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原则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57081641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6.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原则(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原则1、 生物安全体系的概念传染病传播流行的三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只有这三个要素交叉重叠在一起时,动物才有可能发病。所以生物安全体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所有在动物体外杀灭病原体,降低机体感染病原体的机会和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的组合。传染源发病传播途径 易感动物2、 养禽场疫病传播的主要方式3、 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图4、 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原则1 空间阻断屏障1.1 隔离1.1.1 养禽场与外界环境的隔离养禽场要做到与外界环境高度隔离,使场内禽群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养禽场场址应选择在地势高燥、水质良好、排水方便,远离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m以上,远离屠宰场、畜产

2、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厂2000m以上的地点。要建筑必要的隔离建筑物,将养禽场从外界环境中明确的划分出来,并起到限制场外人员、动物、车辆等自由进出养禽场的作用。养禽场内应划分生产区、管理区和生活区,各区之间也应建筑围墙等隔离性建筑物。严格限制外来人员、车辆等进出场区和生产区。养禽场工作人员也禁止任意离开场区。生产区内使用的车辆禁止离开生产区,运输饲料、动物的车辆应定期消毒。场内做好防鸟、灭鼠工作,场内不得饲养其他动物。1.1.2 养禽场内各禽群之间的隔离养禽场内各禽群之间也要做到充分隔离,栋舍之间距离不应少于10m。养禽场应执行“全进全出”制和单向的生产流程,鸡分群、转群和出栏后,栋舍要彻底

3、进行清扫、冲洗和消毒,并空舍5-7天方可调入新的鸡群。对养禽场饲养员、兽医及其他工作人员要明确岗位责任,专人专舍专岗,严禁擅自串舍串岗。1.2 通道鸡场内应分设净道和脏道。净道是专门运输饲料、产品及人员出入的通道,脏道是专门运送鸡粪、死鸡、淘汰鸡及垃圾的通道。除此以外应尽量减少通道。场门口、各场区入口处设长度为4.5m以上、深度20cm以上的消毒池,进入生产区之前,要在装有紫外灯的更衣室更衣。鸡舍入口处设长度为1.5m以上、深度为20cm以上的消毒池。1.3 消毒1.3.1 场区环境和鸡舍内部的消毒养禽场场区内部主要道路要做硬化处理,保持场区卫生清洁,合理绿化。鸡舍内的地面、墙面、天棚等应选择

4、质地坚硬材料建造,并应平整、光滑、便于冲洗、消毒。一般场区每周消毒1-2次,鸡舍应每天清洁,每周至少消毒一次,料糟、水槽和其他用具要定期清洗,保持清洁,每月消毒1-2次。1.3.2 人员、工具及车辆的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时应洗手、更换工作服,戴工作帽,穿专用鞋踏消毒池;离开生产区时也应进行必要的消毒。生产工具应先冲洗干燥再熏蒸消毒后备用。进入场区的车辆先用高压水管冲洗车轮,再缓慢通过消毒池。场区内的车辆每次装运后及时清洁消毒。1.3.3 带鸡消毒可以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夏季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次数,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冬季可加温后再喷雾。消毒药应选择对鸡体无刺激性、无腐蚀性的药物轮换使用,严格

5、按要求的浓度配比,根据鸡舍空间容积决定喷雾使用量,雾粒应控制在80-120m,过大沉降过快,起不到吸附作用,并造成鸡舍潮湿,但也不应小于50m,因为沉降速度过慢,易被鸡吸入呼吸道后诱发呼吸道病。1.4 鸡场废弃物的处理鸡场废弃物应分类处理:鸡舍内的鸡粪应根据季节、鸡舍环境控制等情况定时清除。鸡粪、垫料等应通过专用脏道运出鸡场500m以外进行出售或无害化处理,不可堆放于鸡舍周围。活疫苗瓶及包装物应先经消毒液浸泡后再和其他垃圾一起装袋运出鸡场集中处理。病死鸡焚化或经消毒液浸泡后发酵处理。厕所及鸡舍污水应设置化粪池,避免污水直接排入环境中。2 健康机体屏障2.1鸡苗遗传类型控制不同类型、品种或品系的

6、动物特定疫病的易感性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育种过程中应逐步淘汰对特定疫病易感性强的动物。肉鸡的选育如果过份追求生产性能,就会使肉鸡体质变得敏感脆弱,对各种病原微生物易感,所以肉鸡应选择生产性能和抗病性能达到平衡的品种,例如腿病、猝死症、腹水症等遗传性疾病较少,抗逆性较强的品种。2.2 鸡苗质量控制优种优质鸡苗是获得理想饲养效益的前提。购买鸡雏时要选择有一定规模、饲养环境好、种鸡品种纯正、健康无病、具有种畜种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引种证明、并可提供技术服务的种鸡场。选择生长发育好、品种特征显著、生产性能优良、精神饱满、健康无病的适龄种鸡群生产的鸡苗;选择出壳时间正常、集中、整齐的雏鸡;出壳过早或过迟是因

7、种蛋质量差或孵化温度不当所致,饲养难度大。健康雏鸡活泼爱动、眼大有神、反应灵敏,抓在手中挣扎有力,腹部大小适中、柔软脐部吸收良好,无毛区小并被周围绒毛覆盖,肛门区干净,绒毛干燥而稠密。弱雏、病雏或残雏表现呆立、低头、闭眼、反应迟钝抓在手中挣扎无力,脐部吸收不良,有血迹,无毛区大,腹部膨大,颜色不正常,肛门区沾有粪便,绒毛潮湿、稀少,腿爪异常、跛行,有眼疾等。对先天有病的鸡苗坚决不能接,不能相信后期用药可改善。3饲养管理屏障3.1 水质控制鸡的饮用水应该清洁无毒,无病原菌,外观清澈无异味,符合畜禽饮用水卫生标准,即每毫升水中细菌总数小于100个和每升水中大肠菌群少于3个。对于卫生指标不合格的水应

8、采取沉淀、过滤及使用消毒剂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氯制剂、碘制剂、复合季铵盐制剂等。注意饮水消毒剂的使用一定要严格按规定的浓度添加,切不可过量,一般以饮水线末端达到有效浓度即可。饮用水消毒是预防性的而非治疗性的,并且是切断水质污染前所采取的不得已措施,根本的解决之道是净化水源,控制污染。3.2饲料卫生控制饲料在符合正常营养指标的前提下,也需符合卫生指标,防止在运输使用过程中被污染。一般种鸡饲料原料尽可能避免使用动物源性饲料,如确需使用,须对动物源性饲料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进行检测,严禁使用不合格原料,同时还需对植物源性饲料中的霉菌进行检测,最终使成品料中各项卫生指标符合标准。成品料在未添加防腐剂或

9、抗氧化剂时,一般贮存不超过7天。因此应做好饲料存放时间记录,制定好饲料使用计划。3.3鸡舍小环境控制在搞好养禽场环境绿化的同时,加强鸡舍的通风,落实夏季防暑降温和冬季防寒保暖措施,为家禽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应激。合适的环境温度是保证家禽健康生长的第一要素,尤其是雏鸡阶段,低于正常生长所需的温度,不仅影响生长发育,更会诱发多种疾病,造成很高的死亡率。一般进雏前的1-2天,应该把鸡舍内部的温度升高到33-35,雏鸡进舍后,每2-3天降低1,降低到21时维持。鸡舍内部温度偏高需要降温时,要缓慢进行,防止降温过快引起应激。3.4应激控制生产中尽量减少鸡群应激,特别是分群、断喙

10、、免疫、生人进入鸡舍、突然换料、气温骤变等情况下,都会使鸡群处于应激状态。通常可将VA、VB、VC的用量增加到平时的1-2倍,保持相对固定的饲养程序,不随意改变料型、饲料的质量,不同生长阶段需要更换饲料时要逐渐进行,不可一次换完。4 疫病控制屏障4.1 明确病原首先要确定禽群中存在哪些地方性病原,接着确定这些病原的优先级。确定优先级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病原体的致病机理、感染几率、禽种对病原的易感性、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等。比如在生物安全水平较低的肉鸡场,因呼吸道病和腹泻病引起的死淘率占全部死淘鸡的70%,呼吸道病的主要病原体包括H9亚型禽流感病毒与大肠杆菌,败血型霉形体与大肠杆菌,新城疫中强毒与大

11、肠杆菌两两协同作用,同时还常有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参与,因此控制呼吸道病的优先级病原应该是H9亚型禽流感病毒、败血型霉形体和新城疫中强毒。腹泻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新城疫与大肠杆菌协同作用,大肠杆菌单纯感染或合并其他细菌的多重感染,沙门氏菌感染、奇异变形杆菌合并其他细菌的多重感染,因此控制腹泻病的优先级病原同时包括细菌和病毒。对于不同养殖场来说,优先级病原不同,顺序不同。确定优先级病原后,有针对性地选择疫苗对禽群进行免疫,分离致病菌,通过药敏试验选择高效药物。4.2 疫病净化种禽场对重点禽病要有计划地实施净化。这些禽病具有经蛋垂直传传播的特性,包括:鸡白痢、鸡白血病、鸡传染性贫血、鸡败

12、血型霉形体。疫病净化的标准为种群血清学阳性率低于0.2%,一般禽群低于1%。隔离并淘汰阳性个体。实施疫病净化后3-6个月,对禽群再次进行疫病监测,确定种群是否达到净化标准。4.3 疫苗接种4.3.1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仍是当前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手段。新城疫和禽流感是国家规定必须免疫的动物疫病,实施计划免疫。依据当地疫病流行和受威胁情况对计划免疫以外的疫病进行免疫。免疫程序要结合上一代次的免疫情况、各种疫病抗体的消长规律,鸡场管理水平等综合制定,并随时监测、及时修订。4.3.2 疫苗选择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疫苗所用的毒(菌)株要符合当地流行的毒(菌)株,才能起到保护作用,不要迷信进口

13、疫苗。对疫苗分类合理保存,使用前核对存放温度是否正确,是否在有效期内,活疫苗是否真空,灭活苗是否破乳等。4.3.3 监测免疫效果建立抗体定期监测及适时补免疫制度。抗体监测可以委托当地动物疫控部门。禽流感抗体滴度达到4log2以上、新城疫抗体滴度达到5log2以上的禽只占群体总数70%以上为免疫合格;免疫合格的同时抗体均匀度达到85%,离散度在4个滴度以下为免疫良好。对于饲养周期在40-50天的肉仔鸡禽流感抗体转阳率达到70%以上即为免疫合格。种鸡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抗体的高低、均匀度的好坏除了保护自身的安全外,还担负着雏鸡早期的保护作用。在种鸡正常(无免疫抑制性疾病、强烈应激、其它

14、严重的细菌性疾病)及孵化过程正常的情况下,1日龄雏鸡上述三种抗体滴度应大于同期种鸡抗体滴度的70%。5 药物使用药物使用必须在以下几种情况:初生雏的药物预防、发生细菌病时的治疗、发生病毒病时的控制继发或并发感染、控制疫苗免疫后过于强烈的副反应。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是足剂量、足疗程,抗生素种类选择要结合适应症、指症和药敏试验的结果。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还会带来很多危害:破坏鸡体内正常菌系,导致二次感染;损伤肝肾等组织;导致耐药菌群的产生,不仅为疾病防治带来困难,还会造成公共卫生隐患;药物残留带来食品安全问题。养禽场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兽用生物制品的规定,安全、合理

15、地使用兽药、生物制品及饲料、饲料添加剂,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物质作为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严格按照用药规程用药,限制某些抗生素及药物的滥用,保证家禽养殖安全,减少对人类的污染。5、 总结养禽场生物安全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经济效益的高低。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是一个长远的、系统的工程,它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兴衰存亡。我们需要先树立生物安全意识,从日常操作做起,逐渐增加建设上的投入,直到形成科学规划、周密布署、严格操作、处处防疫的良好局面。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图带鸡消毒免疫抗体监测疫苗选择制定合理免疫程序药物使用疫苗接种疫病控制屏障应激控制鸡舍小环境控制饲料卫生控制水质控制饲养管理屏障健康机体屏障空间阻断屏障鸡苗质量控制鸡苗遗传类型控制人员工具车辆消毒场区环境和鸡舍内部消毒禽场与外界环境隔离场内禽群之间隔离污道净道消毒通道隔离明确病原疫病净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