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上传人:liu****han 文档编号:57096780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南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设计)目 录摘要I一 资料与方法1 11一般资料11.2方法1二 妊娠期的护理12.1 一般护理12.2 饮食护理22.3 药物护理22.4 产科监测22.5 预防感染32.6 适当运动3三 分娩期的护理33.1 糖尿病产妇分娩期的特点33.2 产程监测43.3 胎儿的监测43.4 母乳喂养43.5 心理护理53.6 健康宣教5 四 结果5五 结论6参考文献7致谢8摘 要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分娩及产后各个阶段的护理,为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4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分娩及产后各个阶段

2、做好血糖监测,密切观察血糖变化,积极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加大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以改变患者的饮食习惯,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通过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以改变患者的饮食习惯,使患者血糖状况明显好转,分娩期并发症、胎婴并发症明显下降,确保母婴健康。结论:通过干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别对不同阶段时期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使其配合治疗,以提高患者母儿的健康质量。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健康教育I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通过对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4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分娩及产后各个阶段

3、的血糖监测的调查,确诊为GDM的患者,共42例为观察组对象,按要求监测血糖。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糖筛查,糖筛查实验方法:妊娠24-28周进行,随机口服50G葡萄糖粉,然后1h测静脉血糖的浓度,如血糖值7.8mmol/L者为糖筛查异常。对糖筛查异常但11.2 mmol /L者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空腹12h后,口服葡萄糖75G,分别在口服葡萄糖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测血糖,正常临界值为:空腹5.6 mmol /L,1h10.3 mmol /L ,2h 8.6 mmol /L,3h 6.7 mmol /L。GDM的诊断为:(1)2次或2次以上空腹血糖5.8 mmol /L;(

4、2)糖筛查血糖11.2 mmol /L并空腹血糖5.8 mmol /L;(3) OGTT有2项或2项以上达或者超过正常值。第二章 妊娠期的护理2.1一般护理指导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应先控制好血糖再受孕,已受孕者,应尽早终止妊娠,并且允许的妊娠者,在妊娠前3-6月服用叶酸至妊娠后3个月,妊娠前有服用降糖药的患者在计划怀孕前36月停药,改用胰岛素治疗。给孕妇讲解糖尿病史一种分泌代谢性疾病,病程长,病人对降糖的过程中不能掉以轻心,控制不好血糖会造成胎儿畸形、早产等情况发生,在思想上使孕妇加以重视,但是也不要增加孕妇的心理负担,引起焦虑,所以医护人员就要耐心的给病人讲解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有关知识,给病人提

5、供表达内心感受,焦虑和期望的机会。2.2饮食护理饮食控制是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和护理的关键,合理的饮食治疗的原则应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并保持血糖平稳,不出现高血糖、低血糖及酮症,按照体重每天的热卡计算,孕早期患者需要热卡于孕前相同约105-126KJ/KG;孕中和晚期应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量为126KJ/KG。宜少量多餐,每天进餐4-6次。保证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的55%-60%,每日主食不少于250g,妊娠7个月以后,保持每周体重增长0.5kg以上,但1月内体重不应超过2kg,整个妊娠期间体重增长在10-12kg左右,餐后血糖不能高于8MMOL/L。根据孕妇的体重计算每日所需要的总热能量,合理搭

6、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比例,多选用大豆制品、荞面、玉米面、含水分较多的茎叶类蔬菜及瓜果等。血糖控制正常稳定的患者,可吃少量水果,主要选择含糖低的水果,如西红柿、柚子、青梅、青瓜等,吃水果也要讲究,要在两餐之间或者睡前。吃水果应减少饭量,但是也不能吃的太多,毕竟水果含糖分,吃后2小时测血糖,若血糖增加则需减量;切忌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早期孕妇热能量和营养与孕前相同。孕中期后期,每周食物热量增加百分之3至百分之8即可。2.3药物治疗对饮食不能治疗的糖尿病,胰岛素是首选药,胰岛素的用量应由分泌和产科医生一起监测,以皮下注射为主,分娩,手术中或者发生酮症酸中毒时可以改成静脉输液。注意三查七对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治疗。2.4产科监测定期做好产前检查,密切关注胎心,胎动,及胎儿宫内发育,并测量宫高,腹围,血压,血糖,肝肾功能的监测。如发现异常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必要时通知医生,视情况不能保留胎儿时终止妊娠。2.5预防感染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有利于细菌在体内生长繁殖,同时,长期的高血糖状态抑制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使患者抗感染能力低下。因此,坚持每天做好日常的皮肤护理、口腔护理、会阴清洁,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如发现有疖肿或者其他感染,即时告知医生。合理应用抗生素并配合治疗。2.6适当运动 妊娠糖尿病患者也可采用运动疗法,但要注意运动的强度,不能剧烈运动,适当的运动

8、不仅有利于患者减轻体重还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度,也能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而使血糖下降。但是不能做过于剧烈的运动,比如跑步,踢球,跳绳等等;应多做有氧的运动,最好的运动方式是步行,运动时间不超过15分钟。运动前后以及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补充水分,注意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的发生。第三章 分娩期的护理3.1.糖尿病产妇分娩期的特点 分娩是一种消耗大量能量的运动,从而减少了糖尿病孕妇对胰岛素的需求,同时对葡萄糖的需求增加了。必须有足够的进食或补充葡萄糖,孕妇才不至于出现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临产时情绪紧张及疼痛,可使血糖水平波动增大,胰岛素用量不易掌握,产程中体力消耗大,同时进食减

9、少,或同时伴有呕吐失水,若不减少胰岛素用量和给予葡萄糖,就会容易出现低血糖,而产时疼痛及精神紧张又可导致血糖升高。产时孕妇高血糖状态将导致胎儿宫内耗氧增加,易使胎儿发生胎儿宫内窘迫,严重时导致胎儿酸中毒并且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增高。孕妇血糖变动大,个体差异大,这些均可增加控制血糖的难度,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导致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所以严格控制产时血糖具有重要意义。临产后仍可采用糖尿病饮食,但应严格控制孕妇血糖水平,可以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注射液及胰岛素。产程中一般应该尽可能停用所有皮下注射胰岛素,根据产程中测定的血糖值调整静脉输液速度。3.2产程监测患者因糖利用不足,消耗大,能量不够,常伴有

10、产程进展缓慢或子宫收缩不良导致产后出血,待产过程中需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注意子宫收缩强度及宫口开大情况,避免产程延长,产后准确测量宫底高度,产妇因糖利用不足,能量不够,常伴有产程进展缓慢或子宫收缩不良致产后出血,需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及时发现并且处理子宫收缩不良引起的产后出血,预防产后出血。分娩者进入产程后均建立静脉通道, 以便适时给予补液。待产过程中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注意子宫收缩强度,宫口开大情况,避免产程延长, 每4h监测血糖、尿糖和尿酮体,保持血糖不低于5.6 mmol/L,以免发生新生儿低血糖。每4h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观察有无心动过速、盗汗、面色苍白、饥饿感、恶心和呕吐等低血糖的表现。

11、详细记录产程中饮食入量,鼓励病人少量多次进餐,适当增加入量,预防酮症酸中毒。,3.3胎儿的监测 孕妇高血糖,体内多余的糖需要消耗大量的氧,而导致动脉血氧过低,分娩期由于子宫肌肉的收缩活动,消耗大量糖原,临产后产妇进食减少,血糖波动大难以控制,此时容易发生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引起胎儿宫内缺氧甚至死胎、死产。另一方面,孕妇患糖尿病,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引起胎儿胰岛增生,过多的胰岛素可使胎儿生长发育增快而形成大于胎龄儿。出生后,母体血糖供应中断,血中胰岛素仍然高,可使血糖下降发生反应性低血糖,过多的胰岛素还阻碍磷脂的合成,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容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在产程中必须严密观察胎心的

12、变化,持续胎心监护,注意羊水的性质,必要时可以给予产妇吸氧,产程中胎心监护仪持续监测胎心率变化,注意羊水性质,及早发现和处理胎儿宫内缺氧。胎儿出生后2-3小时开始喂20%的葡萄糖水,每3小时喂一次,糖尿病孕妇的新生儿抵抗力弱,无论其体重大小,均按早产儿护理,注意保暖及早开奶,实行母乳喂养。此外需要严密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必要时送儿科就诊。3.4母乳喂养目前,对糖尿病产妇是不是适宜母乳喂养尚无统一意见,有文献报道产后由于胎盘的娩出,胰岛素需要量的下降,哺乳母亲体内葡萄糖大量用于产生乳汁所需能量和供乳糖合成基质,因而母乳喂养可使血糖迅速降低。另有文献报道,产妇在新生儿娩出后均采取早接触、早吸吮

13、、早开奶,鼓励母亲亲自哺喂新生儿,均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喂养有利于母婴健康,并且指导产妇正确喂奶。产后由于胎盘的娩出,胎盘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胎盘生乳素等抗胰岛素激素的迅速下降,故产后24h内胰岛素的需要量约为原用量的一半,加之产后失血,体液丢失,很容易发生低血糖。本文认为产后如果病情稳定,可以继续哺乳,但是产妇哺乳可能影响血糖控制,24h内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每4h记录生命体征,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心动过速,盗汗等低血糖的表现,防止血糖过低或过高。3.5心理护理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往往对自己在角色转变过程中产生一些震惊,怀疑,紧张感,就造成了心理负担。因为对疾病的

14、知识缺乏,入院后的医院坏境的陌生,在加上病情恢复进展慢,转变成对医生的怀疑担心自己是不是误诊等,制定了一套护理的措施:耐心的向每一位患者讲解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让病人了解自己得的并不是怪病。热情的做好入院指导。让患者感觉处处都有温暖,有家的感觉,并熟悉坏境;耐心的回答每一次患者的问题,并作出合理周到的答复,这样既消除了患者情绪的紧张。又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感情,让患者更加的信任医护工作者,为进一步治疗铺好了道路,在治疗的过程中,很多病人都会表现出饥饿和糖尿病饮食的矛盾,依赖胰岛素和对抗胰岛素的矛盾,所以要给患者讲清饮食治疗的注意事项,把控制饮食建立在病人自觉的基础上,保持和患者的相互交流,并

15、给以相当的鼓励。还有些患者会担心胎儿畸形及发育不良,思想负担重,而产生产前抑郁症,对治疗失去信心。这时医护人员就必须有高度的同情心及责任心。严格观察血压,子宫底的高度,血糖的变化等。3.6健康宣教 保持会阴及全身皮肤清洁,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告知避孕方法,强调落实避孕措施;鼓励产妇母乳喂养,产后适当运动;进食全面,并遵医嘱监测血糖;产后42天来院体检,有特殊情况及时就诊。通过知识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控制血糖以及药物控制血糖,孕产妇的血糖水平稳定,42例产妇没有出现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等并发症的发生。第四章 结果 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分别对不同阶段时期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了不

16、同的护理的措施,密切监测血糖,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病人对医务人员的高度信任,使其配合治疗,保证了母婴的安全,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也消除了患者的顾虑,提高了服务质量,保障了医疗安全,提高满意度。第五章 结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导致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而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多病因性的代谢性疾病。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其发生率占孕妇的1%-5%,妊娠期糖尿病中一半以上将在未来的20年内最终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

17、母婴危害较大,其危害程度与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及妊娠期血糖控制程度密切相关。妊娠期的代谢改变较复杂,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改变更为复杂,患者的病理妊娠、分娩期并发症和胎婴并发症也明显提高,如对孕妇和胎儿造成早产、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危害,影响母儿健康,增加了家庭负担。因此,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分娩及产后各个阶段做好血糖监测和进行严密的护理观察,采取积极的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加大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改变患者的饮食习惯,从而使患者血糖状况明显好转,病理妊娠、分娩期并发症、胎婴并发症明显下降,确保了母婴的健康。本文对42妊娠糖尿病患者积极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未出现母

18、婴并发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远期糖尿病的发生。因此要对所有的孕妇,尤其是有高危因素和糖尿病家族史的孕产妇进行早期血糖筛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做好健康指导,尽可能的将孕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范围,可明显减少孕产妇及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婴预后。参考文献 1 张彩霞,文凌娟,宋俊英.妊娠期糖尿病3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9):532陈正琼.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和诊断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6):338 3 尹红.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进展J.天津护理,2005,13(2):116.4 范慧珍,霍春慧.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综合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12):1292-1294.致谢至此毕业之季,衷心感谢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各科任老师,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在课程学习和作业上对本人的谆谆教导,感谢谭佳容老师对我毕业论文的指导,让我能够顺利完成护理本科的写作!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