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题二: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与重大改革

上传人:shanz****g555 文档编号:57116403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古代史专题二: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与重大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古代史专题二: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与重大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古代史专题二: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与重大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专题二: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与重大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专题二: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与重大改革(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二 中国古中代国的古治代乱史兴衰与重大改革一、备考导航 治乱兴衰是古代社会发展情况好坏的一种外在表现, 通常与成功的改革或政局动荡直接相关联,高考中常以材 料题或问答题的形式出现。鉴于古代的治乱兴衰对现代社 会改革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今后命题可能会围绕一些社 会热点问题设置新的题型,复习时应注意。二、专题知识归纳1 1、封建盛世局面(1 1)文景之治: 西汉初期,很注意吸取秦亡教训,再 加上汉初经济困窘等因素,使汉初文帝、景帝能够从稳定 统治秩序大局和恢复社会经济的现实需要出发,推行休养 生息政策, 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出现了“文景之治”第一个 盛世局面,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2、 2 2)光武中兴: 东汉光武帝在位期间,注意调整统治 政策,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重用文臣、扩大尚书台、 裁并官衙、削减官吏等措施,使全国出现了较为安定的“光 武中兴”局面。(3 3)贞观之治: 唐太宗继位后吸取隋亡教训,正确认 识君民关系,善于招贤纳谏,调整统治政策,从而使其在 位时社会稳定,政治较清明,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 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 4 4)开元盛世:在唐太宗治理国家的基础上, 经过武 则天的推进, 到唐玄宗开元年间,政治安定,社会经济继 续发展, “开元盛世。(5 5)康乾盛世: 清朝前期,中国封建制度虽已走向衰 落,但在康熙、乾隆帝统治时期,也采

3、取过一些恢复经济、缓和矛盾的政策,同时,在反击外侵、平定国内少数民族 叛乱的斗争基础上,加强了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管理, 一度形成“康乾盛世”的局面。从中国历史发展的纵向来看, “康乾盛世 ”的发展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值得 肯定。从世界横向发展来看,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英、法、美等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专政,工业文明逐 渐取代农业文明,近代的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因此, “ 康 乾盛世”与世界潮流相比不宜夸大2 2、古代农民战争(1 1)秦末农民战争 ( 公元前 209209 一公元前 206206):陈胜、 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具有突 发性和首创精神。(2 2

4、)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 (184184 年) :张角、张宝、 张梁三兄弟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 有准备,并利用宗教号召和发动的农民起义。(3 3) 隋末农民起义(611611 618618 年):形成几个强大的 集团,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起义。”。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4 4) 唐末农民战争(875875 884884 年):领导人先后有王仙芝、黄巢;特点是避实击虚、流动作战,转战大半个中 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没有乘胜追歼唐朝军队,致使地 主阶级卷土重来。 一(5 5) 元末农民战争(13511351 13681368 年):领导人有刘福

5、通、徐寿辉、郭子兴、朱元璋等;朱元璋后来蜕化为地主 阶级的代言人。这次农民战争带有很浓的民族战争色彩,具有反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两重性(6 6) 明末农民战争(16281628 16441644 年):领导人先后有高迎样、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触及圭寸建土地所有制和赋税制;标志着农民战争已发 展到一个新阶段一国历史上者名的改革(1 1) 春秋时期的税制改革齐国管仲改革: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 连绵不断。齐桓公为成就霸业,任用管仲为相,改革经济 (其中的“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 税,实质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政治、军事,使齐国的经济、 军事势力

6、迅速壮大起来,国势增强,首先确定了霸主地位。鲁国“初税亩:开始实行按亩收税(2 2)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目的: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富国强兵。性质:新兴圭寸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概况: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最为者名。 经过商鞅变法 (经济、政治、 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一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促 进了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 国冢,为后来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是划时代的政治 变革。意义:推动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3 3)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 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客

7、观 规律,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顶住来自本民族贵族的各种 阻力,进行了改革,其中心在于促其鲜卑族的封建化(汉 化)。这次改革加速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为北周 统一北方和以后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4 4) 北宋中期的改革北宋初年统治大力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有利有 弊,至北宋统治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克服3 3、危机,巩固封建统治,北宋进行变法与改革。庆历新政:10431043 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改革时政,史称 庆历新政。这是一次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局部改革,但遭 保守派官僚阻挠而失败。王安石变法:10691069 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主持变法 这是一次以富国强兵为目的,针对北

8、宋积贫积弱危机,以 法从根本上维护了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无法从根本上缓和 阶级矛盾,同时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变法中又 出现用人不当、危害百姓的现象,最终变法失败、,朝张居正改革:明朝中期,政治腐叽 阶级矛盾急剧激化, 其重要内容,虽然最终被废除,但保留下来的白银征税的 方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一利点脚建盛世局面、(1 1)亠内涵:所谓治世或盛世,是相对来说,一般指社 会秩序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比较繁荣,阶级矛 盾相对缓和,民族团结的封建统治时期,一般出现在朝代 初期。这些治世或盛世,绝不是农民的理想社会,农民仍 然遭受严重剥削,生活艰难(2 2) 类型:在长期战

9、乱或分裂之后,社会经济凋敝, 急需安定秩序,丄休养生息,新王朝的统治者顺应这一形势, 米取加强中央集权和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因而出现了盛 世景象,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等;在长期 休养生息、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盛世景象, 如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 经过改革、调整政策出现了所谓的 “中兴”一 . /、 并未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所谓“中兴”也只能是暂时的(3 3) 形成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 前提;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迫使后继统治者 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一定 时期内使圭封建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是根本

10、原 因。统治者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以及雄才大略等,如 善于用人和纳谏,居安思危,励精图治,革新制度,米取 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社会经革一条鞭法.、但“中兴”济。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他们才是盛世局面的直 接创造者 科技新成果的应用等。(4 4)综合认识:作为盛世景象下的劳动人民相对于其他时期而言, 生活状况有所改善,封建剥削有所减轻,并在一定程度上 过看祥和、安定的生活。但他们受封建地主剥削和压迫的 阶级地位没有丝毫改变2作为盛世景象下的封建统治阶级,其骄奢淫逸在一 定程度上有所收敛,但其阶级本质并没有改变。真正享受 繁盛成果的仍然是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而非直接

11、 创造社会财富的广大劳动人民。3由于封建制度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 盛世的背后潜 伏着危机,盛极而衰是必然的。 a.a. 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 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调和;b.b. 封建经济分散性容易形成地 方割据势力;c.c. 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加剧土地兼并; 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极易滋生腐败、暴政等4示:a.a.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b.b. 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A-AX X . . k k 、卜 A-A- - A、 k k k k * * 4 4 厶 X.X.A.A 、-、. 丿廉政建设古代安思兴衰的一般德律(1 1) 每个朝代前期强盛的一般原因: 前

12、期农民战争 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部分地调整了生产关系,在不同程 度上使封建社会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王朝初期,社会 经济残破,统治者慑于农民战争的威力,采取加强中央集 权,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初期统治者较有作为,善于动人民积极参与生产活动, 为强盛局面奠定了物质基础等(2 2) 封建王朝后期衰败的一般原因: 封建经济的发 展使地主阶级力量增强,土地兼并严重,对农民的剥削加重,阶级矛盾激化;统治者进取心减退,统治阶级内部 争权夺利的斗争尖锐;皇帝腐败,不理朝政,地方割据 势力发展,中央集权削弱( 3 3)综合认识: 级的治国方针、制度,同时也和最高统治者的素质与能力 密切相关。大致反映在以下几个方

13、面:统治阶级是否认 识到人民的力量,从而减轻剥削压迫,缓和阶级矛盾。 是否重视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包括生产关系 和经济政策的调整等,是否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是 否能重用人才,整顿吏治,保持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 是否实行了合理的民族政策。是否米取了开明的对外政 策,以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3 3、全面认识古代农民战争(1 1)原因:严重的土地兼并,使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苛捐杂税繁重,致使农民难以维持生存,农民只有奋起 反抗。统治残。 a.a.割据势力; c.c. 封d.d.封启示: a.a. 国家统b.b. 对生产关 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L# # - - t t - -、_h

14、 h 、 k k_ _ _F F上_*.、 Z Z t t_ _亠d.d.执政党必须加强自人才与依法治国并举等。o中国古代国家治乱主要取决于统治阶暴,主要表现在兵役徭役繁重,法律严酷, 人民不仅不能安定生产,连生活随时都处在危险之中,只 民遭到超经济的压榨、掠夺,不反抗就没有生路。严重的自然灾害往往使农民起义来势迅猛。其中,暴政、土地 兼并、自然灾害是导致大规模农民战争的三大因素。认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 矛盾,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化的 产物,是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最咼形式。封建社会中农民 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直 接原因大多是

15、自然灾害。其具体表现是:封建暴政、土地 兼并、天灾人祸。(2 2)特点: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具有较高的反封 建斗争水平。如斗争目标明确,建立农民政权,推翻或瓦 解了腐朽的旧王朝,促使新王朝的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三种结局:被封建地主阶级镇压;成为统治阶级 中不同集团权力调整或改朝换代的工具;农民起义领袖 蜕变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建立新的封建王朝,如刘邦、 朱兀璋就是典型根源:农民阶级作为自然经济下的小生产者,不疋先 进生产力的代表,不可能创造出新的经济来取代封建经济, 所以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反封建的任务。(4)影响: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农民战争对历史发展 一般起看推动作用通常表现在:推翻腐朽

16、、反动的王朝, 为历史发展扫除障碍;沉重打击封建反动势力,促使后 来的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剥削与压迫, 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一摧毁和扫荡统治集团特别腐朽反 动的势力(如唐末农民战争就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士族势(如明末农民战争使得一些明藩王土地转到农民手中,清 初统治者康熙实行亠“更名田”的政策,就是被迫承认农民 战争对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结果)农民战争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在阶级社会中,阶 级斗争时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入每当 一个皇朝政治腐败,经济发生危机,社会矛盾尖锐的时候, 后建立的新王朝,其统治者往往恐惧于农民战争的巨大威 力, 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 调整统治

17、政策,即局部调整生 产关系,从而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农民战争对历史 推动作用之所在。但农民战争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是有限 的,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他们可以打击统 治阶级,实现改朝换代,但最终不能推翻这个制度。而且 农民起义往往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人-4 4、对古代重大变法与改革的综合认识改革贯穿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始终。 尽管不同时期、兼并、天灾人祸。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剥削与压迫,不同朝代的政治、 经济和社会情况不同, 具体改革的内容、 目的、手段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是显而易见的,即改革 都不是固守已不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形势的旧法制、旧体 制或旧政策。(1 1)改革的原因: 旧的生

18、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为了达到某一政治目的,实现富国强兵;顺 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 区后,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的封建 化进程;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 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按照原因和性质的不同古代改革可分为四类: 社会内部富国强 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的改革(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政治改 革),如商鞅变法;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如王安石变法。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和制度的 改革(具有封建化性质),如北魏孝文帝改革。(2 2)改革的主要内容:调整生产关系,改革土地制 度和赋役制度;采取措施恢复发展经济;整顿

19、政治, 惩处贪官污吏;改革军制,严肃军纪;开源节流,增 加财政收入;吸收先进民族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等( 3 3)封建改革的根本目的: 的统治;建立封建的统治基础;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实现改革的结果和作用: 有的改革成功了,如管仲改 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等,这些改革增强了本国 程,为实现 其政治目的奠定了基础。试图挽救封建统治危程机,的为改实革现尽 管一度取得成效,但最终结果还是失败了,如王安石变法 等。(5 5)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四看):是否顺应历史 发展的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 要求。是否有强大的政治力量作后盾,得到统治者或民 众的支持,是否有支持改革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20、。是 否采取了符合当时客观实际的措施。改革者的政治素质 和意志是否坚强一般说来,王朝初期的改革容易成功,而王朝中后期 的改革大多数失败。这是因为:新的封建王朝大多是在 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建立的。农民起义风暴打碎了旧王朝 的 国家机器,陈章旧制受到猛烈冲击, 旧秩序土崩瓦解, 为新王朝改革破除了阻力。而王朝中后期,年深日久,政 权建设、典章制度、权益分配已根深蒂固,统治阶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质的不同古代改革可分为四类: 奴隶 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促进旧社会形/、( 3 3)封建改革的根本目的: 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亠z、 A-.-*-富国强兵。革、商(鞅4的经济、军事力量,加速

21、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程级内部 的派系势力盘根错节,保守顽固势力强大。王朝初期, 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为长治久安,大力调整政治政策。这种政策符合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 要求。而王朝中后期要在不改变封建根本制度的情况下进 行某些政策和具体制度的调整及利益再分配,必然会遭到 旧制度和旧势力的顽强抵抗,许多改革家因顽固派的扼杀 而抱恨终身。王朝初期的改革有强大的皇权作保障,而 中后期改革的主将则缺乏这种权威(6 6)对改革的认识:对,因此改革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不可能一帆风顺4改革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意志。改革成败关键是看 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移在认识改革时一定要注意其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的 不同。封建统治者实行的改革,可能会使百姓得到一些实 惠。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产物(改革实际上是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 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间活动),改革社会弊 政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2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人 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看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3改革必然触及某些人或集团的特权和私利而遭其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