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_考试题集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57100665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8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材料力学_考试题集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材料力学_考试题集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材料力学_考试题集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_考试题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力学_考试题集(5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材料力学考试题集单选题1.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A) 只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B)只与构件的形状尺寸有关(C)与二者都有关(D)与二者都无关2. 一直拉杆如图所示,在P力作用下 。(A) 横截面a上的轴力最大(C)横截面c上的轴力最大(B) 横截面b上的轴力最大(D)三个截面上的轴力一样大3. 在杆件的某一截面上,各点的剪应力 。(A) 大小一定相等(B)方向一定平行(C) 均作用在同一平面内(D)定为零4. 在下列杆件中,图 所示杆是轴向拉伸杆。(B)PP(D)5.图示拉杆承受轴向拉力P的作用,斜截面m-m的面积为A,贝U (T =P/A为(A)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C)斜截面上的正

2、应力(B) 斜截面上的剪应力(D) 斜截面上的应力(B)通称为塑性变形(D)通称为弹性变形6.解除外力后,消失的变形和遗留的变形(A) 分别称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C)分别称为塑性变形、弹性变形7. 一圆截面轴向拉、压杆若其直径增加一倍,则抗拉(A)强度和刚度分别是原来的2倍、4倍(C)强度和刚度均是原来的2倍(B)强度和刚度分别是原来的(D)强度和刚度均是原来的4倍、2倍4倍8.图中接头处的挤压面积等于O(A)ab9.微单元体的受力状态如下图所示,已知上下两面的剪应力为T则左右侧面上的剪应力(A) t /2(B) t10. 下图是矩形截面,则 m m线以上部分和以下部分对形心轴的两个静矩的

3、精品(A) 绝对值相等,正负号相同(B)绝对值相等,正负号不同(C) 绝对值不等,正负号相同(D)绝对值不等,正负号不同11. 平面弯曲变形的特征是 。(A) 弯曲时横截面仍保持为平面(B)弯曲载荷均作用在同一平面内;(C) 弯曲变形后的轴线是一条平面曲线(D) 弯曲变形后的轴线与载荷作用面同在一个平面内12. 图示悬臂梁的AC段上,各个截面上的 (A) 剪力相同,弯矩不同(C)剪力和弯矩均相同(B) 剪力不同,弯矩相同(D)剪力和弯矩均不同13. 当横向力作用于杆件的纵向对称面内时,关于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与应力有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是错误的。(A) 若有弯矩M ,则必有正应力d(C) 若有弯矩

4、M,则必有剪应力t14. 矩形截面梁,若截面高度和宽度都增加(A) 2(B)4(C)8(B) 若有正应力 d,则必有弯矩M(D) 若有剪力G,则必有剪应力 t1倍,则其强度将提高到原来的 倍。(D)1615. 等截面直梁在弯曲变形时,挠曲线曲率在最大 处一定最大。(A) 挠度(B)转角(C)剪力(D)弯矩16. 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 是相同的。(A)应力(B)应变(C)位移(D)力学性质17. 用截面法只能确定 杆横截面上的内力。(A)等直(B)弹性(C)静定(D)基本变形18. 在下列说法中是错误的。(A) 位移可分为线位移和角位移(B) 质点的位移包括线位移和角位移(C) 质点只

5、能发生线位移,不存在角位移(D) 个线(面)元素可能同时发生线位移和角位移19. 图示杆沿其轴线作用着三个集中力其中mm截面上的轴力为 P(A) N = -5P(B) N = -2P(C) N = -7P(D) N = -P20. 轴向拉伸杆,正应力最大的截面和剪应力最大的截面 。(A)分别是横截面、450斜截面(B)都是横截面(C) 分别是45。斜截面,横截面(D)都是45。斜截面21. 某材料从开始受力到最终断开的完整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该材料的变形过程无。(A)弹性阶段和屈服阶段(B)强化阶段和颈缩阶段(C)屈服阶段和强化阶段(D)屈服阶段和颈缩阶段22. 图示杆件受到大小相等的四个方

6、向力的作用。其中 段的变形为零。A 0CDF1 2 .0B 0.72.0C0.5D 0.50.781. 正三角形截面压杆,其两端为球铰链约束,加载方向通过压杆轴线。当载荷超过临界值,压杆发生屈曲时,横截面将绕哪一根轴转动?现有四种答案,请判断哪一种 是正确的。A绕y轴C绕z轴B 绕通过形心 c 的任意轴D绕y轴或z轴82. 有下列几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对?A影响杆件工作应力的因素有材料性质;影响极限应力的因素有载荷和截面尺寸;影响许 用应力的因素有工作条件B影响杆件工作应力的因素有工作条件;影响极限应力的因素有材料性质;影响许用应力 的因素有载荷和截面尺寸C影响杆件工作应力的因素有载荷和截面尺

7、寸;影响极限应力的因素有材料性质;影响许 用应力的因素有材料性质和工作条件D以上均不对。83. 建立平面弯曲正应力公式My L,需要考虑的关系有 A平衡关系,物理关系,变形几何关系C变形几何关系,平衡关系,静力关系B变形几何关系,物理关系,静力关系 D平衡关系,物理关系,静力关系84.根据压杆稳定设计准则,压杆得许可载荷 Fp上。当横截面面积A增加一倍时,n st试分析压杆的许可载荷将按下列四种规律中的哪一种变化?A增加1倍B增加2倍C增加1/2倍D压杆的许可载荷随A的增加呈线性变化、计算题85. 如图:各杆重量不计,杆端皆用销钉联接,在节点处悬挂一重W = 10KN的重物,杆横截面为A1 =

8、 A2 = 200mm2、A3 = 100 mm2,杆3与杆1和杆2夹角相同aN5,杆的弹性 模量为 E仁E2 = 100GPa、E3=200 GPa。DC5/z-EE三、作图题95. 试作下图杆的剪力图和弯矩图。96. 根据简支梁的弯矩图作出梁的剪力图与荷载图。LLmJIm|rn97.作梁的弯矩图。aUrN/m答案四、判断题(略)一、单选题1. C2. D3. C4. D5. D6. A7. D8. B9. B10.B11.D12.A13.C14.C15.D16.D17.C18.B19.D20.A21.D22.D23.C24.C25.D 26.A27.C 28.D29.D30.D31.A32

9、.C33.C34.B35.D36.B37.C38.D39.A40.A41.B42.B43.C44.B 45.A46.D47.D48.C49.B50.D51.D52.B53.A54.C55.C56.C57.A58.B59.D60.D 61.D62.A63.C64.A65.A66.A67.A68.B69.D70.A71.D72.A73.C74.D75.B76.B77.C78.C79.D80. B81. B82. C83. B84. D二、计算题85.考虑静力平衡由于都是铰接,杆所受重力忽略,三杆均为二力杆。应用截面法取分离体,F1、F2、F3为杆的轴力,由静力平衡条件:X 0sin 一屑sm tz

10、= 0匸 i : -; T _2分(1)题有三个未知轴力,有两个静力方程,是超静定问题,需要一个补充方程A的铅直位移。(2)几何关系 设整个杆系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是对称的,即只有节点(3)利用变形于内力的物理关系 C OS Ct(4)解联立方程组3分2分2分2分耳 sin a-/sm a= 0鸟十巩 cosa+J cos a-附二 0解得:F3=5.85KNF1= F2 =2.93KNof =02= Fi/A i=14.7MPa1+2 虽l + 2Acos3a 耳4(3 = F3/A3=58.5MPaMa 086.解:求支反力利用平衡方程M b 0解得:MeL剪力方程:RaRbMeLQ(x)

11、Me/L(a)2 分弯矩方程:AC段(b)CB段0 xv aMexLav x L(c)Me “-x MeL是一条斜根据方程(a),剪力图是一条平行轴线的直线。根据( b)、(c)作梁的弯矩图,各:直线。最大弯矩Mmax Mea/L。Pb/L87.解:求主应力和主平面已知应力值:cr x=40Mpa;oy=-20MPa;T=-30Mpatan 2 p2301.04020求主平面方位:1分22.50+900 = +112.50。max/minx y240224020230 2则一个主平面与 x的夹角a为45/2 = +22.5 根据两个主平面相互垂直,得另一个主平面方位为 求主应力值:52.4MP

12、a32.4MPa则主应力oi=52.4Mp ao3=-32.4Mp a(2=0求倾斜截面上的应力将已知的应力和倾角代入公式:可得该倾斜面根据垂直与零应力面地任意两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上的正应力之和不变原则, 的另一正应力。-cos2asin 2a40204020*0cos 752 210 7.76 29.011.24MPa30 sin 750x ysin 2a2xcos2a4075030 cos750229.0 7.7636.8MPa40 2011.231.2MPa根据剪应力互等定理得:36.8MPa88.解:(1)求支反力由平衡方程Mb 0M a 01 分q 6 1 RaRa 6KN4 02分R

13、b 4 q 6Rb 18KN3 02分(2)求截面C上的剪力Qc和弯矩Me 由截面C的左侧得:Qe 6 4 2 2KN2 分MC 6 2 4 2 1 4KN m3分(3)求截面B左和B右的剪力和弯矩从截面B左的左侧上的外力得:Qb 左=616= 10kN2 分Mb左 6 44 4 2 8KN m3分从截面B右的左侧的外力得:Qb右 = 6 4 4 18= 8kN2 分M 8右=6 4 4 4 2 8KN m3 分89.解: Ma 0FNia Fn2 2a F 2a 04分变形协调方程:2匚 L22 Fn1L FN2LE1A1E2A2Fn11 4E2A2 E1A12FF N24F4 E1A1 E

14、2A290.解:(1)作弯矩图由图可见两截面 B、C上的弯矩分别为Mb 8KN mMe 12KN m(2)计算截面B上的正应力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分别在截面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引用Mb=-8KN m 可得其值:M b y2I maxI ZM B yiymaxIz8 1033146.8 102.9 108 10353.2 10 32.9 1040.5MPa14.7MPa(3)计算截面C上的正应力Mc= 12KN m可得其该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分别在下边缘和上边缘。引用值:l maxM c y1Iz312 10353.2 102.9 1022.0MPaymaxM c y2Iz12 103

15、 146.8 10 32.9 1060.7MPa40.5MPa+1-J17.5MF860.7MPa22MPa 十91.解:列静力平衡方程Ma 0F nce 1F ndb30 3 1.50变形协调方程ldb 3 lce200F NBD 1 .8l610 m EF NBD32.2kNF NCE 3F NDB3 F nce 16 2400 10 m EF nce 38.4kN332.2 10 NADB2 1200mmF NCE338.4 10 N Ace400mm2以AB杆为研究对像10kN为研究对像0Fncd sin 30F ncd 40kNF NBC10 103Abc43 222 10 3F N

16、CD40 103ACD43 228 10BDCE92.解:26.3MPaBC65.0MPaCD以CDEF NBCMe8 F NBC 893.解:13520(1)作轴力图0.2510(2)由轴力图可知 AC段和CB段的轴力分别为100KN和260KN 则各段的应力分别为:ACF NACA2.5MPa3分BCF NBCA6.5MPa3分(3)由胡克定律求得各段柱的纵向线应变为:ACACE3BCBCE0.6510 33分(4)柱的总变形丨FnIEA1.35mm3分94.解:正视图:Izbh312A bhiIzhA2、33分3分_lziz俯视图:lh2、31 23002.360p 101hb312A bh0.5jyby , A 23ll1 2300 23y99.6P 101y iy b402,33分3分2分3分Fcr2EIzL2205 103 40 60312 23002275kN95.三、作图题两图各5分。lOHI-m*1昭 20彎111lOkN96.,丈1出JL Jr 1两图各5分。10分四、判断题(略)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