鸟,一会儿是晃动脑袋的小狗,笑脸和阳光一样灿烂。手臂上别着三 条杠,白衬衫格子裙,一看就知道,那是我们海师附小的。奶奶一直背着书包, 坐在旁边的凳子上看着孩子乐呵呵的,也是一脸的灿烂。汽车到站了,奶奶依旧背着书包,小女孩牵着奶奶的手,蹦蹦跳跳,小辫儿 一摇一晃,地上的那个影子也快乐地一摇

5、一晃。“小姑娘,你几年级了?”看到自 己学校的孩子,总有几分亲切感。“二年级。” “哦,奶奶每天送的呀!” “是啊,路 远,又不放心一个人走。”奶奶接过话说。奶奶依旧背着书包,一直牵着孩子的手, 送到了不能再送的地方。路途远,奶奶跟着车送孩子,也许让人无话可说,因为现在的路上,汽车摩 托车实在太多,交通安全的确很重要,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有个人接送,也许还能 说得过去。但是每到星期二导护时,我留心了一下,三年级,四年级,甚至五、 六年级的学生,由爷爷、奶奶背书包的大有人在,说实话,我很想跟那些爷爷、 奶奶说让孩子自己背书包吧!让孩子从小学会承担,小时候能承担自己书包的重量,长大后,才能肩挑起 属于

6、自己的责任。他们不应该是温室里的花朵,而应该是阳光下展翅的小鹰。让孩子在成长中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东西,那是一种锻炼,大人又怎能替代这种锻炼?背起书包,在阳光下快乐奔跑,这才是属于我们孩子的风景。新教育读后感 3读朱永新的新教育,我对新教育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感受颇深。 新 教育实验为我们勾画了美好的教育理想,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和载体,合力打造和优化教育这一师生共同发展的共同体。现在新教育实验是一 个以教师的事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 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新教育对阅读的重视。 新教育 中提到的六大行动之一是 “营

7、造书香校园”,倡导阅读生活。 朱永新老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 人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 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世界已进入知识世纪,一切的竞争与价值都以知识为主,而 一切知识的基础都自阅读开始。新教育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强调一个人 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新教育就是通过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互动阅读 发掘孩子的潜力、发展孩子的个性。朱老师说,在学校就要读书,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师生共同读书的乐园。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教 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 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晨诵午读暮省”(

8、包 括晨诵、读写绘、整本书阅读)这一儿童生活方式课程是新教育探寻的重要成果 之一。让孩子们能在他们的童年和这些美好而永恒的经典相遇,让这些经典为孩 子们铺展一个丰厚广阔的智力背景,从而开启美好的人生。这又和我们学校安排 的阅读、经典诵读不谋而合!我们学校每天坚持的晨诵、午读、暮省,学校的校 本读物语文主题丛书等,已成功举办了两届跳蚤书市,校园时时洋溢着浓郁 的书香气息!学生和教师都在平时的阅读中共同成长。读着这本书,我有一种莫 名的骄傲与兴奋。新教育让我领悟了理想的教育应该 “以人为本, 超越知识”,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通过阅读新教育深刻体会到了朱 永新教师的教

9、育理念,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 思想为指引,努力提高课堂教育效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我们和学生共同成 长,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新教育读后感 4之前,学校给我们发了一本书朱永新的新教育 。到家以后,我却一直把它放在一边,其间睡觉前也偶尔翻动过两次,但是很快就不再理它了。可是学校布置了任务,要完成一篇读后感,于是在开学上班之间我又重新拿起了这本书,当我读了前三章后,我的收获还是非常多的。我了解了什么是新教育;新教育的四种精神;了解了新教育的学理基础;还了解了新教育的四大改变。让我感 到这确实是一本可读性很强、很实用的书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一辑第三节四大改变中改变学生

10、的生存状态这 一点。文中写了新教育实验的开展给两个孩子带来的巨大变化。一个是胡量。这 是一个最讨厌,不写作文的孩子,就是一个这样的孩子,在新接班老师的鼓励下 跑到教育在线网站上开了一个专题贴,一年后这个讨厌作文的孩子竟出版了一本 书胡量选;另一个孩子是陆楚雅,父亲在她一年级时因公去世,因为失去了父 亲,孩子很孤僻。老师把她带到了教育在线网上,于是她开始了每天的阅读和写 作,孩子现在已经五年级了,写了数百篇日记和文章,成为一个快乐而健康的孩 子。在这里我品味到了教育的幸福。“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新教育实验认为, 儿童的学习不应当只是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作准备”,教育

11、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 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将来的人生和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 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我想,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 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在素质教育成为越来越多人共识的同时, 学生的童年和青春却是充满失败、没有美好的梦想,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凝望世 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新教育实 验提出“教育幸福”,首先针对的就是这些脱离人性、摧残童心的畸形教育而言的。身为教师,和许多同行一样,我们都在自己心中播撒无数的梦想,再把这些梦想交付给自己的学生,可惜孩子们的理想一次次埋没在不理想的考试中,一次 次埋没在稍有创新的举动就招来批评指责中。学生成了一部部学习的机器,分数 成了学生唯一的荣耀和耻辱,学生的身心受到严重损害,读了这一章,使我看到 素质教育的希望。是朱永新教授思之所至,情之所在,文之所需的话语让我领悟 了理想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超越知识”,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 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这也是我在今后工作中要努力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